六名合格者要在昆仑仙门、山河书院以及惊蛰仙宗做出选择。
仙凡两隔,凡人对仙门知之甚少。
因此本次选择,能够干涉第一主观印象的因素并不多。最多是从仙门的名称,以及民间传闻来做判断。
昆仑仙门传承最久远,地处世人皆知的昆仑山脉,因此民间流传着一些道听途说。相对来说,昆仑仙门在凡间也算知名。
山河书院这名字听起来,反倒像是读圣贤书和学君子道的地方。
惊蛰仙宗就更是神秘,名声不显。
选择仙门期间。
一开始,就有一位三灵根少年和一位凡灵根少女,同时抢先拜在昆仑门下。
想来,这二人是深受坊间传闻影响。
姜墨和孟初染也没有犹豫,紧随其后地选择拜在惊蛰仙宗门下。
天灵根少女和剩下的一人,就只能成为山河书院的学生。这少女出身书香门第,想来山河书院确实与她投缘。
姜墨也在这时,得知这少女名为邱书情。他立即翻找起三百年的记忆碎片,查找有无邱书情的相关印象。
没想到还真有收获。
就在心魔劫降临的二十多年前,姜墨获知过一份情报,说是山河书院的十四先生邱书情渡四九雷劫,成功结婴。
姜墨十分震惊于这一发现,为此都忍不住多打量几眼这个名叫邱书情的少女。
在正常距离的观察下,邱书情的长相显得很耐看。少女的稚嫩尚未完全褪去,却已然遮掩不住沉静文雅的气质。
就这么看着,竟能让人感觉心神安宁。
邱书情似乎察觉到了他人的目光,她都没来得及寻找源头,就害羞地垂下了头,似在避免与外人对视。
想来是个非常内向的女孩。
姜墨觉得有些好笑,忽而认为那满是慌乱的双眸间,还缺了些许修饰。
嗯,不去配副眼镜可惜了。
姜墨刚有此感慨,腰间忽然传来的一阵剧痛,疼得龇牙咧嘴,却不敢叫出声。
“她很好看是吗?”
“差、差点意思……”
姜墨硬是从牙缝里挤出心中实话,一边让抓住腰间的手,让其远离自己的软肋。
孟初染满脸嫌弃地甩开那只猪蹄。
“差点意思还看的那么入神?不再想想清楚,试着去搭个讪?”
“我看也就看了,又不是真喜欢别人,这怎么还动上手了……”姜墨小声嘀咕,一边看向孟初染眼神有些奇怪。
在姜墨的认知里,感情融洽的那些年,他即便有时做错了事,孟初染也几乎不会用强硬的态度逼迫就范。
孟初染向来是以退为进的。
如此一来,他就会有负罪感,从而主动低头认错。若是流了泪,他甚至得好几天低声下气,唯命是从。
当然博取疼爱也不是孟初染的感情策略,是她的性格本质如此。所以姜墨这会就觉得很奇怪,想不到孟初染居然有此强硬态度。
“你以后会喜欢谁都跟我没关系……”
姜墨看向那双眸子,即使稚气未去,却也察觉到了些许熟悉的黯然神伤。
负罪感油然而生,如此,有些话就会下意识地脱口而出。
“我不乱看别的女人了。”
孟初染听言,忽然忍不住地笑了出来,就是不知为何,眼眶里却是缀满了眼泪。
她不至于为十四岁的姜墨而吃醋,刚才这些就是无所谓的试探。
只是现在姜墨的反应,实在很像某人的所表现,很像那些已然消失的点点滴滴。
她恍惚间意识到,那些本来专属于她的疼爱好像再也找不回来了,就像刚才所言,姜墨以后会喜欢谁都跟她没有关系。
姜墨相当费劲地平复心绪,勉强止住身形后,才不至于下意识把孟初染拥入怀中。
幼年孟初染的眼泪仍旧如此可怕,直到现在姜墨心头的负罪感仍旧难消,他甚至不明白她为何流泪,为何负罪感如此沉重。
只是,不论现在多难堪,姜墨也必须忍耐下来,他不敢去给予孟初染更多的爱。
越是给予,就越会习惯地去给予,直到难以割舍,直到孟初染再度成为他的必须。
最后又该是放不下了。
好在,直到双方都冷静下来,都没有过太亲昵的举动,双方同时松了口气。
这时,姜墨注意到惊蛰仙宗的仙师正向这边过来,在他的身后,还跟着那位名叫韩巡的少年,显然韩巡是准备去惊蛰仙宗。
这让姜墨相当意外。
他记得非常清楚,前往惊蛰仙宗的人,只有他和孟初染,根本没有韩巡。
即使翻遍所有记忆,仍然没有韩巡的任何印象。这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事态也是按照原先轨迹在发展,按理说不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变故。
姜墨毫无头绪,只得归结于他的重生仍旧在不易察觉的地方,引动了大道涟漪,促使一些人的命运发生改变。
姜墨并未继续深思,很快就回过神来,重拾少年作态,与孟初染一齐向仙师行礼。
“拜见仙师。”
仙师摆摆手,故作谦和地回道:“什么仙师不仙师的,往后我们就是同门师兄弟,我叫秦石,唤一句秦师兄便是。”
“是,秦师兄。”
姜墨稍作打量。
这位秦师兄的年龄约莫三十,执行这种任务的弟子通常修为是在炼气后期。
三十岁的炼气后期,且筑基有望,想来在外门里也是能叫得上名的。但说实话,姜墨对此人并没有太多印象。
“仙门有规定,升仙会结束后师兄要在三日内,带你们赶回宗门。此行路远,今晚便要出发。”
秦石稍作停顿,抬头看了看天又说。
“这样,现在约莫未时刚过,等戌时再到这里来,我带你们走。两个时辰,先回去跟家中的长辈亲戚好好地告个别吧。”
……
姜墨和孟初染重新登上来时的马车。
“去你家还是我家?”姜墨问。
“先去你家吧。”
估计这个时候,孟家的叔伯长辈都已经齐聚姜家,其乐融融地等候两个娃回去点头。
说起来孟家和姜家也不是世交,两家人的交情还是从姜墨的父辈开始的。
姜墨的爹和孟初染的爹,幼时在同一间私塾读书写字,又是街坊邻居,很自然地成为好朋友,后来都考中了秀才,更是在同一年秋闱中举。次年,两人约好一同进京会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