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官员们陆续上前奏事。
随行的皇子,诸王,宗室,武勋,文官名单确定。
随行兵马确定。
还有大量的夫役随行。
也就是挑夫,厨子火兵,马夫骡夫,大夫,兽医之类。
沿途官府也要征发徭役,保障大军后勤粮草供给。
这还是在境内,沿着官道前去行围。
若是几万大军出征,随行一万多夫役肯定不够,最少得十万起步。
因为境外没有官道和粮道保障,需要随行携带大量军需物资。
汉军李广利征西域,汉军近二十万人,实际战兵不会超过三万人,十几万人都是随行后勤人员。
万里西域,过了河套之后都是难行之地,大量人员死在半途之中。
汉武时,天下户口减半不是说说而已。
光看到汉军十几二十万征伐西域和匈奴,却看不到几十万,上百万的民夫死于徭役征发。
隋炀帝征高句丽也是一样,隋军百万,征发的民夫数百万,几十万人死于沟渠。
一点不夸张,看看无向辽东浪死歌就知道了。
朱棣征北五次,每次都是五十万人,是因为携带的粮草和随军民夫只能负担这个人数,这还得加上地方州府沿途准备的粮草供给。
五十万明军,战兵三十万,民夫二十多万。
几十年的积累都打空了。
还得是胖大儿朱高炽是内政高手,要不然朱棣能把明朝自己打崩溃。
如霍去病那种天才,敢带汉军精骑深入敌境,不带粮草民夫的将领,古往今来也就只有冠军侯一人而已。
此行周军前去古北口一带行围,与敌境只有一道山脉和一墙之隔。
历年秋狝时,也不乏鞑子集结威胁。
所以行围既是打猎,也是演武,同时也是威慑。
意义重大,当然要准备充分。
“对了,骁果校尉贾环部,随朕同行。”
朝会最后,隆安帝又宣布了一条和贾家相关的旨意。
和之前彻查贾珍的旨意倒是前后呼应上了。
这一下,不少人的目光又看向了贾政,令得贾政的神情变得越发复杂。
……
数日后。
贾家两府相当热闹。
一是贾珍的事到底传开了。
黛玉,宝钗,湘云等诸女诧异之余,也是对贾珍等人极度鄙夷。
随着都察院过来调查,细节也是呈现出来。
不光是贾珍设局威逼利诱秦可卿,还有贾蓉的事。
因为秦可卿还是处子之身!
贾蓉畏惧父亲,根本不敢碰自己的妻子,而是拱手任父亲采摘。
这件事传扬开来之后,宁国府贾珍父子更是引起轰动。
这是世间少有的恶心之事,这父子二人简直是无耻下作之至。
连同荣国府这边也是唯恐受到牵连。
这时候,别说帮贾珍去奔走打点了,通往宁国府的巷子也被封锁了。
荣国府也只能以此办法,尽量减少对荣国府的影响。
这件事,虽然令府中暗潮涌动,但没办法摆在台面上说。
这些大家闺秀,如何议论这等事?
便是那些丫鬟们都不好说。
只有婆子嬷嬷和仆妇们,毫无顾忌,有些闲空便聚集在一起议论这桩大八卦。
待秦家上门,将秦可卿接走,说是“回娘家”暂住几天。
这其中蕴含的意思,更是令两府上下打了鸡血般亢奋。
其二,便是贾环得以被皇帝点名,得以率自己的骁果营,参与行围之事。
此次行围声势浩大。
能跟随前往的都是诸王和宗室武勋,而且都是相对有实权和地位超然的武勋。
比如四王八公家族,就是北静王和南安公两人领头,还有镇国公府,理国公府等大府。
此外就是谢鲸,冯紫英这些通过考封的勋贵子弟。
没有考封通过,没出息的纨绔可是没资格随驾。
但谢鲸,冯紫英,卫若兰等人都是带少数私兵随驾。
领一营兵随驾的校尉只有贾环一人。
毕竟七大营各出六千,也就是说每营只有六个校尉营随驾。
骁果营兵力最少,也有近三十个骁果校尉营,贾环又是新校尉,能够随驾,完全就是异数。
……
“娘,诸位姐妹不必再送,请回吧。”
贾环随驾是大事。
赵姨娘泪眼相送。
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赵姨娘年近四十,贾家的家生子,印象最深的是近三十年前,贾代善,贾代化和一众高手奉命出征。
后来前线败报传回来,贾家全族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
当时那种风雨俱来,家族危急存亡的气氛,赵姨娘至今还记的十分清楚。
还好,贾代善全师而归,未受惩罚,甚至略有功劳。
贾代化虽惨败,全军覆没,但也逃出生天,并未战死。
只是终究不能得世袭爵位,且宁国府直接降袭到将军。
当年之事,赵姨娘记忆犹新。
那种凄惨落魄,阖府不安的景像,仿佛就在昨天。
贾环此时虽不是出征,但行围演武也等若小规模的战事,每次行围都会有意外,身殒者不在少数。
除了赵姨娘,探春,宝钗,黛玉等人也是一脸担忧。
贾环无奈,好笑道:“以我身手,宗师都是不惧,身边还有一千入品部下跟随左右,除非鞑子飞过边墙,几十万大军突然冲过来,不然的话岂能有危险?”
“呸,少说这些没用的,安心跟着皇上打猎行围,好好回来就是。”
赵姨娘啐了一下,但好歹是安心了不少。
到这时,薛姨妈带着薛蟠赶到,不光是送行,还送了礼。
当然不是银子。
贾环又不缺银子。
薛家送的是上等行粮万斤,是用好米蒸熟晾晒,其间要加油盐等物。
这叫“飧”,原意是简单饭食,后来成为水泡饭的意思。
此种饭团,有油有盐,投在开水或冷开水中泡开,便是简单一餐。
也是军粮的一种。
朝廷的军粮就是干饼子,硬若石块,也需要泡水食用。
这些都是简单军粮,平时就是由户部负责制造,需要时拨给兵部,由兵部下发到各部。
制式军粮,当然不如薛家送的这些饭团。
何况还有腊肉,熏鱼之类,也有数千斤。
贾环倒是忽略了此事。
他认为都是朝廷供给。
现在才明白过来,各营都会有军需物资补给。
不然朝廷的配给就是干饼子和少量的盐巴,酸菜,鱼肉配给极少。
将士们不至于为这点小事抱怨,但叫外人知道了,就是贾环带兵无能,军需后勤这一块考虑不周。
果然带兵并非易事,和个人修行是两码事。
贾环也是若有所悟。
世间千姿百态,便是自己活了三世,也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
现在这样也是正好补给短板。
风景颇佳,又无太大压力,可容他慢慢攀爬登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