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话说宝玉见晴雯把雀金裘补完,已经累得精疲力竭,赶忙让小丫头过来给晴雯捶背,两人互相捶打了一会儿后歇下。没过一顿饭的工夫,天就大亮了,宝玉这天不出门,只吩咐赶紧去请大夫。不一会儿,王太医来了,给晴雯诊了脉,疑惑地说:“昨天已经好一些了,今天怎么反而虚弱得厉害,脉象也虚微浮缩起来,莫不是吃多了东西?要不然就是劳神过度。外感倒是消退了,可出汗后没有好好调养,这可不是小事。” 一边说着,一边出去开了药方拿进来。

宝玉接过药方一看,疏散驱邪的药都减去了,反倒添了茯苓、地黄、当归等调养心神、滋补气血的药剂。宝玉一面赶忙让人去煎药,一面叹气说:“这可如何是好!倘若晴雯有个三长两短,可都是我的罪过。” 晴雯靠在枕头上叹道:“我的好太爷!你忙你的去吧,哪就那么容易得痨病了。” 宝玉无奈,只好出门去了。到了下午,他借口身体不舒服就回来了。

晴雯这次病得虽然严重,好在她平日里干活出力但不怎么劳心,而且饮食向来清淡,也没有饥一顿饱一顿的毛病。贾府里有个风俗秘法,不管是主子还是下人,只要稍微有点伤风咳嗽,首先要做的就是净饿,其次才是服药调养。所以晴雯前几天生病时,净饿了两三天,又小心地服药调治,如今虽然操劳了些,但又加倍调养了几日,身体便渐渐好了起来。这段时间,园中的姐妹们都在各自房里吃饭,做饭饮食都很方便,宝玉也能变着法儿地弄些汤羹给晴雯调养,这里就不多细说了。

袭人送母亲的灵柩回乡安葬后,已经回来了。麝月便把平儿说的宋妈和坠儿的事,以及晴雯撵走坠儿并回过宝玉等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袭人。袭人也没说别的,只是觉得晴雯性子太急了些。因为李纨也因时令节气得了感冒,邢夫人正害着眼疾,迎春和邢岫烟都过去日夜服侍,李婶的弟弟又接了李婶和李纹、李绮回家住几天,宝玉又见袭人常常思念母亲暗自伤心,晴雯还没有完全康复,所以诗社活动的日子,大家都没心思组织,就这样空了好几回。

此时已经到了腊月,离过年越来越近,王夫人和凤姐忙着操办年货。王子腾升了九省都检点,贾雨村补授了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这些事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贾珍那边,打开了宗祠,派人打扫,收拾祭祀用的器具,请来祖宗的神主牌位,又打扫上房,准备悬挂祖宗的画像。这时,荣宁二府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是一片忙碌景象。这天,宁府中的尤氏刚起来,正和贾蓉的妻子一起打点要送给贾母那边的针线礼物,正好有个丫头端着一茶盘压岁的锞子进来,回禀说:“兴儿回奶奶,前儿那包碎金子一共是一百五十三两六钱七分,成色不一样,总共熔铸成了二百二十个锞子。” 说着把锞子递了上去。尤氏看了看,只见锞子有梅花形状的,有海棠形状的,有笔锭如意形状的,还有八宝联春形状的。尤氏吩咐道:“把这个收起来,让他赶紧把银锞子交进来。” 丫鬟答应着去了。

不一会儿,贾珍进来吃饭,贾蓉的妻子回避了。贾珍问尤氏:“咱们家春祭的恩赏领了没?” 尤氏说:“今天我让蓉儿去领了。” 贾珍说:“咱们家虽说不缺这几两银子用,但多少是皇上的天恩。早点领回来,给那边老太太看看,用来置办祖宗的祭品,对上能领受皇上的恩典,对下也是托祖宗的福。咱们哪怕花一万银子祭祀祖宗,到底不如这恩赏来得体面,还能沾恩得福。除了咱们这样的一二家,那些世袭的穷官儿家,要是不靠着这银子,拿什么祭祀祖先、过年呢?皇上的恩典真是浩大,想得太周到了。” 尤氏说:“正是这个道理。”

两人正说着,有人来报:“哥儿回来了。” 贾珍便让把他叫进来。只见贾蓉捧着一个小黄布口袋进来。贾珍问:“怎么去了这么久?” 贾蓉赔着笑回答:“今天不在礼部领赏,改到光禄寺的仓库去了,所以又跑到光禄寺才领了下来。光禄寺的官员们都问父亲好,说好久没见,都挺想念您的。” 贾珍笑着说:“他们哪里是想我。这又快过年了,不是惦记我的东西,就是惦记我的戏酒。” 一面说着,一面看那黄布口袋,上面有印章,是 “皇恩永锡” 四个大字,另一边有礼部祠祭司的印记,还写着一行小字:“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恩赐永远春祭赏共二分,净折银若干两,某年月日龙禁尉候补侍卫贾蓉当堂领讫,值年寺丞某人”,下面还有一个朱笔花押。

贾珍看完,吃过饭,洗漱完毕,换了靴子帽子,让贾蓉捧着银子跟着,先去向贾母、王夫人禀报,又到这边向贾赦、邢夫人禀报,然后才回家。回到家后,取出银子,让把装银子的口袋在宗祠的大炉里烧了。又吩咐贾蓉说:“你去问问你琏二婶子,正月里请吃年酒的日子定下来没有。要是定下来了,让书房里清楚地开个单子来,咱们再请客的时候,可不能重复日子了。去年没留意,重复请了几家,人家不说咱们粗心,倒像是两府商量好了送虚情假意、怕麻烦似的。” 贾蓉连忙答应着去了。不一会儿,拿着请人吃年酒的日期单子回来了。贾珍看了,让交给赖升,让他看着单子请客,别和上面的日子重复。这时,贾珍在厅上看着小厮们抬围屏,擦拭几案和金银供器。只见一个小厮手里拿着个禀帖和一篇账目,回禀说:“黑山村的乌庄头来了。”

贾珍说:“这个老东西今天才来。” 说着,贾蓉接过禀帖和账目,急忙展开捧着,贾珍倒背着手,在贾蓉手里看那红禀帖,上面写着:“门下庄头乌进孝叩请爷、奶奶万福金安,并公子小姐金安。新春大喜大福,荣贵平安,加官进禄,万事如意。” 贾珍笑着说:“庄户人还挺有意思。” 贾蓉也赶忙笑着说:“别管文辞怎么样,讨个吉利罢了。” 一面急忙展开单子看,只见上面写着:

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暹猪二十个,汤猪二十个,龙猪二十个,野猪二十个,家腊猪二十个,野羊二十个,青羊二十个,家汤羊二十个,家风羊二十个,鲟鳇鱼二个,各色杂鱼二百斤,活鸡、鸭、鹅各二百只,风鸡、鸭、鹅二百只,野鸡、兔子各二百对,熊掌二十对,鹿筋二十斤,海参五十斤,鹿舌五十条,牛舌五十条,蛏干二十斤,榛、松、桃、杏穰各二口袋,大对虾五十对,干虾二百斤,银霜炭上等选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万斤,御田胭脂米二石,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杂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石,各色干菜一车,外卖粱谷、牲口各项之银共折银二千五百两。外门下孝敬哥儿姐儿顽意:活鹿两对,活白兔四对,黑兔四对,活锦鸡两对,西洋鸭两对。

贾珍看完,就让把乌进孝带进来。不一会儿,只见乌进孝进来,只在院子里磕头请安。贾珍让人把他拉起来,笑着说:“你身子还挺硬朗。” 乌进孝笑着回答:“托爷的福,还能走动。” 贾珍说:“你儿子也长大了,该让他出来跑跑了。” 乌进孝笑着说:“不瞒爷说,我们这些人走惯了,不来还闷得慌。他们倒是都想来天子脚下见见世面,可到底年轻,我怕路上出什么差错,再过几年就放心了。”

贾珍问:“你走了几天?” 乌进孝说:“回爷的话,今年雪大,外面到处都是四五尺深的雪,前几天忽然一暖,雪化了,路上特别难走,耽搁了几天。虽然走了一个月零两天,但因为日子不多了,怕爷着急,所以赶紧赶来了。” 贾珍说:“我说呢,怎么今天才到。我刚看那单子,你这老货今年又来跟我讨价还价了。” 乌进孝赶忙向前走了两步,回禀道:“回爷的话,今年年成实在不好。从三月开始下雨,一直断断续续下到八月,竟然没有连续晴过五天。九月里还下了一场碗口大的雹子,方圆一千三百里地,人和房子、牲口、粮食,打伤了上千上万,所以才这样。小的可不敢说谎。” 贾珍皱着眉头说:“我算定了你至少能送五千两银子来,这点钱能做什么!如今你们一共就剩八九个庄子了,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旱涝灾害,你们还讨价还价,这可真让人没法过年了。”

乌进孝说:“爷这儿还算好的呢!我兄弟离我那儿只一百多里地,谁知差得可大了。他管着那边府里八处庄地,比爷这边多好几倍,今年也只有这些东西,也就多二三千两银子,还欠着饥荒呢。” 贾珍说:“正是呢,我这边还行,没什么大的额外开销,不过是一年的日常费用。我想过得舒坦些,就多花点;我受点委屈,就能省点。再加上年例送人和请客,我脸皮厚点,能省的就省了,也就这样了。不像那边府里,这几年添了好多花钱的事,肯定是免不了要花的,可又没添些银子产业。这一两年倒赔了不少钱,不跟你们要,跟谁要!” 乌进孝笑着说:“那边府里如今虽然添了事,可也有进账,娘娘和万岁爷难道不赏赐吗!” 贾珍听了,笑着对贾蓉等人说:“你们听听,他这话可笑不可笑?” 贾蓉等人赶忙笑着说:“你们这些山坳海沿子上的人,哪里懂这个道理。娘娘难道能把皇上的库银给我们?她就算有这个心,也做不了主。皇上哪有不赏赐的道理,可按时到节也就是赏些彩缎、古董之类的玩意儿。就算赏银子,也就一百两金子,才值一千两银子,够一年的什么开销?这两年哪一年不多赔出去几千银子!头一年贵妃省亲,光是盖花园子,你算算一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要是再来一次省亲,只怕就彻底穷了。” 贾珍笑着说:“所以说他们庄户人家老实,只看到外面的风光,不知道里头的难处。就像黄柏木做的磬槌子,外头看着体面,里头却是苦的。” 贾蓉又笑着对贾珍说:“那边府里真的穷了。前几天我听见凤姑娘和鸳鸯悄悄商量,要偷出老太太的东西去当银子呢。” 贾珍笑着说:“那又是你凤姑娘的鬼点子,哪里就穷到那份上了。她肯定是看着支出太多,赔得厉害,不知道又想省哪一项的钱,先想出这法子让人知道,说穷到这份上了。我心里可有数,还不至于到那地步。” 说完,让人把乌进孝带出去,好好招待,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边贾珍吩咐把刚才送来的东西,留出祭祀祖先用的,各样取了一些,让贾蓉送到荣府去。然后把家里要用的留下,剩下的按照等级分好,一份一份地堆在月台下,让人把族中的子侄叫来分给他们。接着,荣国府也送来了许多祭祀祖先的物品和给贾珍的东西。

贾珍看着供器都收拾好了,趿拉着鞋,披着猞猁狲大裘,让人在厅柱下石矶上有阳光的地方铺了一个大狼皮褥子,在那儿晒太阳,悠闲地看着子弟们来领取过年的物品。他看到贾芹也来领东西,便叫他过来,问道:“你怎么也来了?谁叫你来的?” 贾芹垂着手回答说:“听说大爷这儿叫我们来领东西,我没等人去叫就来了。” 贾珍说:“我这些东西,本来是给你们那些闲着没事、没有收入的小叔叔兄弟们的。前两年你闲的时候,我也给过你。你如今在那边府里管事,还管着家庙里的和尚道士,每个月除了有你的份例钱,那些和尚的份例银子也都从你手里过,你还来拿这个,太贪心了吧!你自己看看,你穿的这模样,像是手里管着钱、能办事的吗?以前说你没收入,如今又怎么回事?反倒不如从前了。” 贾芹说:“我家里人口多,开销大。” 贾珍冷笑道:“你还跟我狡辩。你在家庙里干的那些事,以为我不知道?你到了那儿自然是大爷,没人敢违抗你。你手里又有了钱,离我们又远,就开始称王称霸,天天招些不三不四的人赌钱,还养着老婆孩子。你现在都挥霍成这副样子了,还敢来领东西?领不到东西,领一顿打才好呢。等过了年,我一定跟你琏二叔说,把你换下来。” 贾芹脸涨得通红,不敢吭声。

这时有人来报:“北府水王爷送了字联、荷包来了。” 贾珍听了,赶忙让贾蓉出去款待,还嘱咐道:“就说我不在家。” 贾蓉出去了,这边贾珍看着大家领完东西,回房和尤氏吃完晚饭,一夜无话。到了第二天,比往日更加忙碌,这些就都不用细说了。

很快就到了腊月二十九日,各种东西都准备齐全,荣宁两府都换上了门神、对联、挂牌,桃符也重新刷了油,焕然一新。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一直到内塞门,再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台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烛,点得像两条金龙一样明亮。

第二天,因为贾母有诰封,所以都按照品级穿着朝服,先坐八人大轿,带领众人进宫朝贺。行礼、赴宴完毕回来后,就到宁国府暖阁下轿。那些没有跟着入朝的子弟,都在宁府门前排班等候,然后引领众人进入宗祠。

宝琴是第一次来,她一边走一边仔细留意观察这宗祠。原来宁府西边另有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有五间大门,上面挂着一块匾,写着 “贾氏宗祠” 四个字,旁边写着 “衍圣公孔继宗书”。两旁有一副长联,写道: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

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这也是衍圣公所写。走进院子,是白石铺就的甬路,两边都是苍松翠柏。月台上摆放着青绿古铜鼎彝等器物。抱厦前上面挂着一块九龙金匾,写着 “星辉辅弼”,这是先皇的御笔。两边有一副对联,写道:

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

同样是御笔。五间正殿前挂着一块闹龙填青匾,写着 “慎终追远”。旁边一副对联写着:

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

这些也都是御笔。宗祠里面香烛辉煌,锦幛绣幕,虽然列着神主牌位,但看不太真切。只见贾府的人按照昭穆顺序排班站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开拜毯,守着焚池。身着青衣的乐队演奏起来,三次献爵,众人行跪拜之礼完毕,焚烧帛书、奠酒,仪式结束,音乐停止,众人退出。

众人簇拥着贾母来到正堂上,正堂中影前锦幔高高挂起,彩屏围护,香烛明亮。正中间上面挂着宁荣二祖的遗像,都穿着蟒袍、系着玉带;两边还有几轴列祖的遗影。贾荇、贾芷等人从内仪门依次排列站着,一直到正堂廊下。门槛外是贾敬、贾赦,门槛内是各位女眷。众家人和小厮都在仪门之外。

每上一道菜,传到仪门,贾荇、贾芷等人就接过来,依次传到台阶上贾敬手中。贾蓉是长房长孙,只有他跟着女眷在门槛内。每次贾敬捧菜过来,就传给贾蓉,贾蓉再传给他妻子,接着传给凤姐、尤氏等人,一直传到供桌前,才传给王夫人。王夫人传给贾母,贾母才把菜捧放在桌上。邢夫人在供桌西边,面向东站立,和贾母一起摆放祭品。直到把菜饭汤点酒茶都传完,贾蓉才退下台阶,回到贾芹所在的位置首位。

凡是名字中带 “文” 旁的,以贾敬为首;再往下名字中带 “玉” 字的,以贾珍为首;再往下名字中带 “草” 字头的,以贾蓉为首;按照左昭右穆的顺序,男的在东边,女的在西边。等贾母拈香下拜,众人这才一齐跪下。一时间,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台阶上下,两丹墀内,花团锦簇,挤得没有一点空地。鸦雀无声,只听见铿锵叮当,金铃玉佩微微摇曳的声音,以及众人起跪时靴子发出的飒沓声响。不一会儿,仪式结束,贾敬、贾赦等人赶忙退出去,到荣府专门等候给贾母行礼。

尤氏的上房早已在地上铺满红毡,正中间放着一个象鼻三足鳅沿鎏金珐琅大火盆,正面炕上铺上了新的猩红毡,摆着大红彩绣云龙捧寿的靠背引枕,上面还搭着黑狐皮的袱子,大白狐皮坐褥,请贾母上去坐。两边也铺了皮褥,让贾母一辈的两三个妯娌坐下。这边横头排插后面的小炕上,也铺了皮褥,让邢夫人等人坐下。地下两面相对的十二张雕漆椅上,都是一色灰鼠椅搭小褥,每张椅下有一个大铜脚炉,让宝琴等姐妹们坐下。尤氏用茶盘亲自给贾母捧茶,贾蓉的妻子给各位老祖母们捧茶,然后尤氏又给邢夫人等人捧茶,贾蓉的妻子再给各位姐妹们捧茶。凤姐、李纨等人只在地下伺候。喝完茶,邢夫人等人便先起身来侍奉贾母。贾母喝着茶,和老妯娌们闲聊了两三句,就吩咐准备轿子。

凤姐赶忙上前搀扶贾母。尤氏笑着回禀说:“已经准备好了老太太的晚饭。每年您都不肯赏脸,吃过晚饭再过去,难道我们真的比不上凤丫头吗?” 凤姐搀着贾母笑着说:“老祖宗快走,咱们回家吃饭,别理她。” 贾母笑着说:“你这儿供着祖宗,忙得不可开交,哪经得起我在这儿闹腾。况且每年我不吃,你们也要送去的。不如还是送过去,我吃不了留着明天再吃,这样不是能多吃些嘛。” 说得众人都笑了。贾母又嘱咐尤氏:“一定要派妥当的人夜里看守香火,这可大意不得。” 尤氏答应了。贾母一边说着一边走出来,到暖阁前坐上了轿子。尤氏等人闪到屏风后面,小厮们才领着轿夫,抬着轿子出了大门。尤氏也跟着邢夫人等人一起到荣府去了。

这边轿子出了大门,只见这一条街上,东边一侧整齐地排列着宁国府的仪仗执事和乐器,西边一侧整齐地排列着荣国府的仪仗执事和乐器,来往的行人都退到一旁,不从这里经过。不一会儿,来到荣府,也是大门、正厅一路直开到底。这次不在暖阁下轿了,过了大厅,便转弯向西,到贾母这边的正厅上下轿。

众人簇拥着贾母一起到了贾母的正室之中,这里也是锦褥绣屏,焕然一新。正中间火盆里烧着松柏香、百合草。贾母落了座,老嬷嬷来回禀:“老太太们来行礼了。” 贾母赶忙又起身要迎接,只见两三个老妯娌已经进来了。大家挽着手,笑着寒暄了一会儿,互相谦让了一番。喝完茶后,贾母只把她们送到内仪门便回来了,回到正位坐下。

贾敬、贾赦等人带着众子弟进来。贾母笑着说:“一年到头难为你们了,不用行礼了吧。” 一边说着,一边男的站成一排,女的站成一排,一排一排地都行过了礼。左右两旁摆下交椅,然后又按照长幼顺序依次归座受礼。两府的男仆女仆、小厮丫鬟也按照差役的等级,分别行了礼。之后散压岁的钱、荷包、金银锞子,摆上合欢宴。男的在东边,女的在西边,各自归座。献上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后,贾母起身到内间去更衣,众人这才各自散去。

那天晚上,各处佛堂、灶王前都焚香上供,王夫人正房院内设着天地纸马香供,大观园正门上也挑着大明角灯,两溜高照,各处都有路灯。上上下下的人都打扮得花团锦簇,一整夜人声嘈杂,欢声笑语不断,爆竹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到了第二天五更,贾母等人又按照品级盛装打扮,摆出全副执事进宫朝贺,同时祝贺元春的生日。赴宴回来后,又到宁府祭祀列祖,然后回来接受众人行礼,之后便换衣服休息。所有来贺节的亲友一概不见,只和薛姨妈、李婶二人聊天,或者和宝玉、宝琴、宝钗、黛玉等姐妹们下围棋、打牌消遣。王夫人和凤姐则天天忙着请人吃年酒,那边厅上、院内都是唱戏摆酒,亲友络绎不绝,一连忙碌了七八天才结束。很快元宵佳节又快到了,宁荣二府都张灯结彩。十一日是贾赦请贾母等人,第二天贾珍又请,贾母都去随便玩了半天。王夫人和凤姐儿连日被人请去吃年酒,多得数不胜数。

到了十五日晚上,贾母就在大花厅上吩咐摆上几桌酒席,请来一个小戏班子,挂满了各色漂亮的灯笼,带领荣宁二府的各子侄孙男孙媳等举行家宴。贾敬向来不喝酒,也不去请他,在十七日祭祖结束后,他便又出城去修养了。这几天他在家的时候,也是在净室中安静独处,一概不听不闻,这里就不多说了。贾赦稍微领了点贾母的赏赐,便告辞离开了。贾母知道他在这里大家都不方便,也就随他去了。贾赦回到家中,和众门客一起赏灯吃酒,自然是笙歌悦耳,满眼锦绣,他的快乐方式和这边又有所不同。

这边贾母的花厅上一共摆了十来桌酒席。每一桌旁边设一个茶几,茶几上摆着炉瓶三事,焚烧着御赐的百合宫香。还有八寸来长、四五寸宽、二三寸高的小盆景,里面点缀着山石,布满青苔,种的都是新鲜花卉。还有小洋漆茶盘,里面放着旧窑茶杯和十锦小茶吊,泡着上等名茶。这些茶具一色都是紫檀透雕,镶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和草字诗词的璎珞。

原来绣这璎珞的是一个姑苏女子,名叫慧娘。她出身书香宦门之家,原本精于书画,只是偶尔绣一两件针线活儿消遣,并不是拿来卖的。这屏上绣的花卉,都是仿照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所以格式和配色都很雅致,本来就不是那些一味追求浓艳的普通绣工能比的。每一枝花旁边都绣着古人题此花的旧句,诗词歌赋都有,都是用黑绒绣出的草字,而且字迹的勾踢、转折、轻重、连断都和毛笔草书没有区别,也不像市面上绣品的字迹那么刻板难看。她并不靠这手艺赚钱,所以虽然天下人都知道她的绣品,但得到的人很少,很多世宦富贵之家都没有她的绣品。当今便把她的绣品称为 “慧绣”。竟然有一些贪图利益的世俗之人,近来模仿她的针法,愚弄人以获利。偏偏慧娘命短,十八岁就去世了,如今再也得不到她的绣品了。凡是拥有她绣品的人家,即使有一两件,也都珍藏起来,舍不得使用。有一群翰林文人们,因为十分惋惜 “慧绣” 的精美,就说 “绣” 字不能完全体现出它的美妙,用 “绣” 字来形容这样的笔迹,反而好像是对它的亵渎,于是大家商议,把 “绣” 字隐去,换成了 “纹” 字,所以如今都称其为 “慧纹”。

若有一件真正的 “慧纹” 之物,那价值简直不可估量。贾府如此荣华富贵,也仅仅有两三件。去年已经把其中两件进贡给了皇上,眼下就只剩下这一副璎珞,总共十六扇。贾母对它爱如珍宝,并不将其列入宴请宾客时用来陈设的物品当中,只留在自己这边,每当高兴摆酒设宴的时候拿出来赏玩。此外,还有各种旧窑烧制的小瓶子,里面都插着 “岁寒三友”“玉堂富贵” 等新鲜的花草。

宴席上,上面两席分别是李婶和薛姨妈。贾母在东边摆放了一张透雕夔龙护屏的矮足短榻,榻上靠背、引枕、皮褥一应俱全。榻的一头又放着一个极为轻巧的洋漆描金小几,几上摆放着茶吊、茶碗、漱盂、洋巾之类的东西,还有一个眼镜匣子。贾母斜靠在榻上,和众人说笑了一会儿,又拿起眼镜朝着戏台上照了照,然后笑着对薛姨妈和李婶说:“恕我年纪大了,骨头酸痛,容我放肆些,斜靠着陪你们吧。” 接着又让琥珀坐在榻上,拿着美人拳给自己捶腿。

榻下并没有摆宴席,只有一张高几,上面摆放着璎珞、花瓶、香炉等物件。另外还设置了一张精致的小高桌,上面放着酒杯、汤匙和筷子。贾母把自己这一席设在榻旁,让宝琴、湘云、黛玉、宝玉四个人坐在旁边。每上一道菜、一种水果,都先捧到贾母面前给她过目,贾母喜欢的就留在小桌上尝一尝,之后仍旧撤下去放在这四个人的席面上,就好像这四个人是陪着贾母一起坐的。所以下面才是邢夫人和王夫人的座位,再往下就是尤氏、李纨、凤姐、贾蓉的妻子。西边那一排座位依次是宝钗、李纹、李绮、岫烟、迎春姊妹等人。两边大梁上,挂着一对联三聚五玻璃芙蓉彩穗灯。每一席前面都竖着一柄漆干倒垂荷叶,荷叶上有烛台插着彩烛。这荷叶是錾珐琅材质的,烛台可以灵活转动,现在都把荷叶转向外面,让灯影都朝着外面照射,这样看戏格外清楚。窗格和门户全都摘了下来,挂满了彩穗和各种宫灯。廊檐内外以及两边游廊的罩棚上,挂满了各色羊角灯、玻璃灯、戳纱灯、料丝灯,这些灯有的是绣出来的,有的是画出来的,有的是堆塑而成的,有的是镂空制作的,还有绢灯、纸灯等等。

廊上摆了几席,坐着贾珍、贾琏、贾环、贾琮、贾蓉、贾芹、贾芸、贾菱、贾菖等人。贾母也曾派人去邀请族中的男女老少,无奈有的人年事已高,不喜欢热闹;有的人家里没人照应,不方便前来;有的人疾病缠身,想来却来不了;有的人嫉妒贾府富贵,自己又觉得贫穷惭愧,所以不来;甚至有的人厌恶畏惧凤姐的为人,赌气不来;还有的人羞于开口、放不开手脚,不习惯见人,不敢前来。因此,虽然族中人口众多,但女客来的只有贾菌的母亲娄氏带着贾菌来了,男子也只有贾芹、贾芸、贾菖、贾菱这四个正在凤姐手下办事的人来了。虽说人没有到齐,但在这家庭的小型宴会上,算起来也算是热闹的了。

这时,林之孝的妻子带着六个媳妇,抬来了三张炕桌,每张桌上都搭着一条红毡,毡上放着挑选出来的崭新、大小一致、刚从钱庄取出来的铜钱,用大红彩绳串着。每两个人抬一张,一共三张。林之孝家的指挥着,把其中两张摆到薛姨妈和李婶的席下,把另一张送到贾母的榻前。贾母说:“就放在地上吧。” 这些媳妇们向来熟悉规矩,放下桌子后,一并把钱串打开,抽掉彩绳,把铜钱散堆在桌上。

此时,戏台上正唱到《西楼?楼会》这出戏的结尾部分,于叔夜因为赌气离开了,扮演文豹的演员便插科打诨地说道:“你赌气走了,正好今天是正月十五,荣国府里老祖宗家宴,我骑上这匹马,赶进去讨些果子吃才是要紧事。” 说完,引得贾母等人都笑了起来。薛姨妈等人都说:“这孩子真机灵,真可怜见的。” 凤姐说:“这孩子才九岁呢。” 贾母笑着说:“难为他说得这么巧。” 随后说了一个 “赏” 字。早有三个媳妇在一旁准备好了小簸箩,一听到 “赏” 字,立刻走上前去,从桌上的散钱堆里,每人撮了一簸箩,走到戏台前说道:“老祖宗、姨太太、亲家太太赏文豹买果子吃的!” 说着,就往戏台上一撒,只听到豁啷啷一阵满台的钱响。

贾珍和贾琏已经让小厮们抬了大簸箩的钱来,悄悄地在一旁准备好了。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无敌小兵三国行三国:杨卓来了这个书生不能惹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名门医女我的谍战岁月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捡到一只始皇帝大秦:哥,把刀放下帝国雄心穿越后我把娘子宠上天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穷不拉几的李二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是,陛下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大秦哀歌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宋晋府录天下兴亡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超时空小院:帝王俱乐部我的谍战日记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风流大宋我崇祯绝不上吊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大明伪君子稗宋反骨仔合鸣心相之天界唐史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天命逍遥王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大周第一纨绔李隆基的纨绔皇孙回到古代积功德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我的外卖通万朝寒门人杰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我,贾蓉,不做绿帽王穿越大唐重整山河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哎!天道推着你发展幼帝传奇以捕快之名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大奸臣当道寒光剑气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