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话说宝钗明明听到林黛玉对她言语刻薄,可因为心里惦记着母亲和哥哥,便没有回头,径直走了。这边,林黛玉独自站在花阴之下,远远地望着怡红院。只见李纨、迎春、探春、惜春以及其他各色人等,纷纷朝着怡红院走去,然后又一批批地散去,唯独不见王熙凤的身影。林黛玉心里暗自琢磨:“她怎么不来探望宝玉呢?就算是有事耽搁了,按她的性子,也必定会来敷衍一下,讨老太太和太太的欢心。今天都这么晚了还不来,肯定有什么缘故。” 她一边猜疑,一边抬头再看,只见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又朝着怡红院去了。仔细一看,原来是贾母挽着王熙凤的手,后面跟着邢夫人、王夫人,还有周姨娘以及一众丫鬟媳妇等人,都进了院子。

黛玉看了,不禁点了点头,这时她想起有父母的人是多么幸福,眼泪又忍不住挂满了脸颊。不一会儿,只见宝钗和薛姨妈等人也进去了。忽然,紫鹃从后面走过来,说道:“姑娘,该吃药了,开水又凉了。” 黛玉不耐烦地说:“你到底想怎样?就知道催,我吃不吃,跟你有什么关系!” 紫鹃笑着说:“姑娘的咳嗽才刚好了一些,又不吃药了。虽说现在是五月,天气热,但也得小心着点。大早上的,您在这潮湿的地方站了半天,也该回去休息休息了。” 紫鹃的话提醒了黛玉,她这才觉得腿有些发酸。愣了一会儿神,她才慢慢扶着紫鹃,回潇湘馆去。

一进院门,只见满地竹影斑驳,苔痕深浅不一,黛玉不由得想起《西厢记》里 “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 这两句诗,于是暗暗感叹道:“双文啊双文,你真是命薄之人。可你虽命薄,好歹还有孀母弱弟;如今我林黛玉命更薄,连孀母弱弟都没有。古人说‘佳人命薄’,可我又算不上佳人,怎么命比双文还薄呢!”

她一边想着,一边往前走,没防备廊上的鹦鹉见林黛玉来了,“嘎” 的一声扑了下来,把她吓了一跳。黛玉说道:“你这捣蛋的,又扑了我一头灰。” 那鹦鹉仍飞回架子上,叫道:“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 黛玉停住脚步,伸手扣着鸟架问:“给它添了食水没有?” 那鹦鹉长叹一声,声音竟和林黛玉平日里叹气的声音极为相似,接着念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尽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黛玉和紫鹃听了,都笑了起来。紫鹃笑着说:“这都是平日里姑娘念的,难为它怎么就记住了。” 黛玉便让人把鸟架摘下来,另挂在月洞窗外的钩子上,然后进了屋子,在月洞窗内坐了下来。吃完药,只见窗外竹影透过纱窗映了进来,满屋子透着阴凉的翠色,竹席也生出丝丝凉意。黛玉心里烦闷无处排解,便隔着纱窗逗鹦鹉玩耍,还把平日里喜欢的诗词教给它念。这些暂且不说。

且说薛宝钗回到家中,只见母亲正在梳头。母亲一见到她,便问道:“你一大早跑来做什么?” 宝钗说:“我来看看妈身体好不好。昨天我走了之后,哥哥他没再来闹吧?” 说着,便在母亲身旁坐了下来,忍不住哭了起来。薛姨妈见她一哭,自己也忍不住哭了一场,一面又劝她:“我的儿,你别委屈了,等我教训他。你要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指望谁呀!”

薛蟠在外面听见了,连忙跑了进来,对着宝钗,又是作揖又是赔礼,说道:“好妹妹,你就原谅我这一次吧!昨天我喝酒喝多了,回来得晚,在路上着了邪似的,回家后还没清醒,也不知道自己胡说了些什么,连我自己都不清楚,你可别生气了。” 宝钗原本正捂着脸哭,听他这么一说,忍不住又笑了出来,于是抬头往地下啐了一口,说道:“你别在这装模作样了。我知道你心里嫌弃我们娘俩,变着法儿想让我们离你远点,你好图个清净。”

薛蟠听了,连忙笑着说:“妹妹,你这话从何说起呀,这么说我都没地方呆了。妹妹你向来不是这么爱多心、说怪话的人。” 薛姨妈赶忙接着说:“你就只听得进你妹妹的怪话,难道你昨晚说的那些话就是应该的?你当真是昏了头了!” 薛蟠说:“妈,您别生气,妹妹,你也别烦恼,从今往后我再也不跟他们一起喝酒闲逛了,行不行?” 宝钗笑着说:“这还差不多,总算是明白了!” 薛姨妈说:“你要有这股子决心,那龙都能下蛋了。” 薛蟠说:“我要是再和他们一起闲逛,妹妹你听见了尽管啐我,骂我是畜生,不是人,行不行?何苦呢,就因为我一个人,让娘俩天天为我操心!妈为我生气还能原谅,要是总让妹妹为我操心,我就更不是人了。如今父亲不在了,我不能多孝顺妈、多疼妹妹,反倒让妈生气、妹妹烦恼,我真是连个畜生都不如。” 说着,眼睛里也忍不住落下泪来。

薛姨妈原本已经不哭了,听他这么一说,又勾起了伤心事。宝钗勉强笑着说:“你闹够了吧,这会儿又惹得妈哭起来了。” 薛蟠听了,赶忙收住眼泪,笑着说:“我哪敢惹妈哭呀!罢了,罢了,不提这事了。叫香菱来给妹妹倒茶喝。” 宝钗说:“我也不喝茶,等妈洗完手,我们就过去。” 薛蟠说:“妹妹,我看看你的项圈,只怕该拿去重新打制一下了。” 宝钗说:“黄澄澄的挺好,打它做什么?” 薛蟠又说:“妹妹如今也该添些新衣裳了。你想要什么颜色花样,告诉我。” 宝钗说:“我那些衣服都还没穿遍呢,又做新的做什么?” 过了一会儿,薛姨妈换好衣裳,拉着宝钗进了内室,薛蟠这才出去了。

这边薛姨妈和宝钗进园子去看望宝玉,到了怡红院,只见抱厦里外回廊上站着许多丫鬟婆子,便知道贾母等人都在这里。母女俩进去后,和大家一一见过。只见宝玉躺在榻上,薛姨妈问他好些了没有。宝玉连忙想要起身,嘴里答应着 “好些了”,又说:“还惊动姨娘和姐姐,真是让我过意不去。” 薛姨妈赶忙扶他躺下,又问他:“你想吃什么,只管跟我说。” 宝玉笑着说:“我要是想起来,自然会跟姨娘要的。”

王夫人又问:“你想吃什么?回头给你送来。” 宝玉笑着说:“也没特别想吃的,就是前儿做的那个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倒还挺好吃的。” 王熙凤在一旁笑着说:“听听,这口味不算稀奇,就是做法太麻烦。巴巴地想着吃这个。” 贾母立刻连声让人去做。王熙凤笑着说:“老祖宗别急,等我想想那模子是谁收着。” 说着回头吩咐一个婆子去问管厨房的要。那婆子去了好一会儿,回来报告说:“管厨房的说,四副汤模子都交上去了。” 王熙凤听了,想了想,说:“我记得交给谁了,多半在茶房里。” 一面又派人去问管茶房的,可茶房也说没收到。最后还是管金银器皿的把模子送了过来。

薛姨妈先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个小匣子,里面装着四副银模子,都有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着豆子大小的图案,有菊花、梅花、莲蓬、菱角等,一共有三四十样,做工十分精巧。薛姨妈笑着对贾母和王夫人说:“你们府上的人可真会想,吃个汤还有这么多花样。要不是说出来,我见了这东西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王熙凤不等别人说话,便笑着说:“姑妈您不知道,这是去年准备御膳时,他们想出的法子。不知道用什么面印出来,借点新荷叶的清香,再配上好汤,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谁家常吃这个呀。就上次呈样做了一回,今天也不知道他怎么又想起来了。” 说着接了过来,递给一个妇人,吩咐厨房里立刻拿几只鸡,再添些别的东西,做出十来碗来。

王夫人问:“做这么多做什么?” 王熙凤笑着说:“这里有个缘故:这东西平时家里不大做,今儿宝兄弟提起来了,单给他一个人做,老太太、姑妈、太太都不吃,好像不太合适。不如趁这个机会多做些,大家一起吃,我也跟着沾沾光。” 贾母听了,笑着说:“你这猴儿,就会拿公家的钱做人情。” 说得大家都笑了。王熙凤也赶忙笑着说:“这没什么。这点小钱我还是孝敬得起的。” 便回头吩咐妇人,“跟厨房里说,只管好好添料做,到时候从我账上领银子。” 妇人答应着去了。

宝钗在一旁笑着说:“我来了这几年,仔细观察,凤丫头再怎么机灵,也比不上老太太。” 贾母听了,回答说:“我如今老了,哪还谈得上机灵。当年我像凤哥儿这么大的时候,可比她还厉害呢。她现在虽说比不上我们当年,可也不错了,比你姨娘强多了。你姨娘可怜,不太爱说话,在公婆面前也不太讨喜。凤儿嘴巴甜,怪不得招人疼。” 宝玉笑着说:“这么说,不爱说话的就不招人疼了?” 贾母说:“不爱说话的有不爱说话的招人疼的地方,嘴巴甜的也有让人讨厌的地方,倒不如不爱说话的好。” 宝玉笑着说:“这就对了。我说大嫂子不太爱说话,老太太对她和对凤姐姐也一样好。要是只有会说话的才招人疼,那这些姊妹里头,也就凤姐姐和林妹妹招人疼了。” 贾母说:“说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夸口,千真万确,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都比不上宝丫头。” 薛姨妈听了,赶忙笑着说:“老太太这话可说偏了。” 王夫人也赶忙笑着说:“老太太时常背地里跟我说宝丫头好,这倒不是假话。” 宝玉原本想让贾母夸赞林黛玉,没想到贾母反倒夸赞起宝钗来,倒也有些意外,便看着宝钗笑了笑。宝钗早就扭过头去和袭人说话了。

忽然有人来请大家去吃饭,贾母这才站起身来,嘱咐宝玉好好养病,又把丫头们叮嘱了一番,这才扶着王熙凤,礼让着薛姨妈,大家一起出了房间。贾母一边走一边问汤做好了没有,又问薛姨妈等人:“你们想吃什么,只管告诉我,我有本事让凤丫头弄来给咱们吃。” 薛姨妈笑着说:“老太太就爱逗她。她时常弄些东西孝敬,可我们又吃不了多少。” 王熙凤笑着说:“姑妈可别这么说。我们老祖宗就是嫌人肉酸,要是不嫌,早就把我吃了呢。” 这话还没说完,引得贾母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宝玉在房里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袭人笑着说:“二奶奶这张嘴,可真是厉害得让人招架不住!” 宝玉伸手拉住袭人,笑着问:“你站了这么半天,累不累呀?” 一边说着,一边拉着袭人在自己身旁坐下。袭人笑着说:“瞧我,又给忘了。趁着宝姑娘在院子里,你跟她说说,麻烦她叫莺儿过来打几根络子。” 宝玉笑着说:“多亏你提醒我。” 说完,便仰起头朝着窗外喊道:“宝姐姐,吃完饭让莺儿过来,麻烦她给我打几根络子,她这会儿有空吗?” 宝钗听到后,转过头回答道:“怎么会没空,一会儿就让她过来。” 贾母等人没太听清楚,都停下脚步询问宝钗。宝钗解释了一番,大家这才明白过来。贾母又说道:“好孩子,让她来给你兄弟打几根络子。要是你缺人手使唤,我那儿闲着的丫头多着呢,你喜欢哪个,尽管叫了去用。” 薛姨妈和宝钗等人都笑着说:“直接叫她来做就是了,哪算得上使唤人。她平日里也是闲得没事,就爱找点乐子。”

大家一边说着,一边向前走去。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史湘云、平儿、香菱等人正在山石边掐凤仙花。她们瞧见众人走来,都迎了上来。不一会儿,众人来到园外,王夫人担心贾母走累了,便想请她到上房里坐下休息。贾母也觉得腿有些发酸,便点头同意了。王夫人立刻让丫头赶紧去布置座位。当时赵姨娘称病没来,只有周姨娘和一众婆娘丫头们忙着打帘子、摆靠背、铺褥子。贾母在王熙凤的搀扶下走进来,和薛姨妈分宾主落座。薛宝钗和史湘云坐在下首。王夫人亲自捧了茶献给贾母,李纨则给薛姨妈奉上茶。贾母对王夫人说:“让她们小妯娌俩伺候就行,你也找个地方坐下,咱们好说说话。” 王夫人这才在一张小杌子上坐下,接着吩咐王熙凤:“老太太的饭就在这儿摆,再添些饭菜来。” 王熙凤答应着出去,派人到贾母那边传话,那边的婆娘赶忙往外传话。丫头们连忙都赶了过来,王夫人便吩咐:“去请姑娘们过来。” 请了好一会儿,只有探春和惜春来了;迎春身体不舒服,不想吃饭;林黛玉向来饭量小,十顿饭也就吃五顿,大家对此也都见怪不怪了。

没过多久,饭菜就送来了,众人摆好桌子。王熙凤用手帕裹着一把筷子,站在地下笑着说:“老祖宗和姑妈不用客气,听我安排就行。” 贾母笑着对薛姨妈说:“我们平时就是这样。” 薛姨妈笑着应和。于是王熙凤摆了四双筷子:上面两双分别给贾母和薛姨妈,两边的则是薛宝钗和史湘云的。王夫人和李纨等人都站在地下,看着摆放菜肴。王熙凤先忙着让人拿干净的餐具,好给宝玉挑菜。

过了一会儿,荷叶汤送来了,贾母看了看。王夫人回头瞧见玉钏儿在那边,便让她给宝玉送过去。王熙凤说:“她一个人拿不过去。” 正巧莺儿和喜儿也来了。宝钗知道她们已经吃过饭了,就对莺儿说:“宝兄弟正叫你去打络子呢,你们俩一起去吧。” 莺儿答应了,和玉钏儿一起出去。莺儿说:“路这么远,又这么热,怎么端过去呀?” 玉钏儿笑着说:“你放心,我有办法。” 说着,便叫了一个婆子过来,把汤饭等物放在一个捧盒里,让婆子端着跟着,她俩则空着手走。一直走到怡红院门口,玉钏儿才接过捧盒,和莺儿一起走进宝玉的房间。

袭人、麝月、秋纹三个人正在和宝玉玩耍,看见她俩来了,都赶忙起身,笑着说:“你们俩来得可真巧,一起来了。” 一边说着,一边接过东西。玉钏儿在一张杌子上坐下,莺儿却不敢坐。袭人连忙搬了个脚踏过来,莺儿还是不敢坐。宝玉看见莺儿来了,心里十分高兴;可一见到玉钏儿,就想起她姐姐金钏儿,心里既难过又愧疚,便把莺儿晾在一边,转而和玉钏儿说话。袭人见宝玉不理莺儿,怕莺儿尴尬,又见莺儿不肯坐下,就拉着莺儿出去,到旁边房间喝茶聊天去了。

这边麝月等人准备好了碗筷,伺候宝玉吃饭。宝玉却不吃,问玉钏儿:“你母亲身体好吗?” 玉钏儿满脸怒容,连正眼都不瞧宝玉一下,过了好半天才说了一个 “好” 字。宝玉顿时觉得很没趣,过了一会儿,只得又陪着笑脸问道:“是谁让你给我送东西来的?” 玉钏儿说:“还不是奶奶和太太们!” 宝玉见她还是一副气呼呼的样子,就知道是因为金钏儿的缘故;本想低声下气地哄哄她,可又因为人多,不好意思这样做,于是想尽办法把其他人都支了出去,然后又陪着笑脸,对玉钏儿问长问短。

一开始,玉钏儿心里不痛快,可看到宝玉一点脾气都没有,不管自己怎么冷言冷语,他还是和颜悦色的,自己反倒觉得不好意思了,脸上渐渐有了三分笑意。宝玉见状,笑着央求她:“好姐姐,你把那汤拿过来,让我尝尝。” 玉钏儿说:“我从来不会喂人吃东西,等其他人来了再吃吧。” 宝玉笑着说:“我不是要你喂我。我是因为走不动,你递给我吃了,你就能早点回去交差,也能早点吃饭。我要是一直耽误时间,你岂不是要饿坏了。你要是懒得动,我只好忍着疼,自己下床去拿。” 说着就要下床,刚挣扎着起身,就忍不住 “哎哟” 叫了一声。玉钏儿见他这样,忍不住站起来说:“快躺下吧!也不知道你前世造了什么孽,这会子现世报了。真叫我看不上眼!” 一边说着,一边 “哧” 的一声笑了出来,然后把汤端了过来。

宝玉笑着说:“好姐姐,你要是想生气,就在这儿生吧,可要是见了老太太、太太,可得和气点。要是还这样,你又该挨骂了。” 玉钏儿说:“快吃吧,快吃吧!别跟我甜言蜜语的,我才不信你这套呢!” 说着,催促宝玉喝了两口汤。宝玉故意说:“不好喝,不想喝了。” 玉钏儿说:“阿弥陀佛!这都不好喝,那什么好喝。” 宝玉说:“一点味道都没有,你不信,尝尝就知道了。” 玉钏儿真的赌气尝了一口。宝玉笑着说:“这下好喝了吧。” 玉钏儿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宝玉哄她喝一口,便说:“你刚才说不好喝,这会儿说好喝也不给你喝了。” 宝玉一个劲儿地央求,赔着笑脸还要吃,玉钏儿偏不给他,一面又叫人安排吃饭。

丫头刚进来,忽然有人来通报:“傅二爷家的两个嬷嬷来请安,要见二爷。” 宝玉一听,就知道是通判傅试家的嬷嬷来了。那傅试原本是贾政的门生,多年来都靠着贾家的名声和势力混得风生水起,贾政也格外关照他,所以他和别的门生不一样,经常派人来走动。

宝玉向来最讨厌愚笨的男女,可今天为何又让两个婆子进来呢?这其中是有缘由的。只因宝玉听闻通判傅试有个妹妹,名叫傅秋芳,也是一位才貌双全的闺中女子。虽说宝玉从未亲眼见过她,但心里对她充满了倾慕与敬意。他担心不让这两个婆子进来,会让傅秋芳觉得被轻视了,所以连忙让人把她们请进来。那傅试原本是个暴发户,因为傅秋芳容貌出众,又聪明过人,傅试便一心想依靠妹妹与豪门贵族结亲,不肯轻易把她许配给别人,这才耽误到现在。如今傅秋芳已经二十三岁了,还没有许配人家。无奈那些豪门贵族嫌弃傅家穷酸,根基浅薄,不愿意求娶。傅试和贾家关系亲密,自然也有自己的盘算。今天派来的两个婆子偏偏是没什么见识的,进来后只是简单问了好,没说上两句话。

玉钏儿见有外人进来,便不再和宝玉打闹,手里端着汤,只是静静地听着。宝玉则只顾着和婆子说话,一边吃饭,一边伸手去拿汤。两人的注意力都在别人身上,没注意到宝玉猛地伸手,一下子把碗碰翻了,汤全泼在了他自己手上。玉钏儿倒是没被烫到,却吓了一跳,连忙笑着说:“这是怎么搞的!” 丫头们赶忙上前接过碗。宝玉自己烫了手却没察觉,反而一个劲儿地问玉钏儿:“烫到你哪儿了?疼不疼?” 玉钏儿和众人都笑了起来。玉钏儿说:“你自己烫着了,倒问起我来。” 宝玉这才发觉自己的手被烫了。众人连忙上前收拾。宝玉也没心思吃饭了,洗了洗手,喝了口茶,又和那两个婆子聊了几句。随后,两个婆子告辞离开,晴雯等人把她们送到桥边才回来。

两个婆子见四下无人,一边走一边议论。其中一个笑着说:“怪不得有人说他家宝玉,外表看着挺好,内里却糊涂,中看不中用,还真有些呆气。他自己烫了手,反倒问别人疼不疼,这不是个呆子是什么?” 另一个也笑着说:“我上回来的时候,听他家里好多人抱怨,千真万确,他就是有些呆气。下大雨淋得像个落汤鸡似的,他反倒跟别人说‘下雨了,快避雨去’。你说可笑不可笑?常常没人在身边的时候,他就自己又哭又笑;看见燕子,就跟燕子说话;在河里看见鱼,就跟鱼说话;见到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而且一点脾气都没有,连那些小丫头的气都能受。爱惜东西的时候,连个线头都宝贝得很;糟蹋起来,哪怕是价值千金万银的东西,他也不管不顾。”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走出园子,向众人告别后回去了,这里暂且不提。

再说袭人见婆子们走了,便带着莺儿过来,问宝玉要打什么样的络子。宝玉笑着对莺儿说:“刚才只顾着说话,都把你给忘了。麻烦你来,不为别的,就是想让你帮我打几根络子。” 莺儿问:“打装什么东西的络子呢?” 宝玉听了,笑着说:“不管装什么的,每样都打几个吧。” 莺儿拍着手笑道:“那可不得了!要是这样,十年也打不完。” 宝玉笑着说:“好姐姐,你闲着也是闲着,就都帮我打了吧。”

袭人笑着说:“哪能一下子都打完,先挑要紧的打两个吧。” 莺儿说:“什么算要紧的呀,无非是扇子、香坠儿、汗巾子这些。” 宝玉说:“那就打汗巾子的络子吧。” 莺儿问:“汗巾子是什么颜色的?” 宝玉说:“大红色的。” 莺儿说:“大红色的得用黑色的络子才好看,或者石青色的才能压住这颜色。” 宝玉问:“松花色配什么颜色好呢?” 莺儿说:“松花色配桃红色。” 宝玉笑着说:“这样搭配才显得娇艳。我还想要在淡雅中带点娇艳的感觉。” 莺儿说:“葱绿色和柳黄色搭配是我最喜欢的。” 宝玉说:“也行,那就打一条桃红色的,再打一条葱绿色的。” 莺儿问:“要什么花样呢?” 宝玉问:“一共有哪些花样?” 莺儿说:“有一炷香、朝天凳、象眼块、方胜、连环、梅花、柳叶等花样。” 宝玉问:“前儿你给三姑娘打的是什么花样?” 莺儿说:“那是攒心梅花的花样。” 宝玉说:“就打那个花样吧,那个好看。”

正说着,袭人刚拿了线过来,窗外的婆子说:“姑娘们的饭都准备好了。” 宝玉说:“你们去吃饭吧,吃完快点回来。” 袭人笑着说:“有客人在这儿,我们怎么好去呢!” 莺儿一边整理线,一边笑着说:“这话说得奇怪,赶紧去吃了回来才是。” 袭人等人听了,这才去吃饭,只留下两个小丫头在一旁听候使唤。

宝玉一边看着莺儿打络子,一边和她闲聊,问她:“你多大了?” 莺儿手里忙着,一边回答说:“十六岁了。” 宝玉问:“你原本姓什么?” 莺儿说:“姓黄。” 宝玉笑着说:“这个姓和你的名字倒是挺配的,真像一只黄莺儿。” 莺儿笑着说:“我的名字本来是两个字,叫金莺。姑娘觉得拗口,就只叫莺儿,现在大家都这么叫了。” 宝玉说:“宝姐姐对你也算疼爱了。以后宝姐姐出嫁,少不了要你跟着去。” 莺儿抿嘴笑了笑。宝玉笑着说:“我常常跟袭人说,以后不知道哪个有福气的人,能娶到你们主仆俩。”

莺儿笑着说:“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好几样好处,是世上其他人都比不上的,模样儿还只是其次呢。” 宝玉见莺儿娇憨可爱,说话带着几分天真,早已被她逗得兴致盎然,更何况她还提到了宝钗!便问她:“有什么好处?好姐姐,你仔细跟我说说。” 莺儿笑着说:“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去告诉她。” 宝玉笑着说:“那当然。” 正说着,只听外面有人说:“怎么这么安静!” 两人回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

宝玉连忙请宝钗坐下。宝钗坐下后,问莺儿:“在打什么呢?” 一边问,一边看向莺儿手里,只见才打了一半。宝钗笑着说:“这有什么好玩的,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给络起来。” 一句话提醒了宝玉,他拍手笑道:“还是姐姐说得对,我都忘了。只是配个什么颜色才好呢?” 宝钗说:“用杂色肯定不行,大红色又和玉的颜色冲突了,黄色不够显眼,黑色又太暗。我想想办法:把金线拿来,配上黑珠儿线,一根一根地编织,打成络子,那样才好看。”

宝玉听了,高兴极了,连声叫袭人来拿金线。这时,袭人端着两碗菜走进来,告诉宝玉:“今天可真奇怪,刚才太太派人给我送了两碗菜来。” 宝玉笑着说:“肯定是今天菜多,送来给你们大家吃的。” 袭人道:“不是,是指名给我送来的,还不让我过去磕头。这可太奇怪了。” 宝钗笑着说:“给你的,你就吃了,有什么好猜疑的。” 袭人笑着说:“从来没发生过这种事,倒让我怪不好意思的。” 宝钗抿嘴一笑,说:“这就不好意思了?以后还有更让你不好意思的事呢。” 袭人听出宝钗话里有深意,她向来知道宝钗不是那种说话轻薄、爱奚落人的人,这时才想起前几天王夫人的意思,便不再提这件事,把菜拿给宝玉看,说:“我洗了手就来拿线。” 说完,就径直出去了。袭人吃完饭,洗了手,进来拿金线给莺儿打络子。这时,宝钗已经被薛蟠派人叫出去了。

宝玉正看着莺儿打络子,忽然邢夫人那边派了两个丫鬟送了两样果子给他,还问他:“能走动了吗?要是能走动,明天请哥儿过来散散心,太太可惦记着呢。” 宝玉连忙说:“要是能走动,我一定去给太太请安。现在疼得比之前好些了,请太太放心。” 一面让两个丫鬟坐下,一面叫秋纹过来,把刚送来的果子拿一半给林姑娘送去。秋纹答应了,刚要走,就听到黛玉在院子里说话,宝玉连忙说:“快请。”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无敌小兵三国行三国:杨卓来了这个书生不能惹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名门医女我的谍战岁月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捡到一只始皇帝大秦:哥,把刀放下帝国雄心穿越后我把娘子宠上天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穷不拉几的李二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是,陛下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大秦哀歌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宋晋府录天下兴亡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超时空小院:帝王俱乐部我的谍战日记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风流大宋我崇祯绝不上吊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大明伪君子稗宋反骨仔合鸣心相之天界唐史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天命逍遥王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大周第一纨绔李隆基的纨绔皇孙回到古代积功德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我的外卖通万朝寒门人杰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我,贾蓉,不做绿帽王穿越大唐重整山河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哎!天道推着你发展幼帝传奇以捕快之名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大奸臣当道寒光剑气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