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孙大圣兄弟三人,按下云头,直接来到朝堂之内。只见乌鸡国的国王、大臣、太子以及后宫嫔妃,分成几班前来拜谢他们的救命之恩。行者把文殊菩萨降魔收怪的经过,详细地讲给他们听,众人听后,纷纷对菩萨和行者等人顶礼膜拜。大家正在庆贺之时,黄门官又前来上奏:“主公,外面又来了四个和尚。” 八戒一听,慌了神,说道:“哥哥,莫不是妖精又在使法术,假扮成文殊菩萨,哄骗了我们,现在又变成和尚,来和我们斗智斗勇?” 行者说:“哪有这种事!” 随即命令宣他们进来看看。
众文武官员传达命令,让那几个和尚进来。行者一看,原来是宝林寺的僧人,他们捧着冲天冠、碧玉带、赭黄袍、无忧履走进来。行者十分高兴,说道:“来得好!来得好!” 接着让复活的皇帝过来,摘下包巾,戴上冲天冠;脱掉布衣,穿上赭黄袍;解下绦子,系上碧玉带;脱下僧鞋,蹬上无忧履;又让太子拿出白玉珪,让皇帝拿在手里,然后请他上殿称帝。正所谓自古就说:“朝廷不可一日无君。” 可那皇帝哪里肯坐,哭哭啼啼地跪在台阶上,说道:“我已经死了三年,如今承蒙师父救我复活,怎么又敢妄自称尊呢?请哪位师父来做皇帝吧,我情愿带着妻子儿女到城外做个普通百姓就够了。” 三藏哪里肯接受,一心只想去拜佛求经。众人又请行者,行者笑着说:“不瞒各位说,老孙我要是肯做皇帝,天下万国九州的皇帝都能做遍了。只是我们当和尚当惯了,自由自在惯了。要是做了皇帝,就得留头发,晚上不能早睡,五更天就得起床,听到边境有消息,心里就不安,看到有灾荒,又忧愁得没办法。我们可受不了这些。你还是做你的皇帝,我继续做我的和尚,去修行我的功果。” 那国王实在推辞不过,只好登上宝殿,面南称帝,随后大赦天下,又封赠了宝林寺的僧人,让他们回去。接着,国王打开东阁,设宴款待唐僧师徒。同时,他还传旨宣召画师,画下唐僧师徒四人的画像,供奉在金銮殿上。
唐僧师徒帮助乌鸡国安定了国家,却不肯多做停留,想要辞别国王继续西行。那皇帝和三宫妃后、太子以及众大臣,拿出镇国的宝贝、金银绸缎,献给师父们以表酬谢之恩。三藏一点都不接受,只是倒换了通关文牒,催促悟空等人赶紧备好马匹出发。国王心里过意不去,便安排了满朝的銮驾,请唐僧上座,让两班文武官员在前面引导,他和三宫妃后、太子一家人,推着车轮,一直把他们送出城外。到了城门口,国王才下了龙辇,与众师徒告别。国王说:“师父啊,等你们到西天取经回来的时候,一定要再到我这国家来看看。” 三藏说:“弟子一定遵命。” 那皇帝满含热泪,与众大臣回去了。
唐僧师徒四人踏上了羊肠小道,一心朝着灵山前进。当时正是秋末冬初的时节,只见:
霜打之后,红叶凋零,树林显得格外稀疏;雨水滋润,黄粱成熟,处处都呈现出丰收的景象。
阳光温暖,岭上的梅花在清晨绽放;微风轻摇,山间的竹子发出阵阵寒意。
师徒们离开了乌鸡国,日夜兼程,走了半个多月,忽然又看到一座高山,那山高耸入云,仿佛要挡住太阳。三藏骑在马上,心里一惊,急忙拉紧缰绳,赶忙呼唤行者。行者问:“师父,有什么吩咐?” 三藏说:“你看前面又是大山峻岭,一定要小心提防,恐怕又会有邪恶的东西来侵犯我们。” 行者笑着说:“只管走路,别多操心。老孙我自然会保护大家。” 长老只好放宽心,挥鞭策马,来到山岩边,只见这山果然十分险峻。但见:
说高,山顶直接青天;说深,山涧如同地府。山前常常能看到滚滚白云,腾腾黑雾。红梅翠竹,绿柏青松相互映衬。山后有千万丈令人胆寒的灵台,灵台后面有古古怪怪藏着妖魔的山洞。洞中有叮叮当当的滴水泉,泉下还有弯弯曲曲的流水涧。又能看到活蹦乱跳献果的猿猴,长着叉叉角的鹿,呆呆傻傻看着人的獐子。傍晚有在巴山寻找洞穴的老虎,清晨有在波涛中翻涌而出的水龙。一打开洞门,就发出 “呼喇” 的声响,惊得飞禽 “扑鲁” 地飞起,看那林中的走兽,“鞠律律” 地奔跑。看到这一群飞禽走兽,吓得人心惊胆战。洞堂交错,青石像是被染成了千块美玉,碧纱般的烟雾笼罩着万堆山峦。
师徒们正在惊恐之时,又看到那山凹里有一朵红云,直冲到九霄云外,聚集成一团火气。行者大吃一惊,急忙走到唐僧身边,抓住他的脚,把他推下马来,喊道:“兄弟们,别往前走了!妖怪来了!” 八戒吓得急忙抽出钉耙,沙僧赶忙抡起宝杖,把唐僧围护在中间。
话分两头。那红云里真的是个妖精,他几年前就听人说:“东土有个唐僧要去西天取经,他本是金蝉长老转世,已经修行十世,是个大好人。要是有人吃了他一块肉,就能延年益寿,和天地一样长久。” 他每天都在山间等候,没想到今天唐僧真的来了。他在半空中正看着,只见唐僧的三个徒弟,把唐僧围护在马上,各自做好了战斗准备。这妖精赞叹不已,说道:“好和尚!我刚才看到一个白面胖和尚骑着马,那肯定就是唐朝的圣僧,可怎么被三个丑和尚护着!他们一个个卷起袖子,握紧兵器,好像要和人打架似的。哎呀!不知道是哪个有眼力的,可能认出我了。照这样下去,想吃到唐僧肉可不容易。” 他沉思了一会儿,自己心里盘算着:“要是靠武力去抓他,肯定靠近不了,或许用善良的模样去迷惑他,倒有可能得手。只要能哄得他心里迷糊,我再趁机下手,肯定能抓住他。我先下去戏弄他一番。”
这妖怪本事不小,立刻散开红光,按下云头落了下去,在那山坡上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七岁的顽童,赤身裸体,身上没有衣服,还用麻绳捆住了手脚,高高地吊在松树梢头,嘴里不停地喊着:“救人!救人!”
孙大圣忽然抬头再看,只见那红云已经散开,火气也消失了,便对唐僧说:“师父,请上马走路吧。” 唐僧问:“你刚才说妖怪来了,怎么现在又敢走了?” 行者说:“我刚才看到一朵红云从地面升起,到空中聚成一团火气,那肯定是妖精。现在红云散了,想来是个路过的妖精,不敢伤人。我们走吧!” 八戒笑着说:“师兄说话就是巧,妖精还有过路的?” 行者说:“你哪里知道。要是那山上山洞里的魔王设宴,邀请各山各洞的妖精去赴会,那就会有东南西北各路的妖精都来,所以他们只是急着去赴宴,没心思伤人。这就是过路的妖精。”
三藏听了,半信半疑,只好爬上马背,沿着山路继续前进。正走着,只听到有人喊:“救人!” 长老吓了一跳,说:“徒弟呀,这半山腰里,是什么人在喊?” 行者走上前说:“师父只管走路,别管什么‘人轿’‘骡轿’‘明轿’‘睡轿’的。在这地方,就算有轿子,也没人抬你。” 唐僧说:“不是抬轿子的‘轿’,是叫喊的‘叫’。” 行者笑着说:“我知道。别管闲事,赶紧走路。”
三藏听了他的话,又挥鞭催马前进。没走一里路,又听到有人喊:“救人!” 长老说:“徒弟,这个叫声,不像是鬼魅妖邪发出的。要是鬼魅妖邪,只要一发出声音,就不会有回声。你听他叫了一声,又叫一声,想必是个有难处的人。我们去救他一救吧。” 行者说:“师父,今天先把你的慈悲心收一收,等过了这座山,再发慈悲吧。这地方凶多吉少。你知道那些依附草木成精的说法,什么东西都能修炼成精。其他的还好说,只有一种蟒蛇,要是修炼的时间久了,成了精魅,就特别会知道人的小名。它要是在草丛里,或者山凹中,叫人一声,人不答应还好,要是答应了,它就会把人的元神抓走,当天晚上就会跟来,肯定会伤人性命。我们快走!快走!古人说:‘能逃脱,要感谢神明。’千万别理它。”
长老只好听他的,又加鞭催马往前走。行者心里暗自想:“这可恶的妖怪不知道藏在哪里,一直在那里叫个不停。等老孙我给他来个‘卯酉星法’,让他和我们两不见面。” 好个大圣,把沙和尚叫到跟前,说:“看好马,慢慢走,让老孙我去解个手。” 你看他让唐僧先走几步,然后念了个咒语,施展移山缩地的法术,把金箍棒往后一指,他们师徒就越过了这座山头,继续往前走,把那妖怪甩在了后面。他再迈开大步,赶上唐僧,一起朝着山上走去。只见三藏又听到山背后有人喊:“救人!” 长老说:“徒弟呀,那个有难的人,真是没缘分,没遇到我们。我们都走过他了,你听他在山后喊呢。” 八戒说:“他可能还在山前,只是现在风向变了。” 行者说:“管他什么风向变不变,赶紧走路。” 因此,大家都不再说话,恨不得一步就翻过这座山,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那妖精在山坡上,连续叫了三四声,都没人过来。他心里琢磨着:“我在这里等唐僧,看他离我不到三里路,怎么过了这么久还没到?…… 难道是抄小路走了?” 他抖了抖身子,挣脱了绳索,又驾起红光,飞到空中再看。没想到孙大圣正好抬头回望,认出了这是妖怪,又一把抓住唐僧的脚,把他推下马来,说:“兄弟们,小心!小心!那妖精又来了!” 吓得八戒、沙僧赶忙拿起兵器,又把唐僧围护在中间。
那妖精看到这一幕,在半空中赞叹不已,说:“好和尚!我刚才看到那白面和尚坐在马上,怎么又被他们三个藏起来了?这次见面才知道,得先把那个有眼力的弄倒,才能抓住唐僧。不然的话,白费心机也抓不到东西,空有一番兴致也是白搭。” 于是,他又按下云头,像之前一样变化,高高地吊在松树梢头等候。这次离他们还不到半里地。
孙大圣抬头再看,只见那红云又散开了,便又请师父上马前行。三藏说:“你说妖精又来了,怎么又让我走路?” 行者说:“这还是个过路的妖精,不敢惹我们。” 长老又生气地说:“你这个泼猴,太捉弄我了!明明有妖魔的时候,你说没事;像这种太平的地方,你却吓唬我,还不停地嚷嚷有妖精。虚虚实实,不管轻重,还抓住我的脚,把我推下马来,现在又说是过路的妖精。要是把我摔伤了,你怎么交代!你看看你!……” 行者说:“师父别生气。要是摔伤了你的手脚,还好医治;要是被妖精抓走了,我们到哪里去找你?” 三藏大怒,气得直咬牙,要念《紧箍儿咒》,幸好沙僧苦苦相劝,他才又上马继续前行。
师徒几人还没在马上坐稳,就又听到有人喊:“师父,救救我啊!” 长老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小孩赤身裸体地吊在树上。他赶忙拉住缰绳,转头骂行者道:“你这泼猴,真是太顽劣了!一点善良的心都没有,一心就想着撒泼行凶!我明明说那叫声是人的声音,你却千言万语地嚷着是妖怪!你看那树上吊的,难道不是个人吗?” 大圣见师父责怪下来,又亲眼看到那小孩的模样,一方面不好当场施展手段,另一方面又怕师父念《紧箍儿咒》,只好低着头,不敢回嘴,任由唐僧走到树下。长老用鞭梢指着小孩问道:“你是哪家的孩子?因为什么事,被吊在这里?跟我说,我好救你。” 唉!那妖怪显然是施展了变化之术,可师父肉眼凡胎,根本认不出来。
那妖魔见唐僧发问,便愈发装腔作势,眼中含着泪,叫道:“师父啊,山西边有一条枯松涧,涧那边有个村庄,我就是那里的人。我祖公公姓红,因为积攒了大量金银,家产巨万,大家都叫他红百万。他年纪大了,早已去世,家产就留给了我父亲。近年来,家里生活奢侈,家产渐渐败落,我父亲就改名叫红十万,专门结交各地的豪杰,把金银借出去,指望收些利息。可谁知道那些无赖,设下骗局,把钱骗走了,本利都没了着落。我父亲发下重誓,再也不往外借钱。那些借钱的人,身无分文,没办法,就结成团伙,拿着刀棍,大白天杀到我家,把我家的财物抢了个精光,还把我父亲杀了。他们见我母亲有些姿色,就把她拐去做什么压寨夫人。那时候,我母亲舍不得我,把我抱在怀里,哭哭啼啼、战战兢兢地跟着那些贼寇。没想到走到这座山里,他们又要杀我。多亏我母亲苦苦哀求,才免去我一死,却用绳子把我吊在树上,想让我冻饿而死。那些贼把我母亲不知道抢到哪里去了。我在这里已经吊了三天三夜,都没一个人路过。不知道前世修了什么福,今生能遇到老师父。您要是肯大发慈悲,救我一命回家,我就是做牛做马,也一定会报答您的大恩大德,就算死了,也不敢忘记您的恩情啊。”
三藏听了,信以为真,就叫八戒解开绳索,把他救下来。那呆子也没看出破绽,马上就要上前动手。行者在一旁忍不住大喝一声:“你这个泼东西!这里有认识你的人呢!别再一个劲儿地弄虚作假,说谎骗人了!你说家产被劫,父亲被贼杀,母亲被掳走,那救了你交给谁呢?你拿什么东西感谢我们?你这谎撒得太离谱了!” 那妖怪听了,心里害怕,知道大圣是个厉害角色,暗暗把他记在心里,却还是战战兢兢地流着泪说:“师父,虽然我父母双亡,家财也没了,但还有些田产没动,亲戚也都还在。” 行者问:“你有什么亲戚?” 妖怪说:“我外公家在山南,我姑姑住在岭北,涧头的李四是我姨夫,林子里的红三是我族伯,还有堂叔、堂兄都住在本庄附近。老师父要是肯救我,到了庄上,见到那些亲戚,把老师父拯救我的恩情,一一对他们说,我就把田产典卖了,重重地酬谢您。”
八戒听了,拦住行者说:“哥哥,这不过是个小孩子,你何必一直盘问他呢!他说得也有道理,强盗也就抢些浮财,难道还能把房屋田产都抢走?要是跟他亲戚说了,我们就算胃口再大,也吃不下他十亩田的价钱。把他救下来吧。” 呆子一心只想着吃的,哪里管什么真假,拿起戒刀挑断绳索,把妖怪放了下来。那妖怪对着唐僧在马下,泪汪汪地一个劲儿磕头。长老心慈,便说:“孩子,你上马来,我带你走。” 那怪说:“师父啊,我手脚都被吊麻了,腰胯也疼,而且我们乡下人,不习惯骑马。” 唐僧叫八戒驮着他,那妖怪瞥了一眼说:“师父,我的皮肤都快冻僵了,不敢让这位师父驮。他嘴长耳朵大,脑后的鬃毛又硬,会戳得我难受。” 唐僧说:“那就让沙和尚驮。” 那怪又瞥了一眼说:“师父,那些贼来打劫我家的时候,一个个都涂着花脸,戴着假胡子,拿刀弄棍的。我被他们吓怕了,看到这位一脸晦气的师父,更吓得没了魂,也不敢让他驮。” 唐僧只好让孙行者驮,行者呵呵笑着说:“我驮!我驮!”
那怪物暗自高兴,顺顺当当就让行者驮他。行者把他拉到路边,试了试,感觉他也就三斤十来两重。行者笑着说:“你这个可恶的怪物,今天你可该死了,怎么在老孙面前耍心眼!我知道你是什么东西。” 妖怪说:“师父,我是好人家的孩子,不幸遭遇这么大的灾难,我怎么就成了什么东西了?” 行者说:“你要是好人家的孩子,怎么这么轻?” 妖怪说:“我骨架小。” 行者问:“你今年几岁了?” 那怪说:“我七岁了。” 行者笑着说:“一岁长一斤,也该有七斤。你怎么还不到四斤重?” 那怪说:“我小时候没奶吃。” 行者说:“也罢,我驮着你,要是想尿尿拉屎,可得跟我说。” 三藏便和八戒、沙僧在前面走,行者背着孩儿跟在后面,一行人继续往西走。有诗为证:
道德高尚,魔障也随之增高,禅机本应平静,却无故生出妖怪。
心君正直,走在正道之中,木母愚笨,在外惹是生非。
意马沉默,心怀爱欲,黄婆无言,暗自忧愁焦虑。
邪恶的妖怪得逞,空自欢喜,最终还是要从正道消除灾祸。
孙大圣驮着妖魔,心里埋怨唐僧不体谅自己的辛苦:“走在这么险峻的山路上,空着手走都困难,却让老孙驮人。这家伙别说他是妖怪,就算是好人,他没了父母,我把他驮给谁呢,倒不如把他摔死算了。” 那怪物早察觉到了行者的心思,就施展神通,往四下里吸了四口气,吹在行者背上,行者顿时觉得背上重了千斤。行者笑着说:“我的儿啊,你用重身法来压你老爷我呢!” 那怪听了,怕大圣伤了他,就施展解尸之法,元神出窍,跳到九霄云外,站在半空中。行者背上的重量越来越重,猴王发怒,一把抓起那怪物,往路边的石头上狠狠一摔,把那具躯壳摔得像个肉饼。他还怕那怪物再捣乱,索性把四肢扯下来,扔在路两边,全都摔得粉碎。
那怪物在空中看得清清楚楚,忍不住心头火起,心想:“这猴和尚,太可恶了!就算我是个妖魔,要害你师父,可还没动手呢,你怎么就把我伤成这样!幸好我早有算计,元神出窍跑了。不然,就被你平白无故地害死了。要是不趁现在抓住唐僧,再让下去,他肯定会想出更多办法来对付我。” 好个妖怪,在半空中刮起一阵旋风,只听 “呼” 的一声,飞沙走石,十分凶狠。这风可真厉害:
狂风怒吼,卷起水云,带着腥味,黑气弥漫,遮蔽了日光。
岭上的树木连根被拔起,野梅树也被吹得东倒西歪。
黄沙漫天,让人睁不开眼,难以行走,怪石嶙峋,道路崎岖难行。
天地间一片昏暗,遍山的禽兽都吓得发出叫声。
这风刮得三藏在马上坐不稳,八戒不敢抬头看,沙僧也低头遮住脸。孙大圣知道是怪物在弄风,急忙快步追赶,可那怪已经借着风头,把唐僧抓走了,无影无踪,不知道被抓到了哪里,根本没法追踪。
一时间,风声渐渐平息,日头又亮了起来。行者上前查看,只见白龙马吓得瑟瑟发抖,嘶鸣不止,行李担丢在路边,八戒趴在崖下呻吟,沙僧蹲在坡前呼喊。行者喊道:“八戒!” 呆子听到是行者的声音,抬头一看,狂风已经停了,赶忙爬起来,拉住行者说:“哥哥,这风可真大啊!” 沙僧也走上前说:“哥哥,这是一阵旋风。” 行者又问:“师父在哪里?” 八戒说:“风刮得太急,我们都忙着藏头遮眼躲风,师父当时也趴在马上。” 行者问:“那现在他去哪里了?” 沙僧说:“师父就像灯草做的,估计被这一阵风卷走了。”
行者开口说道:“兄弟们,从现在起,咱们这取经的队伍就该散伙了!” 八戒连忙附和:“没错,趁早散伙,各自去找出路,这样才好。那西天的路又远又长,看不到尽头,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啊!” 沙僧听了,大吃一惊,浑身一麻,说道:“师兄,你们说的这是什么话?我们因为前世有罪,承蒙观世音菩萨的劝化,为我们摩顶受戒,改换了法名,皈依了佛果,心甘情愿保护唐僧去西方拜佛求经,好将功赎罪。如今到了这里,一下子就散伙,还说出各自寻找出路的话,这不是违背了菩萨的善意,坏了自己的德行,让人笑话我们有始无终吗!” 行者说:“兄弟,你说得也在理,可师父总是不听劝。我老孙有火眼金睛,能分辨好歹。刚才那阵风,就是树上吊着的那个小孩弄出来的。我认出他是个妖精,可你们认不出来,师父也认不出来,还把他当作是好人家的孩子,让我背着他走。我本想好好整治他一下,他就用重身法来压我。我把他摔得粉碎,他想必是又使出解尸的法术,弄出一阵旋风,把师父给抓走了。所以我才怪师父老是不听我说话,弄得我心灰意冷,这才说散伙的话。既然贤弟你有这份诚意,倒让老孙我进退两难了。—— 八戒,你到底打算怎么办?” 八戒说:“我刚才是失口乱说的,其实不该散伙。哥哥,事到如今,没办法,就听沙师弟的,去找那妖怪,救师父吧。” 行者听了,转怒为喜,说道:“兄弟们,咱们还是要同心协力,收拾好行李和马匹,上山去找那怪物,搭救师父。”
三个人抓着葛藤,攀着树枝,翻山越岭,走了有五七十里路,却一点师父的消息都没有。那山上飞禽走兽一只都看不见,只有古老的柏树和高大的松树随处可见。孙大圣心里十分焦急,纵身一跃,跳上那险峻的峰头,大喝一声:“变!” 瞬间变成三头六臂的模样,就像当年大闹天宫时的样子。他把金箍棒晃了晃,变成三根金箍棒,噼里啪啦地,往东打一路,往西打一路,两边不停地乱打。八戒见了,对沙僧说:“沙和尚,不好了。师兄是因为找不到师父,急得发疯了。”
行者打了一会儿,引出了一群穷神。这些神一个个衣衫褴褛,有的身上披着一块布,有的挂着一片衣,裤子没有裤裆,也没有裤口,全都跪在山前,说道:“大圣,山神、土地前来拜见。” 行者问道:“怎么一下子冒出这么多山神、土地?” 众神叩头说道:“启禀大圣:这座山叫做‘六百里钻头号山’,我们是十里有一个山神,十里有一个土地,总共该有三十名山神,三十名土地。昨天就听说大圣您来了,只是一时没能全部聚齐,所以来晚了,惹得大圣发怒。还望大圣恕罪。” 行者说:“我暂且饶了你们的罪过。我问你们,这山上有多少妖精?” 众神说:“哎呀,爷爷呀,就只有一个妖精,把我们折腾得够呛。我们连香火都少得可怜,也没有血食供奉,一个个衣服破破烂烂,饭都吃不饱,哪还能容得下多少妖精啊!” 行者又问:“这个妖精是住在山前,还是山后?” 众神回答:“他既不在山前,也不在山后。这山中有一条涧,叫做枯松涧。涧边有一座洞,叫做火云洞。那洞里有一个魔王,神通广大,常常把我们山神、土地抓去,让我们给他烧火,晚上还要给他们提铃喝号。那些小妖还向我们要什么常例钱。” 行者说:“你们都是阴鬼之仙,哪来的钱钞?” 众神说:“正是没钱给他们,我们只好捉几只山獐、野鹿,早晚拿去打点那些妖精;要是没有东西相送,他们就要来拆我们的庙宇,扒我们的衣裳,搅得我们不得安宁!恳请大圣为我们除掉这个妖怪,拯救山上的生灵。” 行者问:“你们既然受他管制,常在他洞下,可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妖精,叫什么名字?” 众神说:“说起他来,说不定大圣您也知道。他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所生。他曾经在火焰山修行三百年,炼成了三昧真火,神通广大。牛魔王派他来镇守号山,他的乳名叫红孩儿,号称圣婴大王。”
行者听了,满心欢喜,喝退了土地、山神,变回原本的模样,跳下峰头,对八戒、沙僧说:“兄弟们放心,别再担心了,师父肯定不会有生命危险。这妖精和老孙我有亲戚关系。” 八戒笑着说:“哥哥,你可别撒谎。你在东胜神洲,他这儿是西牛贺洲,路途遥远,隔着千山万水,还有两片海洋,怎么会和你有亲戚关系?” 行者说:“刚才那一群人都是本地的土地、山神。我问他们关于妖怪的情况,他们说那妖怪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所生,名叫红孩儿,号称圣婴大王。想当年,我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时候,游遍天下名山,结识各地豪杰,那牛魔王曾和老孙结拜为七兄弟。当时有五六个魔王,只有老孙我长得小巧,所以把牛魔王尊称为大哥。这妖精是牛魔王的儿子,我和他父亲相识,这么算起来,我还是他的老叔呢。他怎么敢害我师父?我们赶紧去吧。” 沙和尚笑着说:“哥啊,常言说‘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你和他分别了五六百年,又没有往来,也没有请你喝过酒,更没有送过节礼,他怎么会认你这个亲戚呢?” 行者说:“你怎么能这么看问题!常言说:‘一叶浮萍归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就算他不认这个亲戚,好歹也不会伤害我师父。我也不指望他摆酒席招待我,肯定会把完整的唐僧还给我。” 于是,三兄弟都怀着虔诚之心,牵着白马,马背上驮着行李,沿着大路一直往前走。
他们不分白天黑夜,走了百十里路,忽然看到一片松林。林中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山涧,涧下有清澈碧绿的活水潺潺流淌,涧梢头有一座石板桥,通向对岸的洞府。行者说:“兄弟,你们看那边有磷峋的石崖,想必就是妖精的住处了。我们大家商量一下,谁负责看守行李和马匹,谁跟我过去降妖?” 八戒说:“哥哥,我老猪坐不住,我跟你去吧。” 行者说:“好!好!” 然后对沙僧说:“你把马匹和行李都藏在树林深处,小心守护,我和八戒去那洞里找师父。” 沙僧按照吩咐去做,八戒跟随着行者,他们各自拿着兵器,朝着洞府走去。正所谓:尚未修炼的婴儿邪火旺盛,心猿和木母共同前去扶持。不知道这一去是吉是凶,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