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话说三藏坐在宝林寺禅堂的灯下,一会儿念着《梁皇水忏》,一会儿看着《孔雀真经》,一直坐到三更时分,才把经本包好放进行囊。他正准备起身去睡觉,突然听到门外 “扑剌剌” 一声巨响,紧接着 “淅零零” 地刮起一阵怪风。长老担心风把灯吹灭,急忙用偏衫的袖子挡住。只见那灯忽明忽暗,他心里不禁感到有些害怕,胆战心惊起来。此时,困意又阵阵袭来,他便伏在经案上打起盹来。虽然眼睛闭着,处于朦胧状态,但心里还明白,耳朵里也隐隐约约听到窗外阴风 “飒飒” 作响。这风可真厉害,你看:

风声淅淅潇潇,风势飘飘荡荡。淅淅潇潇的风,吹落了树叶;飘飘荡荡的风,卷起了浮云。满天的星斗都被这风吹得昏暗无光,遍地的尘沙也被吹得到处飞扬。风有时猛烈,有时又轻柔。轻柔时,吹得松竹发出清脆的声响;猛烈时,江湖上波涛汹涌。这风刮得山鸟难以栖息,叫声哽咽;海鱼也无法安定,纷纷跳跃。东西两边的馆阁门窗被吹得脱落,前后的房廊连神鬼都为之嗔怒。佛殿上的花瓶被吹落在地,琉璃灯罩摇晃,慧灯变得昏黄。香炉被吹倒,香灰迸溅出来;烛架歪斜,烛焰冒着黑烟。幢幡宝盖都被吹得摇摇欲坠,钟鼓楼台也被撼动了根基。

长老在昏昏沉沉的梦中,听到风声渐渐过去,又隐隐约约听到禅堂外有人轻轻叫了一声:“师父!” 他猛地抬头,在梦中望去,只见门外站着一个人。那人浑身湿漉漉的,眼中流着泪,嘴里不停地叫着 “师父”。三藏微微欠身说道:“你莫不是魍魉妖魅、神怪邪魔,趁着夜深人静,来这里戏弄我?我可不是那种贪婪、嗔怒之人。我本是个光明磊落的僧人,奉东土大唐的旨意,前往西天拜佛求经。我手下有三个徒弟,个个都是降龙伏虎的英雄豪杰,扫怪除魔的勇猛壮士。他们要是见到你,定会把你碎尸万段,化为微尘。这是我大慈大悲的心意,对你的宽容,你趁早赶紧悄悄地离开,别到我的禅门前来。” 那人倚在禅堂门口说道:“师父,我不是妖魔鬼怪,也不是魍魉邪神。” 三藏问道:“你既然不是这类东西,那深夜来这里做什么?” 那人说:“师父,您睁开眼睛仔细看看我。” 长老果然定睛仔细看去,呀!只见他:

头戴一顶冲天冠,腰束一条碧玉带,身穿一件绣着飞龙舞凤的赭黄袍,脚蹬一双云头绣口的无忧履,手里拿着一柄列斗罗星的白玉珪。面容如同东岳长生帝,身形好似文昌开化君。

三藏见了,大惊失色,急忙躬身,厉声高喊道:“请问是哪一朝的陛下?请坐。” 说着,急忙伸手去搀扶,却扑了个空。他回身坐定,再看时,还是那个人站在那里。长老便问道:“陛下,您是哪里的皇王?哪个国家的帝主?想必是边疆不太平,奸臣欺君虐民,您才半夜逃到这里。有什么话,就说给我听听。” 这人这才泪流满面,说起了旧事,愁眉不展地诉说着前因:“师父啊,我家在正西方向,离这里只有四十里左右。那边有一座城池,就是我建国立业的地方。” 三藏问:“那地方叫什么名字?” 那人说:“不瞒师父说,那就是我当时创立国家,改国号为乌鸡国的地方。” 三藏又问:“陛下如此惊慌,究竟是因为什么事才来到这里?” 那人说:“师父啊,我们这里五年前遭遇了大旱,草木不生,百姓都被饿死了,实在是惨不忍睹。” 三藏听了,点头叹息道:“陛下啊,古人说:‘国正天心顺。’想必是您对百姓不够仁慈体恤。既然遭遇了灾荒,为什么要离开城池呢?您应该打开仓库,赈济百姓;反省以前的过错,重新行善,赦免那些被冤枉的人。这样自然会得到上天的眷顾,风调雨顺。” 那人说:“我国仓库里已经空虚,钱粮都用光了。文武百官都停发了俸禄,我自己的膳食也没有荤腥。我仿效禹王治水,与百姓同甘共苦,沐浴斋戒,昼夜焚香祈祷。就这样过了三年,结果只弄得河干井枯。正在危急的时候,突然从钟南山来了一个道士,他能呼风唤雨,还能点石成金。他先见了我的文武百官,后来又见到了我。我马上请他登坛祈祷,果然灵验,只见令牌一响,顷刻间大雨倾盆。我本只希望下三尺雨就够了,他却说久旱之地需要更多雨水滋润,就又多下了二寸。我见他如此仗义,就和他结拜为兄弟,以‘兄弟’相称。” 三藏说:“这可是陛下您的大喜事啊。” 那人说:“喜从何来?” 三藏说:“那道士既然有这样的本事,想要雨的时候就让他下雨,想要金子的时候就让他点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却离开了城池来到这里?” 那人说:“我和他同吃同住了两年。又到了阳春时节,红杏、夭桃都开花绽蕊,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还有王孙贵族,都出去游春赏玩。那时候,文武百官回府衙,嫔妃们也回到各自的院子。我和那道士手挽手慢慢地走到御花园,忽然走到八角琉璃井边,不知道他往井里扔了什么东西,井里顿时射出万道金光。他哄我到井边去看什么宝贝,突然起了歹心,‘扑通’一声把我推下井里,然后用石板盖住井口,又堆上泥土,还在上面移栽了一株芭蕉。可怜我啊,已经死去三年,成了一个落井身亡的冤屈鬼魂!”

唐僧一听说是鬼,吓得浑身酥软,毛骨悚然。没办法,他只好又开口问道:“陛下,您说的这些话,完全不合常理。您既然已经死了三年,那文武百官、三宫皇后,在三朝见驾的时候,怎么就不找您呢?” 那人说:“师父啊,说起他的本事,那可真是世间少有!自从他害了我,就在园子里摇身一变,变成了我的模样,和我毫无差别。现在他霸占了我的江山,暗中侵占了我的国土。我的两班文武、四百朝官、三宫皇后、六院嫔妃,都归他管了。” 三藏说:“陛下,您也太懦弱了。” 那人问:“怎么懦弱了?” 三藏说:“陛下,那妖怪有些神通,变成了您的样子,侵占了您的江山,文武百官认不出来,后妃们也不知道。只有您死得明白,您为什么不到阴司阎王那里去告状,申诉您的冤屈呢?” 那人说:“他神通广大,和官吏们关系熟络,都城隍经常和他一起喝酒,海龙王和他也有亲戚关系,东岳天齐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阎罗是他的结拜兄弟。所以,我根本没地方去告状。”

三藏说:“陛下,您在阴司里既然没办法告他,却跑到我这阳世间来干什么?” 那人说:“师父啊,我这一点冤魂,怎么敢上您的门来呢?山门前有护法诸天、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紧紧跟随着您的鞍马。多亏夜游神刮起一阵神风,把我送了进来。他说我三年水灾的劫难已满,让我来拜见您。他说您手下有一个大徒弟,是齐天大圣,非常擅长斩妖除魔。现在我诚心诚意地来恳求您,千万要到我国中,抓住妖魔,分辨出邪正。我一定会结草衔环,报答您的大恩!” 三藏说:“陛下,您来这里是请我的徒弟,帮您捉拿那妖怪吗?” 那人说:“正是!正是!” 三藏说:“我徒弟做别的事可能不太在行,但要说降妖捉怪,那可太适合他了。陛下啊,虽然让他去捉拿妖怪,但恐怕在情理上有些困难。” 那人问:“有什么困难?” 三藏说:“那妖怪神通广大,变得和您一模一样,满朝文武都对他言听计从,三宫妃嫔也都和他情意相投。我徒弟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敢轻易动武。要是被百官抓住,说我们欺邦灭国,定个大逆不道的罪名,被困在城里,那岂不是弄巧成拙了?”

那人说:“我朝中还有人能帮我们。” 三藏说:“那就好!那就好!想必是有一代亲王或者侍长,被派到哪里去镇守了吧?” 那人说:“不是。我亲生的太子,他是我的储君。” 三藏问:“那太子想必是被妖魔贬斥了吧?” 那人说:“没有。他一直在金銮殿上,或者在五凤楼中,有时和学士们讲书,有时和那假国王一起登位。这三年来,那妖怪禁止太子进入皇宫,他也不能和娘娘相见。” 三藏问:“这是为什么呢?” 那人说:“这是妖怪想出的计策,他就怕太子和娘娘见面后,私下里谈论,走漏了消息,所以不让他们母子相见,这样他就能永远霸占我的国家了。” 三藏说:“您的灾厄,想来是天意,和我的经历有些相似。当年我父亲被水贼杀害,母亲被水贼霸占,三个月后生下了我。我在水中逃生,幸好金山寺的恩师把我救养成人。我从小就没有父母,这里太子也失去了双亲,真是让人感到无比的悲哀!” 三藏又问:“您虽然有太子在朝中,但我怎么才能和他相见呢?” 那人说:“怎么会不能相见呢?” 三藏说:“他被妖魔控制着,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见不到,我一个和尚,又怎么能见到他呢?” 那人说:“他明天早上会出城。” 三藏问:“出城做什么?” 那人说:“明天早朝后,他会带领三千人马,带着鹰犬,出城去打猎,师父您一定能和他相见。见到他的时候,您把我的话告诉他,他就会相信的。” 三藏说:“他只是个肉眼凡胎的普通人,被妖魔哄骗在殿上,每天都叫那妖怪几声父王,他怎么会相信我的话呢?” 那人说:“既然怕他不相信,我留下一件信物给您吧。” 三藏问:“是什么物件?” 那人把手中拿着的金镶白玉珪放下,说:“这个东西可以作为凭证。” 三藏问:“这个东西有什么特别的?” 那人说:“那道士自从变成我的模样,唯独变不出这件宝贝。他到了宫中,就说那个求雨的道士拐走了这个珪。这三年来,宫中一直没有这件东西。我太子要是看到这个,他睹物思人,一定会为我报仇的。” 三藏说:“好吧,我留下这个,让徒弟帮您处理这件事。那您在哪里等消息呢?” 那人说:“我也不敢等了。我这就去,还要央求夜游神再刮一阵神风,把我送进皇宫内院,给我的正宫皇后托个梦,让他们母子心意相通,也让你们师徒齐心协力。” 三藏点头答应道:“您去吧。”

那冤魂对着三藏叩头拜别,三藏起身相送,恍惚间不知怎么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这一下便把自己从梦中惊醒,原来刚才发生的一切都只是一场南柯一梦。三藏慌慌张张地对着那盏昏黄的灯,连忙大声呼喊:“徒弟!徒弟!” 八戒被吵醒,迷迷糊糊地说道:“什么‘土地土地’的?想当年我做那好汉的时候,专门以吃人度日,享用着腥膻美食,那日子过得可快活了。偏偏你出了家,还让我们来保护你赶路!原本只说做和尚,现在倒好,把我们当奴才使唤,白天要挑包袱、牵马,晚上还得给你提尿瓶、伺候洗脚!这大晚上的不睡觉,又叫徒弟干什么呀?” 三藏说道:“徒弟,我刚才伏在案几上打盹,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行者一下子跳了起来,说道:“师父,梦都是由心中所想产生的。您还没上山呢,就先害怕妖怪,又发愁去雷音寺的路太远,担心到不了,还思念着长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所以心里想得多,梦也就多了。像老孙我,一颗真心只想着去西方见佛祖,从来就没做过一个梦。” 三藏说:“徒弟,我这个梦,可不是思乡的梦。刚才我刚一合眼,就看见一阵狂风刮过,禅房门外站着一位皇帝,自称是乌鸡国国王。他浑身湿透,满脸泪水。” 接着,三藏就把梦中乌鸡国国王说的话,一五一十地讲给行者听。行者听了,笑着说:“不用多说了,他来给您托梦,分明是给老孙我送了一桩大生意。肯定是有妖怪在那里篡位谋国,等我去帮他分辨真假。想来那妖魔,在我老孙的金箍棒下,必然是一败涂地,我定能帮乌鸡国恢复太平。” 三藏说:“徒弟,他说那妖怪神通广大得很呢。” 行者满不在乎地说:“怕他什么神通广大!要是早知道老孙我来了,他早就吓得逃之夭夭,没处可躲了!” 三藏又说:“我还记得那国王留下了一件宝贝作为信物。” 八戒在一旁说道:“师父,您可别瞎琢磨了,做个梦而已,何必当真呢?” 沙僧也说:“‘不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咱们点起火,打开门,出去看看情况就知道了。”

行者当真打开了门,师徒几人一起往外看去,只见在星月光辉的映照下,台阶檐下真真切切地放着一柄金镶白玉珪。八戒赶忙上前,拿起珪问道:“哥哥,这是什么东西?” 行者说:“这是国王手中拿的宝贝,名叫玉珪。师父啊,既然真有这件东西,看来梦里的事是真的。明天降妖的事儿,就全交给老孙我了。不过,师父,这事儿可得让您受点委屈,有三件不太妙的事儿等着您。” 八戒在一旁笑道:“好啊!好啊!好啊!做个梦罢了,还跟他说。他最会捉弄人了,这下可好,又说有三件不好的事儿。” 三藏回到屋里,问道:“是哪三件事儿?” 行者说:“明天您得替人顶罪、受气,还得遭点灾祸。” 八戒笑着说:“一件事儿都够难承受的了,三件事儿可怎么受得了啊?” 唐僧是个聪慧的长老,便问道:“徒弟啊,这三件事儿该怎么讲呢?” 行者说:“也不用多说,我先给您两件东西。”

只见大圣拔下一根毫毛,对着它吹了一口仙气,喊道:“变!” 毫毛瞬间变成了一个红金漆的匣子,行者把白玉珪放进匣子里,说道:“师父,您把这个匣子捧在手里,等到天亮的时候,穿上锦襕袈裟,到正殿去坐着念经,我去看看那座城池。要是真有妖怪,我就把它打死,也算是在这里立下一桩功绩;要是没有,咱也别惹祸。” 三藏连忙说道:“正是!正是!” 行者又说:“那太子要是不出城也就罢了,要是真像梦里说的那样出城来,我一定把他引到您这儿来。” 三藏问:“他来了我该怎么迎接应对呢?” 行者说:“等他来的时候,我会先通知您。您把匣盖稍微打开一点,我变成一个二寸长的小和尚,钻进匣子里,您就把我连同匣子一起捧在手上。那太子进了寺庙,肯定会拜佛,不管他怎么下拜,您都别理他。他见您一动不动,肯定会让人来抓您,到时候,任凭他打骂、捆绑,您都别反抗。” 三藏一听,着急地说:“呀!他军令如山,要是真把我杀了,可怎么办呀?” 行者安慰道:“没事儿,有我呢。到了关键时刻,我自然会保护您。他要是问您,您就说是东土大唐钦差,前往西天拜佛取经,还带着宝贝的和尚。他要是问:‘有什么宝贝?’您就把锦襕袈裟的事儿跟他说一遍,告诉他:‘这只是三等宝贝。还有头等、二等的好东西呢。’只要他一问,您就说这匣子里有一件宝贝,能知晓过去五百年、现在五百年、未来五百年,总共一千五百年的事情。然后把老孙我放出来,我把您梦里听到的事儿告诉那太子,他要是相信,就去捉拿那妖魔,一来可以帮他父王报仇,二来咱们也能立下名声;他要是不信,您再把白玉珪拿给他看。不过,我担心他年纪小,可能不认识这玉珪。” 三藏听了,十分高兴,说道:“徒弟啊,这个计策太妙了!不过说到宝贝,一个叫锦襕袈裟,一个叫白玉珪,你变的宝贝叫什么名字呢?” 行者说:“就叫‘立帝货’吧。” 三藏按照行者说的,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师徒几人一晚上都没合眼,满心盼着天亮,恨不得能点个头就把扶桑日唤出来,喷口气就把满天星斗吹散。

没过多久,东方渐渐泛白。行者又叮嘱了八戒和沙僧一番,让他们俩:“千万别打扰寺里的僧人,也别到处乱跑。等我大功告成之后,再和你们一起上路。” 说完,行者告别了唐僧,打了个唿哨,一个筋斗翻到空中,睁大火眼金睛,朝着西方望去,果然看到有一座城池。你道他怎么这么远就能看见?因为之前说那城池离寺庙只有四十里,所以行者站得高,自然就能望见了。

行者飞近城池,仔细看去,只见城中怪雾愁云弥漫,妖风怨气纷纷。行者在空中不禁感叹道:

“若是真王登宝座,自有祥光五色云;

只因妖怪侵龙位,腾腾黑气锁金门。”

行者正在感叹,忽然听到一阵响亮的炮声,又见东门打开,涌出一队人马,一看便知是出城打猎的军队,气势十分勇猛。只见:

清晨队伍从禁城东门出发,分散开来进入浅草之中。彩旗在阳光下迎风招展,白马在风中疾驰。驼鼓 “冬冬” 擂响,标枪两两相对,向前冲刺。架鹰的军士勇猛无比,牵犬的将领雄姿英发。火炮声响彻天际,粘竿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红光。人人手持弩箭,个个身挎雕弓。在山坡下张开大网,在小径中铺设绳索。一声呼喊如惊雷般响起,千余骑兵簇拥着如貔熊般勇猛的队伍。狡猾的兔子难以保命,机灵的獐子也无计可施。狐狸命丧当场,麋鹿也难逃厄运。山雉无法逃脱,野鸡也躲避不了凶险。他们都想在这山林之中捕获猛兽,射杀飞虫。

那些人出了城,向东郊分散开来。没过多久,在二十里左右地势较高的田地上,只见中军营里有一个年轻的将军:头戴头盔,身穿铠甲,系着花裹肚,腰束十八道皮带,手持锋利的青锋宝剑,骑着黄骠马,腰间挂着满弦的弓箭。真可谓:

隐隐有着君王的模样,气宇轩昂如帝主之容。

气度不凡绝非寻常小辈,一举一动尽显青龙之姿。

行者在空中暗自高兴,心想:“不用说,那个肯定就是皇帝的太子了,我来戏弄他一番。” 于是,大圣按下云头,闯入军中,来到太子的马前。他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只白兔,在太子的马前蹦蹦跳跳。太子一眼就看到了白兔,心中十分欢喜,连忙拈起箭,拉满弓,“嗖” 的一箭,正中白兔。

原来是大圣故意让太子射中,只见他眼疾手快,一把抓住箭头,把箭翎花扔在前面,迈开步子跑了。太子见箭射中了玉兔,连忙策马,独自一人冲上前去追赶。奇怪的是,马跑得快,行者就像风一样快;马跑得慢,行者就慢慢走,始终在太子面前不远处。就这样,行者一程又一程,把太子引到了宝林寺的山门之下。这时,行者现出原形,白兔不见了,只剩下一枝箭插在门槛上。行者径直冲进寺里,对唐僧说道:“师父,来了!来了!” 接着,他又一变,变成一个二寸长短的小和尚,钻进了红匣子里。

再说那太子追到山门前,白兔不见了,只看到门槛上插着一枝雕翎箭。太子大惊失色,说道:“怪了!怪了!明明我的箭射中了玉兔,玉兔怎么不见了,只剩下箭在这里!难道是这玉兔年深日久,成了精怪?” 太子拔起箭,抬头一看,山门上写着五个大字 “敕建宝林寺”。太子说:“我明白了。以前我记得,父王在金銮殿上曾派官员带着金帛来给这座寺庙修缮佛殿和佛像,没想到今天我来到了这里。真是‘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我进去看看。”

太子跳下马来,正准备进去,只见保驾的官员和三千人马赶了上来,众人簇拥着太子,一起走进山门。寺里的众僧见了,都慌忙叩头迎接。他们把太子一行人迎进正殿,参拜佛像。太子参拜完,正打算四处游览,欣赏寺中的景色,忽然看见正中间坐着一个和尚。太子顿时大怒,说道:“这个和尚太无礼了!我带着半朝銮驾进山,虽然没有旨意通知你们,但你们也不该不出来迎接。现在军马都到了门前,你竟然还坐着不动!” 于是下令:“把他抓起来!” 一声令下,两边的校尉立刻冲上前,抓住唐僧,就要拿绳子捆绑。行者在匣子里暗暗念起咒语,说道:“护法诸天、六丁六甲,我现在想办法降妖,这太子不识好歹,要用绳子捆我师父。你们赶紧护持师父,要是真把师父捆了,你们都有罪!” 大圣在暗中吩咐,谁敢不听,于是众人一起护持着三藏:有些人伸手去摸,却连三藏的光头都碰不到,就好像有一堵墙挡在那里,根本靠近不了他的身体。

太子见状,说道:“你是从哪里来的,竟然用这种隐身法来戏弄我!” 三藏走上前,施了一礼,说道:“贫僧没有隐身法,我是东土大唐来的唐僧,前往雷音寺拜佛求经,还带着宝贝的和尚。” 太子说:“你们东土虽然是中原之地,但穷困无比,能有什么宝贝,说来让我听听。” 三藏说:“我身上穿的这件袈裟,是第三等宝贝。还有第一等、第二等更好的宝贝呢!” 太子瞧了瞧三藏的衣服,说道:“你这衣服,半边遮身,半边露臂,能值几个钱,也敢称宝贝!” 三藏说:“这件袈裟虽然不完整,但有几句诗称赞它。诗是这样说的:

佛衣偏袒不须论,内隐真如脱世尘。

万线千针成正果,九珠八宝合元神。

仙娥圣女恭修制,遗赐禅僧静垢身。

见驾不迎犹自可,你的父冤未报枉为人!”

太子听了,心中大怒,说道:“你这泼和尚胡说八道!就你这半片衣服,凭你能说会道,就夸口说是什么宝贝。我父亲的冤屈从何说起,你给我说清楚。” 三藏向前走了一步,双手合十,问道:“殿下,人活在天地之间,有几种恩情要报答?” 太子说:“有四种恩情。” 三藏问:“哪四种恩情?” 太子说:“感天地覆盖承载之恩,日月照耀之恩,国王赐予水土之恩,父母养育之恩。” 三藏笑着说:“殿下,您这话可说错了。人只有天地覆盖承载,日月照耀,国王赐予水土之恩,哪里来的父母养育之恩呢?” 太子生气地说:“你这和尚,是四处游荡、不务正业、削发忤逆君王的人!人要是没有父母养育,从哪里来的?” 三藏说:“殿下,贫僧不知道。但这红匣子里有一件宝贝,叫‘立帝货’,它能知晓过去五百年、现在五百年、未来五百年,总共一千五百年的事情,它能知道您没有父母养育之恩,所以让贫僧在这里等了您好久。”

太子听三藏说匣子里的 “立帝货” 知晓诸多事情,便说道:“拿来给我看看。” 三藏打开匣盖,行者一下子跳了出来,“呀” 的一声,在两边跑来跑去。太子瞧着这个小小的人儿,疑惑地说:“这么个小不点儿,能知道什么事?” 行者听太子这么说,嫌自己个头小了,当即施展神通,把腰一伸,瞬间就长到了三尺四五寸高。众军士见了,吃惊地叫道:“要是长得这么快,用不了几天,都能把天给撑破了。” 行者长到原本的身高,便不再长了。太子这才问道:“立帝货,这老和尚说你能知晓未来过去的吉凶,你是用龟甲占卜?还是用蓍草算卦?又或者是依据书本上的语句来判断人的祸福?” 行者回答道:“我啥都不用,全凭这三寸不烂之舌,天下万事我都能知晓。” 太子一听,说道:“你这家伙又在胡说八道!从古至今,《周易》这本书极其玄妙,能断尽天下的吉凶,让人知道该如何趋吉避凶,所以才用龟甲占卜,用蓍草算卦。听你这话,有什么依据?竟敢妄言祸福,蛊惑人心!”

行者赶忙说道:“殿下您先别着急,听我给您细细道来。您本是乌鸡国国王的太子。五年前,您那里遭遇大旱,百姓苦不堪言,您的父王和臣子们诚心诚意地祈祷求雨。就在毫无降雨迹象的时候,钟南山来了一个道士,他能呼风唤雨,还能点石成金。您的父王一时贪心,就和他结拜为兄弟。有这回事吧?” 太子连忙说道:“有!有!有!你接着说。” 行者又问:“可三年之后,那个道士不见了,现在坐在王位上称孤道寡的又是谁呢?” 太子说:“确实有个道士,父王和他结拜后,吃喝都在一起,睡觉也在一处。三年前,他们在御花园游玩,一阵神风把父王手中的金镶白玉珪给吹回钟南山去了。直到现在,父王还时常思念他,因为见不到他,也没心思赏玩花园,所以花园都紧闭三年了。现在做皇帝的,不是我父王又是谁呢?”

行者听了,忍不住哂笑起来。太子又问,行者却不回答,只是一个劲儿地笑。太子生气地说:“你这家伙该说的不说,笑什么笑?” 行者这才又说道:“这里面事儿还多着呢,只是周围人太多,不是说话的地方。” 太子觉得他话里有隐情,便把袍袖一挥,让军士们退下。那些保驾的官员立刻传令,把三千人马都带出殿外,在门外驻扎下来。此时,殿上没有旁人,太子坐在上面,长老站在前面,左手边站着行者,本寺的僧人们也都退下了。行者这才一脸严肃地上前说道:“殿下,被一阵风卷走的才是您的亲生父亲,现在坐在王位上的,是那个求雨的道士。” 太子一听,大声说道:“胡说!胡说!自从那个道士走了之后,我父王这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照你这么说,现在的就不是我父王了。也就我年纪小,能容得下你,要是我父王听到你这番大逆不道的话,早就把你抓起来碎尸万段了!” 说着,太子就把行者呵斥了一顿。行者对唐僧说:“怎么样?我就说他不会相信,果然如此!既然这样,那咱们就把宝贝拿出来,跟他换了通关文牒,往西方去吧。” 三藏赶忙把红匣子递给行者,行者接过来,身子一抖,那匣子瞬间就不见了 —— 原来这匣子是他的毫毛变的,被他收回到身上了。行者双手捧着白玉珪,献给太子。

太子看到白玉珪,说道:“好你个和尚!好你个和尚!五年前你本是个道士,骗走了我家的宝贝,如今又扮成和尚来进献!” 随即下令:“把他抓起来!” 这一声令下,长老吓得慌忙指着行者说:“你这弼马温!专门惹这种没影的祸事,连累我呀!” 行者赶忙上前拦住众人,说道:“别嚷嚷!小心走漏了风声!我可不叫立帝货,我有真名。” 太子生气地说:“你过来!我倒要问问你真名是什么,好把你送到法司定罪!”

行者说道:“我是这长老的大徒弟,名叫孙悟空孙行者。我和师父前往西天取经,昨晚到这里借宿。我师父夜里诵读经卷,到了三更时分,做了一个梦。梦见你父王说,他被那个道士欺负,被推到御花园的八角琉璃井里,那道士还变成了你父王的模样。满朝官员都没看出来,你年纪小,也不清楚。那道士不让你进宫,还关闭了花园,主要就是怕消息泄露。你父王昨晚特意来请我降魔。我担心他不是妖怪,便在空中查看,结果发现他果然是个妖精。我正打算动手抓他,没想到你出城打猎。你箭射中的玉兔,就是老孙我。老孙我把你引到寺里,让你见我师父,跟你诉说这些实情,句句都是真的。你既然认得这白玉珪,怎么能不念及养育之恩,为你的父亲报仇呢?” 太子听了,心里一阵难过,暗自忧愁起来:“要是不相信他说的话,可他说得又有几分真实;要是相信了,可殿上坐着的明明是我父王啊。” 这可真是让他进退两难,心里反复思量。行者见他犹豫不决,又上前说道:“殿下不必疑虑。您可以回到自己的国家,去问问您的国母娘娘,看看他们夫妻之间的恩爱之情,和三年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就这么一问,真假自然就知道了。”

太子回过神来,说道:“没错!我这就去问问我母亲。” 他站起身,把玉珪揣进怀里就要走。行者一把拉住他,说道:“你要是带着这么多人马回去,肯定会走漏消息,那我可就没法成功降妖了。你得单人独马进城,千万别张扬。别从正阳门进去,要从后宰门进去。进了宫见到你母亲,千万别大声说话,一定要轻声细语的 —— 那妖怪神通广大,万一走漏了消息,你和你母亲的性命可就都保不住了。” 太子听从了行者的吩咐,走出山门,对将官们说道:“你们安稳地在这里扎营,不许乱动。我有事儿,去去就回,到时候一起进城。” 只见他指挥号令,安排好军士们,然后飞身上马,快速回城。这一去,也不知道他见了娘娘会说些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无敌小兵三国行三国:杨卓来了这个书生不能惹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名门医女我的谍战岁月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捡到一只始皇帝大秦:哥,把刀放下帝国雄心穿越后我把娘子宠上天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穷不拉几的李二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是,陛下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大秦哀歌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宋晋府录天下兴亡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超时空小院:帝王俱乐部我的谍战日记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风流大宋我崇祯绝不上吊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大明伪君子稗宋反骨仔合鸣心相之天界唐史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天命逍遥王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大周第一纨绔李隆基的纨绔皇孙回到古代积功德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我的外卖通万朝寒门人杰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我,贾蓉,不做绿帽王穿越大唐重整山河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哎!天道推着你发展幼帝传奇以捕快之名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大奸臣当道寒光剑气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