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领了周瑜的指示,直接来到孔明所在的小舟中探望。孔明把鲁肃请进小舟,相对而坐。鲁肃说:“这几天忙着筹备军务,没能聆听先生教诲。”孔明说:“其实我也还没来得及向都督道贺呢。”鲁肃问:“贺什么喜?”孔明说:“公瑾派先生来试探我知不知道他的计谋,就是这件事值得道贺。”鲁肃吓得脸色都变了,问道:“先生怎么知道的?”孔明说:“这条计也就只能糊弄蒋干。曹操虽然一时被瞒住了,但肯定很快就会醒悟,只是他不肯承认自己中计罢了。如今蔡瑁、张允二人已死,江东没有后患了,这难道不值得庆贺吗?我听说曹操换毛玠、于禁担任水军都督,就凭这两人,迟早会把水军的性命给断送了。”鲁肃听了,说不出话来,支支吾吾了好一会儿,才告别孔明回去。孔明叮嘱他:“希望子敬在公瑾面前不要说我早就知道这件事。恐怕公瑾会心怀妒忌,又要找事害我。”鲁肃答应着离开了,回去见到周瑜,只好把上面的事情如实说了。周瑜大惊道:“这个人绝对不能留!我决定杀了他!”鲁肃劝道:“要是杀了孔明,会被曹操笑话的。”周瑜说:“我自有正当理由杀他,让他死而无怨。”鲁肃问:“用什么正当理由杀他呢?”周瑜说:“子敬你别问,明天就知道了。”
第二天,周瑜把众将召集到帐下,派人请孔明来议事,孔明欣然前往。大家坐定后,周瑜问孔明:“马上就要和曹军交战了,在水上作战,应当以什么兵器为先?”孔明说:“在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周瑜说:“先生所言,和我的想法很契合。但如今军中正缺箭用,想麻烦先生监督制造十万支箭,作为应敌的装备。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辞。”孔明说:“都督委派,我自当效劳。请问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要用?”周瑜说:“十天之内,能完成吗?”孔明说:“曹军马上就要到了,如果等十天,肯定会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估计几天能完成?”孔明说:“只需三天,就可以交上十万支箭。”周瑜说:“军中可不能开玩笑。”孔明说:“我怎么敢和都督开玩笑呢?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办不成,甘愿受重罚。”周瑜大喜,叫来军政司当面立下文书,然后摆酒招待孔明,说:“等军事结束后,自有酬劳。”孔明说:“今天已经来不及了,明天开始制造。到第三天,可派五百小兵到江边搬箭。”喝了几杯酒,孔明便告辞离开了。鲁肃说:“这个人该不会是在诈称吧?”周瑜说:“是他自己找死,又不是我逼他。现在当着众人的面要了他的军令状,他就算两肋生翅,也飞不走。我只要吩咐工匠等人,让他们故意拖延,凡是应用的物件,都不给他准备齐全。这样一来,肯定会误了期限。到时候给他定罪,他还有什么可说的?你现在可以去探探他的虚实,然后回来向我汇报。”
鲁肃领命来见孔明。孔明说:“我曾告诉子敬,不要对公瑾说,他肯定要害我。没想到子敬不肯为我隐瞒,今天果然又弄出事来。三天内怎么造得出十万支箭呢?子敬你可得救救我!”鲁肃说:“是你自己惹的祸,我怎么救得了你?”孔明说:“希望子敬借我二十只船,每只船上要三十个军士,船上都用青布做幔子,两边各绑上千多个草把子。我另有妙用。第三天保证有十万支箭。只是千万不能再让公瑾知道,要是他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失败了。”鲁肃答应了,却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回去向周瑜汇报时,果然没提借船的事,只说:“孔明并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他自有办法。”周瑜十分疑惑,说:“那就看看他三日后怎么回复我!”
鲁肃私自调拨了二十只轻快小船,每只船上三十多人,以及布幔、绑好的草把子等物,全都准备齐全,等候孔明调用。第一天,不见孔明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依旧没有行动。到了第三天四更时分,孔明秘密邀请鲁肃到船中。鲁肃问:“您叫我来有什么事?”孔明说:“特地请子敬一同去取箭。”鲁肃问:“到哪里去取?”孔明说:“子敬别问,去了就知道。”于是命令把二十只船用长绳索连接起来,径直朝着北岸进发。这天夜里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浓,对面都看不见人。孔明催促船只前进,果真是好大的雾!前人有一篇《大雾垂江赋》描述道:长江无比宏大!西边连接着岷山、峨眉山,南边控扼着三吴地区,北边连接着众多河流。汇聚百川之水流入大海,历经万古岁月而扬波不息。至于龙伯、海若,江妃、水母,千丈长鲸,九头天蜈,各种鬼怪奇异之物,全都聚集于此。这里是鬼神所凭依,英雄所战守的地方。
此时阴阳紊乱,黎明与黑夜难分。惊讶于长空一色,忽然间大雾从四方弥漫。即使是整车的柴草也看不见,只能听到金鼓之声。起初雾气朦胧,就像南山之豹隐没其中;渐渐地雾气充塞天地,仿佛要迷惑北海的鲲鹏。然后向上连接高天,向下垂至厚地;苍茫渺远,浩瀚无边。鲸鱼出水掀起波涛,蛟龙潜渊吐出气息。又如同梅雨季节收起溽热,春天阴云酝酿着寒意;雾气溟溟漠漠,浩浩漫漫。东边看不见柴桑之岸,南边望不到夏口之山。千艘战船,都仿佛沉沦于岩壑之中;一叶渔舟,在波澜中惊现又隐没。更严重时,天空没有光芒,朝阳失去颜色;白昼变得昏黄,丹山变成水碧。即使有大禹的智慧,也无法测知其深浅;离娄那样的明目,又怎能辨别咫尺之物?
于是水神冯夷平息波浪,风神屏翳收起风力;鱼鳖隐匿踪迹,鸟兽潜藏身形。隔断了蓬莱仙岛,暗暗围住了阊阖天宫。雾气恍惚奔腾,如同骤雨即将来临;纷纭杂乱,好似寒云汇聚。其中隐藏着毒蛇,因而产生瘴疠;内藏妖魅,凭借雾气制造祸害。给人间降下疾病灾厄,在塞外扬起风尘。百姓遇到会夭折受伤,大人物看到也会感慨。这大概是要将元气回归到洪荒时代,把天地混同为一个整体。
当夜五更时候,船已靠近曹操的水寨。孔明命令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排开,在船上擂鼓呐喊。鲁肃惊慌地说:“要是曹兵一起出来,怎么办?”孔明笑着说:“我料定曹操在这浓重的雾气中肯定不敢出来。我们只管喝酒取乐,等雾散了就回去。”
曹寨中,听到擂鼓呐喊声,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飞速报告曹操。曹操传令说:“大雾迷江,敌军突然到来,必定有埋伏,千万不可轻举妄动。可派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他们。”又派人到旱寨内叫张辽、徐晃各带三千弓弩军,火速到江边协助射箭。等到号令传来时,毛玠、于禁担心南军抢入水寨,已经派弓弩手在寨前放箭。不一会儿,旱寨内的弓弩手也到了,大约一万多人,全都朝着江中放箭,箭如雨下。孔明命令把船掉头,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受箭,一面继续擂鼓呐喊。等到太阳升高,雾气消散,孔明下令收船迅速返回。二十只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排满了箭枝。孔明让各船上的军士齐声高喊:“谢谢丞相的箭!”等曹军寨内报告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经放回二十多里远,追不上了。曹操懊悔不已。
孔明回船对鲁肃说:“每只船上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了。不费江东半分力气,就得到了十多万支箭。明天就用这些箭去射曹军,岂不是很方便?”鲁肃说:“先生真是神人啊!怎么知道今天会有这么大的雾?”孔明说:“作为将领,如果不通晓天文,不了解地利,不懂得奇门遁甲,不明白阴阳变化,不认识阵图,不明白兵势,那就是庸才。我在三天前就算定今天有大雾,所以才敢答应三天的期限。公瑾让我十天完成,工匠和材料都不配合,明显是要用这件事杀我。我的命是由天定的,公瑾怎么能害得了我呢!”鲁肃十分佩服。
船到岸边时,周瑜已经派了五百士兵在江边等候搬箭。孔明让人从船上取箭,共得到十多万支,都搬到中军帐交纳。鲁肃进去见周瑜,详细说了孔明取箭的事。周瑜大惊,感慨地叹道:“孔明神机妙算,我比不上他!”后人有诗称赞道: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过了一会儿,孔明进入营寨见周瑜。周瑜下帐迎接,称赞道:“先生神算,令人敬服。”孔明说:“不过是些诡诈的小计谋,没什么稀奇的。”周瑜邀请孔明入帐一起喝酒。周瑜说:“昨天我家主公派使者来催督进军,我还没有奇计,希望先生能教教我。”孔明说:“我只是个平庸之才,哪有什么妙计?”周瑜说:“我昨天观察曹操的水寨,极其严整有章法,不是轻易可以攻打下来的。我想到一个计策,不知道行不行。希望先生帮我决断一下。”孔明说:“都督先别说。我们各自写在手上,看看是不是一样。”周瑜大喜,让人取来笔砚,先自己暗暗写好,然后递给孔明,孔明也暗暗写好。两人靠近坐榻,各自伸出手掌,互相观看,都大笑起来。原来周瑜掌中写的是一个“火”字,孔明掌中也是一个“火”字。周瑜说:“既然我们两人想法相同,那就更没什么可怀疑的了。千万不要泄露出去。”孔明说:“这是两家共同的公事,怎么会有泄露的道理。我料想曹操虽然两次中了我的计,但肯定不会防备。现在都督尽管施行这个计策就可以了。”喝完酒,两人分开,众将都不知道这件事。
曹操白白损失了十五六万支箭,心里十分郁闷。荀攸献计说:“江东有周瑜、诸葛亮二人谋划,我们很难迅速攻破。可以派人去东吴诈降,做内应传递消息,这样才能有所图谋。”曹操说:“这正合我意。你觉得军中谁可以执行这个计策?”荀攸说:“蔡瑁被诛杀,蔡氏宗族都在军中。蔡瑁的族弟蔡中、蔡和现在担任副将。丞相可以用恩情结交他们,派他们前往东吴诈降,肯定不会被怀疑。”曹操听从了这个建议,当夜秘密把二人叫进营帐,嘱咐道:“你们二人可以带领少量军士,去东吴诈降。只要有什么动静,就派人秘密报告。事情成功之后,我会重重封赏你们。千万不要有二心!”二人说:“我们的妻子儿女都在荆州,怎么敢有二心,丞相不要怀疑。我们二人一定取下周瑜、诸葛亮的首级,献给您。”曹操重重地赏赐了他们。第二天,二人带领五百军士,驾着几只船,顺着风朝着南岸驶去。
再说周瑜正在谋划进兵的事情,忽然有人报告说江北有船来到江口,说是蔡瑁的弟弟蔡和、蔡中,特地前来投降。周瑜把他们叫进来,二人哭着下拜说:“我哥哥无罪,被曹操那贼子杀害。我们二人想为哥哥报仇,特地来投降。希望您收留我们,我们愿意作为先锋。”周瑜非常高兴,重重赏赐了二人,当即命令他们和甘宁带领军队作为先锋。二人拜谢,以为自己的计策成功了。周瑜秘密叫来甘宁,吩咐道:“这二人没有带家眷,不是真的投降,而是曹操派来的奸细。我现在要将计就计,让他们通报消息。你要热情款待他们,暗中提防。到出兵那天,先要杀了他们祭旗。你一定要小心,不能出错。”甘宁领命而去。
鲁肃进来见周瑜说:“蔡中、蔡和的投降,多半是假的,不能收留任用。”周瑜斥责道:“他们因为曹操杀了他们的哥哥,想报仇才来投降,有什么假的!你要是这么多疑,怎么能容得下天下的人才!”鲁肃默默地退了出去,然后去告诉孔明,孔明只是笑,不说话。鲁肃问:“孔明为什么发笑?”孔明说:“我笑你不明白公瑾的计谋。大江相隔遥远,奸细很难往来。曹操派蔡中、蔡和诈降,刺探我们军中的情况,公瑾将计就计,正要用他们来通报消息。‘兵不厌诈’,公瑾的谋略是正确的。”鲁肃这才醒悟过来。
这天夜里,周瑜坐在营帐中,忽然看见黄盖悄悄来到中军来见他。周瑜问:“公覆深夜前来,一定有好的计谋指教吧?”黄盖说:“敌众我寡,不适合长久相持,为什么不用火攻的办法呢?”周瑜问:“是谁教你献这个计策的?”黄盖说:“是我自己想到的,不是别人教的。”周瑜说:“我正想这么做,所以留下蔡中、蔡和这两个诈降的人,用来互通消息,只是遗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执行诈降的计策。”黄盖说:“我愿意执行这个计策。”周瑜说:“不吃些苦头,他们怎么会相信呢?”黄盖说:“我受孙氏三代的厚恩,即使肝脑涂地,也没有怨言。”周瑜下拜感谢他说:“你要是肯执行这个苦肉计,那是江东的万幸。”黄盖说:“我死也没有遗憾。”于是告辞出去。
第二天,周瑜击鼓,把众将召集到营帐下,孔明也在座。周瑜说:“曹操率领百万大军,连营三百多里,不是一天能攻破的。现在命令各位将领各自领取三个月的粮草,准备抵御敌人。”话还没说完,黄盖进言说:“别说三个月,就是支领三十个月的粮草,也无济于事!要是这个月能破敌就破,要是这个月破不了,就只能按照张子布的话,放下武器投降了!”周瑜脸色大变,大怒道:“我奉主公的命令,督兵破曹,再有敢说投降的,一定斩首。现在两军对峙的时候,你竟敢说出这种话,动摇军心,不斩你的头,难以服众!”喝令左右把黄盖斩首后再报告。黄盖也生气地说:“我自从跟随破虏将军,在东南纵横驰骋,已经历三代,哪有你说话的份!”周瑜更加愤怒,喝令赶快斩首。甘宁上前求情说:“公覆是东吴的老臣,希望都督宽恕他。”周瑜喝道:“你怎么敢多嘴,扰乱我的军法!”先喝令左右把甘宁乱棒打出。众官都跪下求情说:“黄盖的罪过固然应当诛杀,但对军队不利。希望都督宽恕,暂且记着他的罪,等破曹之后,再斩首也不迟。”周瑜怒气未消,众官苦苦哀求。周瑜说:“要不是看在众官的面子上,一定斩首!现在暂且免他一死!”命令左右:“把他拖翻,打一百脊杖,以正其罪!”众官又请求免打。周瑜推翻案桌,叱退众官,喝令行刑。把黄盖剥去衣服,拖翻在地,打了五十脊杖。众官又苦苦求情。周瑜跳起来指着黄盖说:“你竟敢小看我!暂且寄下五十棍!再有怠慢,两罪并罚!”然后怒气冲冲地走进营帐。
众官扶起黄盖,只见他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把他扶回本寨,黄盖昏死过去好几次。来看望慰问的人,没有不落泪的。鲁肃也去看望了,然后来到孔明的船上,对孔明说:“今天公瑾愤怒地责罚公覆,我们都是他的部下,不敢冒犯他苦苦劝谏。先生是客人,为什么袖手旁观,一句话也不说?”孔明笑着说:“子敬你在骗我。”鲁肃说:“我和先生渡江以来,没有一件事欺骗过你。现在为什么这么说?”孔明说:“子敬你难道不知道公瑾今天毒打黄公覆,是他的计谋吗?为什么要我去劝他?”鲁肃这才明白。孔明说:“不用苦肉计,怎么能瞒过曹操?现在一定会让黄公覆去诈降,然后让蔡中、蔡和把这件事报告给曹操。子敬见到公瑾的时候,千万别说我早就知道这个计谋,只说我也埋怨都督就行了。”鲁肃告辞,进营帐见周瑜,周瑜把他邀请到帐后。鲁肃问:“今天为什么要痛责黄公覆?”周瑜问:“诸将有怨言吗?”鲁肃说:“很多人心里都不安。”周瑜问:“孔明是什么意思?”鲁肃说:“他也埋怨都督太无情。”周瑜笑着说:“这次可要瞒过他了。”鲁肃问:“为什么这么说?”周瑜说:“今天痛打黄盖,是计策。我想让他诈降,必须先用苦肉计瞒过曹操,然后用火攻,可以取胜。”鲁肃于是暗自佩服孔明的高明见解,但不敢明说。
再说黄盖躺在营帐中,众将都来探望。黄盖不说话,只是长长地叹气。忽然有人报告说参谋阚泽来探望,黄盖让人请他到卧室内,喝退左右。阚泽说:“将军莫非和都督有仇?”黄盖说:“不是。”阚泽说:“那么您受责罚,莫非是苦肉计?”黄盖说:“你怎么知道的?”阚泽说:“我观察公瑾的举动,已经猜到了八九分。”黄盖说:“我受吴侯三代的厚恩,没有什么可以报答的,所以献上这个计策,来攻破曹操。我虽然受苦,也没有怨恨。我看遍军中,没有一个人可以当作心腹。只有你向来有忠义之心,所以敢把心腹话说给你听。”阚泽说:“你告诉我这些,无非是要我去献诈降书罢了。”黄盖说:“确实有这个意思,不知道你肯不肯?”阚泽欣然答应。正所谓:勇将轻身思报主,谋臣为国有同心。不知道阚泽会怎么说,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