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玉英笑着说:“刚才因为小春姐姐说起跳加官,我突然想起一个笑话,而且‘加官’这两个字很吉利,就拿它当话题吧。就算不太好笑,就当是老师加官进爵的好兆头,也挺不错的。有个人特别喜欢听奉承话,不管什么事,总得别人夸赞好,他才高兴。这天他请客看戏,可这戏演得很平常,没一个人夸赞。晚上戏散了,他和客人闲聊,就问:‘今天的戏怎么样?’客人没办法,只好勉强说:‘演得挺好。’这人又追问:‘到底哪几出演得好?’客人想了想,回答说:‘加官跳得好。’”众人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兰言点评道:“这就好比请人看文章,那人不夸文章好,只说书法好,都是一个道理。”
钱玉英抽了鸟名叠韵的签,说道:“商羊。刘向《说苑》里说‘百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之皮’是叠韵,敬融春姐姐一杯。”左融春抽到官名双声,便问若花:“请教若花姐姐,这个官名是用古代的名字,还是用现在的名字呢?”若花回答:“依我看,不管是古名还是今名,关键要明白易懂、雅俗共赏,这样才有意思。就像花鸟这类,按照古书,别名很多,要是说出来别人听不懂,还得解释半天,倒不如说个明白的,还能省不少口舌呢。”左融春连连点头,说道:“士师。桓宽《盐铁论》里说‘有司思师望之计’。‘司思’是双声兼叠韵,‘思师’是叠韵,敬紫琼姐姐双杯,再讲一个笑话,全场各位也都喝双杯。”燕紫琼笑着对紫芝说:“紫芝妹妹,你替我说个笑话,我就多喝两杯,怎么样?”紫芝爽快地答应:“我自然帮你这个忙。”绿云提议:“紫芝妹妹向来大书说得最好,还有宝儿教的小曲儿。紫琼姐姐既然要喝两杯,何不让她来一段大书呢?”紫芝说:“要是全场都肯喝双杯,我就说一段大书。”众人纷纷表示:“这样太棒了,我们就喝两杯。”丫鬟把酒斟满。
紫芝拿出一块醒木,兴致勃勃地说:“我会说的大书可多了,今天就先把‘子路从而后’到‘见其二子焉’这段书说给大家听听。”说着,把醒木往桌上一拍,说道:“大家安静,听我先把这段书的两句提纲念出来:遇穷时师生错路,情殷处父子留宾。”又拍了下醒木接着说:“只因跟随老师想要济世,谁知道反倒借宿在农家。半生忙忙碌碌奔走天涯,到这儿全都暂且放下。农家主人用丰盛的饭菜热情款待,主宾之间情谊深厚。在这山中的夜晚,也别感叹惊讶,师徒就此分离,度过漫长黑夜。”说完又拍了下醒木:“话说那子路在楚、蔡一带,被长沮、桀溺数落了一番,心里闷闷不乐。他慢慢往前走,看到路旁有耕地的、锄草的,有老人,有年轻人,这触动了他济世的心思,脚步就慢了下来。等他抬起头,却发现不见了夫子的车。正在慌张的时候,看到路旁来了一位老者,头戴范阳毡帽,身穿蓝布道袍,手里拿着拄杖,拄杖上挂着锄草的工具。子路就问:‘老丈,你看见我的夫子了吗?’那老者盯着子路,把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说:‘客官,我看你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连芝麻、绿豆都分不清。谁是你的夫子!’老者说完,把拄杖插在一边,拿起工具,自己去耘田了。”
紫芝再次把醒木一拍,说道:“各位!大凡遇到年高有德的人,都应该敬重。所以信陵君为侯生驾车,张子房为圯上老人穿鞋,后来他们成就大业,做出了许多了不起的事。子路到底是孔圣人门下的高徒,是有见识的人,听了老丈的话,就叉手躬身,站在一旁。那老者耘完田,对子路说:‘客官,你看天色晚了,我家离这儿不远,何不到我家借住一晚?’子路说:‘这怎么好打扰您呢?’于是老者在前,子路在后,径直来到老者家门口。进到中堂,老者宰鸡做饭,还叫出他的两个儿子,兄弟俩先后出来,很有礼貌地和子路见礼。唉!可怜子路半辈子在江湖闯荡,受了很多人的怠慢,今天饭菜虽然不丰盛,但主人招待得十分殷勤,很有礼貌,子路饱餐了一顿,就蒙被睡下了。真是:山林中只知享受天伦之乐,朝堂上却空怀着济世的忧愁。到底那老者姓甚名谁,夫子见没见到,且听下文分解。”众人听了,纷纷叫好,把酒喝了。
燕紫琼抽了虫名叠韵的签,问道:“请教令官,就像上文‘士师’二字所飞的句子,能不能把本题‘士师’连着放在里面呢?”若花回答:“两个字连用也可以,不过在飞觞的时候,只能算本题双声交令,不能额外让全场人敬酒。”兰芝有些担忧地说:“要是飞本题都没有全场的酒,那多没意思呀?”若花解释道:“比如句子里有了本题双声,再加上别的双声,虽然是两个双声,原本应当全场敬酒;但毕竟有本题在里面,如果不区分,谁还肯去想新奇的句子呢,这样酒反而喝得少了。总之,虽然定了这样的规矩,但到接令的人,如果愿意替主人敬酒,或者说笑话、行小令,全场还是可以各饮一杯,也不硬性规定,大家也能随意多喝点酒。”燕紫琼把酒喝完,说道:“蟢子。刘勰《新论》里说‘野人昼见蟢子者’。‘蟢子’是本题叠韵,敬凤翾姐姐一杯。”玉芝好奇地问:“请教姐姐,野人见到蟢子会怎么样呢?”紫琼正要回答,田凤翾抢先说道:“下句是‘以为有喜乐之瑞’。”玉芝恍然大悟:“怪不得现在的人见到蟢子,也有这样的说法,大概当初给它命名的时候,就是这个意思。这种虫子按照《诗经》《尔雅》,叫什么呢?”闺臣回答:“《毛诗》里说‘蟏蛸有户’,指的就是这种虫子。相传当年有母子分别很久,母亲正在思念儿子的时候,忽然看到蟏蛸垂丝落在自己身上,就高兴地说:‘难道是我儿子要回来了吗?’后来真的如此,所以叫它喜子。”玉芝又问:“既然有喜子,那有没有喜母呢?”闺臣说:“听说这种虫子又叫喜母,和喜子是一个意思。”玉芝这才放心地说:“这还差不多。要是只有喜子,没有喜母,那就太对不住父母了。”
田凤翾抽了药名双声的签,说道:“豨莶。王符《潜夫论》里说‘西方之众有逐豨者’。‘之众’是双声,敬熙春姐姐一杯。”廖熙春抽了一签,高声念道:“水族叠韵。”春辉建议道:“水族里面,像鳙鱼、鳐鱼、鯈鱼、银鱼这些,都是双声,要是都这样,范围就太宽了。依我看,凡是说鱼名,必须避开‘鱼’字,才不会重复。”廖熙春思索后说:“既然不准‘鱼’字出现,那我只好借重驼碑的来交卷了:赑屃。左思《吴都赋》里说‘巨鳌赑屃,首冠灵山’。‘赑屃’是本题叠韵,敬琼芝姐姐一杯。”紫芝打趣道:“好好的行令,怎么突然把祝大姐夫请出来了?”题花也跟着开玩笑:“你去问问他,他夫人还会说大书呢。”
兰芝趁这个机会,热情地让大家吃菜,又让丫鬟上了一道点心。兰言提议道:“主人劝酒菜这些老套的规矩,最好还是省了吧。况且昨天在宝云姐姐那儿,大家都没客气,都尽情欢乐,开怀畅饮。我们关系越来越亲近,今天哪有还客气的道理。我喝一杯令酒,以后酒令里要是有人客气作假,罚两杯;主人要是再过于劝菜,也罚两杯。行令的就专心行令,喝酒吃菜的就随意喝酒吃菜,各随所愿,这样大家才觉得自在。而且今天行的这个酒令,轮到谁的时候,都得细心,可不是粗心大意就能行的;要是再彼此谦让,不仅会分心耽误行令,而且太拘束了,也很没意思。”众人都表示:“说得太对了。以后不管是主人还是客人,要是误犯了,都按这个规矩办。”
琼芝抽到兽名叠韵的签,说道:“獬豸。范蔚宗《后汉书》里记载‘獬豸,神羊也’。‘獬豸’是本题叠韵,‘羊也’是双声,敬浦珠姐姐一杯。”玉芝好奇地问:“我听说东方朔把獬豸叫做‘任法兽’,这是什么缘故呢?”闺臣解释道:“因为它能辨别是非曲直,所以皋陶断案时,凡是罪行有疑问的,都让獬豸去触碰判断。古代有獬豸冠,就是取的这个含义。咱们光顾着闲聊,可别耽误浦珠姐姐讲笑话啦。”掌浦珠笑着对紫芝说:“紫芝妹妹,你替我唱个小曲,我就多喝两杯。”紫芝脸上闪过一丝忧伤,说道:“小曲我倒是有,可众姊妹们今天聚会之后,听说都打算告假回府了。想想我们这一百人,自从赴宴相聚以来,好多人都结拜成了异姓姊妹。就拿我来说吧,除了自家的七个姊妹,其余八九十位,多半都和我结拜了。将来分别之后,也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再见面。昭明太子说过‘叹分飞之有处,嗟会面以无期’,仔细想想,怎么能不让人心里难过呢!”说着,忍不住落下泪来。众人听了,也都被勾起了离别的愁绪,个个伤感。青钿问道:“分别之后到底会怎样呢?”紫芝吸了吸鼻子,说:“他要是不来找我,我自然会恨。我这小曲就是这个意思。”于是唱了起来:
又是想来又是恨,想你恨你都是一样的心。我想你,想你不来反成恨;我恨你,恨你不来越想的恨。想你是当初,恨你是如今。我想你,你不想我,我可恨不恨?若是你想我,我不想你,你可恨不恨?
小春打趣道:“婉如姐姐可是有名的爱‘恨’之人,这个小曲里这么多‘恨’字,倒和她挺搭。小曲唱完了,我们都喝一杯,接着行令吧。”
浦珠抽到昆虫双声的签。兰芝笑着说:“姐姐也得替我敬一杯呢。”春辉分析道:“这个题目范围最窄了,浦珠妹妹虽然受主人所托,可想要找到合适的飞觞之句,恐怕不太容易。不知道妹妹想用什么昆虫名呢?”掌浦珠思索片刻后说:“要承接上文的话,只有‘蜘蛛’二字最合适。”春辉点头道:“要是用‘蜘蛛’,飞觞的句子,那《西京杂记》里的‘蜘蛛结而百事喜’最妙了。”浦珠道:“我刚才也想到了,不过既然受主人托付,就想找个双声叠韵都有的句子,才更有意思。”喝完酒,她又想了想,高兴地说:“有了!蜘蛛。《关尹子》里说‘圣人师蜘蛛,立网罟’。‘师蜘’是叠韵,‘蜘蛛’是双声,敬玉芝妹妹一杯,全场各位也都喝一杯。”
玉芝一心盼着赶紧接令,就怕时间拖久了,合适的题目被别人说了,自己难以交差。正盼着呢,巧了,“蛛”字正好轮到她,她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她拿过签筒,摇了两下,嘴里念叨着:“签神,签神,我向来对韵学不熟悉,您一定要赐个容易的题目,别让我费神。”抽出来一看,是列女名叠韵,她念过题目,把签交给下家放回签筒。青钿提醒道:“之前定好了规则,凡是接令的人,遇到双声兼叠韵的,都得说个笑话。妹妹你先把笑话说了,再接着行令。”玉芝面露难色,叫苦道:“这可难住我了。我自从抽到题目,看到上面标着双声叠韵,这是第一件操心的事;报的各种名字,还得记住上文,这是第二件操心的事;飞觞的句子,要从报的名字里飞出一个字,这是第三件操心的事;飞的句子里,还得凑成双声叠韵,这是第四件操心的事;用的书还不准重复,这是第五件操心的事。现在我记了这个,忘了那个,等想起那个,又忘了这个,心里乱成一团麻,哪还有心思说笑话呀?诸位姐姐让我喝一杯,就当我说过了,免了这笑话吧!”
春辉认真地说:“若花姐姐之前定下规矩:凡是说本题双声叠韵,只算交卷,不在让全场人敬酒的范围内。刚才浦珠姐姐说的句子里有‘蜘蛛’,是本题双声,所以接令的人不用再说笑话,也不用让全场人敬酒。刚才姐姐你自己接令时,已经误饮了两杯,还托人唱曲,现在我们可不能跟着你错下去。”浦珠愣了一下,恍然大悟,笑着说:“我一门心思要替主人敬酒,结果自己反倒受罚了。”青钿催促玉芝:“玉芝妹妹,你怎么一直在发呆?还不接令吗?”玉芝无奈地说:“我想来想去,实在想不出一个好笑话。好姐姐,我喝一杯,你替我说吧。”青钿笑道:“怪不得发呆,原来还在想笑话呢。我看你都快想痴了,大家说的话你没听见吗?”玉芝着急地说:“我一心想着笑话,你们七嘴八舌的,我哪敢分心去听,真的没听见。”青钿调侃道:“这才是‘心不在焉,听而不闻’呢。大家免了你的笑话,快接令吧。”玉芝半信半疑地问:“姐姐你不会是骗我吧?”青钿笑着保证:“你只管接令。要是有人让你说笑话,罚我十大杯。这下你总该放心了吧?”
玉芝听了,顿时满心欢喜。刚要接着行令,可因为之前耽搁了太久,又一门心思琢磨笑话,结果把题目给忘了,偏偏牙签已经放回签筒,她心里暗暗着急。突然她想起来:“我记得刚才抽的,好像是古人名。也不知道对不对,先碰碰运气吧。我用‘伊尹’。”春辉马上说:“错了,罚一杯!要是有人提示,按照之前的规定,要罚十大杯呢!”玉芝疑惑地问:“难道‘伊尹’不是双声吗?”春辉说:“要是不是双声,哪只罚一杯这么简单?”玉芝又问:“那‘共工’‘逢蒙’呢?”春辉无奈地说:“也不是,一共三杯了!”玉芝不甘心,说道:“既然不是古人名,我再从天文、地理里找找。要是我说对了,你就回我‘是的’;要是不对,你别吭声,我就明白了,别一直说‘不是、不是’,听得人心里烦。我用天文:穹窿、河汉、玉烛、霹雳、列缺、招摇、鹑首、娵訾、星象;时令:清明、处暑;地理:原野、长川;地名:幽州、空桐。这些有对的吗?”春辉无奈地回答:“都不对。一共十八杯了!”玉芝不死心地说:“天文地理都不对,我到百官的名称里找找看。”玉芝能否找到正确答案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