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元旦假期刚过,别的官员还沉浸在假期的懒洋洋中,郭勋就要去京西大营帅帐给团营的军官们点卯了。

按土木堡事变后于谦定下来的体制,北京团营的元帅只能是文官,一般由兵部尚书担任,加左都御史衔,称为总督十二团营;御马监大太监是十二团营的监军,掌管团营兵符。郭勋这种武勋的差遣叫提督十二团营,具体负责练兵、日常管理。

郭勋在中军帐里点了各团营的提督、坐营官的卯,问了问节日期间各团营的情况,骑马就近巡视一圈下来,便回到中军帐与兵部尚书乔宇、御马监太监阎洪开团营三巨头会议。

乔宇与阎洪正坐在中军帐里烤着火盆喝着茶闲聊等着郭勋。郭勋卸下甲衣入座,三人谈了一会北京军营情况。

当今四海升平,团营几十年没出去打仗,平时干的都是土建的苦力活或给官宦当仆役,先帝正德多次想带团营出去练手,都没有得逞过。所以三人简单交流军兵情况后就开始把话题转到别的地方了。

乔宇笑着说:“人说当官就是以身许国,真是不假!我还是第一次在北京过年,这才知道在北京当兵部尚书比在南直累多了,节日都不得闲!”

阎洪好奇问道:“乔本兵在南京兵部参赞机务,南直权势第一,甚至于贵州、云南、广西、江西的军备也要管,来到北京兵部其实权小了,怎么会更累?”

乔宇道:“我在南京兵部时,过年就是休沐,与好友召秦淮名伎游山水开诗会,饮酒作乐放飞自我!岂料在北京,元旦假日期间日日有人排队上门,令我烦不胜烦,还得笑脸相迎,有问必答!”

阎太监稍一思索便咯咯乱笑,道:“一定是山西、北直应试举子吧?三年一次,北京人见惯不怪,乔本兵恰好赶上了!”

郭勋是超品公侯,级别高于乔、阎二人,他叹息道:“士子十年寒窗,鲤鱼跳龙门的机会三年只有一次,我和阎老公就没有这个烦恼!乔本兵当年考进士没有四处投帖子过?”

乔宇害羞回道:“我们那个时候青涩懵懂,考生远远没有现在这么多,所以没有太大的压力!何况山西人都没有在翰林院的,我也不是翰林院出身,举子问我哪些学士、修撰可任主考官同考官,我哪里知道!”

郭勋心中一动,没有接这个话题。倒是阎洪道:“本科会试似乎更紧张。各种传言满天飞!提督东厂太监鲍忠和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安这个月忙得很。”

次日正月十二例行经筵。郭勋进入文华殿时,就看到一堆侍读、侍讲、修撰在窃窃私语,郭勋有点后悔,装作没有看见,在自己的座位恭敬站好。

过一会掌院学士罗钦顺、内阁杨廷和、蒋冕、毛纪、费宏及六部尚书等人也来到文华殿站好。

文华殿里没有纠风御史,又是学术交流性质的讲学,大家不由得谈起二月七日的会试。每隔三年的春天,北京的唯一热点,压倒一切的事就是为国抡才的会试大典。

石珤是藁城人,他抱怨道:“元旦假期都不得闲,北直举子把我家门都踏破了,还问我喜欢读论语还是孟子!”

蒋冕苦笑着说:“广西云南贵州举子这些中榜举子亦是如此!一个月前他们只是礼节性拜访,不料元旦假期居然来了又来,那些本经是尚书的举子含沙射影旁敲侧击地问我尚书!”

杨廷和咳嗽一声道:“诸君慎言!程敏政与唐伯虎殷鉴不远!”

众人便不再说这个事,蒋冕问罗钦顺道:“听说你那个弟子杨植是南直应天府解元?真是巧了!我和费宏俱是成化二十三年进士,那一科的北直顺天府解元张赞,就是苏州府吴县来的锦衣卫镇抚司军籍, 国子监生!和你那个弟子一样!”

毛纪笑着对费宏说:“那个张赞会试第九十名,殿试二甲第二十九名,以后仕途平常,泯于众人矣!

但如果杨植能考中状元,那就和健斋并驾齐驱,日后前途应该近似于健斋!”

费宏大度说道:“我皇明天才不知几许,人才辈出是今圣教化所致!”

罗钦顺连忙谦虚几句:“我那个不肖弟子愚钝,怎比得上费大学士少年中状元!”

杨廷和看看和一堆修撰站一起的好儿子杨慎,冷哼说:“噤声!莫要君前失仪!”

众人于是肃立屏心静气,不一会嘉靖带着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安及张佐黄锦鲍忠等太监前来。

骆安是潜邸旧人,兴献王府前锦衣卫千户首领,如今是锦衣卫都指挥使,他受兴献王及嘉靖影响,为人谦恭爱好文章经义,跟文臣们关系不错。

嘉靖坐定御座,骆安等人侍立两侧,座下众人行过朝常礼后,便听罗钦顺讲气学。罗钦顺从张载讲起,他的观点与湛若水相反,先说气是理的本体,先有物质后有规律,讲完本体论又讲认识论,还批驳王阳明提倡排开外求,致力于反观内省云云。

众人听得昏昏欲睡,罗钦顺的讲学能力实在差,根本谈不上深入浅出,与湛若水相去不可以道里计。难怪没有人跟他学气学。

一堂课讲完,到了互相讨论的时间,众人都不愿意提问辩驳。

平时讲官讲的是历朝历代治理得失案例分析,大家踊跃参与,一旦发言得到皇帝首肯,就可以平地升级、得赏赐。而学术交流辩不出来对错,没有人想露这个脸,一时文华殿内冷场。

嘉靖轻吐纶音道:“本朝三大学术大师,湛先生、罗先生的讲座俱已听过,待王阳明服丧期满,让王阳明来北京,听听他讲的如何。”

去年六月嘉靖召过一次王阳明来奏对,被杨廷和所阻,当时湛若水还当面质问杨廷和为什么极力反对王阳明上京。

杨廷和听到嘉靖这么说,急忙出列奏道:“王阳明遭遇父丧,多次上疏辞官,内阁已极力挽留。”

嘉靖没有再说这个话题,问道:“二月初七会试在即,各地举子齐聚北京,流言四起,会试都是这样么?”

杨廷和又奏道:“历科会试皆是如此,我等翰林皆要接待同乡举子,已经习惯了。”

嘉靖挥挥手,道:“众位先生看看这些奏疏。”

杨廷和从太监接过奏疏,原来是锦衣卫上报的举子动向。那些考官、考题分析,杨廷和并不在意,每科都是如此。但是考生们说“杨廷和权倾朝野,所以同考官不会有杨廷和的门生弟子”,把杨廷和吓了一跳。

没有哪个皇帝能容忍权臣,何况嘉靖少年老成意志坚定,喜怒不形于色,说话模棱两可,谁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入他先人!这是哪个王八蛋说的?

杨廷和紧张思考,脸上不露声色,把奏疏传给蒋冕。蒋冕看后哭笑不得,流言说自己必定是主考官,石珤是副主考,还分析说前三道考题中,《孟子》两道,《论语》一道,居然有理有据。

毛纪接过奏疏浏览一下,流言只是分析说自己不可能为主考,便将奏疏转给费宏。

流言还说刚起复的费宏必然是主考官,副主考则是罗钦顺,两个江西人。本科会试录取的江西籍进士应该是过去的两倍,理所当然!

还别说,举子们不愧是大明王朝最聪明的人群,几项猜测是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按原时空就是蒋冕主考,石珤副主考,虽然石珤任翰林院掌院学士时,担任过上一科会试主考。

杨蒋费三位阁老都看向毛纪:流言只排除了你,你出来为内阁大学士说几句!

毛纪只好出来奏道:“陛下,此乃人之常情,京师每三年都会遇到此种场景!凡是翰林院的同僚、及由翰林出身之言官、六部郎中,每逢会试即门庭若市,同乡考生莫不纷至沓来,猜测、议论考官、考题!

只要不泄题,朝廷不会管的!”

嘉靖平静似水,看看御座下的一群官员。郭勋成功地引起了他的注意,座下只有郭勋是武官。

“武定侯,你超然独立,这事你怎么看?”

郭勋接过奏疏端详片刻,躬身回禀道:“陛下,各省举子来到京师即遍访同乡官员,千方百计猜测考官人选,不足为奇!

其实也比较好猜测,所以才有程敏政与唐伯虎之事。”

嘉靖不再言语,结束经筵。

杨廷和今日不用去文渊阁当值,和外朝六部尚书们及郭勋一起走出紫禁城。路上礼部尚书毛澄抱怨道:“杨阁老,我屡次上疏乞骸骨,为何至今不批?”

杨廷和苦笑着说:“大宗伯,你立下迎立之功,却在圣上甫即大位之时致仕,这让天下人怎么看?我辈久居中枢,当相忍为国!”

毛澄解释道:“我真的不是恃功要挟君上,身体实在撑不住,太累了!太医院的医官劝我致仕的!”

杨廷和急忙说:“不至于,不至于!白斋,晚上到寒舍小酌几杯解乏。”

杨廷和很给毛澄面子,家宴上陪坐的有其弟杨廷仪、其子杨慎,还有翰林张潮等四川籍门生弟子。

这年头宴席都是社交性质,大家很快吃喝完毕,来到书房饮茶消食。

杨廷和开口说道:“白斋,你可知会试传言来自何处?”

制度上,礼部尚书是会试主办官,毛澄对会试负有全权责任,他愕然道:“数千考生众口相传众说纷纭,这还能找到源头?”

杨廷和面现厉色:“据举子所言,南直解元杨植曾与江西、三吴、浙江等地考生相聚于六必居互相交流会试资讯,从那之后各地考生便传遍了关于考官、考题的流言!”

毛澄不以为然道:“这有何用?考官都是圣上钦点,由不得他!”

“大宗伯,你谦谦君子忠厚老实,不知道杨植狡诈之处!

他这样造势,就是想让你担任主考官!

杨植本经是礼经,师从苏州名士王宠!而大宗伯来自苏州,对王宠极为熟悉!

也就是说,只要你看到中榜考生的礼经答卷是王宠那风格的,必然知道考生是杨植,然后录取他!”

首辅就是首辅!不但预判了杨植的预判,而且预判了杨植对首辅预判的预判!

杨植自认为自己在山巅,但是首辅在大气层高瞻远瞩!

毛澄这才知道朝堂的人心算计,不但要给人挖坑,还要把对方的优势变成劣势!

难怪自己入不了文渊阁!

史书上说好的大人君子,“众正盈朝”呢?

毛澄神情恍惚,想起老臣们开口闭口盛赞的孝宗时代,一团和气众正盈朝。

那时自己还是边缘人,在翰林院养望,对朝堂一无所知……

“那杨植本生父母双亡,落草赣南山岭为寇,实乃山贼出身!

他在王阳明的引荐下,认了南京锦衣卫一名百户为父,又死皮赖脸粘上罗整庵为师,与乔白岩沆瀣一气。凭着罗乔二人的名头,胡作非为!

老夫本认为此小子不过泥鳅尔,能掀起多大风浪?随便就把他按死!谁知他金蝉脱壳,跑到倭岛躲过风头!

此人人品低劣,从会试前传播流言来看,又阴险狡诈。若让此人为官,必成大明祸害!”

毛澄回过神来说:“但是一切俱是未定之数,现在就说考官的人选,太早了吧!”

杨廷和坚定说道:“圣上一定会点你为主考官的,至于同考阅卷官,”杨廷和说着指指陪坐的几位心腹子弟,“他们当中有不少人会成为同考官的,到时候你安排谁任礼房同考阅卷官就行了。

王宠的礼经讲读,想必大宗伯看过,他们也看过。”

正月十七,中极殿,小朝会。

内阁与翰林院掌院罗钦顺,共同拟了一份大学士、学士的主考官候选人名单,及一份翰林院修撰、翰林出身的六部中层官员、资深御史名单。

嘉靖看看两份名单,提起御笔稍稍思索,很快圈好名字。

张佐赶紧拿起名单交给侍立在侧的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安。骆安把名单揣入怀里,辞别嘉靖,匆匆离去。

一个半时辰后,小朝会结束。众臣走在长廊上,边走边议论谁可能是考官。

大家刚出左顺门,就见迎面而来四名锦衣卫。锦衣卫二话不说,上前挟着礼部尚书毛澄把他推上一辆马车,锁上车门直奔顺天府贡院。

与此同时,翰林院詹事府少詹事、侍读学士周诏,也被锦衣卫挟持进马车。

周诏是兴献王府长史,亦是被老兴献王称为先生的人,他扈驾入京师,被嘉靖选入翰林院。

翰林院后花园的柯亭中,正在扯淡的杨慎、张潮等几名修撰或在詹事府任谕德、赞善的翰林,被冲进来的锦衣卫当场架了出去。

毛澄站在贡院的后院,目瞪口呆地看着几辆马车先后进来,锦衣卫将车上的人请下后,又赶着马车呼啸而去,走时锁上后院大门。

众人互相见礼后,便各自去安歇了。惟独毛澄站在庭院中,看着碧蓝无云的天空喃喃自语道:“此天意也!殆非人力所为!”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无敌小兵三国行三国:杨卓来了这个书生不能惹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名门医女我的谍战岁月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捡到一只始皇帝大秦:哥,把刀放下帝国雄心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穷不拉几的李二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是,陛下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大秦哀歌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宋晋府录天下兴亡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超时空小院:帝王俱乐部我的谍战日记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风流大宋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李淳风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东方神话集大宋河山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反攻从野人山开始!三国之杨家天下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红楼大国师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中国古代名人传凉州布衣宋歌声声慢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大唐钓鱼人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九霄魂录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