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令府上,杨修在书房中整理着锦衣卫送来的消息,这是他每天都会做的事,也是郑铮临行之前给他留下的课业。
就在这时,郑铮府上的管家,突然神色严肃的走了进来。
杨修闻声看去,赶忙从桌案后面,站了起来。
他虽然是郑铮的学生,但眼前这人真的得罪不起。
这人名义上是郑铮的管家,其真正的身份是锦衣卫的副指挥使,郑铮为他取名为陆炳。
这时,陆炳来到杨修面前,将情报交给杨修沉声说道:
“杨公子,马腾那里出事了。”
杨修看向情报,片刻之后,神情变得无比疑惑。
马腾这事在他看来就是有人在构陷于他。
但是设计这构陷情节的那人,水平可不咋样。
这构陷水平实在太低了……
简直是……一目了然……
但是问题就在这里。
构陷马腾的人,他大概能推测出一二来,无非就是前些日子凑在一起密谋的那些人。
那些人可都不是什么好人,平常构陷他人这种事情也没少做。
水平根本就没有这么低的时候。
但这一次,那些人将构陷之事,做的这么假,又是为了什么?
杨修想了许久,终是没有想明白。
于是,他对陆炳说道:
“我去见一下我父亲。”
说罢,便快速出了书房,出了尚书令府,向着自家而去,不久之后杨修便回到了家中。
在杨修寻到杨彪之时,他正在书房看书。
见到杨修匆匆而来,杨彪心中猜测:
看德祖这匆忙的样子,恐怕有人已经开始动手了。
果然,杨修的话印证了他心中所想:
“父亲,有人构陷马腾将军。”
“只是,构陷的太过于明显。”
杨彪闻言一愣,眉头微微皱起,他感觉到有些不对,随后询问道:
“构陷的太过明显?”
“德祖,你详细说来与我听!”
杨修听闻,赶忙将事情原原本本的告知杨彪。
等到杨彪听完,他眉头紧锁,神情严肃,心中不由感叹:
舍命开局……
看来他们的决心很足……
这次的事情怕是不好应付啊!
见杨彪神情严肃,杨修赶忙询问道:
“父亲,难道是有什么问题?”
杨彪扫了杨修一眼,随后沉声道:
“有没有问题?”
“现在,问题很大了!”
“马腾这件事,并不只是构陷更是宣战!”
杨修闻言一愣,随后再次思索起来,渐渐的他的脸上闪过明悟之色。
杨彪见自己的儿子好像想明白一些了,便沉声继续说道:
“那些人,用一条人命,构陷马腾,还构陷的这么拙劣。”
“其目的并不是想要马腾如何如何,而是要将这件事情作为夺权的开端。”
“这构陷的手法,朝中众人一眼便知真假。”
“但设计之人,完全可以咬死他马腾就是存有异心。”
“然后借由此事在朝堂上发难。”
“从而达到他们的目的。”
杨彪的话,让杨修也皱起眉头来,他在心中顺着杨彪的话分析起来:
若真如父亲所言,那些人要借由此事在朝堂上对马腾发难,那他们一定是冲着马腾麾下兵马去的。
眼下,大军在外征战,长安周围只有马腾和钟繇二人麾下的兵马驻守。
若是守军将领有通敌之嫌,那事情可就大条了。
毕竟,没有人会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交在一个可疑之人的手中。
哪怕这人只有一成的可疑之处,众人也不会放心。
若是那些人真的以此事发难,恐怕马腾将军真的会被暂时撤下来。
马腾将军若要自证清白,定然要交出兵马的。
否则他一抗旨,就会坐实其通敌谋反之事。
到时候,不仅长安兵权会落入他人之手,恐怕主公和老师也会落得个识人不明的评价。
而且,若是兵马一旦易手,拿着长安……可就指不定谁说的算了……
一念至此,杨修看向杨彪询问道:
“父亲,眼下我等应该如何是好?”
杨彪沉思许久之后,抬手需点杨修嘱咐道:
“你派人去通知槐立侯,若陛下真的下旨让其交出兵权,让他千万不要抗旨。”
“他若顺从,尚且还有斡旋的余地。”
“他若抗旨,那真就一点余地都没有了。”
“然后,你去联络司马氏、钟氏以及其他依附咱们的世家。”
“让他们在朝堂之上协助我等,无论如何都要跟那些人抢兵权。”
“若是可以,想办法将这些兵权,归于宗室之手。”
“毕竟在陛下和玄德之间,他们还算是中立的。”
“把兵权交于他们手中,对我等,对长安威胁最小。”
说到这里,杨彪停顿了下来,他在纠结了片刻之后,继续说道:
“此事务必告知玄德。”
“这长安是玄德的根基所在,若长安丢了,即便他打赢了曹操,也会受到重创。”
杨修闻言,赶忙回应道:
“明白!”
“我这就去办!”
说罢,杨修便转身离开。
与此同时,郑铮也已经率军抵达叶县。
在短暂的与刘备等人寒暄之后,郑铮将众将支走,让他和刘备有了单独交谈的空间。
看着一脸疲惫的郑铮,刘备心中感叹:
如今,他能攻占南阳,有机会夺取颍川郡。
全赖郑铮率军在这几个月的恶战之中,重创了曹操。
于是,刘备诚恳的说道:
“立明,这几个月辛苦了。”
郑铮笑了笑,这几个月里过的虽然凶险,但结果还是很好的。
眼下,曹操受到重创,暂时不会是他们的对手。
攻占颍川,只需要大军稳步压进便可。
若那曹操真的敢于决一死战,他们倒也不怕硬碰硬的打一场。
所以正面战场,讨伐曹操之事,倒是不需要多虑。
现在,他郑铮需要在意的,是他在出兵讨伐袁术之前,在长安部署的另一件事。
一念至此,郑铮看向刘备询问道:
“主公,您出发之前,去见了那人没?”
闻言,刘备的面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沉声回应道:
“没有!”
“我乃还是宗亲,怎能与那毒杀先帝之人见面?”
“军师当初通过锦衣卫查出他还活着之时,请求我暂时不要杀他,并声称他有大用。”
“我虽然不知军师需要那李儒做什么。”
“但我知道军师定然不会负我,也不会加害于我。”
“所以军师有何安排,尽管去做便是。”
“我不会多问。”
“但与那人见面,却是万万不可。”
闻言,郑铮心中颇为感动,自己身为臣属,能得到主公这般信任,那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于是,郑铮正中回应道:
“主公放心,铮之所为定不会伤害主公一分一毫。”
“而且此事之后,那李儒的头颅,定会由主公当着长安百姓的面亲自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