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郡治所平舆东侧百里之外的密林内,郑铮所率兵马就在这里暂时安营扎寨。
此刻,中军帐内,郑铮站在汝南郡舆图前眉头紧锁。
这几日,他派出去的斥候开始能够精准的找到曹军的位置了。
然而,这对郑铮一行来说,并不是好事。
曹军之前想要埋伏他们,所以隐藏了踪迹,让汉军的斥候无从寻找。
如今,既然突然暴露了自己的位置,那他曹操不想跟自己玩捉迷藏的游戏了。
他曹孟德是想要靠着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对郑铮进行合围了。
这一点,被斥候传回的消息给证实了。
因为,郑铮知道曹操要包围自己,所以他并未只向一个方向派出斥候。
而是向着四面八方都派了人手。
然而这一人都带回了曹军的消息。
那就说明……四面八方的都是曹军啊……
这一刻,郑铮仿佛听见曹操在隔空对他喊话:
“郑铮啊,收手吧,你已经被包围了……”
面对如此困境,郑铮盯着地图思索,脑海中不断思索着解决之策。
这时,郑铮的脑海之中,突然想起系统的提示音。
“叮!检测到宿主陷入危局,技能【急智】发动,增加宿主10点智谋属性,宿主智谋提升到110。”
突然增加的10点智谋,让郑铮大脑之中更加清明,思路也更加清晰。
如今,曹操大军合围,硬闯大概率是出不去的。
只有寻一处城池坚守,吸引曹操的注意力。
同时用鹰信传书,让在洛阳的那两万铁骑,马踏兖州,如此一来方可获救。
只是……这坚城……靠着我手里这八千人,可不好打。
眼下,随着曹军不断收缩包围圈,能让我占领的城池已经不多了。
只有平舆和上蔡两地,供我选择了。
平舆乃是汝南郡的治所,城高水深,又有大军坐镇,可以不做考虑。
那就我能够想办法夺下的,就只剩下上蔡一地了。
好在,如今在上蔡驻军的是刚投降曹操不久的黄巾余孽刘辟和龚都。
历史上,他们先相应袁术,随后又依附孙坚。
在曹操征讨颍川和汝南的黄巾时,又投降了曹操。
随后,又在曹操和袁绍官渡对峙之际,起兵反叛响应袁绍,与刘备联手,在曹军后方生乱。
或许是刘备太有人格魅力,在他们二人和刘备的联军被曹仁击败以后,二人选择跟随刘备,并最终在汝南之战中,先后为刘备战死。
回看这二人的一生,他们两个可都不是什么忠义之辈。
这就给了郑铮,兵不血刃拿下上蔡的机会。
想到这里,郑铮准备在夜幕降临之后,去上蔡会一会刘辟和龚都二人。
夜幕降临,上蔡城中,刘辟和龚都二人在一起喝着酒,心中苦闷的很。
那年,张角死了,黄巾军分崩离析。
他们二人率领汝南的黄巾弟兄们,躲过了朝廷的屠杀。
并在上蔡驻扎,选择依附势力强大之人。
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实现当初天下太平,百姓们不受压迫的梦想。
然而,事与愿违……他们看人的眼光不太好。
最初,他们归顺了袁术,但袁术根本没把他们当人看。
他们在袁术的麾下,过的日子连畜生都不如啊。
于是,他们又归附了孙坚。
结果,还不等他们二人表现,孙坚就死了。
于是,他们二人不得已,再次带着黄巾的弟兄们落草。
直到两年前,曹操率军前来平定颍川和汝南的黄巾军。
为了活命,他们只能投降曹操。
曹操也将上蔡给他们驻守,让他们不至于再住在山上。
但是,曹操派来坐镇汝南的满宠,那是时时刻刻都在盯着他们啊。
生怕他们反了。
但凡他们二人凑在一起,都不用半个时辰,满宠定然带人来到他们面前,看看他们在做些什么。
那不信任的表情,明明白白的写在了脸上。
那手压在宝剑之上,但凡他们二人说了什么错话,定然身死当场。
刘辟和龚都二人也明白,他们手底下几千黄巾军,占据着上蔡城。
若是他们反了,定然会将汝南折腾的翻天覆地。
但是,就这般被人明明白白的不信任。
那是对他们二人的羞辱!
只不过为了活命,他们二人敢怒不敢言罢了。
就在这时,龚都将一个空酒坛子摔在地上,将其摔的粉碎,语气恼怒的说道:
“那满宠小儿是什么意思。”
“自己都去上战场了,却还留着两个不入流的衙役看着咱们。”
“你我兄弟二人到底做错了什么?”
“要让人这般对待!”
龚都对面,刘辟的面色也是十分难看:
“这两年,若不是为了下面的弟兄着想。”
“老子早就反了他娘的。”
“我等在大贤良师麾下的时候,哪里受过这般鸟气!”
说着,刘辟的双眼不自觉的流下热泪:
“只可惜,大贤良师去的早,没能带着我们干翻着朝廷。”
龚都的脸上也露出悲切之色,他又打开一坛子酒,“顿顿顿”地喝了起来,压制着心中的烦闷。
片刻之后,刘辟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对着龚都说道:
“听闻,曹操这一次调集了大军,誓要杀死朝廷的尚书令郑铮。”
这时,龚都也放下了酒坛子,红着脸嚷道:
“杀吧杀吧,把那些朝廷的狗东西都杀光,这个天下可就太平了。”
“当初,若不是朝廷不认,咱们这些弟兄何至于落得今天这副田地。”
这时,刘辟感叹说道:
“是啊。”
“若非朝廷不公,我等平头百姓,又怎愿意谋反。”
“只可惜,你我势单力薄,再无力实现大贤良师的愿景了。”
就在这时,有士卒匆匆寻来,见到刘辟和龚都之后,对二人说道:
“两位渠帅,有你们的故人来访。”
刘辟和龚都闻言,两人对视一眼,心中倍感疑惑。
我们两个的故人?
那就定然是黄巾教中的弟兄。
只是……
他们熟悉的那些人,除了跟着他们弟兄之外,几乎都战死了啊……
那这个故人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二人想了许久,实在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于是,便决定先见上一面。
“去把来人带过来。”
等到黄巾士卒,将那两位所谓的故人带到刘辟和龚都的面前时。
二人顿时心生警惕。
他们无比肯定,这人他们不认识。
而且,其中一人还穿着银白色的盔甲。
于是,刘辟手握着剑柄,警惕的询问道:
“你们是何人?”
“冒充我等故人有何意图。”
这时,那书生样貌的人轻声回答道:
“忘记做自我介绍了。”
“在下,大汉尚书令郑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