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魏武又找到阎行,提出同样的建议。
阎行却以魏武遇刺之事为由,婉言拒绝:“将军,在下愿留在您身旁担任护卫,保护您的安全。至于司马一职,在下自认能力不足,带领千人作战恐怕难以胜任。还请将军另择贤能。”
魏武见二人态度坚决,心中虽有些遗憾,但也理解他们的顾虑,便不再勉强。
随后,魏武又去见了马钧和月氏义从的四位曲长。他将厚实的裘服一一送到他们手中,众人见状,无不感激涕零。
月氏义从的四位曲长也纷纷表示:“将军待我们如兄弟,我们定当誓死追随,绝不辜负将军的信任!”
魏武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温和:“你们都是凉州的栋梁,我不过是尽一份心意。天气寒冷,你们也要保重身体。”
等到天色渐暗,魏武才带领护卫队伍,返回了宅邸。
……
刚一入门,便见管家快步而来,神色恭敬地说道:“启禀家主,今日有一人说是来献刀,想成为家奴,现在他正在旁边的房间内等候。”
魏武闻言,眉头微皱,神情严肃:“献刀?刀呢?”
管家连忙挥了挥手,便见一名仆人捧着一把刀快步走来。
魏武定睛一看,只见这刀鞘简陋无比,甚至有些破旧。
他心中虽有些失望,但还是伸手将刀拔出,仔细查看。
这一看,魏武不由大惊。
这刀虽是军刀样式,长短大小与寻常军刀无异,却轻了一半!
他随即拔出护卫的刀,两相对比,发现这把献上的刀不仅轻便,刀身还泛着光泽。
魏武心中一动,转头对管家说道:“去拿三卷席子,卷起来竖着放在院中,然后再拿来一面盾牌和一根铁棒!”
管家连忙行礼:“诺!”随即匆匆离去。
不多时,管家便将席子、盾牌和铁棒摆放妥当。
魏武手持那把献上的刀,走到院中,深吸一口气,随即挥刀劈向席子。只听“唰”的一声,三卷席子应声而断,切口整齐如削。
魏武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挥刀劈向盾牌。
刀锋所至,盾牌竟被劈成两半!
最后,他举起刀,狠狠劈向铁棒。只听“铛”的一声,铁棒被砍出一道深深的凹痕,而刀身却完好无损,丝毫没有崩刃的迹象。
魏武见状,不由双眼一亮,心中激动万分:这刀绝非寻常锻造之法所制!若能掌握这种工艺,凉州军备必将大大提升!好啊!好啊!真是天助我也!
尽管心中激动,魏武面上依旧保持淡定。他点了点头,语气平静:“好刀啊!好刀!带我去见那人。”
管家连忙行礼:“诺!”随即带领魏武来到仆人居住的区域。
魏武走入一间房内,便见一名脸上有疤的男子,正带着一个孩子坐在案旁。
那男子见魏武进来,连忙起身,一瘸一拐地走到魏武面前,躬身行礼。
管家赶紧介绍道:“这位便是魏将军!”
那男子闻言,连忙拉着身旁的孩子一同行礼,声音中带着几分紧张:“拜见魏将军!”
魏武挥了挥手,示意管家退下,然后拿着刀坐了下来。
他见二人还站着,便微微一笑,语气温和:“你们坐下,我有话问你们。”
二人连忙行礼:“诺。”随即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
魏武目光和善地看向那男子,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男子恭敬答道:“草民蒲宣,字大寸。这是我儿子蒲元。”
魏武闻言,心中大喜:工匠蒲元!还有他父亲!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他虽心中激动,但面上依旧平静,点了点头,随即看向蒲宣,拿起那把刀问道:“军中工匠都以炒钢法锻造刀剑甲械,你这刀更轻更锋利,定然是用了别的锻造工艺。
你能告诉我,是什么方法吗?”
蒲宣闻言,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嘴唇动了动,却迟迟没有开口。
魏武见状,心中了然。
他知道,这种独特的锻造工艺,对这些工匠来说,往往是秘传,绝不轻易外泄。
魏武微微一笑道:“如果你告诉我,我即刻任命你为我麾下匠作右丞!你儿子,我会供养他读书,让他日后成为栋梁之才。如何?”
蒲宣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挣扎。
魏武见状,不由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惋惜与感慨:“哎,可惜了。我以为天下工匠都愿意为国分忧。
凉州面对的都是游牧骑兵,我们的甲胄太重,将士们行动不便,往往需要将他们包围才能获胜。可这样一来,会牺牲很多人!
如果能有这样的锻造方法,改善甲械,威慑蛮夷,到时候边疆至少能有百年和平!外敌绝不敢窥探中原!”
蒲宣听到这里,神情渐渐松动。
他低头沉思片刻,终于下定决心,深深行了一礼:“将军厚爱,草民感激不尽。这锻造之法,名为‘灌钢法’。
此法以生铁与熟铁合炼,使铁质更加均匀,刀剑更加锋利轻便。草民愿将此法献给将军,只求将军善待我儿蒲元,让他有机会读书成才。”
魏武闻言,脸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笑道:“好!我现在就任命你为匠作右丞!即刻为你安排住处!明日我带你前往军中铁铺,你传授他们这灌钢法!”
蒲宣连忙行礼,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诺!草民定不负将军所托!”
魏武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起身向外走去。然而,刚到门口,他忽然停下脚步,眉头微皱,转身问道:“蒲匠丞,你可是蜀地人?”
蒲宣恭敬答道:“正是。”
魏武心中疑惑:蜀地之人跑到凉州来献刀?这……有些奇怪。
他说完,又坐了下来,目光直视蒲宣,问道:“既然你是蜀地之人,为何要来凉州?”
蒲宣无奈地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苦涩:“启禀将军,在下本想献刀给益州牧,但……因为在下相貌丑陋,无人待见。想装饰打扮,却没有钱,连个像样的刀鞘都买不起。
后来,益州牧刘君朗之次子刘季玉,有一门客,名叫成公英,字德才,是凉州人。他找到了我,便陪我一同来到此地。”
魏武闻言,心中一震:成公英!曹操的军师!此人在《三国志》中虽不出名,但能成为曹操的军师,定然有过人之处!想必此人是故意将蒲宣引向我,试探我。这人真是有趣。
想到这里,魏武眼中闪过一丝深意,随即看向蒲宣,笑道:“此人是大才之人,你可知他现在住在哪里?”
蒲宣答道:“城北永兴里西巷,月华酒肆。”
魏武点了点头,起身行礼道:“多谢!”
随即他大步走出房间,对管家吩咐道:“此人我已任命为匠作右丞!你给他在城内找个住处,妥善安置。他儿子由府内供养读书,务必照顾好!”
管家连忙行礼:“诺!”
魏武又补充道:“还有,跟我夫人说,我遇到一位大才,要去月华酒肆见他,让她不必为我留饭了。”
管家恭敬答道:“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