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暮听祁季秀的话倒是上了心,“说来我能认祖归宗就是托了严家那小子的福,之前也特地去严家道谢了,银辉那孩子是真不错,不过也不知道严家想找个怎么样的孙媳妇。”
祁季秀一见亲娘的模样,忙凑过去,“娘,我就随便说的,你怎么还当真了。”
“你大嫂跟你同岁,都嫁人了,你连个对象都没有,我可不得上心些。”叶暮翻了个白眼。
他们并不知道,祁季秀的随口一说,对方可是非常上心的,等到了潍县,回了家,才知道。
祁季惠一行人刚到永顺巷的门口,里头飘来饭菜香。
“这个点大嫂还在上班啊,而且这香味也不像大嫂能做出来的。”祁季秀耸着鼻子嗅,感觉肚子都被鼓动了。
“可能是邻居家。”
“吱呀——”程红苗打开门,见到祁季惠一行人笑容都深了,“我就说好像听到你们的声音,快进屋来,婶子给你们做了午饭,吃好再去洗漱睡觉。”
祁季秀直接蹦过去抱住了程红苗,“婶子,你真是太好了,不过怎么没去上班,不会为了我们特地请假了吧。”
程红苗对秀儿是真喜欢,性子活泼开朗,真性情,疼爱的拍了拍后背,“那怎么可能,是唐家老宅人来找麻烦了,今儿忙着对付他们,总算顺利解决,医院给我放了假,才给你们做饭来了。”
祁季秀一脸关切和感动,“婶子,他们闹啥幺蛾子?”
程红苗没瞒着,细说了。
“真是太不要脸了,还好公安同志公正严明,以后再有这种事就叫上我,我帮你一起去出气。”
程红苗满脸感动,“好啊,好啊,现在快吃饭,下午好好休息,明天就要上班了。”
“对了,文文呢,没跟你们一起回来?”程红苗没看到楚文文,关心道。
祁季惠和祁季秀都一脸揶揄的看向了祁季远。
祁季远微微红了脸,“楚家要给文文准备嫁妆,而且文文好久没回京市了,长辈让她多请几天假。”
程红苗了然,一听祁季远和楚文文的婚事顺利心里很高兴,“那太好了,下回就等着喝咱们阿远的喜酒了。”
“日子定了吗?”
祁季远点了点头,“定的年底,腊月二十。”
程红苗连连点头,“好,好。”
一行五人一起吃了午饭,程红苗主食准备的是面条,上车饺子下车面,书汶回来那天也吃了面,今日给祁家人准备的也是这个,寓意好,味道更好。
“我还是吃着我们这儿的打卤面香。”
祁季秀西索西索的吸溜面条,浓郁的大酱香气,搭配脆嫩的茭白丁、香酥的花生、嫩滑的豆干、还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丁,这卤子她能吃两大碗。
程红苗不止做了卤子,还清炒了菠菜,一人一个荷包蛋,再配上鸡蛋汤,一桌人吃得头都不抬。
“晚上去婶子家吃晚饭。”程红苗把祁家人的晚饭都包了,祁季惠一行人一点儿不见外,全都点头。
所以结果就是等唐书汶晚上下班,回到永顺巷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冰清水冷的一幕,院门上冷冰冰的锁头述说着屋里没人的事实。
唐书汶非常自觉的往娘家走,到了门口,屋里热闹的就传出来了。
“婶子,怎么张罗了这么多菜,哇,这鱼是怎么片成这样的,感觉薄的都能透光了。”
“嘿,婶子不止辣菜腌的好吃,雪里蕻腌的也真香,我还没吃过这雪里蕻跟鱼片做成的汤呢。”
……
里头在进行夸夸主义的是祁季秀。
唐书汶进门后,也是祁季秀第一个看到她。
“大嫂,你下班了,我们真是好久不见了。”祁季秀冲过来给唐书汶拎布包,然后跟只可爱小动物似的就凑了过来。
“滇城怎么样?好玩吗?军区家属院条件怎么样?以后你去随军能适应吗?……”祁季秀开始各种发问。
唐书汶笑着一一回道,“滇城四季如春,风景很不错,这回去也只是稍微认知了下,但蛮热闹。”
“听你大哥说,军区要建新的家属院,等我随军的时候刚好能住新的房子,那时候你大哥的升职文件肯定下来了,能申请更好些的房子,大概率会是小院子,独门独户的这种我比较喜欢。”
“工作上,你大哥这回也在申请,但那边有合适的岗位,我就可以直接申请调过去了。”
祁季秀听得有些向往,“我都想去滇城看看了。”
唐书汶突然笑了,眼神带着扫视,让祁季秀一惊,双手环胸,本能后退,“大嫂,你这眼神有些危险。”
“你看看。”唐书汶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递上。
因为是背后朝上,祁季秀也没当一回事,拿过来就看,然后眼神古怪的看向唐书汶,“秀恩爱?你不给我看我也知道。”
唐书汶快手拿过,发现是她跟祁季川的合照,略显不自在的收回自己口袋,然后再次掏出一张,仔细看了看,直接正面朝上递过去。
祁季秀看着照片里五官明朗,笑容暖人的军人,记忆里丢失的面孔重新有了鲜活的样貌,“这是那个来我们家过的军人嘛,跟我大哥一个营的。”
“严银辉。”唐书汶说出了名字。
祁季秀视线有些微微转移,总觉得怎么事情这么巧,之前火车上她刚开了玩笑,然后亲娘当真了,现在大嫂直接照片都拿出来了,这是……
“就是你想的意思,人家想跟你谈对象,你怎么说?可行的话,你们就从通信开始。”唐书汶说道。
祁季秀非常难得的红了脸,唐书汶一眼看穿,这是心底有些想法的呀。
“人品肯定没问题,你大哥接触了这么久的战友;家世也好,京市严家,叶家对他们算得上知根知底。”
“长相、身高之类的你之前就见过,跟你也般配。”
“我这回也仔细打听过了,人作风也好,之前没找过对象,但追他的女同志还不少,当然多数是冲着家世去的,可人家一概回绝。”
“也就在你身上栽跟头,一直惦记着,迟迟没机会,本来想着国庆在京市亲自跟你说,但回了滇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