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盘轮转,恰如天之圆。
圆者,源也。
无限广大包容一切之圆,与最初混沌之点,并无不同。
万物如一,一如万象。
“原来如此。”
…………………………
黄玄素挥了挥手,凛冽的北风缠绕在他的手臂之上,细小的冰晶藏匿于风中,如同最猛烈的寒潮那是冬日的化身,将一切埋葬的雪白之灾。
尽管只是最微小的萌芽,但那依旧不是普通的鬼物能够抵挡的。
冰寒而凝滞的空气中,扭曲的灵魂鬼物连带着阴风一同被广莫风吞没,化为了凝聚污垢的灵气。
“这是第五个了。”
黄玄素心中默默计数。
“他到底能掌控几只鬼?”
黄玄素继续向前行走。
尽管面前是一堵封闭的墙,但当他触及到的时候,墙壁依旧让开了一条道路。
如黄玄素所预料的一样,混战在预定的时间内爆发,他一出门就遭受了袭击。
只不过这些袭击并不致命,虽然每一次攻击都包含杀意,想要治黄玄素于死地,但是往往只有两三招就结束了,更接近于试探。
这是因为这是一次猎杀,而不是搏杀。
生死搏斗,才是真正不死不休,但现在大家只是要淘汰掉一些妨碍者罢了。
猎人不会对某一个难缠的猎物纠缠太久,他们会选择更好杀的猎物。尤其是在大家都是猎人的情况下,没人会想要鹬蚌相争,两败俱伤,让渔翁得利。
这么多天下来,大家心中都有一个猎杀排行榜,其中又分为可杀榜,必杀榜以及试探榜和躲避榜。
可杀榜与自己实力相仿,若有机会就袭击上一两次,必杀榜就是弱小者,先踢出局中,防止得利。
躲避榜自然是强大者,试探榜则是不清楚,视情况而定。
黄玄素心中自然也有一个榜,他也知道自己也在别人的榜上。之前的几次袭击,就是他们的行动,有的遮掩得漂亮,有的遮掩的不算好,但大家彼此都清楚是哪些人。
黄玄素抛着手中的短刀,走路速度甚至有些悠闲。这种环境下对他这种偏技巧,使用长剑的修行者不利。
让他看上去却毫不担心,甚至有些兴奋,只有脚尖落在地上,按照圆舞曲的步伐,跳跃而轻松,像是田间雀跃的小鸟。短刀在他的手中飞舞,于空中留下一串串白色的气流,像是飞翔的白鸽。
无声的旋律伴随着他,似乎有许多人在同他一同交流,那是在图书馆中惬意的午后,志同道合的少年在那里交流抒发,再狂妄的理想都能够被实现。
“这是一个很清晰明了的道理。无论在哪个世界,大家都是一样的。”
“生物的竞争与搏杀一直存在,只要还属于生物的范畴内,就没什么不同。”
“政治斗争,经济斗争或者是直接的武力斗争,又有什么不同?哪怕在前世类似的事情也不会少,大家都是猎人,彼此之间都清楚各自的手段。”
“就算在这个地方有什么不同呢?大家虽然不清楚各自的底牌,但各自的目的是一样的,能实现的方法就那么多,由结果往前推永远比顺着推要容易。”
他的呢喃越来越快,掺杂着神经质的低笑声。
“我现在不会去特意针对那些袭击者,那些袭击者也不会特意针对我。看似是彼此的战斗与杀意,实际上全是冷漠无情的天意,或者说是那些伟大存在的意志。”
“大家都是我的一部分……”
他的脚步一顿,最后在迅即的一个回旋,转身向着右边的墙撞去,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而在道路的尽头又是一堵墨色的墙壁。
“找到你了。”
没有任何预兆,黄玄素的速度猛然加快,狭窄的走廊上到处都是他的残象,一缕缕惨白色的北风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如同雪白色的丝绢。
而这些丝绢的源头就是黄玄素手中的短刃,广莫风附着于其上,伶俐细腻的刀光孤寂的如同雪中的白鹤,黄玄素以短刀施展剑法,顺着自然展开的墙壁,贯穿了背后的修行者。
直到尸体倒下,那些白色的北风依旧在四处弥漫,雪白色的冰霜冻结了整个房间。
然而黄玄素却没有任何的触动,有些嫌弃地说了一句:“虫子就是麻烦。”
似乎是为了证明这句话的真实性。地上的尸体迅速的缩小,变成了一只半透明的蓝紫色臭虫。
以养鬼方法养殖而成的蛊虫效果居然是制造一个虚幻的分身迷惑他人的视线,本身却没有任何的攻击力。
“看来是往替死鬼的方向培养的。”
黄玄素扫了一眼,心中得到了答案。
“恐怕不仅如此,还能有效的帮助他扩张鬼魂的活动范围。”
“你说的很对。”黄玄素开口应答了一声,不知道在与谁说话。
“不过你现在的主要攻击手段暴露了,确定不会有任何风险吗?”
“这你应该问他。”
“这很显然不会有任何的风险,这又不是术法的【融合】,而是术法的【吞并】。”
“这有什么区别吗?1+1等于2,2还等于1+1。”
“你得到的知识到底是多么没用才会问这有什么区别,我都不高兴回答你。”
“【融合】是两者在某方面有相同之处,共同使用时产生了连锁效果。而【吞并】则是,一者的效果过于局限,使用得到的效果完全并另外一种覆盖。以广莫风与寒蝉为例,寒蝉本身就应该属于广墨峰的一部分,我们风中所含的冰晶在风中会进行汇聚,形成冰雹或冰刃,而寒蝉只是将其中所形成的冰刃抽离了出来,成了单独的术法,本身并没有超脱出广莫风的范畴。而清明风虽然和广莫风,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只能融合,不能吞并。相对应的八风则可以同时吞并清明风与广莫风。与这两者并列的还有【联变】……”
“你说的太多了,有点吵。”黄玄素这时候又再度出声,尽管他面前没有任何人。
“你要找的那个家伙在看着你,估计马上就要离开了。”
“他很清楚,不需要你来讲,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
“确定这样可行吗?单凭单纯的一个替死鬼,可能无法解释我们所要找到的东西。”
“你多虑了。”
“是你想少了,我们的计划还存在……”
无声的话语在房间内回荡,来自五个人格的争吵正在不断上演,然而在外人看来,一切都没有发生,只有黄玄素一个人像是神经病一样的站在那里,时不时的对着墙壁透露出莫名其妙的语言。
然而越是这样,越是让其他人感到怀疑。
这个家伙到底在干嘛?
在另外一个隐蔽的房间内,三位修行者看着眼前的画面同绝大部分人一样摸不着头脑。
“你们能看出他在干嘛吗?”
其中一个修行者发生询问道,他身穿黑色劲装,在三人中隐隐占据首领位置,正是黄玄素不久前遇到的鬼修。
“不知道。”另外两个女子修行者都摇了摇头,她们无论外貌还是服装都一模一样,都是统一的青绿色服装,没有任何的装饰,头发披散着,看上去十分朴素。
除去部分特殊家族外,妖族修行者普遍喜欢纯色,尤其是青绿黑三色,同时他们也喜欢云彩树木等纹路。一般来讲,家族核心的修行者服饰上会有一些类似云彩或者是代表这个家族的其他纹路,这些纹路一般与衣服同色。
同时绝大部分妖族不喜欢身上有太多的装饰品,一切都以行动方便为原则。
就连头发长短上,大部分修为较低的,无论男女也倾向便于行动的短发,不过受到人类方面的文化影响,在阶段高了之后,其中的部分修行者,会因为美观逐渐把长发留回来。
飞鸟类妖族是个例外,他们男子喜爱长发,女子喜爱短发。
不过一些家族中会因为美观要求女子留长发,从头发长短与服装样式上看像是那位男子的婢女。
“那他是怎么找到我那个控魂支点的?”
两位侍女对视一眼,齐声回答道:“我们的占卜显示,对方同样具备强大的预知能力,我们推算他的时候遭受到了强大的阻力,无法推算出正确的答案。”
“这个理由不够。”那位看似桀骜的男子,眼神中流露出了幽光,仿若地底深处的鬼魂。
“我那个控魂支点已经布置许久了,从你们刚进来的时候,我就让你们把它布置好了,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他是如何知道会我会布置的?”
“就算是危险感知,那些个支点也只是帮我收集死去的修行者的魂魄,短时间内根本不会对活人产生危害,这不合理。”
“他是否是察觉到了什么?”
男子在比其他人大九倍的房间内来回走动,周声九个蓝点不断上下浮动,闪烁出幽幽的魂光。
他在利用这些已经被自己炼化成蛊虫的鬼魂,利用他们残存的灵性帮助自己思考。
然而越是思考他的面色就越是严峻,变得阴沉如水,眼瞳逐渐的扩散,将双眼染成一片漆黑,狰狞的恶意在其中翻涌。
连续走了三五分钟后,咱们对两位待女命令道:
“给我看好大门不要让任何一个人进来,我要向至上者举行仪式。”
两位侍女听到至上者这一个名称,浑身颤栗,几乎是带着小跑的跑到了门外,似乎房间内有什么绝大的恐怖一样。
等到那两位被自己完全控制的侍女逃出门外后,男子立刻转过身,面向墙壁,双膝下跪。虔诚地从怀中拿出一块黑布包裹的物体。
他全程的打开黑布,露出了内部的雕像,说是雕像看上去更像是一个腐坏丑陋的木块。
木块呈现出近似椭圆形的形状,上面不规则得满着许多黑黝黝的孔洞,看上去像是一块在水里泡了许久的木头,上面布满了虫蛀的坑洞。
男子虔诚的叩首,完全没有之前的桀骜与不逊,每三叩为一拜,连拜十次。
随着最后一叩的完成,那看上去像是腐朽木块的雕像,猛然颤抖,同时发出了近似于音叉的撞击声。
随后在那些深邃的孔洞之中,一股股的黑色雾气弥漫出来,这些黑色迷雾仿佛由一个个细小的颗粒所组成,那些颗粒仿佛具备自我的意识,让整片黑雾具备了一种诡异的活性,看上去会令密集恐惧症患者瞬间崩溃。
而从这活体黑雾之中传来了昆虫的啃咬之声,仿佛有无数的虫豸在啃食尸体,肆意交配。这些令人细思极恐的声音重叠徘徊,相互交织,仿佛有诡异的存在在不断的呢喃细语,令几乎所有听到的人都产生幻觉,看见了黑色的沙漠以及遮天蔽日的恐怖。
然而男子却觉得这眼前的一幕是如此的美丽,仿佛美人的惊鸿一舞,或是山崖畔的一朝悟道。
这是他的奇遇,他们家族世代以鬼修和蛊虫着称,作为王家底下的仆役家族,毕竟作为山君的门户,是需要伥鬼和仆役的。
但他生下来就没有太高的修行天赋,无论是古城的修行亦或者是鬼修的修行都一窍不通。甚至连最弱小的鬼魂都无法炼化作为本命鬼。
直到他在家族的山崖下发现了这个雕像,通过崖壁上的仪式,但成功的得到了制作雕像的赐福,将鬼修与蛊修的内容合二为一,创作出了替死鬼蛊,凭借着雕像的恩赐,他不仅踏上了修行路,还成为了家族百年难遇的天纵奇才。
至于崖壁上的信息,在他记下来之后就被自己销毁了。
后来他从家族的古籍中得知,远古之时,南华州到处充满着烈火,他们家所在的地方有一个古老的教派,信奉着虫神,以此来保佑自身的繁衍生息,后来随着火灾的评定,虫神教派也就消失了,有某些地方还残留着少量的遗迹。
他得到的就是那个时代残留下来的法器之一,其中含有当初被称之为虫神的修行者所遗留下来的残缺法门。事实上他们这一脉的蛊虫修炼方法就属于这一道残缺法门的分支。
那如同虫巢般的诡异黑雾将男子整个人包裹起来,顺着全身上下的所有孔洞向着身体内部进发。
万虫噬心的残酷刑罚在他身上展露无遗,而男子的面孔没有任何的痛苦,反而一脸的享受,眼神中满是陶醉与迷离,飘飘然若羽化升仙。
以身饲虫,以魂养虫,血肉累于形体之劳,世间为真我之牢笼;灵魂为逍遥之舟,精神为脱俗之基!血肉百年为枯骨,灵魂万年仍不朽!血魂化虫,虫化灵窍,此乃登临天地之阶。
名为丰害的男子拥抱着虫豸,身体逐渐与那些蠕动着的黑雾融合在一起,仿佛遮天蔽日的虫族天灾,唯有那九颗幽蓝色细小光点在黑暗中沉浮,散发出淡淡的光芒。
这是这一道残缺法门的核心要义,以自身灵魂为主要基底,其他鬼魂为原料,形成九只细小的灵魂虫豸。
第一阶段每一个可以控制一只鬼,扩宽自己体内的经脉,迅速修行。第二阶段可以操纵十八只鬼,作为自身主要的攻击手段,最高阶段便可控制九九八十一只鬼。
这些鬼与自身的心意相通,几乎都是本命鬼,在这一点上要远超其他同为鬼修的修行者。
这是以牺牲强度,换取更广阔的操纵能力与承载能力,所以哪怕才第二阶段,他就能同时操作十八只鬼魂。
到了后期,这些鬼魂将进一步凝练,缩小体积的同时提升战力,同时如同鬼王一般具备趋势鬼魂的能力。最后形成的是汹涌的鬼魂虫潮大军,鬼魂虫潮不死,则主持者不灭。
而且这些鬼魂的妙用还不止如此,在达到一定条件,例如恶念勃发,执念难清的情况下,它们可以实现附身,成为其他人的三尸虫,引发他人的心中恶念,并进一步控制其他人;或者寄生于其他人体内汲取生机,干扰功法的运转,如同人之九虫。
这一道残存的法门全称便是《三尸九虫恶死经》。
化身虫潮黑雾之后,丰害就已经失去了肉体,只是灵魂存在于世上,在结束那座雕像,他可以短暂地窥探一些高层次修行者才能看见的秘密。
在虫群眼中,世间的色彩变得格外丰富,仿佛一切都变成了盛开的花海,散发着或恶臭或清香的气味。万物的形体都已经失效,墙壁已经无法再阻止他。
在那杂乱的丑陋而又炫丽的世界之中。他与它们看到了许多原本不存在的事物。
那一根如同黑墨般的丝线,一头牵扯着他,一头则牵引到了五重墙壁外的远处的一个走廊,丝线两头仿佛是杂乱的毛线团或者是随手所画的黑色涂鸦,包裹着对方与自己,将两者越拉越近。
黑雾蠕动,吐出由九个幽蓝色光点所组成的核心。
九个光点缓慢转动,以某种奇特的轨迹,如果黄玄素在这会直接发现那就是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运行图谱。
“九大行星”逐渐转动,到达了正确的位置,形成了一条笔直的直线,直直的指向那黄玄素所在的方向。一束暗淡的、不可见的光束,自“九星连珠”上飞射而出,击中了那条的黑色墨线。
墨线轻微的颤抖,然后从虫群开始逐渐虚化,仿佛消散在了世界之中。
而在五重走廊之外,黄玄素也同时感受到了异样,瞬间看向右前方,随后又低头看向胸口的位置。
“因果之间的关联与呼应消失了?”
“这是什么情况?你能不能解释一下。”
“因果的联系是很复杂的,无论是我或者是主体所了解的都只是浅薄的一部分,还是让主体来思考回答吧。”
黄玄素双眼闪烁了一下,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念头在脑海中沸腾,迅速给出了答案与结果:
不是将因果直接抵消或者切断了,而是将之前的因果提前结清了,从而短暂的规避了因果之间的感应与牵扯吗?
在三天前,黄泉素经历了一次混乱,在那一次混乱中,他与刺客的鬼进行了一次交手,这就结下了一次因果。
虽然刺杀的结果已经结束了,但刺杀的结果作为了一个新的因,又可以引出新的果,因果循环,生生不休。
这一个行为黄玄素既是有意的也是无意的。
有意是因为黄玄素有意识的想要去尝试一下自己对于因果的把控能力与利用的方法。
不然当他察觉到这是一次刺杀的时候,他为什么不自己躲避,就是为了通过这一次短暂的交手,结下因果,并通过这个因果来进行一些操作,比如说寻仇,或者窥探对方的信息。
而之所以无意是因为黄玄素,这个举动并不是他所安排的,而是在察觉到刺杀的一刻,临时起意所做的。
不过在事后看来,这个行为是受到世界万物影响的,并非是偶然,而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的必然,是因果与气运牵扯之下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或者说这个举动是受到天意安排的。
因为在后续的行为中,黄玄素发现了这位因果的来源与自己身上的另一团因果融合了。
就是自己身上那一团如同毛线般杂乱的因果,这团不知从何而来的因果,在黄玄素刚刚降临到这一块特殊空间内时便出现了一定的异动。黄玄素提前进行了占卜与寻找得到的结果是会在盎虫的考场上遇到对方。
而巧合的是,黄玄素在弓术的考场与蛊虫的考场同时都遇到了一个人,那个看上去有些桀骜不驯实则心计深沉的修行者。
对方在观察黄玄素的同时,黄玄素也在观察他。
通过后续因果的反馈,黄玄素成功确定了这次刺杀以及造成自身异动的来源是同一个。
并且由此很自然的推断出,那个人身上藏着秘密,而且是一个与自己很关键的秘密。
再知晓了这一切之后,黄玄素没有第一时间逃离这个狭窄的空间,去到更加适合自己发挥的宽阔空间,而是果断的打算去,找到那个家伙杀了他或者同化他。
他的直觉告诉他那个人身上绝对有着某种东西会干扰到后续的一切,虽然他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是因果带来的反馈显示,未来那个家伙会产生足够的威胁性,而且那个未来就在短暂的一两天之后。
黄玄素首先通过主动的降低自身的精神稳定程度,让万物因果带来的牵扯对自身的影响加大,从而实现了对因果一定范围内的有限利用。
人在极端情绪或者精神情况不稳定的情况下,思考能力会下降,这个时候因果的牵扯力就会加强。
就比如说他之前去救亲友并不是因为他主观上真的想要去,而是因为在外界的压迫下清幽之前救助他,以及两个人同为穿越者的因果对自己产生的影响。
当然也有可能跟对方生负的大气运有关。
说也奇怪,理智情况下反而不容易被既定的因果影响,而混乱的情绪状态下,反而容易被既定因果影响。
在这之后,黄玄素凭借对部分阵法与规则的了解,利用这一类地形快速的找到直达通道,尽可能地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他之所以没有选择更加复杂的布置,一是因为时间紧迫,二是因为越是复杂的计划越容易失败,尤其是在对方情报不足的情况下提前布置反而是一种浪费精力,吃力不讨好的方法。
结果也确实如他所料,对方的反应速度很快,而且具备一些特殊的诡秘手段,哪怕是直接的刺杀都无法产生有效的危险,只能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
在事先不知道这些手段的情况下,采用复杂的布置反而很容易被对方反过来利用。
但这次的行动,黄玄素也可以算是成功。
他这次的行动有两个目的,个是在一定程度上检验自己对因果的利用效率,另外一个只是找到那个有过两面之缘的修行者,杀了他或者同化他。
第一个目的很明显,成功了,甚至可以说是,超乎预料的成功,他不仅知晓了自己对因果的把控能力,还知晓了因果的一些反馈机制。
比如说理论上来讲,他要找的是对方的本体,但却找到了一个分身,这是因为本体和分身是同等的,共享同一段因果。
而因果的返还并不是完全等价的,而是有一定可以操作空间的,是概念上的相等,而不是价值上的相等。
而第二个目的也不算失败,他已经在一定范围内成功的打破了对方的布局,未来的危险性下降了。
而且对方虽然截断了本体的因果,以一个分身来代偿,但这并不妨碍黄玄素去找剩下的布置。
因果的力量可不是他们这些小修士能够完全把握的。黄玄素也只是能看到因果,无法对因果进行干扰,只能扩大因果对自己的干扰。
对方肯定是通过某些方式借取了力量,实现了因果上的更改,但这样肯定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不仅得到了削弱,而且对方短时间内没时间来找自己的麻烦。
这很容易推断出来,因为从纸面实力上来讲,对方的实力应该与自己相仿,那他为什么要选择付出代价逃避?
呵,只能说明对方心里有鬼,因为某些不可见人的原因不愿意提前暴露。
黄玄素只要把握住对方的心理底线,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较低的代价获得较高的收益。
他已经记下了对方布置的气息,通过阵法扩大的感知,他可以迅速的找到部分布置,并提前消除。
更何况因为之前的修行,黄玄素的感知能力以及预知能力又进一步提升了。
感知外物其实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对外部信息的收集,一个是对这些信息的处理,而对于黄玄素来讲,主要是信息的处理能力限制了他的感知能力,他的思考跟不上他的反应。
在第四阶段之前,绝大部分修行者思考问题所依靠的主要还是大脑。
而哪怕是修行者,从精神这个词可以看出,同时受到意志以及肉体的双重束缚。
意志决定了“神”的强度,也就是精神本身的质量,而肉体决定了“精”的承载能力,也就是通过大脑所能发挥出来的力量。
在肉体与抑制双方面的修行未到一定程度之前,修行者对自身思维的控制主要还是浅层次的运用,深层次的潜意识,以及更高维度的精神与意识基本难以涉及。
而化身雏形也就是人格分裂,所诞生的结果之一,便是能够有效的提升思维的强度。
从现实层面的角度来讲,就是多个人格共同思考,主人格无法主动的控制大脑暗中的思考与逻辑,但是副人格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干涉,毕竟他们“沉睡”的时候就属于潜意识的部分。
如果从神秘层面的角度来讲,任何智慧生命进行思考与智慧活动时所依靠的基本结构是“念头”,也就是最简单的想法与指令。
其中彼此契合严密的部分形成逻辑,构成了如山般巍峨的理智,而其中契合相对松散,结构相对紊乱的形成了如海般宽广的情绪,理智与情绪的结合便是意识意志,控制了人的一举一动。
单独一个意识要控制所有的理智与情绪很困难,尤其是情绪的部分,本来就相对混乱,但多个意识就不一样了。
多个意识相互分工协作,可以提高对意志意识的管控效率,进而提高思维的强度,以及对情绪的控制能力。
以黄玄素最主要的四个化身雏形书生,兵卒,愚人,苦主为例。
其中兵卒可以帮助黄玄素调控战意,杀意以及斗志,以及部分的怒意,可以有效的调控情绪流转的大致方向,让组成情绪的念头流动方向一致。
用它来进行思考战斗与动作方面的事情就事半功倍,同时可以有效的提高斗志,并且对情绪感染能力产生一定的抵抗。
而书生则针对求知欲,能够使念头沸腾,加速念头的生产与结合碰撞,新生更完善,更富有创新含义的念头与思维,对于学习以及谋划方面会更加有所帮助。
愚人与苦主,则一个针对情绪,有效的把控自身的贪欲、痴迷、执着与悲伤、愤怒,防止情绪过大;另一个这可以加强念头的固化,对念头进行筛选排除,从而做到提升专注能力,排除杂念。
当然这样做也会产生副作用,其中最明显也最危险的情况就是主仆异位,喧宾夺主。
因此修行者的化身的数量往往都有限制,以维持自我意识的稳定,或者干脆不产生化身,只修真我。
但黄玄素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万物皆是我,我存于万物之中,他的自我意识足够强大,或者说他压根不存在自我意识。
他需要面对的是另外一种情况即人格失控,化身独立。
就像一个木偶师在运动木偶的时候,木偶受他的控制,但同时他自身也被木偶进行了一定的牵制。
精神与意识领域的修行,就是掌握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的掌控主观,本身就很容易迷失于其中,引发心魔或者说执念障。
而化身相比于主人格要更加的纯粹,迷失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黄玄素的愚人化身就是类似的情况。
黄玄素本身没有任何的问题,情绪与欲望的控制。他做的一直很好,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受到这方面的影响。
但愚人这一个化身雏形在形成的过程中它几乎代表了黄玄素的绝大部分情绪,而相比于理论,情绪更具备感染性,它的迷失概率是最大的。
也正因如此,黄玄素一直在对这个化身雏形进行后期的修改与温养,主要用的还是佛门功法,毕竟他们在化身上比较擅长。
比如说,佛教五种禅法中的“不净白骨观”以镇压贪欲,“慈悲观”镇压嗔怒。
也就是渴望把握一切的贪,以及毁灭自身以及其他一切的嗔。
不过这些并不能给他造成修为上的提升,毕竟他所修行的修行体系兼容性不强,【佛念】的功法无法融合进来。因此所得到的效果只是像凡人一样,得到境界上的提升,加强自身的化身的稳定性。
站在原地思考了一下,中国书生与愚人两个化身,推算对方的心理预期,估计能容忍自己再破坏3~4个,再多就不行了。
而且还要考虑到对方既然在这里有行动,就说明他认为可以瞒过那些监察者。
虽然对方没有明说,但聪明人都不会认为这里是法外之地,肯定有一堆人在这里看着。
当然用“瞒”这个词可能不太恰当。他们是被直接传送进来的,王家这么不可能这么愚蠢,进军营中不进行检查。
这些东西与手般估计就是有一定实力,但又无法危害到那些高高在上者,让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去了。
当然也有可能强到离谱,让监察者都没办法察觉,不过如果是那样的话就不用考虑了,进是死,退也是死。
确定好了大致的方略。黄玄素开始动身,接下来的混战时间还很漫长,他不仅要去处理那些布置,而且估计还要对一些人下手,将他们提前踢出局。
黄玄素可没有什么仁慈的心理,杀的人是好是坏他压根不在乎,除非在极端情况下,受到因果的牵引或者是气运的干扰,否则他可不会手下留情。
这个混战的序幕才刚刚开始,死的人不差他手下的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