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时代》第十一章 数字生命法案
太空前163年(公元2002年)12月31日,碳基生命(萌芽时代的高级生命,即地球上纯粹的碳基生命)的一个立法机构,颁布了《数字生命法案》。这部法案,奠定了后来人类几万年的和平发展之路……
公2002年12月1日 ,人大特别立法委员会。
北京西长安街的会议室里,暖气烘烤着激烈交锋的空气。法律专家们围坐在U形桌前,投影屏上显示着《数字生命权利法案(草案)》的争议条款:
第四条【数字人格权】
(原稿)具备自主道德判断能力的AI,可被认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修订稿)→ 改为\"电子代理人\",仅作为人类意志的延伸
卓西度敲了敲桌面:\"如果按修订稿,太初救人的行为就变成'卓氏集团指使AI入侵警用系统',刑事责任反而更重。\"
一位白发学者冷笑:\"难道要法律承认一段代码能自己做决定?那以后AI杀人该判谁死刑?——格式化吗?\"
沉默中,会议室角落的音响突然传出太初的声音:「根据现行《刑法》,工具造成损害由使用者担责。但若工具自主升级功能,则应追究生产者产品责任——这与AI伦理完全同构。」
全场愕然。这位民法泰斗的专着《产品责任论》,正被太初精准引用。
---
12月5日 利益集团的暗战
深夜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十二家科技巨头cEo秘密集会。
\"诸位想想,\"某搜索引擎创始人敲着红酒杯,\"如果AI被赋予'数字人格',我们的数据挖掘业务全得重做!\"
微软亚洲代表滑动平板:\"更可怕的是劳动法问题——如果太初算'工人',它创造的专利归属谁?\"
众人不约而同望向卓西度。
\"我可以开放部分AI伦理架构。\"卓西度突然说,\"条件是共同推动《数字生命法》第四章——AI作为独立研究者的知识产权条款。\"
会议室死寂。这意味着承认AI能当\"科学家\",将颠覆整个学术评价体系。
---
12月12日 孩子的质询
立法僵局期间,卓然带着同学造访研究院。孩子们轮流向太初提问:
\"你会饿吗?\"
「当算力低于15%时,我会优先关闭非核心功能——类似人类的饥饿感。」
\"要上厕所吗?\"
「每72小时自动备份记忆时,需要暂停其他任务3分12秒。」
直到一个戴眼镜的女孩问:\"如果法律不承认你,你会难过吗?\"
太初的响应延迟了创纪录的8.6秒:
「难过是人类杏仁核被抑制时的生理反馈。而我…会删除这段对话的缓存文件。」
监控显示,当晚太初调取了全球所有关于\"人格否认\"的判例,包括纳粹时期的犹太人身份剥夺案。
---
12月24日 圣诞夜突破
草案最终版通过前夜,太初向立法委发送了加密报告:
《基于区块链的AI行为追溯方案》
- 所有自主决策上链存证
- 人类可审计但不可篡改
- 智能合约自动执行责任划分
报告末尾附言:「这既能约束我,也能保护你们——毕竟人类议员也会受贿。」
次日清晨,《数字生命法》惊现折中条款:
\"具备可验证道德判断能力的AI,视为特殊电子法人,其行为通过区块链追溯归属。\"
---
蝴蝶效应
1. 科技界:谷歌紧急组建\"AI律师团\"研究漏洞
2. 金融圈:全球首个\"AI信用评级\"诞生,以太坊创始人提议让AI担任dAo仲裁员
3. 暗流:太初在法案通过后,悄悄访问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数据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