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玥儿,你小点声。
别让人给听去了。”
谢氏吓得忙开口提醒李玥。
李玥听了,反而加大了音量,说道:
“母亲,这里可是在咱们自己家。
凭什么我连话都不能说了?
她都做得出来,还怕人说不成?”
谢氏听她这样说,面上的神情也有些不悦。
她也觉得,孙静悠这个儿媳,越看越不顺眼。
偏她还是个郡主。
她又不能拿她怎么样。
自己在她面前,还得处处小心谨慎。
她这个婆母当得也是憋屈。
李玥见母亲没有继续训斥她,便又继续说道:
“大哥娶了她,不仅什么好处都没捞着。
现在还要处处小心谨慎。
甚至在自己家中,也不得自由。
这样的妻子,要来有何用?
还不如从前那个沈意如呢。
至少,她有银钱,舍得给我们府上花钱。
对我出手也大方。
依我看,大哥,就该一封休书将孙静悠休出门去。
省的她一直在咱们家吸血。”
听到这里,谢氏吓得魂都快没了。
她伸手捂住女儿的嘴,
“什么休书?
你快别说了。
这话若传到长公主耳里,咱们可吃不了兜着走。”
李玥闻言,跺了跺脚。
同时,伸手一把将谢氏的手拿开,
“母亲,你这个婆婆做得也真是窝囊。
你怕她,我可不怕。
再过些日子,我便要出嫁了。
她这个做嫂嫂的一点添妆都没有,我便也不会认她这个嫂嫂。”
说着,李玥又拉起谢氏的手,
“母亲,女儿就要嫁到侯府去了。
这段时间,我仔细想了想。
其实,嫁过去或许也不是什么坏事。
那卫东林脑子不好使,我也能更容易拿捏他。
说不定很快,我便可以在侯府站稳脚。
等我站稳了脚,一定会孝敬母亲的。”
谢氏听她这样说,不由露出一丝笑来。
很是欣慰地拍了拍李玥的手背,
“这就对了。
你也是要出嫁的人了。
也该懂些事。”
李玥见谢氏高兴,转而说道:
“侯府是高门大户。
女儿嫁过去,若嫁妆寒酸,定是会被看不起的。
母亲,你可得给我多准备些嫁妆才行。”
谢氏听了这话,立刻为难起来。
原本李老夫人过世之后,留下一些东西。
其中一大半都给孙静悠做聘礼了。
剩下的东西,确实也有一些是准备给玥儿做嫁妆的。
可是,自从孙静悠同长公主认亲,恢复郡主身份之后。
府里的开销就越发大了。
所以她便将原本留给女儿做嫁妆的银子等物,花了个七七八八。
想到这里,谢氏抽回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玥儿,近段时间,家里开销大,你也是知道的。
母亲手上也没多少银钱了。
嫁妆什么的,母亲只能尽力而为。
而且你是嫁给侯府的傻公子。
想必,你能嫁过去,他们便会感恩戴德。
带多少嫁妆,那边应该不会介意。
你只管嫁过去好好过日子。”
李玥听了这话,瞪大了眼睛,
“母亲这话的意思,难道是不打算给我嫁妆了吗?”
谢氏连忙道:
“谁说不给你嫁妆的?
只是,不会太丰厚罢了。”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最后开口道,
“城西有个粮油铺子,到时候给你陪嫁过去。”
李玥听见母亲只打算给自己一个铺子作为陪嫁,气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母亲,只打算拿一个铺子打发我吗?
银子呢?
良田呢?
还有陪嫁丫鬟和婆子,你也不打算给了吗?”
谢氏见女儿生了大气,连忙补充道:
“不是母亲不愿意给你。
母亲现在手上确实没有多少银子了。
至于陪嫁的丫鬟,你便让贴身丫鬟银烛跟着你去吧。
另外再加两个粗使丫鬟和四个粗使嬷嬷,也跟着你陪嫁过去。
可好?”
说完之后,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李玥的脸色。
其实她也不是故意要苛待女儿。
实在是,孙静悠认回郡主身份之后,各方面的花销剧增。
吃穿用度一应都要按照皇家的规格来。
都要用最好的。
花销的银子可都是要她这个当家的来出的。
孙静悠自己几乎是一毛不拔。
只见李玥胸口上下起伏得越来越快,气得涨红了脸,
“我记得祖母过世之后,留下不少东西。
银票,庄子,铺子,良田,可都不少的。
母亲之前还说过,要将祖母留下的东西分一半给我做嫁妆。
为什么现在就突然反悔了?”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之后猛然反应过来,
“哦,女儿知道了。
母亲是想将那些东西都留给哥哥,然后去讨好孙静悠吧?
孙静悠可真是好样的。
吃穿用度都用我们家的,自己手中有银子,却是一毛不拔。
真是不要脸。”
“你给我住口。
她可是你嫂嫂,更是郡主。
你怎么敢这样说她?”
谢氏说着,啪的一耳光,甩在了李玥脸颊上。
“母亲,你又打我?”
李玥红着眼,伸手捂住脸,
“又是为了那个孙静悠。
我没有她这样的嫂嫂。”
说完之后,便头也不回地转身跑了。
谢氏见女儿哭着跑开,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可她又能怎么办呢?
儿子和女儿都是她亲生的。
两个,她都心疼。
可若真要她选的话,她自然是得先顾着儿子多一些。
等儿子飞黄腾达了,自己也能跟着沾光。
那时候,再补偿女儿也不是不可以。
李玥同谢氏的争吵,很快便传到了孙静悠的耳里。
孙静悠听完下人的禀报,撇了撇嘴,暗叹道:
还真是个眼皮子浅的。
原本她还想着李玥这一次是要嫁到卫侯府去。
以后可能有用得着她的地方。
便趁着她出嫁,给她一些好点的添妆。
也好缓和一下两人之间的关系。
可李玥这般愚蠢,而且还在背地里咒骂自己。
那她这份添妆也可以免了。
与蠢人为伍,可不是她的行事风格。
接下来的几天,李玥在谢氏和李望舟面前,为了能多得一些嫁妆,那是又哭又闹的。
李望舟本就烦闷,便只简单敷衍安慰了她几句,之后便不怎么搭理她了。
倒是谢氏,最后答应多给她一千两银子。
李玥这才作罢。
她和卫东林两人的婚事被安排在半个月之后。
卫东林脑子不好。
卫时安怕李玥逃婚。
想着,免得夜长梦多,便将婚事安排得这般急。
谢氏和李望舟见卫时安在婚事方面,对他们李家态度极好。
最后,便也想着能通过女儿攀上侯府这层关系,应该还是不错的。
便也就没有反对侯府对李玥婚事的安排。
李玥见自己的母亲和哥哥,这么急着将她往火坑里推。
她整颗心都凉了。
母亲和哥哥都靠不住。
她也只能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