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姝缓缓起身。
露出了那张绝美的容颜。
孔正卿直愣愣地瞪眼,小厮也看向了人:“你不是文茵?!你是谁?”
明姝扶着额起来:“这是何处?”
孔正卿不过一眼就看上了这被他带回府中的女子:“你长得比文茵还美,你叫什么?”
明姝越过他,看向他身旁的小厮。
小厮一抖:“公子,既然这位姑娘不是文茵姑娘,那咱们还是将她送出府吧。”
孔正卿的眼都不带眨一下的,拍开了小厮的手:“说话就说话,别动手动脚!”
“这位姑娘,在下孔正卿,是兵部尚书府的嫡长子。”
孔正卿?
明姝好似听过这人,世人都道是兵部尚书放着嫡长子不培养,反而为嫡次子处心积虑谋前程。
后来便传出这嫡长子是个荒唐的,不务正业,斗鸡遛狗,是个活脱脱的纨绔子弟。
可明姝瞧着眼前之人不似那等传言之人。
明姝还不知孔家是个什么情形,不敢贸然亮明身份,只好随意杜撰了一个。
“我叫苏茗。”
孔正卿得了回应,眼睛一亮:“苏茗姑娘。”
“对了苏茗姑娘怎会被绑架?”
莫非这又是一个英雄救美的故事?
眼前的女子气度非凡,必然不是小门小户出来的。
可姓苏?
孔正卿将云京里姓苏的人家想了个遍也没苏茗这个名号。
明姝随口扯了个谎:“大抵是想要拿我来威胁我表哥吧。”
“表哥?”
“我寄人篱下,唯有表姑父表姑母和表哥待我如亲人。”
孔正卿心疼:“那,那两个人已经被我手下的人灭口了,你不必担心。对了,你表哥一家在何处?”
“在……”
“公子,不好了公子。”
孔正卿恼怒地转头:“你最好真有事!”
“公子,夫人让你过去一趟。”
明姝本也没想好怎么说,于是干脆转身视而不见。
孔正卿抬手:“苏茗姑娘,你好生再歇息歇息,我很快就回来。”
孔正卿随着小厮去了西苑。
“我娘这么着急叫我做何?”
小厮心虚:“夫人定是得到消息了,公子您快别问了,还是想一下怎么跟夫人交代吧。”
孔正卿一脸无所谓:“交代?又不是文茵,我娘巴不得我早些成家立业。”
正说着,一把拉过小厮的领子:“你说,这苏茗姑娘怎么样?”
小厮记得跺脚:“公子!您怎么,皇帝不急太监急……”
“顺子,你怎么说话呢!脑袋不要了?再说这话,当心我真把你送进宫去!”
顺子闭嘴了。
以孔正卿的心性那真是有可能做得出来的。
孔正卿见到了孔夫人。
孔夫人还有闲情雅致喝茶,就说明气不大。
孔正卿嬉皮笑脸挨着孔夫人坐下:“娘,你叫我过来做什么?”
孔夫人放下茶盏,说那时迟那时快,一把拧住了他的耳朵。
孔正卿哇哇大叫:“痛痛痛!娘,我都耳朵要掉了!”
“小混蛋,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把文茵带进府了,啊?你现在是想要做什么?先斩后奏?看你爹回来不家法伺候!”
孔正卿讨饶:“娘,你误会我了,不信你问顺子,他都盯着我的,您儿子这一回啊,是真做好事了,是吧?顺子。”
孔夫人哪里信半点,回回都是如是说,哪回被罚长过记性。
孔正卿朝顺子挤眉弄眼的。
顺子尴尬一笑:“夫人,这事确是公子有功,救下来的姑娘不是文茵姑娘,是个叫苏茗的。”
孔正卿重重点头:“您看吧,您不信我,总该信顺子的。”
孔夫人半信半疑地撒开了手,孔正卿揉着耳朵退开。
“顺子,你来说。”孔夫人看也没看一眼孔正卿,直接问顺子。
“那女子被绑架,恰好遇到公子,公子喝醉了以为是文茵姑娘,便将人救下带回了府上,适才去瞧过了,她说她是叫苏茗的,寄人篱下在表亲家过活。”
孔夫人也是在脑中将苏姓人家想了一遍。
不过苏茗既然姓苏,那表亲定然不会是姓苏的,也就放弃了。
“既然救了人,那娘就做主,送那姑娘回府了。”孔夫人喝了一口茶道。
“不成!”孔正卿倏然起身。
“娘,我还有事,您先别送她回府了。”
孔夫人眉头一皱:“什么事?”
“什么事您就别管了,总之您再等我把事情解决了,我亲自送她回府。”
孔夫人端着茶杯的手一颤,不可思议地看向顺子。
顺子艰难地扯着笑。
孔夫人摆手,孔正卿高兴地离去。
在他看不见的地方,顺子给孔夫人身边的一个婢女传了话。
孔夫人得到消息痛苦扶额:“我这做了什么孽啊。”
好好的嫡长子,不说继承家业,可总该有个正经事的,说亲的人家就没一个能看上他的。
孔夫人也累了,只要不是文茵,是正经人家的姑娘,她也就遂了他的愿了。
这边。
明姝问守着她的小婢女:“我昏睡多久了?”
小婢女笑着露出两颗虎牙:“姑娘睡了两个时辰了。”
这么久。
明姝望了望天色,夕阳西下。
“我这衣裳……”
“姑娘放心,是婢子帮您换的,换下来的已经拿去洗了,等干了就能穿。”
小婢女和善,问什么答什么。
甚至连孔正卿也敢吐槽:“别看公子长得不错,可因为公子常去花容楼,还是个纨绔,纵然是尚书府的嫡长子,也没几个门当户对的世家姑娘愿意嫁进来的。”
明姝笑了笑。
小婢女接着说:“公子还想给文茵姑娘赎身纳进门做贵妾。可夫人说了公子还未成亲便有小妾不合规矩。若真纳了妾,那真没有姑娘愿意嫁给公子了。”
“确然如此。”明姝点头表示认同。
小婢女受到了鼓舞。
“可公子为此久久不愿成亲,眼看着年岁越长,那给介绍的媒人都不来了。夫人说就是公子乱来,连累孔家清誉,为此公子没少被罚。”
明姝的手戳了戳小婢女。
小婢女不解:“姑娘可是哪里不适?”
明姝清了清嗓子:“你瞧今儿天色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