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蒿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但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功效作用
1.清热解毒:白蒿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和预防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咽炎、细菌感染等。
2.消炎利胆:白蒿可以促进胆汁分泌,从而降低血清中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含量,达到消炎利胆的作用。此外,还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3.抗菌抗炎:白蒿具有抗菌抗炎的功效,可以有效抑制多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长,起到抗菌抗炎的作用。此外,还可以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
4.促进血液循环:白蒿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从而改善血液的流动性,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5.凉血止血:人们服用白蒿后能加快身体内热毒代谢,并能让人类血热的症状尽快好转,对人类因血热导致的咳血吐血和大便带血等症,有明显治疗作用,服用后能尽快止血。
6.预防胆结石:人们服用白蒿以后,可加快身体内胆汁分泌,而且能促使身体内的胆固醇尽快分解并排出体外,可防止胆固醇在身体内过量堆积,而胆固醇又是生成结石的重要物质,它数量减少以后,人体出现胆结石的几率就会明显下降。
7.保护肝脏:白蒿对人体肝脏有特别明显的保护作用,它不但能消除身体内的炎症,还能提高肝脏解毒功能,并能修复受损的肝细胞,也能加快身体内湿气代谢,对人类的湿热黄疸也有明显预防作用,平时多服用白蒿能防止肝脏功能减退,也能降低多种肝病的发病率。
8.利湿退黄:白蒿能加快人体内湿气代谢,又能防止人体出现黄疸,对人类经常出现了湿热黄疸,还有特别好的治疗作用,在治疗的时候可以直接用它煎水喝。平时人们因体内湿气过重出现湿热脚气时,及时用白蒿煮水泡脚还能让脚气引起的痛痒明显减轻。
禁忌
1.脾胃虚寒者:白蒿性质寒凉,脾胃虚寒或寒性体质的人禁止食用,不然会让身体不适症状加重,容易危害身体健康。
2.经常腹泻者:经常腹泻的人也不适合吃白蒿。
3.孕妇:由于白蒿茶具有促进子宫收缩和经血排出的作用,孕妇在孕期尤其是早期和晚期都应该避免饮用白蒿茶,以免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健康。
4.月经期间:在月经期间,子宫已经处于收缩状态,并有出血,饮用白蒿茶可能会加重经血流量和痛经。
5.过量饮用:白蒿茶虽然有很多好处,但是过量饮用也可能产生副作用。过量饮用白蒿茶可能会导致呕吐、腹泻、失眠等症状,对于患有癫痫、精神病和肝脏疾病的人群也应该慎用。
6.草本过敏者:对于对草本类植物过敏的人群,白蒿茶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应避免饮用。
中医药理
1.《本经》:主五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
2.孟诜:捣汁去热黄及心痛。叶干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饮和一匙,空腹服之。又烧灰淋煎治淋沥疾。
3.《本草纲目》:白蒿处处有之,有水路二种,本草所用,盖取水生者,故曰生中山川泽,不曰山谷平地也。二种形状相似,但陆生辛熏,不及水生者香美尔。
4.《中华本草》:记载菊科茼蒿属植物茼蒿即为古人所说的蓬蒿。
5.现代药理研究:从白蒿中分出的倍半萜r-内酯,对金黄色薄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在体外有抑制作用;白蒿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从而改善血液的流动性,提高身体的免疫力;白蒿还具有调节血糖的功效,可以降低血糖水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白蒿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癌、抗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等作用,可用于利胆保肝、增强免疫力、降血脂血糖、利尿、解热镇痛、抗肿瘤等,临床上主治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疟疾、肝炎、胆石症、胆囊炎、肝癌等疾病。
《白蒿的食用方法》
凉拌白蒿
1.食材准备:新鲜白蒿、蒜、辣椒、食盐、醋、鸡精、食用油。
2.制作步骤:
1.将白蒿洗净,放入开水中焯水,捞出后过冷水,沥干水分。
2.蒜切末,辣椒切丁。
3.将白蒿、蒜末、辣椒丁放入碗中,加入食盐、醋、鸡精、食用油,搅拌均匀即可。
白蒿炒肉丝
1.食材准备:新鲜白蒿、猪肉、蒜、辣椒、食盐、生抽、料酒、食用油。
2.制作步骤:
1.将白蒿洗净,切成段;猪肉切丝,用料酒、生抽腌制10分钟。
2.蒜切末,辣椒切丁。
3.热锅凉油,放入肉丝翻炒至变色,捞出备用。
4.锅中留底油,放入蒜末、辣椒丁爆香,加入白蒿翻炒至断生。
5.倒入肉丝,加入食盐、生抽,翻炒均匀即可。
白蒿煎饼
1.食材准备:新鲜白蒿、面粉、鸡蛋、食盐、食用油。
2.制作步骤:
1.将白蒿洗净,切成末。
2.将白蒿末、面粉、鸡蛋、食盐、适量水混合,搅拌均匀成糊状。
3.热锅凉油,倒入面糊,摊成饼状,两面煎至金黄即可。
白蒿粥
1.食材准备:新鲜白蒿、大米、红枣、冰糖。
2.制作步骤:
1.将白蒿洗净,切成段。
2.大米洗净,提前浸泡30分钟。
3.锅中加水,放入大米,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
4.加入白蒿、红枣,继续煮10分钟。
5.加入冰糖,煮至溶化即可。
蒸白蒿(白蒿麦饭)
1.食材准备:白蒿、面粉、油、盐、蒜泥、醋、酱油、辣椒。
2.制作步骤:
1.将白蒿摘去黄叶,洗干净放入筛子中控2分钟水份。
2.面粉放容器中,加盐、五香粉,用筷子拌匀;趁着叶子上的水分,刚好伴进面粉里,使其均匀沾上面粉,并用手稍加揉搓。
3.蒸锅篦子上铺笼布,将沾好面粉的白蒿直接放在蒸篦上。
4.等锅烧得上汽了,大火蒸个7-8分钟;取下蒸笼,打开,趁热打散。
5.将蒜泥加上一些酱油、盐、醋,兑称调味汁。
6.热油锅中,扔进蒜末,花椒,辣椒面,芝麻,煸出香味后倒在兑好的调味汁里。
7.将制成的红油蒜汁倒进麦饭里,拌匀就可以开吃啦。
白蒿野菜饼
1.食材准备:白蒿、鸡蛋、盐、油。
2.制作步骤:
1.先把白蒿洗干净,然后用刀切碎。
2.放到容器里,加少许面粉(为了使白蒿不散)再加两个鸡蛋和盐,拌均匀。
3.放到电饼档里,用铲子铺均匀,一般做厚一点会好吃(油可放可不放)。
4.等待成熟,中间可翻一次。
《白蒿的丹方》
清经散
1.出处:《傅青主女科》
2.组成:牡丹皮、地骨皮、白芍、熟地、青蒿、茯苓、黄柏
3.功用:清热凉血
4.主治:肾中水火两旺,月经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质黏稠,舌红苔黄脉数
清经散(《辨证录》卷十一)
1.组成:丹皮、地骨皮、白芍、青蒿、黄柏、熟地、茯苓
2.用法:分二剂,水煎服
3.主治:先期经来,经水甚多
加减清经散(《医学探骊集》卷六)
1.组成:熟地黄、白芍、黄芩、地骨皮、益母草、万年灰、郁金、柴胡、青蒿
2.用法:水煎服
3.主治:妇女血热,经水先期
甘露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组成:枇杷叶、干熟地黄、天门冬、枳壳、山茵陈、生干地黄、麦门冬、石斛、甘草、黄芩
2.用法:上药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一服分两服,仍量岁数加减与之
3.主治:胃热阴虚,脾胃湿热证。症见牙宣口臭,口舌生疮,齿龈肿烂,甚则脓血;或赤目肿痛,咽喉肿痛,面肿,目睑垂重;或身面皆黄,肢体微肿,胸满气短,大便不调,小便黄涩;舌红或绛,苔黄腻或有裂纹,脉濡数或细数
华盖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组成:紫苏子、赤茯苓、桑白皮、陈皮、杏仁、麻黄、甘草
2.用法:上药七味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3.主治:素体痰多,风寒袭肺证。症见咳嗽气急,甚则喘促,喉中痰鸣,胸膈满闷,项背拘急,鼻塞声重,头昏目眩。舌苔薄白,脉浮或紧
《白蒿的种植技术》
选地整地
1.土壤选择:白蒿适宜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避免选择低湿的盐渍化土壤。
2.整地施肥:种植前深翻土壤,清除杂草和杂物。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
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一般在2-3月进行。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小时,然后在温室中催芽。种子细小,需采用撒播方式,播后覆盖干草,保持土壤湿润。
2.分根繁殖:在早春选择一年生植株,将根茎切成3-5厘米的小段,埋入苗床,株行距为2厘米x3厘米。
移栽定植
1.移栽时间:当苗长出两片真叶时进行移栽。
2.移栽方法:按株行距8-10厘米挖穴,穴深2厘米左右。将苗带土挖出,移栽到穴内,每穴两棵,浇足水。
田间管理
1.间苗:苗高3厘米时进行间苗,每穴留一棵壮苗。
2.追肥:每年追肥四次,分别在间苗后、5月初、6月下旬和10月下旬进行。
3.松土除草:每年进行3-4次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
4.浇水排灌: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进行浇水,雨季注意排水。
5.摘蕾:6月出现花蕾时,除留种外应全部摘除。
6.冬季防冻:11月初在种植地撒一层“草粪”,浇防冻水,覆盖杂草或塑料薄膜。
病虫害防治
1.病害: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和菌核病,需做好水分管理,及时排水,发病时用百菌清灌根或波尔多液喷洒。
2.虫害:常见虫害有地老虎、蚜虫等,可用敌百虫、乐果乳等药剂喷杀。
采收
1.蔬菜食用:2-3月采收嫩茎。
2.药材出售:5-7月采收地上茎,晒干。
3.饲料使用:冬季采收,晒干后打成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