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作用和中医药理。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功效作用
1.养血调经:可用于治疗血虚萎黄、月经不调、崩漏等症状,能有效改善因血虚导致的面色萎黄、眩晕心悸等问题。
2.敛阴止汗:对于自汗、盗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收敛阴液,减少汗液的排出。
3.柔肝止痛:可缓解因血虚肝郁引起的胁肋疼痛、腹痛等症状,还能用于治疗肝气犯脾所致的腹痛、腹泻等。
4.平抑肝阳:能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状,起到平抑肝阳的作用。
中医药理
1.性味归经: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
2.主要成分:含有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白芍总苷等多种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抗炎、镇痛、保肝、调节免疫、抗抑郁等作用。
3.作用机制:白芍通过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等作用,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抗炎、镇痛作用可能与调节免疫细胞、调控细胞因子等有关;保肝作用可通过加强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调节细胞因子紊乱等来实现;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则与调节炎症因子平衡、抑制细胞凋亡等相关。
在使用白芍时,需注意其用法用量,一般为6~15g,且不宜与藜芦同用。同时,根据具体病症和个体差异,可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白芍的种植技术》
选地整地
1.土壤选择:白芍适宜种植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中,粘土及低洼地不宜栽培。
2.整地施肥:种植前需进行深翻土地,耕深25-30厘米,耕翻1-2次,结合耕翻每亩施厩肥或堆肥2500-4000公斤作基肥,耙平,做成1.3米的高畦,以待播种。
种植时间
白芍一般在8月到10月进行种植,种得太晚的话白芍的芽头会另外发出新根,这样就会特别容易弄断造成不小的损失,第二年白芍的生长也会受到不好的影响。
种植方法
1.种芽处理:栽种前须将芍芽根按大小分为两类,分别栽种,以便日后管理。种栽大,管理得好,可提早一年起土收获。
2.栽种方式:栽种时开穴,行距40-45厘米,株距30厘米左右,穴深16-20厘米,每亩可以种3500-4000株,开穴后,每穴放芽1-2个,留主根2-3条,根部宜分叉斜种,芽向上,覆土与畦平,以芽在地下5厘米左右为宜,覆土操作应细致,土要细碎,不能用土块覆盖。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出苗后每年中耕除草4-6次,中耕宜浅,以免伤根死苗。10月下旬,地冻前,在离地面7-10厘米处剪去枝叶,在根际培土约15厘米,以利越冬。
2.抗旱排涝:白芍抗旱性强,遇连续干旱天气,可适当人工挑水窝灌;雨涝时及时整理厢沟排水。
3.适时追肥:栽后第二年,于“惊蛰”和“立秋”前后,各追一次肥,每亩用土杂肥4000-5000斤,撒于行间,结合锄地使土肥混匀。
4.合理间作:栽后1-2年内,白芍植株生长缓慢,发棵小,为充分利用土地,可间作蔬菜、豆类、芝麻作物。
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白芍的主要病害有白绢病、轮纹斑病、根腐病、灰霉病、锈病等,可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2.虫害防治:主要虫害有蛴螬、地老虎、叶螨等,可采用黑光灯诱杀、人工捕杀、生物源农药防治和化学农药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采收加工
1.采收时间:白芍一般生长3-4年后可采收,采收时间通常在9月至10月。
2.采收方法:选择晴天进行采挖,先将地上茎叶割去,挖出根部。将根茎部分带芽切下,再分成小块作为栽植用的种子,放入室内或窖内用沙子埋上,保管。将鲜根洗净泥土,晒干,按粗细长短分开,捆成小把即可。
《白芍的收购价格参考》
鲜货
1.全国行情:一般在8-10元\/公斤左右。
2.四川中江:2023年收购价从往年的8元左右涨至15元左右。
干货
1.三四级安徽亳州:50元\/公斤。
2.尾芍安徽亳州:30元\/公斤。
3.中片安徽玉林:85元\/公斤。
4.小片安徽玉林:75元\/公斤。
5.杭白芍:52元\/斤。
6.安徽亳州谯城区:统货无票售价28元\/公斤。
其他
1.1年生亳州习木堂药业有限公司:55元\/千克。
2.3年生亳州市五方九如药业:25元\/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