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吾适三言两语间,就把立意拔高了。
侵略战争被他说成了下乡扶贫。
灵感嘛,自然是来自小日子的那什么狗屁的大东亚共荣圈了。
不同之处在于,小日子的大东亚共荣圈,其实就只是想要荣他们自己。
朱吾适是真的有带领全世界共同致富的想法的。
当然了,前提是大明比他们更富。
大明吃肉他们喝汤,那也比他们现在吃土的生活要好吧。
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果然,这立意一拔高,就是不一样。
穆里尼奥想到应天府,杭州城百姓,再对比一下葡萄牙的百姓,高下立判。
“王爷您说得对,欧洲的王室和贵族们太腐败了,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确实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感谢王爷,感谢大明。”
冯胜和蓝玉默默地在心里给朱吾适点了个赞。
想要让一个人真的臣服,就要让他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做的事儿是正确的。
单纯靠利益的捆绑是行不通的。
不管是最初的韩林儿,还是后来的张士诚,陈友谅。
他们跟朱元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造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朱元璋前期可能也是为了让自己吃饱饭。
可是后来,确实有很大一部分是想要推翻元朝的统治,让百姓们不再挨饿受冻。
如果不是有这个理念在,他也不可能当了皇帝之后还能十年如一日地勤俭节约,努力工作。
同时对贪官污吏又非常厌恶。
包括后来的李自成,为什么都占领京城了,最后还是输了。
因为他造反的目的就不够纯粹。
所以对于首先,他也是以利益驱动,根本没有长远正确的规划,所以他的手下,就只是一帮乌合之众而已。
也就是刚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不然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
朱吾适就是在让穆里尼奥得到利益的同时,还给了他奋斗的目标,而且还是崇高的目标。
如果只是为了利益出卖国家,那他就是葡奸。
现在不一样了,他有崇高的目标,他要让葡萄牙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不仅不算背叛,反而是救世主一样的存在。
名利双收,穆里尼奥想反水都不可能的。
直到这一刻,冯胜和蓝玉才真的觉得可以信任穆里尼奥了。
“王爷叫你老穆,那我也这么叫你了。
老穆啊,未来很长的时间,咱们都要一起共事了。
欧洲山高路远的,我们又对那里不熟悉,以后凡事还要多仰仗老穆兄弟你了啊。”
冯胜抓住机会,跟穆里尼奥打好关系。
穆里尼奥此时满面红光。真的感受到了从来不曾有过的信任感。
这种感觉,让他想起了小时候躺在妈妈怀里的时光。
一样的温暖,一样的充满安全感。
“冯大哥,蓝大哥,都在酒里了。”
穆里尼奥举杯一饮而尽,华夏的酒桌文化都学会了。
这顿饭从中午一直吃到了后半晌,四人才离开食为天。
走的时候,除了朱吾适,其他人都已经站不起来了。
接下来的几天,冯胜蓝玉和穆里尼奥好得就跟穿一条裤子似的,每天都厮混在一起。
这也是朱吾适的主意,除了让他们联络感情外,冯胜和蓝玉还要加深对欧洲的了解。
等到一切都准备好,也到了要出发的时候了。
这一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非常适合出远门。
朱吾适和朱元璋亲自来给他们送行。
这次朝廷的船带着整整一万精锐士兵,还有少量的货物。
这些精锐士兵除了去葡萄牙打仗外,还有一个任务。
就是把沿途骚扰商船的海盗啥的都给消灭了。
这个工作不是无偿的。
所有跟着出海的民间商船都交了保护费的。
自从大明到葡萄牙的航线开辟出来后。
越来越多的大明商人加入了外贸队伍。
等他们有了经验后,也不是一定要跟着朝廷的船队一起出发的。
可是自己组织船队出海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海盗。
凡是有利可图,就必然会有人做这件事儿。
老美那么牛逼,索马里不照样有海盗嘛。
损失了几次后,民间商船就找到了王德发,希望他能跟朱吾适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朱吾适的回答很干脆。能解决,要掏钱。
相对于他们损失的钱,这点儿保护费自然是不算什么的。
刚好这次出海是带着兵的,那就先把沿途不安分的人都梳理一遍,也算是训练士兵了。
毕竟冯胜和蓝玉两人还没有参加过海战呢,这方面经验不足,可以趁机积累一下。
“宋国公,蓝玉,朕在这里预祝你们凯旋而归。”
朱元璋没有说太多的废话。
朱吾适则是拍了拍穆里尼奥的肩膀。
“老穆,为了咱们崇高的理想,加油。”
穆里尼奥目光坚定地点点头。
朱吾适又来到蓝玉身边。
“蓝玉,这次出去,是你成长的好机会,如果你能做好,以后就可以独立带队了。如果这次搞砸了,你以后都不用出去了。
所以这次去欧洲,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太冲动。
但是该出手时,也别犹豫,分寸你自己把握。
我相信你可以的。”
蓝玉很感动,自从常遇春死后,再也没有人如此关心他了。
就算是常遇春,对他也没有这么耐心过。
“王爷,我不会给你丢人的。”
吉时已到,所有人登船,然后扬帆起航了。
等到船队走远,朱元璋看着朱吾适调侃道。
“贤弟你可以啊,都开始拉拢人心了。”
“对啊,我这是为以后当皇帝铺路呢。”
朱元璋差点儿被朱吾适噎死。
他知道朱吾适没有当皇帝的想法,结果他还是不由自主地小小试探了一下。
结果朱吾适根本就不惯着他,直接就怼了。
“走了,回去看孩子了。没事儿别烦我。”
朱吾适说走就走。
看着朱吾适潇洒的背影,朱元璋尴尬地直挠头,确实是自己以小人之度君子之腹了。
他也没办法,习惯了。
天天要跟文官打交道,那些人一个个都是人精,他要是不多留几个心眼子,早就压不住那些人了。
所以谨慎习惯了,时不时就会用到自己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