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使者三日后抵成都。\"
诸葛亮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整个议事厅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我站在文官队列的末尾,明显感觉到周围人的呼吸都停滞了一瞬。
\"来者何人?\"刘备眉头微蹙。
\"诸葛瑾,吾之兄长。\"诸葛亮语气平静,但羽扇摇动的频率加快了些许,\"另有中郎将张温随行。\"
法正轻哼一声:\"名为贺主公得益州,实为探我虚实耳。\"
\"孝直所言极是。\"刘备捋了捋胡须,\"东吴素来首鼠两端,不可不防。\"
我低着头,努力回忆这段历史。孙权此时应该已经对刘备占据荆州不满,但还没到撕破脸的地步。这次使者来访,恐怕是来试探蜀汉实力的。
\"秦校尉。\"
听到刘备突然点我的名字,我心头一跳,赶紧出列行礼。
\"东吴使者至时,你负责展示盐铁改良之效。\"刘备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让他们见识见识我蜀中能人!\"
\"诺。\"我躬身应下,后背却已经渗出冷汗。这是要把我推到外交前线啊!
散会后,我正欲离开,诸葛亮却叫住了我:\"秦校尉留步。\"
待众人散去,诸葛亮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此乃东吴近年冶铁之术,校尉可参详。\"
我接过竹简,展开一看,上面详细记载了东吴的冶铁技术和产量数据。这分明是机密情报!
\"军师,这...\"
\"知己知彼。\"诸葛亮微微一笑,\"校尉改良之术虽佳,然东吴亦有能人。张温其人,博学多才,尤精器械。校尉当有所准备。\"
我郑重点头。回到官署,我立刻召集工匠们开会,决定展示三项技术:新式高炉冶铁、水力鼓风机和灌钢法。这些都是汉代已有但尚未普及的技术,我加以改良后,效率提升显着。
接下来的三天,我几乎住在冶铁作坊里,亲自监督每一个环节。系统虽然仍不时抽风,但关键时刻还算给力,提供了几项关键参数。
第三天清晨,我正在检查水力鼓风机的最后调试,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秦先生如此专注,连关某到来都未察觉。\"
我转身看到关羽站在作坊门口,一身墨绿色锦袍,美髯飘飘,气度非凡。
\"关将军!\"我慌忙行礼,\"在下失礼了。\"
关羽摆摆手,走到水力鼓风机前细细查看:\"此物巧妙,借水流之力替代人力,大省民力。\"
\"将军明鉴。\"我解释道,\"传统皮囊鼓风需壮汉六人轮换,而此物只需一小童看管水流即可。\"
关羽点点头,突然压低声音:\"先生今晚可有暇?关某有事相商。\"
我心中疑惑,但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关羽满意地捋须离去,留下一室淡淡的沉香气味。
午时刚过,一队华丽的马车在卫兵护送下驶入成都。东吴使者到了。
我站在欢迎队列中,远远望见为首的两位使者。年长者约五十岁,面容与诸葛亮有七分相似,但气质更为温和,想必就是诸葛瑾;年轻者三十出头,剑眉星目,举止优雅,应是张温。
欢迎仪式结束后,刘备在刺史府设宴款待使者。我作为技术官员,席位被安排在靠近门口的位置,正好可以观察全场。
酒过三巡,张温突然起身:\"闻蜀中多巧匠,近日改良盐铁之术,温不才,愿一观其妙。\"
来了!我深吸一口气,看向刘备。刘备会意,笑道:\"巧矣,我蜀中秦校尉正精于此道。秦校尉,可否为贵客演示一番?\"
我起身行礼:\"敢不从命。\"
在众人的注视下,我命人抬来一个小型高炉模型和几块铁矿石。随着我的讲解,炉火渐旺,矿石慢慢熔化成铁水。张温看得目不转睛,不时提出问题,我都一一作答。
\"妙哉!\"张温赞叹道,\"此炉设计精巧,较我东吴之法,省炭三成!\"
正当我暗自得意时,意外发生了。演示用的水力鼓风机突然卡住,水流虽然仍在冲击轮叶,但内部传动装置似乎出了问题,鼓风效果大减。
我额头顿时冒出冷汗。这要是搞砸了,丢的可是整个蜀汉的脸!
张温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正要开口,我急中生智:\"此乃故意为之,正欲向张中郎展示故障排除之法。\"
不等他回应,我迅速拆开鼓风机侧板。系统突然弹出提示:【传动轴偏移,需重新校准】。按照提示,我很快找到问题所在,三下五除二修好了机器。
\"模块化设计,便于快速维修。\"我故作镇定地解释,\"传统鼓风机一旦故障,往往需全拆重装,费时费力。\"
张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模块化'...好个新奇说法,然理在其中。\"
危机暂时解除。接下来的灌钢法演示进行得很顺利,张温看得连连称奇,连诸葛瑾都忍不住上前细看。
\"秦校尉大才!\"演示结束后,张温真诚地赞叹,\"此法若在东吴,当可省却多少人力物力。\"
我谦虚地笑笑,心里却长舒一口气。总算没给蜀汉丢脸。
宴会持续到深夜。回驿馆的路上,我正回味着今天的表现,突然被一个黑影拦住了去路。
\"秦先生,随我来。\"
是关羽的亲兵周仓。我跟着他七拐八绕,来到城南一处僻静的宅院。关羽正在院中等候,月光下他的身影显得格外高大。
\"先生今日表现,大振我蜀汉声威。\"关羽亲自为我斟酒,\"关某以茶代酒,敬先生一杯。\"
我受宠若惊地接过茶杯:\"将军过奖了。在下不过尽己所能。\"
关羽摇摇头:\"先生过谦了。关某观东吴张温,确如军师所言,博学多才。若非先生机变,今日险些被他难住。\"
我苦笑一声,将鼓风机故障的实情告诉了关羽。他听后哈哈大笑:\"临危不乱,化险为夷,此乃真才实学也!\"
酒过三巡,关羽突然正色道:\"先生可知关某为何深夜相邀?\"
我放下茶杯,摇了摇头。
\"荆州。\"关羽吐出两个字,眼中精光闪烁,\"关某奉大哥之命镇守荆州,然兵甲粮草常有不济。闻先生通器械、晓经济,故欲请先生助关某一臂之力。\"
我心头一震。这是要让我参与荆州防务?历史上关羽失荆州可是导致蜀汉由盛转衰的关键事件!
【警告!历史关键节点接近!】系统突然弹出红色警报,【原历史线中,关羽因后勤不足致荆州失守。宿主参与可能改变历史进程...】
我强忍头痛,谨慎回答:\"将军信重,在下敢不从命。然盐铁校尉一职...\"
\"此事关某已与大哥、军师商议。\"关羽胸有成竹,\"先生仍领盐铁事,每岁往荆州三月,督导军械制造即可。\"
看来他们早就计划好了。我还能说什么?只能应下。
关羽大喜,又与我详谈荆州防务现状,直到子时才放我离开。
回到驿馆,我刚躺下,系统突然又弹出提示:
【紧急任务:揭露潜伏在成都的曹魏间谍。奖励:政治影响力+20%。失败惩罚:被诬陷为间谍。时限:七日。】
我猛地坐起,睡意全无。间谍?还要我去揭露?这不是把我往政治漩涡里推吗!
\"系统,能给点线索吗?\"我在脑海中问道。
【目标特征:与益州本土派官员往来密切,常出入北城集市。代号:'夜枭'。】
我揉了揉太阳穴。这线索也太模糊了!成都这么大,我上哪儿去找一个代号\"夜枭\"的间谍?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边准备东吴使者团的送行事宜,一边暗中留意可疑人物。按照系统提示,我重点观察与李邈等益州本土派官员往来的人士。
第三天下午,我在集市采购冶铁材料时,无意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张温的随从之一,正鬼鬼祟祟地与一个商人模样的男子交谈。两人见我走近,立刻分开,装作不认识的样子。
奇怪,东吴的人明天就要离开了,这个随从跑到北城集市干什么?更可疑的是,我隐约听到他们提到了\"汉中\"和\"兵力\"。
我假装没注意,继续采购,实则暗中跟踪那个商人。他七拐八绕,最后进了一家绸缎庄。我在对面茶摊坐下观察,不到半个时辰,竟看到李邈的心腹从里面出来!
【可疑度85%...建议深入调查...】系统给出了判断。
但我没有轻举妄动。如果涉及李邈这样的高官,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
傍晚时分,我求见诸葛亮,将所见所闻如实汇报。诸葛亮听完,沉默良久,突然问道:\"校尉为何突然调查间谍之事?\"
我早有准备:\"在下偶然听闻那商人议论汉中军情,心生疑虑,故留意之。\"
诸葛亮锐利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校尉忠心可嘉。此事亮已知晓,校尉不必再管。\"
我识相地告退,心中却七上八下。诸葛亮是相信我,还是起了疑心?
第二天送东吴使者团离开时,我特意留意那个可疑随从,却发现他不在队伍中。向其他随从打听,都说那人昨夜突发急病,留在成都养病了。
蹊跷!我立刻将这一情况通过周仓转告关羽。当晚,周仓带来回信:那人已被秘密控制,确为曹魏间谍,伪装成东吴随从潜入成都,专门收集蜀汉与东吴关系情报。
【任务完成度70%...奖励折半...政治影响力+10%...】系统不情不愿地弹出提示。
我长舒一口气。虽然没有完全靠自己完成任务,但总算避免了失败惩罚。更重要的是,我成功引起了诸葛亮和关羽的重视,在蜀汉权力核心中更进一步。
三天后,刘备正式下令,任命我为\"典军械事\",协助关羽处理荆州军械后勤。与此同时,李邈被调往犍为郡任太守,明升暗降。
朝会上,我站在了更靠近刘备的位置。法正冲我点头微笑,简雍则投来意味深长的一瞥。而诸葛亮,依然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羽扇轻摇,看不出喜怒。
散朝后,我站在刺史府前的广场上,望着湛蓝的天空。不知不觉,我来这个时代已经半年多了。从最初的惶恐不安,到现在的小有成就;从被怀疑的\"墨家传人\",到受重用的技术官员...
\"秦校尉。\"
一个清冷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诸葛亮不知何时站在了我身旁。
\"军师。\"我连忙行礼。
\"校尉近日劳苦功高。\"诸葛亮淡淡道,\"亮有一物相赠。\"
他从袖中取出一枚精致的玉佩,通体碧绿,上雕螭龙纹,工艺精湛。
\"此玉随身佩戴,可避瘴气。\"诸葛亮将玉佩递给我,\"荆州多瘴,校尉保重。\"
我受宠若惊地接过玉佩,触手温润,显然不是凡品:\"谢军师厚赐!\"
诸葛亮微微颔首,转身离去。走出几步,又回头道:\"校尉可知'螭龙'之意?\"
我茫然摇头。
\"螭龙能辨忠奸。\"诸葛亮留下这句意味深长的话,飘然而去。
我握着玉佩,陷入沉思。这是奖赏,还是...警告?
系统突然弹出提示:【检测到特殊物品...诸葛亮贴身玉佩...历史关联度极高...建议随身携带...】
我将玉佩挂在腰间,阳光透过玉身,在地上投下一道淡淡的绿影,像一只窥探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