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爷继续分析道:
“这要是你叶鸣采取行动,报复所致,也还说得过去,可刑部和督府有关衙门查来查去,几起事件均与你没有丝毫关联,特别是冯家和刑部的那个陈宏光,可以说是动用了一切力量和手段,最后只能证明这些事与你没有一丁点儿的关系。
这不是上天对你叶鸣的眷顾,对叶雄和冯文凯这两个与你为敌者的惩罚,又会是什么?
现在人们都在私下里议论,在帝都,不论得罪谁,也不能得罪那个小叶鸣,得罪了他,是要遭天谴的。
你要说自己这不是得到了上天的眷顾,那就是你小子走了狗屎运。哈哈哈......。”
叶鸣听后,心中不免一惊,幸好自己和马奴没有相见,否则,保不准就会被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抓住了把柄,那可就不好办了。
他赶忙说道:
“这也不见得就是天意,或许只是碰巧,如他们平时不检点,得罪了人,人家找上门来报复......”
“别管这是天意还是碰巧,终归都发生在了你小子身上,算是交了狗屎运。
此事以后再谈,现在你就随本王进宫见驾,圣上要私下里召见你这个小商贩。”
“圣上要召见我?!”
叶鸣更是惊得目瞪口呆,举止失措,一时没了反应。
“现在你知道了,还不赶快收拾整理一下这身衣装,将自己捯饬得整洁中看些,要是碍了陛下的眼,有你好果子吃。”
“不知陛下召叶鸣进宫,有何要事,还请王爷事先透露一二,在下也好有点准备啊。”
“皇上叫你去,你去就是了,至于有何事,本王也不知道。”
一路上,叶鸣忐忑不安,暗中琢磨,上次被召进宫,皇上是为了要那神泥,神泥商号虽少了些利润,可自己也赖了皇上一幅亲笔题词,挂在了商号门头。
这看似吃了亏,其实自己可赚大发了。有了这道护身符,从此在世人眼里,自己妥妥就是大夏头一号的皇商,再无人敢于招惹,不论做什么生意,都是顺风顺水,赚得盆满钵满。
那这一次,皇上又是为何要召见自己?难道又对自己有所求?
对,一定是如此。否则,高高在上,手握大夏万里江山的当今圣上,怎么可能会想起自己这个小商贩,还要单独召见。
来到皇宫,早有一名太监等候在那里,道:
“王爷、叶公子,陛下今儿要在东暖阁召见二位,请随咱家走吧。”
上次觐见,是在勤政殿,今天却在更里面的东暖阁,那儿可是皇上读书批阅奏章的地方,一般是不召见外臣的。义王爷还说得过去,可自己只是个布衣商贩,连个外臣都算不上。
心生疑虑,可又不敢多嘴相问,只能是随着那名太监的碎步,向里行去。
高大的殿宇,笔直的道路,给人一种威压的感觉。
天已入秋,宫内树木金色灿灿,除了偶有知了叫声外,整个皇宫内,异常地宁静和肃然。
东暖阁介于前后宫之间,再往后,通过一个不很大的宫门,那可就是另一个世界了,其中居住着皇上的众多嫔妃和宫女,除了皇上外,对其他男人来说,里面就是一片禁地。
“草民叶鸣奉召觐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叶鸣一迈进东暖阁的门,边说着觐见之语,边屈膝跪在了地上。有了上次觐见皇上的经历,今天也算是熟门熟路,不怎么紧张慌乱了。
坐在御案后,正批阅奏章的当今圣上肖天望,并未抬头,只是对一侧的值守太监说道:
“给皇叔看坐。”
随后一双锐目望向跪着的叶鸣,说道:
“你也起来吧,今次是私下相见,不必拘礼。”
皇上上下打量着叶鸣,不易被旁人察觉地微微点着头,暗想,这小子,一年多不见,不仅长高了许多,面目也出落得更加英俊了。
“朕听说你将大清河南岸开发了出来,盖起了不少的宅院,还出了个限购规定,搞得满朝文武和帝都的那些商贾世家,都忙着卖旧宅,买新宅,此事是否属实?”
听到皇上如此不冷不热,不褒不贬地发问,不仅是叶鸣,就是老王爷心里也是一惊,难道此事引起了皇上的不满?
叶鸣虽感吃惊,但也不怎么慌张。在进宫的路上,他就反复琢磨,已判断出圣上今天召见,八成与大清河南岸的开发项目有关。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难,自己的神泥和神漆两家商号,已被皇家薅过一次羊毛了,总不能再薅一遍吧?那只能是南岸开发区了。
叶鸣对此多少也思考了些应答之词。
果不其然,现在圣上一开口就提及了此事,叶鸣顺口就回答道:
“启禀陛下,确有其事。
草民去年发现,大清河南岸,道路不通,寸草不生,是一块荒无人烟之地,至今还没有人能够开发利用,实在可惜。
就咬牙集中近年来赚到的所有银两,设法将南岸的荒地买了下来,建了桥,修了路,将两岸连为一体,计划建些房屋宅院。
这样不仅使帝都那些富裕之家,有了更多的休闲度假之所,也为广大底层百姓提供了打工挣钱,养家糊口的岗位和机会,使他们能够平安过日子......。”
“那你叶鸣在这件事情上,一定又赚得盆满钵满了吧?”
从陛下那脸上,看不出是喜是怒,只听得他继续问道。
叶鸣赶忙回答道:
“启禀圣上,总体上说来,这应当是个能赚钱,有利润的项目,只是前期投入太大,周期又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回本,但再往后,情况就会好些。”
叶鸣看似随口而出,其实这也是他早就琢磨好了的回答。他怕的就是皇上现在就开口向自己要钱或借钱,实话讲,现在商号的现金流已十分紧张,可经不起皇上再薅一把了。
可能是叶鸣这一答复,真的发挥了点作用,皇上再没有说什么,而是转移了话题:
“你叶鸣聪明睿智,机敏非凡,确是一经商奇才。但你年方十六,就陷身于商贾之中,实在可惜了些,你为什么不勤奋读书,经科举,步入仕途,这才是一个有为青年的正道。
还有,将来你有了家室妻儿,还象现在这般,整天在外忙于商务,这可不是个长远之计。”
之前,不知有多少人向自己提出过这样的劝告,包括老王爷,自己也不知回复过了多少遍,现在陛下竟也提及此事。叶鸣只得再一次答复道:
“草民可能命中就与读书和功名无缘,从小虽说家境还算不错,可就是厌烦读书写字,一看到书本和那么多的经典就头痛,更别说参加各类考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