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内送走了程咬金、尉迟恭和武士彟,前面两个走得都挺开心,省心,放心,唯有武士彟走得最为揪心。
“正则,陛下承认曌儿赐出宫当初是考虑不周,为了弥补老夫,想将顺儿赐婚给鲁王当个侧妃。”
秦浩眉头一皱,刚要发问,便听武士彟接着道:“老夫没有同意,夫人与顺儿都不太满意这门亲事。”
秦浩点头刚要附和一声,武士彟又道:“老夫也有些糊涂,一个侧妃居然都不如一个婢女,老夫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看不懂喽。”
啥意思啊,秦浩没听明白,笑道:“应国公啊,媚娘可不是婢女,这点您大可放心。
虽然陛下赐婚公主,小子给您保证,媚娘以后必有一席之地,否则便把小子当成无信之人。”
武士彟见秦浩没理解自己的话中之意,也未解释,又与杨氏嘱咐了一番,怀着复杂的心情踏上了归途。
经过秦浩的良言相劝,管家的经济大权正式给了杨氏,这样武氏兄弟便再也蹦跶不起来了。
只要他们好好经营手中的茶田,自然不会缺少银钱。
兄弟二人有苦难言,明明只是个傀儡,但却只能打碎牙齿往肚里吞。
武顺感到无比的失望,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只觉得心碎了一地,尽管秦浩帮她化解了与贺兰家的关系,但父亲却并未明言自己未来的命运。
若是父亲能把自己许给秦浩当个婢女自己都心甘情愿,只要名正言顺,总好过偷偷摸摸的。
武柔倒是无所谓,反正母亲当了家,自己还不是想去哪便去哪。自己还有那么多的事业要去完成呢,看了大姐一眼,哦对,还有大姐的这点破事得自己操心。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即使掌控了府上的经济大权,杨氏面对两个非亲生的儿子还是颇为无奈,做得过分容易被人说是继母心狠,尺寸很是不好把握。
武曌倒是好一番安慰,只一句有事来寻我便是,霸气尽显无疑。
-----------------
开朝的第一天,房玄龄说的第一件事,便是在朝堂之上提出议定的官员俸禄制度改革,简而言之便是提高了官员的待遇。
众官员自是都欣喜无比,这可是迎来了新年后的开门红。
但紧接着便是画风突变,御史台弹劾交州都督李寿、濮州刺史庞相寿贪污,且证据确凿,
大理寺虽然还未最终定案,对证据也予以了肯定。
庞相寿作为秦王府的旧臣,李世民几度表示想从轻发落,却在魏征的严词反对下,最终也只能作罢,
二人皆被免职判了流刑,李世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才为庞相寿改为了徒刑。
朝堂议定了卢祖尚前往交州任职,党敬元补了濮州刺史。
接下来便是继续推行一些轻徭薄赋的政策,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并与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进行初步的贸易往来。
与周边的国家互派使者,保持好一定的外交关系,以免作战之时背后使些小动作。
杜如晦提出了一项民族融合政策,便是鼓励与少数民族通婚,虽然遭到了许多文臣的反对,但被目光长远的李世民强行通过。
“药师,着兵部逐渐进行武器更新,力争在半年内逐步完成,便采用这把横刀的制式。”
接过高福递过来的桃源战刀,李靖只一打眼便瞧出了出处,将刀递还,郑重应是。
礼部尚书李孝恭出列奏道:“陛下,曲辕犁经过测试,效果惊人,还请陛下降旨加紧制作,以便在开春的籍田礼向天下公布,必能让天下百姓振奋。”
许多不知晓内情的官员都有点发懵,曲辕犁是什么玩意,李孝恭居然还有这个本事,这个尚书才当了多长时间,便就做出了成绩。
房玄龄出班附和:“陛下,臣与克明合议过此事,为我大唐的粮食产量着想,此犁不应以售卖为主,否则不利于推广,
毕竟价格不便宜,百姓手中已有旧犁,对购置新犁的积极性定然很低。”
杜如晦抱拳道:“长安县子向臣等提出一策,臣与玄龄都觉此法甚妙,朝廷花费也不多,却能迅速普及大唐十道。”
李世民来了兴趣,开口道:“克明快快说来听听。”
“朝廷下发一道旨意,大唐百姓可到所属的县衙,用直辕犁免费更换曲辕犁,谓之曰:以旧换新,
这样百姓的积极性定然极高,便能很快普及此新犁的应用,旧犁则统一回炉重造。此策虽有些耗费,然则综合考量,却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戴胄犹豫道:“陛下,此法虽妙,却也有诸多难处。
其一,这曲辕犁制作较旧犁繁杂,工坊产量一时恐难满足大规模的以旧换新需求,若百姓纷纷前来县衙换犁,却无犁可换,易引发民怨。
其二,县衙组织此事,需耗费大量人力登记造册、发放新犁,县衙人手本就有限,恐会耽误日常政务,影响地方治理。
再者,虽说旧犁统一回炉,可运输旧犁、重造过程,皆是成本,朝廷也需精打细算,以免财政吃紧。”
魏徵此时也出列进言:“陛下,戴相所言甚是。臣以为,还需考虑到一些偏远之地,信息传达不畅,百姓未必能及时知晓这以旧换新之策,导致新犁推广受阻。
而且,即便新犁到了农户手中,还需教授使用之法,若无人指导,百姓用不习惯,新犁的优势无法发挥,依然是白费力气。”
房玄龄微微点头,补充道:“戴相所虑已有解决办法,犁铧、犁壁、犁辕为最难的部分,由工部统一制作,而其他简易部分,由本地工坊加工,届时按图安装即可大大提升产量问题。
另外魏相提醒得对,臣建议,可让各州县抽调一些能工巧匠,组成临时教习队伍,跟随换犁的队伍一同下乡,现场教授百姓使用新犁,确保他们能上手操作。
同时,利用驿站系统,加急传递旨意,务必让偏远之地也能尽快知晓政策。”
李世民沉思片刻,目光扫视众人:“诸卿所言,各有道理。朕以为,这曲辕犁关乎我大唐农事根基,普及一事势在必行。
戴相、魏相所虑的难处,需想办法克服,房卿的补充之策可行,即刻着人去办。
传朕旨意,责令工部全力督促工坊赶制曲辕犁,务必保证供应;
户部核算所需花费,合理调配资金;
各地官员务必通力协作,将此事当成当下首要之务,若有敷衍,严惩不贷。
朕要看到,这新犁在大唐十道尽快落地生根,让百姓受益,让我大唐仓廪更丰!”
众臣齐声领命,一场关乎大唐农事革新的行动,就此紧锣密鼓地展开。
-----------------
立政殿中,秦浩为长孙仔细检查了一下身体,冬日虽不是气疾容易发作的季节,但往年长孙却回回加重。
今年得益于秦浩为长孙加装的暖气,与烧炭对比起来少了太多的污染。
看着秦浩认真搭着自己的手腕,长孙只觉得一个女婿半个儿,这话真不是虚言。
检查完毕,秦浩又是啰里吧嗦的一番嘱咐,这个不能吃,那个要注意,保暖很重要,毛衣必须穿,长孙仿佛想起了自己的娘亲。
“娘娘,小子还得给长乐检查一下啊!为何一直不见人呢?”
长孙笑道:“呵呵,你如今都直呼长乐了,胆子倒是大了不少。
她好得很,不用检查了,陛下已为你二人赐了婚,不好再见面了。”
秦浩顿时有些不满,“娘娘,这可不好,身体是本源。
长乐底子可是不太好的,一年半载的难道还不让见面了?这规矩可太不人性化了啊?”
长孙琢磨了一下人性化是何意,责怪道:“正则难道是在埋怨陛下和本宫吗?”
“娘娘就是喜欢乱想,小子把陛下和娘娘放在心中当成神一样,那只是咱们语言上的障碍罢了。
长乐年前手脚有些冰凉,小子一直调理着呢,中断了可就前功尽弃了。”
“唉,这可咋整,本宫如今宁愿你们两个成了亲,总是这般,一天天提心吊胆的。”说完朝侍女示意了一下。
不多时,便见长乐莲步轻移,缓缓走了出来。
身着一袭月白色绣着梅花的锦缎长裙,一头精致高高的飞髻,簪着一支羊脂玉簪,
妆容亦是精心描绘,眉如远黛,眼眸恰似秋水含星,淡淡的胭脂晕染双颊,唇若樱桃,不点而朱。
莲手轻抬,腕间的羊脂白玉镯碰撞发出清脆声响,整个人宛如从画中走来,美得不可方物。
见得此景,秦浩心中有一瞬的发怔,仿佛世间所有的繁华喧嚣,都在这一刻沦为了她的陪衬。
长乐微微屈膝,向长孙行了一礼,轻声道:“见过母后。”
又转向秦浩:“见过正则。”
声音如黄莺出谷,婉转清脆,带着几分羞怯,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秦浩露出猪哥般的笑容,“长乐今日可真是太漂亮了,呵呵。”
长孙一见二人的样子有点无奈,“正则,检查吧,唉。”
一顿摸摸索索,也不知是真检查还是真揩油,反正二人乐在其中,不过最后还是给开了个药方,算是为刚才的行为定了个性。
长孙刚要开口想让长乐回去,便听秦浩开始了和尚念经,问着问着,连夜里上几趟厕所都问了出来。
长乐早就习惯了秦浩的说话方式,也大方的一一道出,搞得长孙觉得自己有些多余。
三人正诡异的聊天,便见李治迈着小短腿跑进了殿中,
一见秦浩,一下子不知道如何称呼,嘿嘿傻笑了一下,扑进了长孙的怀中。
长乐不满道:“稚奴怎么这么没有礼貌了,连人都不叫了呢。”
李治揶揄道:“咋叫?叫啥都不好,索性就不叫了呗。”
长乐脸有点红,开口道:“母后,今日高阳约了女儿去大总持寺烧香,既然正则进了宫......”
话还没说完,长孙连忙打断道:“那可不成,正则进宫还有别的事,再说你们如今可不能再大庭广众的在一起了,被人瞧了,皇家颜面还要不要了?
稚奴,你陪你二姐去一趟吧,平常你不是最喜欢看那些高塔的吗?”
李治小脑袋朝秦浩扬了扬,有点挑衅的味道,秦浩笑笑没有言语。
不多时有人来传秦浩两仪殿见驾,秦浩再狠狠的看了眼长乐,长乐小心脏扑通直跳,为自己花了那么多时间的打扮暗自窃喜。
-----------------
“正则啊,今日早朝议定了那曲辕犁推广一事,此事你又立下了大功,朕都给你记着啊,暂时不提此事。”
秦浩有些无语,大功还暂时不提,那说出来干嘛?气老子吗?
“陛下,些许小事,何足挂齿,您老人家高兴便成,都是微臣应该的,应该的。”
见秦浩态度端正,李世民很是满意,果然赐了婚与没赐婚截然不同,
轻笑道:“年前朔州送来了一批战马,说是正则使了些手段在互市中换出来的,张俭在奏折中也为正则求了情。
朕本来有些生气,想着正则刚立下大功,便原谅你这一次,决定功过相抵,你觉得呢?”
“哦,陛下,微臣正要与陛下说说此事,微臣要弹劾制定互市政策的官员。”
李世民一愣,犹豫道:“说来听听。”
“互市如此大事,官员居然如此草率,漏洞百出。
微臣只是稍微动了下脑筋,便换出这些战马。
虽然臣的本意是好的,是为了大唐多些好马良驹,也为了桃源庄队员上阵能多杀几个敌人,为了大唐能长久的安宁。”
“咳咳,正则直说吧,朕时间紧迫。”
“微臣想弹劾那些官员尸位素餐、玩忽职守、怠惰因循、敷衍塞责、无所用心五条大罪,不杀不足以震慑百官,请陛下定夺。”
李世民差点将口中茶水喷了出来,还五条大罪,不都一个意思吗?还动不动就要砍头,咋地,这是砍上瘾了啊!
“正则看来是对朕的处置有些不满啊?”
“那怎么会?陛下将公主许配给臣,臣与陛下便是真正的一家人,大唐好,便是臣好。
须知这些官员是在挖大唐的根基,怎能轻易放过?也就是臣及时发现了漏洞,
否则长此以往,谁知道有哪些心怀叵测的人,偷偷准备了多少马匹,若是有造反发生,他们就是罪犯的帮凶。”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你说的只是可能,无有实证,朕岂能因莫须有而随意处置官员。
都如此行事,官员还如何用心为朝廷出力,岂不是一个个都提心吊胆的?”
“陛下所虑甚是,那不砍头,也得有处罚。
大唐如今缺马,护卫队都要上战场了,马还不够呢,便罚他们赔臣四百匹战马吧,
否则臣定不依不饶,日日弹劾,直到成功。
回头臣还得找魏相说说此事,就不信还找不到说理的地方了?”
李世民连忙说道:“新年刚过,堆积的琐事颇多,就别去打扰魏相了吧。
朕决定从这千匹战马中,选出四百匹来奖赏给正则,用以奖励进献曲辕犁的贡献。”
秦浩连忙躬身行礼,大声喊道:“谢陛下隆恩。有了这些战马,臣定然踏破草原,还陛下一个安定的北方。”
李世民脸有点红道:“多去指导一下将士们练习滑雪,此事无比重要,不可懈怠,知道吗?”
出了朱雀门,正巧见长乐与高阳的车驾并驾齐驱,队伍向永阳坊而去,秦浩心中隐隐有点好奇,感觉好像忘了什么事情。
大总持寺是不是有个辩机?这怎么刚刚成婚就要开始一段神奇之旅吗?
回头得朝遗爱师弟收点利息,要是没有老子,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