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宫,两仪殿中,李世民并未如往常一般端坐在那象征着至高无上皇权的龙椅之上,而是与尉迟恭相对而坐。
李世民缓缓开口:“敬德,朕今日找你来,是想与你聊聊过往之事。想当年玄武门之变,你立下赫赫战功,朕封你为吴国公,委以右武侯大将军之职。你的功绩,朕与大唐百姓皆铭记于心。”
尉迟恭微微低头,神色中既有自豪又有谦逊:“陛下谬赞,臣不过是尽忠职守罢了。”
李世民话锋一转:“然而,自朕登基以来,却见你一次次在朝堂之上跋扈,不将众位大臣放在眼中,此次对任城王更是无礼,竟致重伤,朕实在心痛。”
尉迟恭面露愧色,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李世民轻叹一声,口气极其严厉道:“敬德啊,朕深知你忠勇非凡,然而你的行为却着实令朕感到失望。
你恃功而骄,时常揭他人之短,与朝中官员相处极不和谐。朕实不愿看到功臣们皆如你这般,以至于走向不可挽回之境。
昔日朕研读《汉书》,见汉高祖之功臣,鲜少有能保全自身者,心中常责怪汉高祖。故而朕登基之后,一直致力于保全功臣,期望他们的子孙能够平安顺遂。
可如今见你之所作所为,蔑视国法,目无朝廷,方才领悟韩信、彭越之所以被杀,并非汉高祖之过失。
你虽对朕忠心耿耿,对朝廷建有大功,却也应当严格约束自己,切不可做出令自己追悔莫及之事。
朕不愿重蹈汉高祖之覆辙,朕期望与功臣们共享富贵,让大唐之荣耀绵延不绝,使子孙后代繁衍昌盛。敬德,你可明白朕之良苦用心啊?””
尉迟恭闻言,心中惧震,连忙跪地哭道:“陛下,臣知错了。臣一时糊涂,犯下大错,请陛下责罚。”
李世民起身,亲自扶起尉迟恭:“敬德快快请起,朕并非要责罚你。朕只是希望你和其他武将能够明白,国家律法虽有赏罚分明之规,但功过相抵也应有个限度。
朕希望你们能够约束自己的言行,莫要因一时之骄横而毁了一生的功绩。否则,必将追悔莫及。我们君臣如能有始有终,才是朕的心愿啊。”
尉迟恭眼中满是感激与敬畏:“陛下之恩,臣没齿难忘。臣定当改过自新,约束言行,为大唐尽心尽力。”
李世民道:“朕欲缓和你与众臣间的矛盾,让你到地方任职,可愿吗?”
尉迟恭跪伏应是。
长乐拿着一本昨日秦浩送进宫中的新漫画《孙子兵法》,举着册子阅读着,长孙看着女儿奇怪的动作,感到莫名其妙。
李治迈着方步走进殿中的一刻,长孙忽然心有所感,见到李治径直走向长乐的一瞬,顿时明白了女儿看来真学到了孙子兵法中的以利动之,不禁摇头苦笑。
这所作所为越来越有秦浩的影子,为什么所有人与秦小子待时间久了都会或多或少的被影响,而不是影响他呢?这真是个可以设个一百万贯科研经费的课题。
“二姐,你看的这是什么呀?”李治率先出击。
“是兵法,稚奴今日为何没有出去玩,殿中多无聊呀?出去玩吧。”
“二姐,你这是不是漫画版的兵法?”
“啥版都是兵法,小孩子看不懂的,去玩吧啊。”
“二姐,我也想看兵法。”
“兵法小孩子看了也没劲,去玩吧啊。”
“二姐,我就想看,你之前答应过我的。”
“是吗?我不记得了,那我出去走走,稚奴,陪我走走吧。”
“哎,二姐想去哪里我都陪你去。”
看着二人旁若无人一般从自己面前走过,长孙感觉很没存在感,想了想也没开口,稚奴这孩子,唉,总是长不大。
进了偏殿外间,李治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拿漫画,长乐一缩手,李治抓了个空,不由得急道:“二姐,你刚刚答应了我的。”
从怀中又抽出一本三国演义漫画递给李治,“这本给你看,是讲历史的,听说仙客来每日都在说书,我本也想去听,可惜姐姐是女子,不是很方便,唉。”
李治接过册子,急忙翻开封面,哇,这个好,这个是打仗的,就站在原地,一页一页的翻动起来,
漫画毕竟只是讲个大概,画虽好看,情节却无法细说,不到一刻钟,便翻到了最后一页。
李治不舍得打算再翻一遍,长乐小手一伸道:“稚奴,还给姐姐吧。姐姐还没看过呢,就先给稚奴看了。如果能听到仙客来的说书就好了,稚奴听过吗?”
李治向往道:“我倒是听尚食局采买的小官说过仙客来,每日都乌泱泱的人,他们还采买过那里的卤肉,我还吃过呢,非常美味,真想去见识一下。”
长乐见诱导见效,开口道:“父皇答应过让我出宫散心,可是东西两市那里人多眼杂的,我一个人去太不方便了,我想让四哥抽空带我去见识一下,可四哥近几日都没进宫。”
李治眼珠乱转,“二姐带我去,哦,我带二姐去如何?”
长乐为难道:“可是你总是淘气,出去了不听话,我可要挨骂了。”
李治忙道:“我都听二姐的,除非有危险时,二姐得听我的。”
长乐一副下不了决心的表情,叹口气道:“好吧,既然稚奴也想去见识一下,那我们近几日安排好便去,如果父皇问起,你知道怎么回答吧。”
李治满满期待地点了点头。
-----------------
“婉娘,怎么这么长时间才来呀,东西都快被这个小贪吃鬼给吃光了。”武曌边叫着人边不满的瞪着武柔。
“少爷弄的那炉子好暖和,如果是冬天,定会让房间温暖如春,现在弄得我都有点盼望冬天快些到啦,哈哈。”
“大姐、小妹,这位便是靖和县主罗婉清,大郎给起了婉娘,你们也叫婉娘吧。”二人都站起身向婉娘轻施一礼。
“哎呀,干嘛那么客气嘛,我也跟武姐姐一样叫你们大姐、小妹好不好?嘻嘻。”
武顺点了点头,武柔不干了,嘟着嘴道:“婉娘,你可没我大,我听二姐说你才十三,我都十六了,这样我不是吃亏了。”
婉娘吃惊的看着武柔娇小的身躯,身高好像和自己一般高,还比自己大了三岁?望了望武曌的身高,又看了看武顺的身高,还是不敢相信。
武柔哪看不明白婉娘的意思,不高兴道:“我幼时生过一场病,身高便不再长了。”
武曌解围道:“婉娘,小妹也算是命大,身高虽不长了,但是也保下了一条命,却也奇怪,吃得最多,却也不胖,总是这般幼小,你说奇怪不奇怪?”
婉娘连忙开口道:“对不住,我不晓得,那我叫你一声三姐,你莫生气了,少爷知道了还以为我待客不周呢!”
武柔瞬间嘻嘻笑道:“婉娘你的衣裙真漂亮。”
武曌见小妹又要使坏,忙开口道:“今日中午吃什么?”
婉娘开心道:“少爷说人太多,做菜太麻烦,中午咱们吃火锅。还说夏天吃火锅,汗珠成串赛璎珞。”
又看了看二人身上的薄衣,戏谑道:“你们可要当心些,可别走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