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付校长办公室出来,两人很是兴奋,意外之喜啊意外之喜,咱们怎么没想到呢,可以在自己家门口摆个菜摊子。
云洁更是自责,云平没想到,自己为什么也没想到呢,这不就是个小超市吗?
后世各种家属院和小区的小超市,不就是开在大门口入口出口,人流最多的地方嘛。地方不用大了,或者干脆开在车库里。
说干就干,兄妹俩回到家属院,在家属院南南北北,里里外外转了好几遍,越看越觉得,咱们小院子的位置真是得天独厚。
整个学校的布局是这样的:方方正正坐北朝南的大院子,正门开在南边中间,一进南门,迎面是一条大甬路,甬路两侧先是几排平房,后面是主教学楼,前几年刚盖的新楼,教学楼北边,楼梯后面,有个不大的小门,沿着一条小一些的甬路,通向后院,后院是宿舍区、家属院、操场、菜地等生活区域。
甬路东边是大大的操场,操场再后边是后勤区,菜地,养猪场啥的。
甬路西边是大片的宿舍区,先是家庭宿舍,再是学生宿舍,最后是老师单身宿舍。
教学楼的西边是学生餐厅和老师餐厅,往北是西区家属院。
从主教学楼北门出来,走个100米左右,就到了连家小院,之前爸爸经常开玩笑,说咱家这个位置好啊,上下班每次节约10分钟,每天节约30分钟,全家六口人,每天节约180分钟。
听着好像很有道理,妈妈赶忙夸奖他会挑房子。
现在,这个房子的位置优势又体现出来了。所有师生,如果不是从教学楼直接去食堂,只要回宿舍,不管朝北走还是朝西走,一定会经过连家,如果在这里摆个蔬菜摊子,还真是挺方便的。
云洁甚至在考虑,在这个地方开个小卖部也行啊。真是得天独厚的位置。
也不知道六中发展比较慢还是咋回事,整个家属区并没有小卖部,回想作文竞赛时住宿的那个校区,虽然宿舍条件不大好,但楼下不远处还是有个小卖部的,卖些针头线脑、零食玩具啥的。
或许因为六中在镇区,离供销社比较近的缘故?
但学校里的师生不能买个针头都要跑到供销社去吧。
对了,现在的学生手里哪有闲钱啊。
可老师们有钱啊!
先把蔬菜摊子支起来吧,小卖部的事情,过段时间看看情况再说。
西区家属院那边,付校长说了,既然有人告状,这几天就先不要过去了。可过几天后呢,到底还让不让去呢?付校长没说,那就是没有不让咯!
摆摊的地点选好,摆摊时间却让兄妹几个犯了难。
早上吧,倒是有空,但老师们都是吃过早饭再去上课,才能路过连家小院,总不能提着菜去教室吧。
中午呢,大多数师生直接去食堂吃饭,不从连家小院路过。
晚上呢,下午放学大约5点钟,走读的师生从南门出校回家,其他的人有些去操场,有些回宿舍,这倒是一天之中最悠闲的时间,也是校园里人气最旺的时间。
小院正东方就是操场,这样操场上的人也能看到西边宿舍区摆摊的连家兄弟。
这个时间段是最合适的。
但还有一个问题,每周二、周四,这个时间段是云平回姥家拿菜的日子,这就没法兼顾了。
“这有啥,该轮到我出马了!”云洁终于有了参与卖菜的机会。
之前为了照顾连莲,云洁几乎被绑在了家里,哪也去不了,看着云平云升奔波卖菜,她什么都插不上手,只能在家把家务做好,饭菜做好,解决好兄弟俩的后顾之忧。现在终于有了让她大展身手的机会了!
说干就干!
第二天是周五,早上云平没有照常去西区卖菜,下午一放学,云平和胥勇、胜利三个人,一溜烟跑回小院,赶在大部队出来之前,把蔬菜在门口摆好。
为了迎接今天的开业,昨天傍晚去姥家拿菜,特意把菜绑得整整齐齐,一小份一小份的,小油菜、茼蒿、吃不够的蒜苗,土豆子、甘蓝。每样都不多,价格压到了最低。
胥勇面对学校师生,丝毫不露怯,大大方方喊道:“卖菜喽。连家小院的蔬菜,新鲜又便宜。蒜苗两毛钱三斤啊,三斤一大捆!”
路过的人还真不少,听见胥勇的吆喝,都往这里看一眼,原来是几个学生模样的人在东墙根上守着一个蔬菜摊子,卖菜呢。
但大多数也就是看看,连停下脚步问一问的都没有。
云洁很诧异,观察了一会,也便发现了问题症结。
云平、胥勇、胜利、云洁、云升、连莲,六个人一字排开,站在东墙根下,脚下是五样菜,人比菜多,太有压迫感了,谁敢过来啊。
马上调整策略。
云洁安排云平云升蹲下,守着摊子,胥勇和胜利安排到路边,跟熟悉的人打招呼,介绍连家的菜摊子,云洁和连莲蹲在云平云升对面,权当是买菜的顾客。
刚才呼啦啦过去一堆人,都是急急忙忙回去有事的,这会子又稀稀拉拉出来几个人,脚步就显得比较悠闲了。
估计这些人可能来菜摊上看一看。
果然,有个中年模样的老师,抱着几本书走过来,看来是有买菜需求,云平赶紧招呼:“今天有自家种的新鲜蔬菜,看看您有需要的吗?”
来人从眼镜框上侧看了一眼云平,又看了一眼云升,没有说话,扒拉半天,捡了一捆蒜苗,一捆茼蒿,一个甘蓝,云升连忙用手接着。
“嗯?”老师又从眼镜框上看了一眼云升,意思是就要这些了,多钱。
云升唱价:“蒜苗三斤2毛。茼蒿一斤2毛,甘蓝一个2毛,一共6毛钱!”
老师终于开口:“都是2毛?不用秤?”
“不用的老师,都已经称好了,都是2毛一份。”
老师看看地上的菜,土豆也是分成一堆一堆,小油菜也是一捆一捆。都是一盘菜的量。
“都是2毛?”
“是的,都是2毛。”
“那就一样来一份吧。”
云升接过一块钱,麻利把东西归置在一块,“老师,东西太多了,我帮你送回家。”
老师很惊讶的样子:“还能帮忙送回家?”
“是啊老师,咱们满2元送货上门,今天虽然不到2元,可东西太多了,我看您拿着书腾不出手来,我帮您一起吧。”
老师终于笑了,还有这服务,真是意想不到啊。
旁边正在挑菜的一个大妈问:“还能送货上门?必须满2元吗?”
云升说:“也不是必须,一般满2元或者满5样菜送货上门,但只要我有空,都帮您送到家门口。”
“是吗?那太好了,唉,老了腿脚不好,拎着2样菜回家,路上得休息好几遍。”
看这边热闹了起来,过来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大家讨论起来。
“这不是早上在家属院卖菜的哥俩吗?怎么跑这里来了。”
“在西区家属院他们就帮忙送货上门。菜也新鲜,比集市上还便宜呢。”
“过年时他们帮忙把几十斤白菜送到俺家厨房,可解决大问题了。”
“你们早上还去西区家属院摆摊不?”
“你们每天下午都在这里摆摊不?”
“你们家的菜怎么这么便宜?”
云平云升左右逢源,解答着顾客的各种疑问,手里也没停,拿菜、收钱,多亏今天把菜都打包小份了,一阵忙乱过去,菜已经下去大半。
胥勇和胜利跑过来看看,很满意,继续张开喉咙吆喝:“卖菜咯,全部2毛一份,全部2毛一份!”
云洁对云升竖起大拇指:“你刚才很棒,你是怎么想到送货上门的,还满2元或满5样送货上门,很抓人啊。”
云升挠挠脑袋:“我看他抱着书不方便嘛,5样菜挨个看了一遍,明显是都想要却怕拿不过来。”
云平说:“我也觉得这样很好,反正咱们人多,住得又不远,咱就送货上门,这样大家就买的多了。再就是以后可以先打包成一份一份的,老师们都注重时间效率,这样节省他们的时间,也可以提高我们出货和算账的效率。”
其实他是怕算账,一加上小数点就算不过来。
一会时间,菜就卖得差不多了,还剩几样菜,云洁大手一挥:“收摊,回家做饭去!今天我做饭,胥勇和胜利也去家里吃!”
胥勇和胜利对视一眼,求之不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