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飞看着众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然后笑着提醒王义,“王义,你可想好了,要是真参与进去,到时候可别后悔。”
王义满不在乎地拍着胸脯说,“飞哥,您放心,电视里天天宣传,这玩意儿肯定没问题……种活一棵树国家补贴三百多呢。”
秦飞默默看着他们叹了口气,在他看来,这里的各位,智商真的堪忧啊……“你们真以为这玩意儿能挣钱?”
秦飞记得很清楚,最近由于北方边境区北边的那个游牧国家放牧过度,把他们那边的草原啃得差不多了。
导致了土地大面积沙化,也因此,很多龙国城市身受沙尘暴的侵扰苦不堪言,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国家便开始扶持鼓励民营企业家去北方边境区大规模种树。
但,此时的国家高层急了眼,再加上负责此事的高层,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理论派人物,急着开干,结果种在边境的树大多因为环境恶劣无法存活,一笔又一笔白花花的银子也因此打了水漂。
也因此,各种各样的成本也不得不一步步追加,导致种树之后的收入完全补不回损失的成本。
最后各路大佬们亏得没办法,纷纷跑路,只能由国家强制接管,派遣专业人士把这件事接了下来。
就这种项目……秦飞真的没兴趣,不是他不爱国,而是他不想看到自己的钱白白损失,却无益于国家。
王振国搞这个也就算了,那是他自寻死路,秦飞不知道他的兄弟们去搞这个干什么。
“各位兄弟们,你们有学过地理和生物的没有?”
“好好想想,就咱们北部边境区那个气候,国家现在倡导的那二十几种树,哪个能在那地方轻易活下来?”
“说句不好听的,到时候种的不是树,而是树和为了保证树能活下来的一系列防风大棚之类的东西。”
“均摊下来,一棵树的成本差不多八千起步,各位自己看看种活一棵树,国家给的补贴是多少。”
嗯……三百,是啊,三百,原则上来说,此时的树苗一棵也就十几块钱,除去人工成本加上后续维护,明面上确实能赚到国家的钱。
但是,秦飞刚刚也说了,因为种种原因,一棵树想要成活的实际成本,是八千多……
“当然了,我知道大家都是爱国好青年,有人想要去为国家做贡献,我不拦着,还要祝你们好运。”
众人听了秦飞的话,脸上大多露出怀疑的神色,不太相信秦飞的说辞。
就连吕飞也开始嘀咕了,“飞哥,真有那么夸张吗?说不定能找到赚钱的门道呢。”
“吕飞,你上过几年学啊?这玩意儿高中课本上就有啊。”
“沈大记者,你说呢?这事儿能挣钱吗?”
沈冰月此时,是秦飞的秘书,所以在刚才卢宛月汇报的时候,她就在了。
听到卢宛月汇报回来的内容,她是勉强才忍住没有笑出声的,但现在这个场面,嗯……
她突然觉得,她不笑好像是对的,因为这一笑,可是把秦飞这群老兄弟们全都嘲笑了。
想到这里,他看向了秦飞,“各位,秦总说的是对的,北方边境区常年风沙漫天,沙尘暴几乎隔几天就有一次。”
“在这种天气肆虐下种树,简直是在开玩笑,我都不明白上面是怎么想出这招数的,沙漠种树,确实能有效复绿改善气候,但不是这么个改法啊,这玩意儿得一步一步来。”
“不然各位以为,大西北为什么需要建设这么多年?”
众人听了沈冰月的解释,虽然有些将信将疑,但也都陷入了沉思。
秦飞看着大家,知道一时之间难以改变他们的想法,便说道,“这样吧,大家先别急着做决定,多去了解了解相关信息,慎重考虑之后再做打算。毕竟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关乎大家的利益。”
“另外,我刚刚也说了,如果有人真的热爱祖国,想要为改善祖国的环境事业添砖加瓦的,我不拦着。”
这种事,确实不能拦着,还得恭恭敬敬地送走,毕竟有句老话说得好,为道者,舍生取义,乃大成也。
不过,高山村里出来的这帮兄弟们,显然没那么高尚的情怀,大部分都是奔着挣钱去的。
听秦飞这么说,也只得点点头,陆续离开了办公室。
送走了众人之后,秦飞则将注意力重新放回王振国身上。他可太清楚王振国了,这位就是个干事惜身见小利忘命的主。
这次必然是被表面的利益冲昏了头脑,但无论如何,这可是一个绝佳的反击机会。
只要等他们把钱都赔进去,到时候就能一招制敌,但眼下,还不是时候,“沈大记者,帮我个忙呗。”
沈冰月好奇的看着秦飞,“什么忙啊?”
“沈秘书,帮我收集一下关于北方边境沙漠种树项目的详细资料,包括政策、环境状况、过往案例等等,越全面越好。”
沈冰月点头应道,“好的,秦总,我这就去办。”
在沈冰月收集资料的同时,秦飞又联系了一些在商业领域和学术界颇有造诣的朋友,向他们咨询关于沙漠种树项目的看法。
得到的反馈果然与他的判断一致,这个项目看似有利可图,但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几乎必定亏本。
所以,这就是个赔本赚吆喝的买卖,除了真正热爱国家的人,谁碰谁傻。
三天之后,沈冰月将整理好的资料放在了秦飞的办公桌上,“秦总啊,要我说,他们想要干,你就让他们去呗。人要作死那真拦不住。”
秦飞摇了摇头,“沈大记者啊,我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兄弟们撞南墙呢?肯定要拉一把啊,一会儿你把你收集到的这些,给弟兄们发下去。”
与此同时,王振国正满心欢喜地筹备着他的沙漠种树大业。他四处拉拢投资,凭借着能说会道的本事,还真吸引了不少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加入。
看着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王振国越发觉得自己找到了一条发财的捷径,却丝毫没有察觉到即将到来的危机。
他甚至和众人约好了,要在天香茶楼见面,商谈具体出资成立有关方面公司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