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脸现在已经是半大小狼了。
按道理,像它这么大的小狼可以跟随母亲一道去猎食,得学会自己猎食物了。可狼王后却让它留在洞里,每次出去都不领着它。
狼王后多疑,虽然它喜欢小青狗,信任小青狗,但对小青狗还不是很放心,怕自己和小花脸都走了,小青狗偷偷带着人孩逃走,或是它跑回屯子里报信,再把人领到这里来接走人孩。
所以,狼王后每次出去都不带着小花脸,留它在洞里监视小青狗。
狼王后倒不是怕小青狗走,小青狗走了它还减轻负担了;狼王后也不是怕人孩回到人那儿,人孩要是回到了人那儿它还反倒省心了。
关键是,狼王后知道人孩的父亲现在还没有回来,把人孩交给别人它不放心。
因为人心叵测,它怕人孩落到坏人手里。如果人孩遭遇不测,将来它没法向人孩的父亲交代,也对不起人孩死去的母亲。
小青狗知道狼王后防备它,但它能理解狼王后,知道狼王后是为小主人着想,所以它没表现出不高兴,反而对狼王后越加敬重。
狼王后不在洞里的时候,小花脸见小青狗守在洞口不搭理它,就去跟铁蛋疯疯。
铁蛋在地上一边爬一边挥动着小胳膊,又抓又挠的。
小花脸脾气酸,被铁蛋抓疼了,上去就咬一口。
铁蛋的肉皮嫩,小花脸虽然不是真咬,但也破皮出血了。铁蛋受了委屈,就“啊啊”的大声叫唤。
听到铁蛋叫唤,小青狗就赶紧回洞里,到铁蛋跟前把小花脸撵走,自己用舌头舔他破肉皮流血的地方。然后守在铁蛋身边,不让小花脸靠近小主人跟前。
铁蛋看小青狗把小花脸打跑了,为他出了气,马上就不叫唤了。小青狗舔他的时候,他像抓小花脸那样抓它,乐得一“哈哈”的。
小花脸看人孩跟小青狗亲近,小青狗对小主人百依百顺,他们在一起玩得那么开心,就开始嫉妒,坐在一旁生气。
小花脸觉得每天守着人孩和狗太没意思了,哪有跟妈妈出去狩猎好?妈妈也真是的,他们跑就跑了呗,干嘛让我看着呀?他们在这儿有什么好处啊?人孩一天除了吃奶就知道叫唤,是个累赘;狗呢,连个兔子都抓不着,纯是一个白吃饱!留下他们一点用没有,不如让他们趁早走得了!
小青狗看小母狼生气了,不高兴了,想到小母狼留在洞里是监视他们的,不能给得罪了,就摇尾乞怜的赔不是,很怕它在背后向大母狼打小报告,说自己的坏话。
小花脸讨厌狗这种卑躬屈膝的表现,一脸不屑,“哼”了一声, 跃出山洞跑了。
小青狗追出洞口,看小母狼跑远了,眼睛里顿时放出一道亮光,回到洞里瞅瞅小主人,心想,要和小主人逃走,现在是个难得的好机会。
它走到铁蛋身边,张开大嘴在铁蛋的后背上比量一下,试图像大母狼那样把他叼起来。
“啊!啊!”铁蛋身上的肉皮被小青狗的牙拐着了,疼得直叫唤。
小青狗的嘴含住铁蛋的后背,还没等叼起来呢,听见铁蛋叫唤赶紧松开嘴,瞅着铁蛋“呜”了一声,感到很无奈。
铁蛋以为小青狗咬他,就想逃离,本能地向洞口爬,边爬边“啊啊”叫唤。
铁蛋现在发出的“啊啊”声,不是在哭,而是在喊,是那种呼唤的喊。
小青狗每天在洞里守着小主人,当然能辨别出来小主人是哭是喊,而且还知道小主人的“啊啊”是在向大母狼呼喊。
小青狗心里纳闷,它纳闷的不是因为小主人呼唤大母狼,大母狼对小主人百般疼爱,小主人遇到攻击呼唤大母狼来保护是在情理之中。
它感到纳闷的是,自己的嘴也不比大母狼的嘴小多少,牙齿也都一样,为什么大母狼嘴含着小主人走都不叫唤,而自己的嘴刚含住还没等叼起来小主人就疼得直叫喊?
这究竟是咋回事?小青狗感到很不理解。
狗当中,小青狗已经算是够聪明的了,可跟狼王后相比,它还不算聪明。
刚才,它只是看到机会来了,就想带着小主人逃走。可它有没有想过,小母狼赌气离开了山洞,会不会是大母狼事先安排好了的故意考验它?
如果它把小主人带出了山洞,被大母狼半路截住了咋办?大母狼能放过它吗?
即使它能把小主人带回屯子,男主人被抓走了还没有回来怎么办?它有能力养活小主人吗?
小青狗想到的,狼王后早已经想到了;小青狗没想到的,狼王后也早替它想到了。
比如,狼王后早就防备着小青狗跑回屯子里报信,带领人来向它讨要人孩。
这一点,小青狗当时就没有想到。
如果它能趁这个机会,像狼王后预想的那样偷偷跑回屯子里,即便男主人没回来,它完全可以去向它的老主人杨三叔报信。说不定杨三叔会有办法赢得狼王后信任,同意把铁蛋交还给人类。
这样,小青狗既帮助小主人回到人群,而且自己的风险也很小,一旦行动失败,它自己还有逃命的机会。
相比之下,狼王后在人孩的这件事上就非常谨慎,它之所以把人孩一直留在身边没有送还回去,是因为它心里有数,知道人孩的父亲现在还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