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汉十分不满:“我们自己都吃不饱饭,哪有闲粮供养他们呀!我反对!”
另一个抱孩子的中年女人道:“就是,再说了,他们带着病,谁知道,会不会传染啊!那还让不让人活了啊!”
众人纷纷附和。
老汉接着道:“这帮人到底安的什么心,谁知道?万一,我们给了粮,别说他们还了,如果他们吃饱了,有力气了,来抢,我们这一群老弱病残又能有什么办法?不能给,绝对不能给!”
“可是……万一我们不给,他们恼羞成怒,现在就来抢,我们不是一样没胜算?”那中年女人将孩子搂了搂,害怕得轻微发抖,“要不,我们报官吧!”
“报官?”老汉冷笑一声,“你忘记了前年,阿玉他男人不就是因为告发盗贼,结果被县太爷打瘸的吗?那个昏官,怕是在我们刮得更多。”
阿玉的丈夫低下头,悄悄将那只瘸腿往后藏了藏。
村长“吧嗒、吧嗒”抽了好几口烟,愁得胡子都快掉光了,一言不发。
阿玉缓缓起身,站到了大石头上,热泪盈眶道:“各位乡亲们,还记得去年,咱们村被辽军打秋风,是谁将那些辽军赶跑的?前年,山贼来洗劫,又是谁不管生死,进山擒贼?是我们大周国的将士!有贪官,可也有爱国将士!有时候比疾病更难克服的是人的偏见,他们虽丑陋,但他们曾经保家卫国。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现在,他们有难,我们如何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去死呢?乡亲们,莫让将士们寒了心啊!”
众人听完,全都一言不发,只觉得脸上热辣辣的,有些羞愧。
是啊,莫让将士寒了心啊!
他们为国已经牺牲了这么多!
村长狠狠抽了两口手上的旱烟,站起身,狠了狠心,下定了决心,朗声道:“这样,每家把家中口粮拿出五分之一来,这几日都进山去挖野菜去,我们熬一熬也就过去了,至于他们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他们的命了,我们也算仁至义尽了!他们带着病,就不让他们进村了,这他们也能理解,我们这些老不死的倒没什么,毕竟还有那些个孩子。”
众人面面相觑,还是一言不发,心中却都有着各自的盘算,想着能瞒下些粮食。
村长将烟杆子在鞋底狠狠敲了敲,狠了狠心:“就这么决定了,如果当初不是他们,我们还能站在这吗?我们要知道感恩,给娃子们做个榜样!如果让我知道有谁私藏粮食,那就逐出牛家村!牛家村没有这种忘恩负义的人!散了吧!”
众人各自盘算着,虽然心中不满,但也不敢抗议,这个年头,若是被逐出牛家村,哪里还有活路啊!众人默默离开,却也没有人再反对。
————————
几日后,阿玉挎着篮子给士兵们送药材和食物,走到洞口,只听到里面人声鼎沸,好像正在开大会,阿玉想着不要打扰,就决定就在洞口停下,等他们开完会,再进去。
山洞里士兵们正在抢夺食物,毫无军纪可言,一个最年长、威望最高的中年男子大喝一声,让所有人蹲好。
他这一喝,大家纷纷停了手。他开口道,只不过一张嘴却是辽国的语言:“看看你们的样子,还有点辽国将士的骨气吗?我们要感谢上苍让我们活下来。这些食物我们要省着点吃,多熬点时间,等力气恢复了,山下那些村民的东西,还怕拿不到手吗?总攻的时间就定在五天之后,具体细节,我们再商议。”
“还记得三年前吗?我们是怎么被当作瘟神赶出军营,我们能够逃到此地,是天神保佑!如今,我们的好日子马上就要到了,耐心些吧,将士们!我们要让那些伪善的村民付出代价!这是他们不让我们进村的代价!到时候土地、房屋都是我们的!”中年头领慷慨激昂,众人纷纷响应。
聚会结束了,将士们鱼贯而出,一眼就看到在洞门口等待的阿玉,笑盈盈地冲山洞里的一个男子起哄道:“阿武,你的相好来找你了!”
男子羞涩地从山洞里出来,给了带头起哄的那个士兵一下,假装生气道:“别胡说!”
这个阿武就是那日阿玉救下的那个男子。阿玉笑着将篮子递过去,跟阿武交代了几句,就走了。
见阿玉走了,那个中年首领一脸严肃地走到阿武身后,满眼杀意:“刚刚我们说的,她不会听见了吧?”
阿武后背一冷,故作轻松:“不会,我试过,她听不懂契丹话。”
中年首领还是很警惕:“最好如此,有时候,可不能心慈手软!”
阿武点头称是。
——————
阿玉家中只有她一人,公婆早先年已经过世,夫君不久前也失踪了,有人猜是不是被抓了壮丁,反正生死未卜。
阿玉匆忙起身,用木簪子简单挽起一个发髻,想要外出查看,谁知,本就不牢固的门被撞开,刘家婶子慌慌张张地抱着两岁的憨娃儿,踉踉跄跄地跑进来,她腿上鲜血直流,刘家婶子气息微弱:“阿玉,快跑!辽人来了!”
还未等阿玉反应过来,刘家婶子将憨娃儿往阿玉怀里一塞:“求求你,帮我照顾憨娃儿,我的腿被砍伤了,跑不远了,你们快跑!”
阿玉虽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但这个乱世,这种警觉是本能。阿玉当机立断,抱起憨娃子从后门跑了,她往山上跑,那方向正是阿武他们之前躲藏的山洞。
阿玉还是来到了山洞外,山洞里安安静静,难道连他们也遇害了?阿玉抱着憨娃子,小心翼翼地往里走,山洞里横七竖八地丢弃着大周士兵的衣物,还有一些契丹物件,阿玉心中渐渐明了,这些士兵哪是什么大周士兵,根本就是辽国的逃兵!
阿玉赶紧转身想往外跑,谁知听到洞口传来了人声,还有摇曳的火光。
他们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