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她怀疑过,可是为了孩子,这么奔走,拿着考试成绩和作业,来堵她家门,不是亲妈,谁能做到?
“他是我侄子。”
“如同我儿子。”
宁采薇看着教导主任,轻轻的笑着,“王主任,真的感谢你,给了他这个机会。”
王主任消化着她的话,然后摆了摆手,“不用谢我,如果他成绩不好,我也不能留下,如果他成绩好,那是我谢谢你。”
宁采薇笑了笑,不再说话,看向屋子内。
赵明瑞看着卷子,然后把卷子交上去。
“去厕所吗?还是休息一下,考下一门?”
今天是周六,几个老师聚集在这里,就为了给一个学生考试,都有些不耐烦。
不过倒是没在赵明瑞的面前表现出来。
“不用了,继续考吧。”
赵明瑞笑了笑,伸出了双手,准备拿第二张卷子。
就在这时候……
“等会!”一个年纪有些大的男老师,看着卷子,忽然叫停了。
“这道题,你给我讲一下。”
过程不同,方法不同,但是最后的结果相同。
他甚至换了数值,做了几次运算,最后结果都对。
赵明瑞看了看那道题,是之前二婶给自己讲过的,他拿过一边的草稿纸,然后一边说方法,一边计算。
然后还特意举例,仔细地说明。
那个数学老师点了点头,“好,想出这个方法的人,一定是一个聪明人,你的数学老师,是一个很好的老师啊。”
“没想到村子里,还有这么优秀的人民教师。”
只是老师的感慨还没完,赵明瑞指了指窗外,“不是老师,是我二婶,我二婶教我的方法。”
至于自己那位数学老师,可是说了,这个方法不行。
只要不用她教的方法,统统都不对!
不过,他没有说。
二婶说过,尊师重道,老师错了,在老师身上,他一个学生,不该多加评判。
那个数学老师看向了窗外,和宁采薇的眼神对上,她只是点了点头。
她根本听不到里面的声音,人很少,几个人说话的时候,也会刻意的压低声音。
只是看到了明瑞指过来的手。
“你二婶是一个有大才的人,继续考试吧。”
数学老师拿着那张卷子,还有刚刚赵明瑞写的草稿纸,走到一边,又进行了各种的试验,最终这个方法可行。
这么简单的方法,在孩子考试的时候,减少了出错率,还能提高答题时间。
数学啊!
这两项都是最重要的。
赵明瑞继续开始考试,一科考完,又接着一科,就算是去厕所,都有男老师领着。
整整半天的时间,除了最后一科的语文外,前面的成绩,都已经出来了。
看着那个语文老师的表情,教导主任的心里,也是有底了。
“怎么样?”
王主任看着走出来的顾老师,轻声询问。
顾老师正是数学老师,也是初一的总负责老师。
“这个孩子我要了。”
没有说成绩,顾老师直接定下来了。
话落,走到了宁采薇的面前,“同志,你的解题方法很好,具有参考性和延伸性,我想以你和赵明瑞同学的名字,投稿到清北的数学专栏。”
“我们华夏,需要这样的创新,教育也需要改革。”
“孩子们强大了,华夏的未来才会强大。”
顾老师看着宁采薇,无视她那一身的劳动布,也不注意看那粗糙的手,只是那个解题思路,就足够让人尊重。
“投稿是好事,但是挂名的事,就算了。”
“我一个女人,要这些学术界的名声,也没什么用。”
“至于明瑞,少年成名,未必是什么好事。”
她清浅的笑容,就算是思考的过程都没有,就直接拒绝了。
顾老师顿了顿,别说是普通百姓了,就是那些学术界的人,教育部门的人,哪一个不是在报纸上争名?
可……
到底还不如一个妇人的见识。
“好!”
“不过我会留好底稿,需要的时候,我随时可以为你证明。”
宁采薇笑了笑,只是轻轻地应了一声,“好,麻烦顾老师。”
她是真的为明瑞高兴。
遇到了好的老师。
而顾老师何尝不高兴呢?
“二婶。”赵明瑞走出来,乖巧地站在宁采薇的身边,眉眼中的尊敬,丝毫不遮掩。
二婶是不是世外高人,已经不重要了。
在他的心里,二婶就是最值得敬佩的人。
以前他的偶像是爷爷,是二叔,他们保家卫国,他们浴血沙场。
可现在……
他依旧想当军人,因为二婶说过,有国才有家。
“我家明瑞真厉害,回家给你做麻辣烫。”宁采薇夸赞的话,直接脱口而出。
周围的老师们,一个个的脸色有些红。
现在的老师和家长,都秉承着,棍棒教育。
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还能如此夸赞孩子的。
“老师们,我家就在学校对面,这是家里做的麻辣烫,大家尝尝,以后要是吃,可就得花钱了。”
宁采薇从布袋里,拿出了四个饭盒,里面分了辣和不辣,有蒜和没蒜。
而且每个饭盒的上面,都特别标好了。
毕竟每个人的口味不同。
“行,学生我们收了,那这麻什么烫,我们也收了。”
“要是好吃,以后绝对去你家店里吃。”
顾老师心情好,一向正直的人,今天倒是少见地替大家应下来。
“那我们就先回去了,还得和家里人报喜。”
赵明瑞躬身,“老师再见。”
随后看了看等着自己的二婶,这才露出了如孩子一般的笑,跟在二婶身边,离开了学校。
“考试的时候紧张吗?”
宁采薇打趣的问了一句,没想到赵明瑞却摇了摇头,“考试的时候,紧张的我,已经忘记了紧张……”
……
很好!
“怎么样?怎么样?”刘翠华擦了擦手,脸上带着焦急,她做什么都是六神无主的,就是怕明瑞考不好。
“嫂子,让你儿子自己说!我去做鱼丸和牛肉丸了。”宁采薇摆了摆手,然后进了后厨。
店铺还没有开张,货架子已经做好了,一格一格,每一个格子都可以卡一个盆子。
墙面上,宁采薇带着四个孩子,画了画。
就是心念,都按了两个小巴掌印。
地面铺上了红砖,桌椅板凳被重新刷了漆,打通了两个挡光的墙,屋子里宽敞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