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你牛,眨眼的工夫就成了常务副县长,现在说你明后年能干县长我都不怀疑。”
客厅里。
看着翘着二郎腿在那里剥橘子吃的李飞,黎卫彬也懒得搭理他。
来松和之后李飞的运气很不错。
借着这次松和县反腐,加上他这次果断出手到柳南窑厂抓人,然后把足以掀翻张涛涛等人的那份材料送到于正清那里,李飞算是立了一大功。
事后林清泉似乎是有意让这家伙上去,竟然把他这个屁股还没坐热乎的局党组成员、柳南镇派出所所长直接推到了县局副局长的位置。
同样是副科级的岗位。
但是县局副局长跟乡镇派出所所长自然大有不同。
在基层的区县。
副科级是一个很重要的门槛。
官场官场,说一千道一万,迈不进副科级这个坎,那就连入门的资格都不具备,更别说什么提拔进步。
迈进这个坎是一回事,但是有实权的实职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次李飞上副局长,等于是同时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上了副局长那就不一样了,后面他慢慢熬资历就行,早晚能熬个正科级出来。
“你是不知道,这几天我们丰水都闹翻了天,满大街都能听到有人在说你黎县长的大名。”
“前两天郑海涛给我打电话,说现在县里都把你吹上天了。”
“听说上次县文化局和档案馆开会,档案馆那边要把你黎县长放在丰水名人录里,最后还是雷县长拍板否决了这个提议。”
见黎卫不说话。
李飞忍不住调侃道。
他跟黎卫彬的关系毕竟不是一般的上下级和朋友,而是实打实的铁哥们儿,说话当然不会想那么多弯弯绕绕。
而且他说的这个情况一点都不夸张。
这次黎卫彬提任松和县副县长,在丰水县那边引起的轰动甚至比松和这边还要大。
在松和县,黎卫彬只是一个外来干部。
松和人更多的是把他作为一种口头的谈资。
但是在丰水县就不一样了,黎卫彬可是土生土长的丰水人。
自从黎卫彬进了县政府办公室任职,丰水人的注意力就已经聚集到了他这个丰水的年轻干部身上。
站在丰水人的角度上,他们恨不得黎卫彬走到一个足够高的位置,作为丰水人他们自然与有荣焉。
“你觉得丰水人都傻?”
“不过你说的这事雷县长还真是给我帮了个大忙。”
其实这次被提任为常务副县长,黎卫彬自己也是又惊又喜。
惊的是市里居然能下这么大的决心。
毕竟以他的年龄骤然提拔到这个位置上风险其实还是很大的,不出错则已,一旦出错,那就是组织用人的错误。
而且听林清泉的意思,这次推荐他出任这个职务的不是别人,而是市长陈正清。
此前省委组织部半路截胡,把自己从即将出任陈正清秘书的半道上带走,陈正清是发过脾气的,没想到这次陈正清会如此力挺自己。
喜的当然是这一步迈过了旁人的好几步。
正常情况下想做到常务副县长的位置,起码也要从副县长起步,自己却直接跨过了这个阶段。
副处级本身就比较特殊,可以担任的职务非常多,但是不同的职务含金量却是天差地别。
就好比县委办主任到常务副县长,有些人甚至要花上三五年,甚至五八年的时间。
而常务副县长到县长,林清泉只用了短短的1年,有的人却需要花费数倍时间之久。
“是帮了你的忙,枪打出头鸟,太高调了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县里那些人口无遮拦惯了,听风就是雨,恨不得把你吹上天,这话私下说问题不大,要是太过分了,指不定组织上会有什么想法。”
黎卫彬抽了抽嘴角斜了李飞一眼。
这家伙平日里吊儿郎当惯了,突然来了这么一通大道理,一时间他还有点不适应。
不过李飞说的这番话很不错。
他黎卫彬骤登高位,如果已经年过三十,那再怎么吹捧都不为过,现在却不适宜。
雷鸣涛应该也是想到了这个问题,这才压住了县文化局和档案馆那些人的想法。
丰水县名人录!
呵呵,也亏他们想的出来。
“算了,别扯那些没用的。”
“这次你被任命为县局副局长,林县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回头别忘了跟领导道声谢,再不济也要登门拜访一次。”
“不要成天没个正形,好歹现在大小也是个领导了。”
被黎卫彬提醒了两句,李飞也是一脸正色地点了点头。
黎卫彬说的对,这一次他能被提任为县局副局长,林清泉那边确实应该走动走动。
不说其他的,就凭黎卫彬跟林清泉的关系,这条路他也要走通。
这次林清泉如果不是看在黎卫彬的面子上,其实没有必要推他李飞一把。
之前他跟赵强吹牛逼,说自己投胎投的好,有个好老子,但是实际上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即使有李宗祥在省厅,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如果不是林清泉不遗余力地推了一把,他想提副局长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对了,姜林这个人靠的住吧?”
客厅里。
冷不丁地听到黎卫彬的话,李飞也没有急着开口,而是拍了拍手,然后从茶几上的烟盒子里拿了根烟出来点上。
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
“靠不靠得住这个话不太好说,你也知道松和这个地方我其实不是很熟悉。”
“但是此前黄伟中跟赵强担任局领导的时候,这个姜林一直被压制的厉害。”
“跟他同一批进县局的人里面已经有好几个副科级了,这一次要不是我推荐他去柳南镇那边做所长,估计他还得继续熬着。”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这个人肯定是靠得住,最起码不是黄伟中那种货色。”
嗯了声黎卫彬也没说什么。
姜林他信不过。
但是他信得过李飞。
不同于其他的地方,柳南镇的经济问题是此行自己来松和最主要的工作任务,所以柳南镇派出所所长的人选很重要。
本来有李飞坐镇柳南派出所他完全可以高枕无忧。
但是林清泉突然推李飞担任了县局副局长,所以这个问题才重新显现出来。
……
10月底。
经过停业整顿之后,从上到下,包括企业的管理方式和领导班子都已经焕然一新的柳南窑厂再次大开厂门开始恢复生产工作。
恢复生产之后,窑厂第一时间就启动了3项工作。
第一个是投资120万元建设废渣处理厂。
第二个是针对周边大林、下湾以及柳坪三个的污染和人畜中毒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相应的损失进行赔偿。
第三个则是跟柳南镇的各个村签订了一份长期的用工协议。
窑厂的改革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对于整个柳南镇镇府而言自然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好结果。
作为新任镇长,谢维良最近一段时间可谓是意气风发。
虽然他这个镇长只是二把手,而且头顶上的一把手黎卫彬不仅仅是书记,还是县委主要领导。
论职权,两个人根本就毫无可比性。
但是实际上,作为书记、一把手的黎卫彬基本上都把柳南镇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都交给他这个镇长负责,自己则彻彻底底地做起了甩手掌柜。
不过谢维良很清楚。
即使如此,黎县长的主要关注点恐怕还是在柳南镇这边。
所以对于黎卫彬的工作指示,谢维良根本就不敢有任何松懈之处。
然而此时此刻。
身处常务副县长办公室里。
等面前的黎卫彬一席话说完,谢维良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就在刚刚不久前。
接到电话的谢维良放下手头的工作,然后紧赶慢赶地来了黎卫彬这边。
这段时间,随着窑厂那边的工作告一段落,再结合前段时间黎卫彬让他在柳南镇搞产业调查的情况来看。
谢维良其实也知道,黎卫彬接下来很有可能要对柳南的农业产业进行调整了。
但是令他意外的是,刚刚黎卫彬居然问他,如果柳南镇不搞绿色农业,当下柳南镇的产业发展方向应该在什么地方。
这如何让他不吃惊。
“领导,如果不搞绿色农业的话,恐怕跟县委当初的规划有比较大的偏离啊。”
毕竟搞绿色农业是松和县前任县委班子统一定下来的发展基调,甚至连前期的各种工作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别的不说,柳南镇各个村现在三天两头就有人跟镇上打听消息什么时候方案会落地。
说起来也是丰水县那边的动静太大惹的祸。
松丰二县本来就是丰水河一衣带水的邻居。
柳南镇又毗邻丰水县的九城镇,不说生意上的来往了,两地婚姻嫁娶的联系更是频繁,就连说话的口音都没有太大的区别。
经过两年的发展,现在丰水县那边可是一日千里。
据说最早启动绿色农业落地的河塔镇和九城镇现在家家户户都在盖楼房,村村都在通电话搞公路建设。
两年前村里的年轻人都在想办法去沿海打工,现在反而倒过来了。
出去打工的年轻人都在往回跑,宁可守着家里的几亩田地搞农业大棚也不出去了。
整个经济和生活面貌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
而柳南这边呢?
照旧是早起晚归在田地里忙活,男的出去打工,女的在家里干农活,结果一年到头下来,扣完生活上的花销,手里根本就剩不了几个子。
这种强烈的对比,自然弄的很多人都火急上头。
如果不是镇上一直压着,恐怕早就有人闹到县里来了。
“计划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总不能被尿给憋死嘛。”
“更何况客观的情况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当初县里做的那份产业调查我看过,跟一年前相比,我们面临的情况还是不一样啊。”
“丰水县那边现在是个什么样子,你老谢没有去丰水实地看过,但是也应该听说过一些风声吧?”
谢维良面带苦笑地点了点头。
其实又何止是风声。
他这个镇长现在耳朵里成天都是丰水县的声音。
除了主持党委会,黎卫彬一般不会参加镇上的日常会议,基本上都是谢维良在主持。
但是现在一谈到产业落实的问题,会议室里都是在拿丰水县举例子。
要知道一年前还不是这个情况。
这才过了一年时间,就仿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丰水县那边时机把握的很准啊。”
屋子里。
黎卫彬点了根烟狠狠地吸了两口叹了叹气道。
“此前丰水县在全县推广绿色产业的问题上受过挫,但是他们很快就做出了调整,并且成绩也是显而易见的。”
“下半年全县各个乡镇里面,绿色农业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百。”
“这才全面推广的头一年,我们现在搞绿色产业,最起码也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看得见规模效益。”
“到明年下半年,丰水那边会是个什么情况?你老谢应该能预料吧?”
被黎卫彬一番话说的哑口无言。
谢维良皱了皱眉头,脑子里也是嗡嗡的。
实际上他又何尝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说白了,松和县当初看中绿色产业是因为有利可图。
但是可惜的是,他们落实行动太慢,以至于丰水县短短两年之内就完成了第一个阶段的产业布局。
现在如果松和县再来布局的话,那就是照葫芦画瓢,狗尾续貂之举。
当然了。
成功的经验的确是可以复制的。
麻烦就在于,一旦松和县真这么干,那松丰二县必然会形成竞争局面。
要知道。
现在不仅仅丰水县本县。
就连包括松和在内的淮阳下辖各区县,以及淮阳市区,丰水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都已经打通了起码三分之一的市场。
再过一年之后,这个比例肯定还会增加。
到时候松和县怎么跟他们竞争。
想到这里,谢维良心地也是暗恨庸才误事。
当初万金林跟张金梅执掌县委县政府,原本这个事情早就该落实下去,因为财政问题,再加上柳南窑厂的问题一直卡着不动,生生浪费了一年多的时间。
等到丰水县那边03年的经济数据出来,这才加快了进度。
结果刚刚才准备启动,又被人事问题给耽搁了。
这不是庸才误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