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亦云停顿了一下,看着下面鸦雀无声继续说道,所以注重各兵种协同配合,是大纵深作战理论的灵魂所在。步兵、坦克兵、炮兵、空军等各兵种,就像人体的各个器官,缺一不可,且必须协同运作。在突破阶段,炮兵和航空兵要在冲击前进行火力准备,为步兵和坦克开辟道路;冲击时,进行火力支援,掩护他们冲锋陷阵;纵深战斗时,进行火力护送,确保他们在推进过程中不受敌人的干扰。只有各兵种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相互支援,我们才能形成强大的作战合力,同样没有坦克和空军我们一样可以通过步兵和骑兵,炮兵组成配合
在防御作战中,我们绝不能一味地被动挨打,重视防御中的反突击同样关键。当敌方发起进攻时,我们要利用己方预备队或其他力量,对敌方突出部或薄弱环节进行突然反击。这就如同在敌人的进攻浪潮中掀起一股反向的巨浪,打乱他们的进攻节奏,削弱他们的进攻力量,破坏他们的进攻部署,从而稳定我们的防御态势,为转入反攻创造有利条件,在永湖镇的防御中通过不间断,有计划的反冲击迫使敌军不能全力进攻打破他们的进攻节奏。
周亦云的公开课,在黄埔军校的操场上掀起了惊涛骇浪。当他结束授课,那成熟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像一颗重磅炸弹,在众人心中轰然炸响,冲击与轰动如涟漪般迅速扩散。
台下的学生们,都被这套理论深深震撼。他们交头接耳,眼神中满是不可思议,有的甚至呆立当场,还没从这全新的军事理念中回过神来。军官们也一改往日的沉稳,纷纷皱起眉头,陷入沉思,显然这一理论对他们固有的军事认知产生了颠覆性的效果。
周亦云深知这次公开课的重要性,刚一讲完,便立刻示意摄影师将胶卷取出,妥善保存。在这个军事战术仍在不断探索、发展的关键时期,他抛出的大纵深作战理论,无疑是一张威力巨大的 “王炸”。
而在红苏联盟的顾问团队中,这理论更是激起千层浪,好似投入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当天,红苏联盟的顾问们便聚集在一起起商议,随后便找到了本国的外交官,口述了一份详尽的报告,用加急电报发往了红苏联盟国内。
远在莫斯科的红苏联盟高阶军官们,在收到电报的只言片语后,顿时炸开了锅。他们围坐在会议桌前,传阅着电报,脸上满是震惊与疑惑。尤其是特里安达菲洛夫,他紧盯着电报,双手微微颤抖,眼神中满是不可置信。这个在遥远东方被提出的完整理论,与他们正在研究的突破方向不谋而合,却又更为成熟、完善,这怎能不让他震惊不已?
红苏联盟迅速做出反应,紧急联系了派驻在广州的外交官,措辞强硬地要求他们务必想尽一切办法,搞清楚这一理论的来龙去脉,究竟是何人提出,又是如何形成的。一时间,围绕着周亦云的大纵深作战理论,红色联盟军事领域的目光,都悄然聚焦到了黄埔军校这片土地上 。
他们在黄埔军校创建过程中的助力以及积累下的人脉,没费多少周折,便通过军校高层成功联系上了周亦云。
彼时,周亦云正站在讲台上,正在给学生授课。丰富的实战经验与新颖的军事理念从他口中娓娓道来,台下的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突然,一位教官匆匆走进教室,在教室后排轻声呼唤周亦云,示意他去会议室一趟。周亦云微微一怔,但很快便镇定下来,他有条不紊地将课程内容交接给那位教官,便大步朝着会议室走去。
一路上,周亦云心中暗自揣测着此次会议的目的。当他来到会议室门口时,停下脚步,抬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军装,展现出黄埔军人应有的形象。随后,他中气十足地喊了一声 “报告”,推开门稳步走了进去。
会议室里,气氛略显凝重。周亦云一眼望去,只见军队和政府一众高层几乎都已到场,在人群中,还有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尤为显眼。这几个老外看到周亦云走进来,不禁微微一愣,眼中满是惊讶,在他们的想象中,提出如此震撼军事理论的人,应是一位历经沧桑、经验丰富的老将,可眼前的周亦云却如此年轻,这让他们一时难以接受。
经过众人一番介绍,周亦云这才明白,原来这些老外是红苏联盟顾问,受到国内的命令,让他们带着诚挚的邀请让周亦云能前往伏龙芝军事学院进行授课。
在红苏联盟的军事体系中,伏龙芝军事学院是顶尖的军事学府,能被邀请到那里讲课,对于大多数军事人才来说,无疑是至高无上的荣耀。然而,周亦云听完后,几乎没有丝毫犹豫,便以即将准备北伐为由,果断拒绝了。
这一下,几个老外坐不住了。在他们的认知里,一个来自东方弱国的教官,能获得这样的邀请,理应欣喜若狂、求之不得,可周亦云的拒绝却如此干脆利落,这让他们既震惊又困惑。他们面面相觑,眼神中满是不解,试图从周亦云的脸上找到一丝犹豫或反悔的迹象,可看到的只有坚定与决绝 。
晚间,月色如水,洒在黄埔军校的校园里,给整个校园披上了一层银纱。周亦云佰民先生叫到了办公室。一进门,周亦云便将自己不愿意去伏龙芝军事学院讲课的理由,条理清晰地阐述了一番。
佰民先生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丝毫的生气之色,反而带着和蔼的笑容。待周亦云说完,缓缓开口,说出了他必须去的理由。原来,为了邀请周亦云前往授课,红苏联盟表示愿意在原本的援助基础上,额外提供一个团的装备。这对于正筹备北伐、急需装备支持的北伐部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
周亦云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司令的办公室。见到他后,他对着周亦云勉励了一番,让他不要忘记黄埔的精神在周亦云的保证下。他听后才在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对着周亦云一阵夸赞,赞扬他在军事理论上的卓越见解以及为军校做出的贡献。在他的许可下,周亦云开始收拾物品,准备材料前往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