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时间里,陈朔和胡鞍山聊了好多次,终于定下了方案。
远景集团从江北沿江区全撤,业务全挪到东南那边去。
胡鞍山负责统筹全局,陈朔就负责具体操盘。这事儿一成,陈朔就能拿到胡鞍山手里裕家超市23.5%的股份。
本来胡鞍山想给陈朔远景集团的股份,但陈朔没要。
远景集团是胡鞍山的大本营,房地产更是他的主营业务。从他大本营里分点好处,胡鞍山肯定心疼。
再说陈朔也不想再走以前的老路了。重生一回,他想试试新领域,挑战点新东西。
陈朔对“裕家”超市特别感兴趣——老婆是开超市的嘛。
他记得上辈子,这家超市最后被一家外国连锁超市给收了,说明它底子不赖。
胡鞍山对这家超市可不太上心,当初收别的房企时顺道得的股份。作为裕家超市的二股东,胡鞍山对那点分红根本不在乎,还有点看不上。
远景集团总部十楼的办公室里,陈朔和胡鞍山正式签了合同。
办公室装修得挺简单大气,窗外就是宁海市的热闹景象。
胡鞍山放下笔,笑着跟陈朔说:“老弟,每次合作都让我占便宜,我都不好意思了。要不咱一起弄个物业公司?我就占点股,你当大股东,怎么样?”
陈朔笑了笑,摇头说:“胡兄,咱就别抢一碗饭吃了。裕家超市23%的股份,对我来说就够了。”
胡鞍山耸耸肩,不以为意:“那能有多少?他们开超市,没房子没地地,就是个空壳子。”
陈朔却挺有信心:“至少在宁海的网点挺全的,裕家超市在这经营这么多年,品牌还是有点价值的。”
裕家超市现在规模不大,但网点布局挺合理,特别是在宁海市的社区覆盖率挺高。
供应链虽然不太完善,但基础还行;潜力和品牌价值也没充分挖出来。
只要稍微改改、整整,这家超市说不定能成为宁海市,甚至整个东南地区的零售巨头。
胡鞍山见陈朔这么坚决,也就不勉强了,笑着说:“行吧,你喜欢就好。等回头老哥我再送你个大礼。”
陈朔笑了笑,没接话。
而胡鞍山看了看办公室,问:“老弟,这办公室你还满意不?还缺点啥不?”
陈朔说:“加台复印传真机吧,再配台不联网的电脑。有些资料在办公室打印不方便,得自己弄。”
胡鞍山立刻说:“没问题,我马上安排。对了,我再给你配个秘书,帮你处理点文书工作。秘书综合科那边人多嘴杂,就不用他们了。”
陈朔说:“胡兄,我们要做的这件事,难度其实不大,但关键在于保密。远景集团这么多年一直在江北开发楼盘,公司里上上下下,从副总到下面的文员,个个都跟江北的方方面面联系紧密。平时大家吃个饭、约个茶,甚至在网上聊个天,消息很容易就漏出去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抬头看向胡鞍山:“这也是我答应过来帮你的原因。因为你自己做,肯定做不成——你找不到可以完全信任的人用。消息只要一漏出去,这事儿就黄了。”
胡鞍山听得连连点头,远景集团内部关系错综复杂,消息流通的速度比想象中快得多。一旦走漏风声,整个计划就会功亏一篑。
陈朔接着说道:“再加上金域蓝湾的那套房子,我老婆和女儿都挺喜欢的,所以我就帮你一把。当然,成了之后我拿到超市的股份,让我老婆再过一把开超市的瘾,也算是双赢。”
胡鞍山听到这里,站起身,绕过办公桌,紧紧握住陈朔的手,语气诚恳:“老弟,老哥哥我感谢的话就不多说了,说多了反而显得我这人不地道。相处久了,你就知道老哥我的人品怎么样了。”
陈朔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他知道胡鞍山是个聪明人,有些话点到为止即可。
胡鞍山松开手,直接拿起手机,拨通了人事部的电话:“把最近新应聘的,还有校招的简历,全都拿到十楼来。”
挂断电话后,胡鞍山又补充道:“老弟,实在不行,我把我的秘书借给你用两天!”
陈朔笑着摇摇头:“不用了,我看看再说吧。其实我也用不着什么秘书,打字传真什么的,我自己就可以搞定。”
胡鞍山哈哈一笑,拍了拍陈朔的肩膀:“行,你说了算。”
没过多久,人事部的冯经理就抱着一摞打印好的简历匆匆赶到十楼。
他进门时,目光在陈朔身上停留了片刻,眼神中带着几分好奇和探究。
公司里已经有传言说董事长招了一位很年轻的高管,难道就是眼前这位?
冯经理心里有些疑惑。
作为人事部的主管,胡总招来一位年轻的高管,他竟然没有得到一点风声。
但看到胡鞍山对眼前这年轻人的态度,他心里也明白了七八分——这事儿应该是真的,只是不知道这位年轻的高管来公司到底要做什么。
他不敢多问,将简历放在办公桌上,恭敬地说道:“胡总,这是您要的简历。如果没其他事,那我就先下去了。”
胡鞍山点点头,随手将简历推到陈朔面前:“老弟,你自己挑吧。”
陈朔翻看简历的速度很快,一张一张地扫过,有的简历只看一眼就放在了一旁。
他原本已经做好了不要秘书的打算,无非就是自己多打打字,收发一下复印传真,稍微麻烦一点罢了。他并不在意这些琐事,反而觉得多一个人就多一份泄露消息的风险。
更何况,他刚才随便翻了几份简历,就发现这些应聘者的家庭背景都不简单,有的父母是江北的官员,有的则是远景集团合作商的子女。
这些人虽然能力不错,但背景复杂,用起来难免会有些顾忌。
他很快就把简历翻了一大半,剩下的几张也寥寥无几。
就在他准备结束挑选时,突然,他的手指顿住了,目光停留在一张简历上,眉头微微皱起。
简历上的名字让他心头一动——田佳妮。
他记得林悦曾经提过,她小姨家的女儿就叫田佳妮。
现在应该还在读大三,怎么这么早就开始找工作了?
陈朔的脑海里浮现出林悦曾经说过的话,小姨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小姨夫虽然是海员,收入还算可以,但前些年搞了一笔海外的投资,结果全家多年的积蓄全亏了进去。
小姨又没有工作,家里的经济压力一直很大,田佳妮从大学开始就一直在勤工俭学。
陈朔没见过田佳妮,不知道她长什么样,看简历上的毕业院校,既不是985,也不是211,是临省的一所普通师范学院。年纪也对得上,看来应该就是她了。
陈朔将田佳妮的简历抽出来,递给胡鞍山:“就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