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穗当然要见。
能挣钱是因为毛线厂那边给力。
产能供得上,这才有了卖往大江南北的各色毛线。
给她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不管接下来毛线厂那边什么打算,起码过去的合作十分愉快。
她肯定要见,而且还要尽地主之谊,好好招待。
耿为光笑了起来,“成,这事我来安排。”
沈穗顺带说起了牛仔裤加工的事。
她现在还囤着一大批牛仔布料呢。
这对耿为光而言,是又一场春雨。
现在服装厂要自负盈亏,他前阵子去上海那边考察一番,知道想要搞体育运动服得需要不少投入。
虽说卖毛线给厂里赚了一笔,让他总算手头上有了点闲钱。
但还不够。
最近耿为光一直在算经济账。
今年是自负盈亏试行的一年,转型的关键一年。
虽说还有托底的半数订单,能够保障工人的工资。
但耿为光很清楚,开弓没有回头箭。
要么做好走出自己的这条路,要么就等着厂子慢慢破产。
耿为光没得选。
引进新设备转型势在必行,但新设备要钱啊。
厂里没那么多钱,只能贷款。
贷款不麻烦,现在国家政策支持工厂贷款,耿为光听说还主张研究所贷款呢,说是往后国家就不拨款了,让研究所也自负盈亏。
这不瞎胡闹吗?
研究所研究所,搞研究的地方又不事生产,怎么挣钱?
没办法挣钱又怎么自负盈亏?
耿为光总觉得这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法子。
但他也没任何办法。
能做的,就是把服装厂经营好,对得起厂里这三百来号人。
话说回来,厂里要引进新设备要贷款,这笔钱又不是白给的,将来得还。
那就得挣钱。
耿为光可不是犯愁嘛,不能光指望卖毛线啊。
这时候沈穗给了牛仔裤加工的单子,可不就是雪中送炭吗?
虽说改行去搞运动服是沈穗提的建议,但她没想到耿为光动作这么快,已经到了准备贷款引进生产设备这一阶段。
沈穗又有些顾虑,“要不再多考察考察?”
“嗨,现在这考察,其实就是拿着公款出去旅游吃吃喝喝,再去其他地方也一样,还不够浪费时间的呢。我前段时间去上海,在那边几个百货公司观察了一阵子,那个耐克的鞋子是真好啊,可惜咱做不出来。”
他借着机会摸了摸,鞋子做的真舒服。
也是真的贵。
一双鞋子就要小二百块,他哪怕兜里有钱也舍不得买呀。
“人家大公司做了这么些年,咱们慢慢来说不定也能追赶上呢。”给耿为光打气,也是鼓励自己。
起码这辈子能少走很多弯路。
说不定真的有希望呢。
耿为光笑了笑,“事在人为嘛,我打算这次引进几台大圆机。再弄个配套的染整设备还有多功能专业缝纫机,先把好质量关。”
球鞋就不用想了,那玩意儿技术含量高,他们现在压根整不来。
但运动服弄起来没那么复杂,可以试试看。
沈穗想了想,“行,我回头打电话看能不能让人从香港那边弄些运动服来,到时候你也能做个参考。”
起码版型之类的能做参考嘛。
“行呀,我这次去上海带回来了就弄回来了两件耐克的衣服,还想着再弄点别的呢。”
沈穗肯帮忙自然是再好不过。
图书馆里,田晓燕忍不住的往办公室那边看。
“沈穗这么忙啊?”
上午的时候她表哥就来找沈穗了,下午又来人。
这一天天的,好像都没空闲。
孟东梅嗑着瓜子看书,“忙不挺好的?”
人闲下来很容易废。
当然沈穗是太忙了。
年后师范学院那边也开课了,她还要去上课。
也怪辛苦的。
也亏得年后天气没那么冷,不然小满跟着来回跑怕不是都撑不住。
孟东梅放下手里瓜子,盯着田晓燕看了两眼,“你脸怎么圆了?”
话音刚落看到沈穗进来,孟东梅连忙招手,“你看小田是不是比之前好看多了。”
田晓燕:“……”
虽然我知道我长得不好看,但真的不用跟我强调这件事的啦。
沈穗认真看了几眼,“是比之前胖了些,脸上有肉看起来更流畅了点。而且这发型也不错,很适合你。”
“是吧?徐岩给我选的。”田晓燕笑得甜甜的,“他眼光比我好。”
孟东梅听得后牙槽都是酸的。
你咋又开始秀了?
当我没男人是吧。
算了,老焦好像也就体重能拿得出手。
这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吗?
没必要没必要。
再去看沈穗脸上带着笑,这位是真没男人。
她正想着,就听到田晓燕问,“沈穗,你觉得我哥他怎么样啊?”
孟东梅忍不住扶额,咱年纪轻轻咋这么爱当红娘呢?
之前撮合你哥跟郜云岫,现在又撮合你哥跟沈穗。
你哥他……行情这么糟糕?
“单主编人挺好。”沈穗笑了笑,“他曾经沧海难为水,你就别为难他了。”
田晓燕一愣,“我哥连这个都跟你说?”
好像沈穗跟她哥的关系,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好。
“顺口提了一句。”沈穗并没有主动去打听的意思,只不过闲聊的时候单林染提了一嘴。
说单平的妈妈也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
单平,就是单林染的初恋韩天骄的儿子。
沈穗没有八卦的意思,奈何单林染也有自己的苦恼,起了话头就说起了他跟韩天骄的一些事。
多少有些狗血吧。
韩天骄被父亲强制要求下乡,没多久就写信跟单林染单方面分了手。
毕竟一个在乡下插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另一个在念大学前程光明。
两人的未来像是平行线,不再会有交集。
单林染不愿相信,找到乡下去。
韩天骄为了让他死心,找了一同插队的男知青帮忙演一场戏。
单林染心灰意冷的离开,韩天骄心情也不好,生了一场大病干不了活。
曾经父母的天骄早就因为父亲再婚成了家里的累赘。
偏生在乡下插队又得靠劳动挣积分换口粮,手停口停。
韩天骄那会儿觉得自己病死倒也算解脱。
但男知青觉得要是自己没帮那个忙,小韩知青不至于这样。
愧疚的人照看病人,又给弄来吃吃喝喝的,把韩天骄照顾好了。
两人也因为这事生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