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二:画面中,李芳远一脸桀骜的对着眼前的身穿金龙纹甲胄的男人说道:“你找死吗?”]
[一旁的翻译使者一脸错愕与震惊……]
[李芳远继续不屑的说道:“你是谁?”]
[身穿金龙纹甲胄的男人笑了,他上前一把拎起李芳远的领口说道:“朱棣!”]
[李芳远不屑的说道:“朱棣是谁?”]
[一旁的翻译浑身发颤,战战兢兢的说道:“这是燕…燕王啊…”]
[“大明洪武皇帝的嫡四子,燕地的王啊…”]
[李芳远依旧一脸不屑,他身旁的侍卫冲出,几刀便解决了燕王身旁的侍卫……]
[李芳远的侍卫将刀放在了燕王朱棣的脖子上……李芳远笑道:“我让他砍下去,他就会砍下去……”]
……
洪武年间,燕藩,朱棣的近臣心腹们,一脸黑线……
张辅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他张大了嘴巴,随即自言自语道:
“老子傻了,李芳远那小子敢跟咱家王爷这么说话?”
“还他娘的敢把刀架在王爷的脖子上,当我们是死的不成!!”
此时的燕藩炸锅了,张玉,朱能等人同样傻眼了……
……
远在应天府,宗人府中的朱棣眼睛瞪的像铜铃,他嘴角抽搐的说道:
“你就是杀了李芳远那小子,他也不敢跟本王如此说话!”
……
洪武年间的靖安君,朝鲜王朝李成桂的儿子,李芳远同样傻了,他呆愣在原地,一股彻骨的寒意,让他不禁打了个冷颤。
朝鲜王朝的所有人不可置信的看着他。
李芳远不可思议的用手指向自己,脑门上仿佛冒出了个问号。
“我?”
“我敢跟燕王殿下这么说话?还把刀架在他脖子上?”
……
“我去你娘的后世儿孙,你们是不是想让老子死!!”
朝鲜两个字,都是洪武皇帝裁定的……
李芳远坐卧不安,心中的惶恐好似要把他吞没。
“完了,完了,我该怎么办,燕王殿下现在在京师,我还见不到他……”
“对!对!去燕地请罪!”
“来人,备马!!”
……
……
大明永乐。
永乐帝朱棣眼角抽搐的看着画面,当年,他还是燕王的时候,李芳远若是敢这么跟他说话。
就没有现在的朝鲜君主李芳远……
朱家众人同样沉默了,他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语。
而朱高炽胖嘟嘟的脸上此刻满是算计,随即两眼放光。
“看来这点钱不够啊,再加四倍!”
……
朱高煦眼角抽搐的看着两眼放光的朱高炽,无奈的说道:
“老大,他骂爹啊,虽然是后世演绎的,但咱们大明所有人都看得见啊!”
想到这,朱高煦眼神也亮了起来,他兴奋的跑到朱棣的身旁,急忙说道:
“爹,您给下旨,孩儿领兵,我去把那李芳远给您擒过来!”
……
朱棣一脸无语的推开兴奋的朱高煦,对着正在算计的朱高炽说道:
“老大,四倍不够,十倍!”
朱高炽眼角一抽。
“爹,你这是要李芳远那小子半条命啊……”
朱棣撇了撇嘴,郑重的说道:
“咋滴,大明皇帝的声誉还不值这点钱?”
“另外,这个钱要出来是朕的,不是国库的,这叫啥?个人名誉损失!”
……
朱高炽沉默了一会,用手捂住额头,无奈道:
“爹,你又想留着钱去打仗……”
……
朱棣依旧是一脸郑重,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朕没有,别胡说!”
……
……
后世的棒子国:“我那迷人的老祖宗啊!”
李芳远:“我曹你们* 你*了*”
……
……
历朝的人们同样陷入了深深的不解,这后世的新罗人,是不是得了失心疯?
洪武皇帝的嫡四子,以后的永乐皇帝,被人拿刀架着脖子?
对方还是个番邦小国之人?
虽然他们对朱棣了解的没那么深刻,
但从那大明风华的高分台词也能看得出,这朱棣定是个战争狂人,甚至比汉武帝刘彻有之过而无不及。
……
……
[情景三:棒子国排名的世界十大名将,成吉思汗竟只排第二?]
历朝的人们瞪大了双眼,元朝以后的人们再次傻了……
十大名将,成吉思汗只排第二?!
而元朝以前的人们心中思绪万千,他们可是记得那首诗!
“那位”的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也就是说,在那位心中,成吉思汗是可以比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
而这样的一代天骄,竟在后世新罗人眼中只排第二?
那第一是谁?难不成后世又出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人物?
无数人紧盯画面,他们想看看这位连成吉思汗都比不上的到底是何许人也!
大蒙古国
成吉思汗与他手下的铁骑全都愣在原地。
在这一刻,成吉思汗眼中满是战意!
……
[棒子国排名:第一名:李舜臣,第二名成吉思汗!!]
[画面中,一个棒子国演员拿起一把剑,一脸骄傲的对着眼前金发碧眼的老外说道:]
[“这把剑,是李舜臣将军的,你一定知道他,他是世界第一名将!”]
[棒子国:忠公将军李舜臣,研制龟船,明朝万历年间,在朝鲜王朝重创倭寇,取得海战胜利!!]
……
……
明朝万历年间,李舜臣一脸渴望的看着眼前的军营大帐,里面可是有着他的上司的上司的上司!
大明东征提督李如松!
这平日里可望不可求的东征提督,李舜臣竟能见他一面,这让李舜臣兴奋的面色涨红,久久不能平静。
听着天幕画面中的声音,李舜臣丝毫没有在意,毕竟他此生的梦想就在眼前。
要是入了李如松大人的眼,他李舜臣岂不是能一跃龙门,入大明朝当官?!
就算在画面中听到了他的名字,李舜臣甚至没有在意,只是觉得自己还挺幸运,能与第一同名同姓。
他从未敢想过是自己,第二是那成吉思汗……
那可是成吉思汗!
比起这些此人来,李舜臣渺小的像一只蚂蚁。
李如松,陈璘,邓子龙等人从军帐中走出,他们都怔怔的看着天幕画面。
当他们看到李舜臣的名字时,先是一愣,但丝毫没有往站在一旁兢兢业业站岗的李舜臣想。
……
在历朝人们疑惑的目光下,弹幕也全部浮现。
(这么说吧,明朝万历年间,有个人叫李如松,李如松有个副手叫陈璘,陈璘有个副手叫邓子龙,邓子龙有个副手叫李舜臣!!)
(这个李舜臣,就是棒子国说的世界第一名将!远超成吉思汗的李舜臣!)
………
刹那间,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在一旁站岗的李舜臣。
而李如松眉头紧锁,问向一旁的陈璘。
“谁啊?”
陈璘眼角抽搐的朝着浑身发颤的李舜臣方向努了努嘴。
李如松一瞬间眼睛瞪得像铜铃。
“他是世界第一名将?”
“成吉思汗都不如他?”
扑通一声,李舜臣瘫倒在地,浑身止不住的颤抖。
弹幕仍旧继续出现着。
(万历年间的李如松,在整个明朝连前三十都排不进去,他小弟的小弟的小弟成了世界第一名将……)
(棒子国再次刷新了什么叫厚颜无耻……)
(李舜臣就是跟李如松的亲兵都搭不上话啊……)
(由衷的佩服棒子国!!)
……
……
不等李如松上前,“世界第一名将”李舜臣朝着李如松止不住的磕头,随即鼻涕横流,泪水夺眶而出。
“大人,大人,我什么也不知道,我此生最大的心愿,便是能入大明当官……”
“下官…下官不知道说什么了…后世儿孙我曹他*的*……”
“我日他亲*……”
不休止地骂声从李舜臣的嘴中喊出,他知道,这一刻,他李舜臣成了最大的笑话。
李如松摆了摆手,示意一旁的士卒将李舜臣拉下去冷静冷静……
………
李如松盯着天幕,看着上面的排前三十,随即苦笑了一声。
“我能排前三十?”
“这后世儿孙可真高看在下……”
李如松清楚的知道,光是明初那一帮开国勋贵,加上靖难之役的将领们,他李如松排三十都够呛……
……
……
[法新社镜头下的华夏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