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没跟江耀正式结婚,可不能用他的钱啊!”许芳菲愣了下,随即急道。
许芳菲虽然只读到初中毕业,但她父亲在世时教她的那些人情世故,她一点儿也不敢忘。
“订婚宴前妈跟你叮嘱的你都忘了?”她蹙起眉头继续道。
“要不是你外公当年做赤脚医生时救过江耀的爷爷,江家为了还当年的救命之恩,咱们这种普通人家是万万攀不上江家这门婚事的!不能因为没钱就跟着没了骨气!你懂不懂?”
面对许芳菲的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诫,许长夏听着,只是抿着嘴儿笑。
“你笑什么?妈说认真的!”许芳菲伸手用筷子打了她一下。
“妈你说得对,咱们得有骨气!”许长夏用力点了点头:“我绝对不用江耀的钱!”
许长夏只是觉得,再回到许芳菲身边,哪怕是训斥,她听到耳朵里也觉得甘之如饴。
因为许芳菲很少骂她,骂她,一定是为了她着想。
许芳菲见她这样,愣了下。
随后轻轻推了她一把:“好了,这么大的姑娘了,老是黏在妈妈身边。”
许长夏笑着凑到她脸颊边亲了口,才松开了她。
“你今天先去看看房子,看有没有干净又亮堂的两居室。”她一边帮着包馒头,一边朝许芳菲耐心哄道。
“你想啊,我等于是嫁出去的姑娘了,偶尔江耀要来我们家,他住哪儿呢?总不能让他睡客厅?”
许芳菲听着,是这么个道理,随即点头赞同道:“你说得对,那我就去看两居室的。”
说罢,又苦着脸道:“可这一大笔钱要从哪儿来呢?”
其实这两天,许长夏空闲的时候一直在琢磨赚钱的事情,暂时可行的点子,她想了有几个。
在目前这个从零开始的阶段,她们想要赚钱,就得把成本降到最低!
零成本的路子,目前有两个。
他们杭城附近的城镇,都是一片连着一片的高山,长满了竹林,里面有个最值钱的东西:竹笋。
尤其是这个季节的冬笋,又贵又好卖。
挖冬笋虽然费力,但除了这个缺点,是个只赚不赔的买卖。
他们老许家在自家镜湖镇上,有近十亩地的竹林,可以每隔两三天挖一些来卖,一斤的市场价她记得是两毛八,十斤就能卖两块八了!
许长夏一说,许芳菲随即一拍大腿,道:“对呀!那我明天就回镇上去挖冬笋!”
除了卖冬笋,许长夏还有个更好的路子。
三舅许劲是养鸡专业户,他有一个经营得不错的养鸡场。
但她记得,以往一到入冬,许劲就会为了滞销的鸡蛋发愁。
从最简单的鸡蛋入手,既可以解决她们的燃眉之急,也可以为许劲解决滞销难题。
许长夏想了想,朝许芳菲回道:“还有,最近三舅的鸡蛋不是滞销吗?他昨天从养鸡场带来的一筐子鸡蛋,少说有五六十个,还有一只鸡,咱们先拿去市场上卖了!还有三舅养鸡场卖不完的鸡蛋,咱们后面都给他想办法卖掉!”
“供销社的鸡蛋要卖一毛一只,咱们就卖八分钱一只,一筐也能赚个几块钱是不是?”
许芳菲听得一愣一愣的,道:“也是!”
许劲每个月都会无偿给许成家里送来一大筐鸡蛋,还有两只鸡,以表示对周芸收留她们母女的感谢。
周芸从来都是自己吃了,所以许芳菲从没往卖掉这方面去想。
更没有过替许劲卖鸡蛋这个想法,因为她从小到大没有做过买卖。
许长夏母女两人在这边说着,许劲也起床了。
“夏夏说得对!”他在门口一边刷牙一边听着,觉得很有道理,随即匆匆吐掉了嘴里的牙膏沫子大声道。
许长夏琢磨了下,又探头出去问了声:“三舅,你那儿还有多少鸡没卖出去呢?”
“老鸡有两三百只,具体的数,我得回去算算。”许劲回道。
“那鸡蛋呢?鸡蛋还有多少没卖出去的?”许长夏继续问。
“鸡蛋可多了!”许劲叹着气回道。
“有多少?我看看有什么法子不。”许长夏问他。
许劲挠着头回道:“大概还有一千五百多只呢!”
许劲靠着以前在政府养鸡场工作时积累的人脉关系,能直接给地方招待所和国营饭店供货。
但一到冬天,镇上供销社的生意差一点儿,鸡蛋就容易滞销。
许长夏想了想,回道:“别急!鸡蛋可以全都拿到城里头来卖!”
城里跟镇上可不一样。
城里头不准偷偷养活禽,抓到要罚款的,鸡蛋这种东西,城里的有钱人靠着那点儿粮票根本不够吃,都是花钱去市场上买的。
只要有销路,别说一千五百只鸡蛋,再多的蛋都能卖得出去!
她斟酌了会儿,继续道:“还有,马上过年了,活禽的销路会好起来,国营饭店拿你的鸡也不会给你涨价,但城里头的市场到了年底肉类都会涨的,家家户户都要备上年货,你说是不是?”
许劲匆匆抹了把脸,进了厨房里,道:“你说得对!”
经过许长夏这么一点拨,他豁然开朗!
许劲是个老实人,但他也不笨,许长夏说得有道理,他就赞同。
“三舅,那你的鸡蛋和鸡卖给供销社是什么价钱?”许长夏一边包着馒头一边问他。
她得计算好价格,太贵没人买,太便宜了做亏本买卖,都不行。
“我卖给镇里供销社,都是按批发价便宜供货的,鸡蛋卖五毛五一斤,鸡基本都是直接供给镇里的饭店了,九毛钱一斤。”
许长夏掰着手指算了下,一斤十个蛋左右,平均一个只卖五分多,但是送到供销社转手卖出去就是一毛钱一个。
城里的鸡卖一毛二一斤,整整少了三毛钱一斤。
正常一只鸡要三到四斤,也就是,一只得少赚一块多!这等于高级工人一天的工资呢!
这么一算,简直亏到家了!
许长夏越想越是兴奋,放下了手里的面团,拍干净了手道:“那我现在就去卖鸡蛋,趁现在早市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