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赐完毕后,杨仪复又表情一肃,对众人道:
“诸位放心,你们所借粮草,本督会立下字据,他日定当奉还分毫不少。眼下赈灾期间,还请诸位暂留建业,共襄义举。”
言下之意,是让这些世家留在建业协助朝廷赈灾,好接受百姓的称颂,同时也不让他们回去耍什么花样。
众人自无不允,纷纷称是。
其实他们心里也清楚,被杨仪邀请留在城中,一方面是监视,一方面是做样子给百姓看,证明世家效忠蜀汉。
他们纵有些不甘,也不敢表露,只能硬着头皮笑纳这“殊荣”。
待一众家主拜别离去后,姜维凑上前低声道:
“主公,如今粮草已筹三十万斛有余。依照江东目前灾情,此粮足够赈济两三月之用。”
“如此一来,粮荒危局总算稳住了!”
“不错。”
杨仪缓缓踱步到堂前,望向院内堆积如山的粮袋和来往不息搬运的士卒,目光中松了几分凝重。
但紧接着,他轻叹一声,冷笑道:
“江东缺粮,根源并非天灾,而是世家囤积居奇所致!”
姜维亦点头,压低声音愤愤道:
“正是那些世家豪强从中作梗,流民本可自救,硬是被逼得走投无路。”
“主公,高价囤粮谋利之事,难道就这么算了?”
“算了?”
杨仪目光一凌:
“岂能算了!”
他挥袖转身回到案前,沉声道。
“先解决燃眉之急,再清算背后祸首,一笔账也不会少。”
他扫了眼旁边案上刚才念过的名单,伸手取过笔来,在末尾空白处疾书几行字,递给姜维。
“传令军机处暗谍,立刻彻查建业城内四大家族过往所有不法之事,包括但不限于此次灾中囤粮居奇。”
“所查证据,详尽记录成册。待适当时机,呈交本督。”
姜维双手接过杨仪亲笔书写的简令,抱拳领命:
“属下明白,这四家,他们不肯借粮,此番便由得他们自作自受了!”
杨仪冷然道:
“让他们先蹦跶几日,待本督新官上任,可要烧他们这些狐狸一个措手不及!”
他眼中闪过一丝寒芒,随即吩咐道。
“另外,即刻张贴安民告示,就说朝廷将在江东推行以工代赈。”
“凡流民愿为朝廷修筑水利、重建家园者,皆可每日领取粮食,家中老幼亦有口粮补助。表现优异者,另有赏钱。”
姜维闻言,精神一振:“以工代赈?主公此策高明!既可重振江东生产,又能化解赈济之弊,一举两得!”
杨仪摆摆手:
“去办吧。江东素号鱼米之乡,如今饱受战乱,人心惶惶,要尽快恢复生产才行。”
“眼下流民遍地,与其让他们坐吃朝廷赈粮,不如给他们机会重建家园。如此,朝廷与百姓皆有益处。”
“属下立刻安排!”姜维大步离去传令。
不消片刻,建业城各处便贴出了朝廷颁布的榜文:
“招募流民、乡勇参与工役,修缮城池、道路、水利,每日工钱粮米若干……不愿出力者,赈粮按月递减……”
榜文一出,街头巷尾顿时议论纷纷。
许多灾民起初还不敢相信,围在告示前仔细研读,确认朝廷真的愿意给活路,不由纷纷落泪感叹:
“蜀汉不愧是仁义之师!肯给咱这些流民一碗饭吃,不像过去那些大户人家,只晓得逼债收租!”
一传十十传百,当日下午,建业城内各处设立的工赈报名点便挤满了踊跃报名的青壮灾民。
有一家老小同时到场,男人报名去工地出力,妇孺领取当日救济之粮。
人们领到粮食,感激涕零,逢人便说:
“多亏杨大人!要不我们真要饿死在逃荒路上了!”
百姓对杨仪交口称赞,俨然将他视作救星。
而与此同时,建业城一些僻静角落里,却有不和谐的声音悄悄响起。
“杨仪如此做法,无非是沽名钓誉!”
一处茶肆中,一名衣着考究却神色阴鸷的中年男子沉声说道。
他压低嗓音,面前几人亦都凑近倾听。
男子是建业城四大家族之一陆家的二房长子陆烨,此刻正暗中与另外几家的人碰头交换消息。
“流民总得吃饭,这粮食能撑几天?迟早还是要问我们借!他杨仪撑不了多久。”
“我们四家合力,一粒粮也不借,我就不信饿不死他那些兵!”
说话者乃是朱家家主朱显,素以精明狠辣着称。
他眼珠一转:
“不过……今早听说,不少别的家族破了约定,半夜送粮去了杨仪那里?”
陆烨不以为然地摆手:
“那些跳梁小丑,坐不住是他们没见识。”
“杨仪能给他们什么好处?封个三百户食邑就高兴得跟狗一样摇尾巴!”
他语气中满是不屑,显然对那些背弃同盟的中小世家极为鄙夷。
朱显皱眉道:
“可别小瞧了杨仪这手笔。”
“如今满城流民都夸杨仪仁义,连原先有怨气的老百姓,拿到粮后也闭了嘴。风向对咱们不利啊!”
陆烨冷哼:
“他买来一时口碑,可三个月后粮尽,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朱兄何必杞人忧天!”
朱显端起茶碗掩嘴低声道:
“陆贤弟,眼下其他世家都去了,我们四家若太显眼,怕是不好。”
“再者……那几家得了封赏,我们呢?到头来,他们倒成了忠义,咱们反像奸佞了。”
陆烨还待说什么,旁边一直沉默的王家代表王灿开口了:
“不管怎么说,我们得想个法子自处。我家老爷已在召集你们家主商议对策。陆兄、朱兄,还是尽快回府吧。”
陆烨与朱显对视一眼,皆微微点头,起身告辞,各自匆匆回去。
此时,建业四大家族陆、朱、许、王四家的家主正于各自府内焦急等待消息。
陆家府邸,厅堂内坐着陆家家主陆铭年岁五十开外,肥硕富态。
陆铭手中捏着一串沉香念珠,来回踱步,显得心绪不宁。
一旁管家惴惴问道:“老爷,二公子还没回来么?”
陆铭面色阴沉:“不必等他。我看,多半是那些鼠辈真叛变投杨仪去了!”
他想到那些昨夜偷偷运粮的家族,恨得牙痒,“这群短视之徒,坏我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