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非和徐平按原计划是要参加表彰大会的,可惜被重要的事情耽误了,最终紧赶慢赶也还是没能赶上。
已是晚上9点,蓉城研究所的蝉鸣声在这会儿显得分格外清晰。
郑非的黑色轿车碾过落叶停在了U1栋侧门。
司机老张刚要熄火,后座传来低沉的声音:";再绕两圈。";
后视镜里映出董事长沟壑纵横的脸,他正透过车窗凝视着灯火通明的办公楼。
二楼的某个窗口亮着白光,隐约可见人影在白板前写画。
“那个就是陈默的办公室。” 副驾的秘书提醒道,“需要通知他下来吗?”
“让他先忙完。” 郑非笑着回复,“你去帮忙准备点夜宵。”说完又转过头对徐平说道,“我们也尝一下蓉城的担担面和冰粉的味道嘛。”
“郑总是贵州人能吃辣,但我那份要少放点辣椒。” 徐平补充了一句。
车轮再次转动时,碾碎了地上斑驳的树影。
当陈默推开郑非在研究所的临时办公室的门时,挂钟恰好敲响十点。
混合着武夷岩茶香气的冷气扑面而来,他注意到红木茶海上的紫砂壶——三年前金牌员工颁奖礼上,这把壶曾给每人斟过茶。
陈默第一反应居然是 “郑总该不会走到哪里都把这茶壶带上吧?应该是郑总在每个地方的办公室都有一套。”
“坐。” 郑非正在分茶,滚烫的水流在杯底激出琥珀色旋涡。
徐平则站在一侧落地窗前欣赏着华兴蓉城研究所的夜景,这还是他第一次来这里。
“小陈,我们应该是第二次见面了吧?” 郑非的声音很温和,充满了力量。
“是的老板。” 陈默接过茶杯,指尖被烫得发红,然后立马又放下,“13年金牌员工的颁奖礼上有幸见过您一次,咱们还拍照留念了。”
虽然重生一次,但他还是有些紧张,即使是从二十分钟前接到郑总秘书来电起,他就开始准备接下来的谈话。
老实说刚接到郑总秘书电话的陈默还以为对方是电信诈骗,差点就直接挂断拉黑一条龙服务。
陈默上辈子打过工,也创业过,才更清楚的知道打拼出华兴这么大一家科技巨头企业有多难。
所以无论前世今生,他对眼前的这位老爷子都是充满了敬佩。
“今天我和徐总本来是打算来参加你们这个表彰大会的,故意没让行政通知就是想给你们个惊喜,结果被临时耽误了,还是没赶上。” 郑非笑着说道。
“确实有些可惜,不然我们部门的兄弟们都不知道能高兴成什么样。” 陈默回复道。
外人不知道的是很多华兴科技员工都把公司老板当自己偶像,且还不是只在嘴上说说那种。
眼前这个年过七旬的老人和他创建的华兴科技简直是爽文主角一般的存在:
1987年:华兴在鹏城成立,初期以代理香港交换机起步。这年郑非44岁,从军队转业后下海,转业前是军队里的团级干部。
1990年:自主研发首款小型交换机 bh03,迈出技术自研第一步。
1993年:推出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打破国际垄断,奠定通信设备基础。
1997年:进入国际市场,在独联体成立合资公司,开启全球化征程。
2004年:成立海思半导体,开启芯片自主研发之路。
2005年:成为英国电信(bt)供应商,标志欧洲市场突破。
2009年:首次入选《财富》世界 500 强(第 350 位),海外收入占比达75%。
2011年:终端业务从b端转向c端,推出 Ascend 系列智能手机。
2014年:海思麒麟910芯片发布,华兴手机跻身全球前三。
2014年:华兴旗舰手机是第一款能站稳在3000元以上价位的国产智能手机。
2015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超1亿台,中国市场份额第一。
2019年:发布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应对美国 “实体清单” 制裁。
2019年:被制裁后成立华兴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该部门聚焦于将华兴的 Ict 技术优势延伸至汽车产业,提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等核心零部件及解决方案,并通过 “零部件供应”“hI 模式”“智选车” 三种合作模式与车企深度协同,推动汽车智能化转型。
2020年:开启自研ERp和数据库应对美国制裁。
2020年:出售荣耀品牌以聚焦核心业务,加速供应链国产化。
2021年:华兴和赛力斯合作推出首款车型问界m5,标志鸿蒙智行正式进入汽车领域。
2022 年:全球有效授权专利超 12 万件,位列中国企业第一。
2023 年:发布 5.5G 解决方案,推出超高端品牌 “非凡大师”。
2023 年:发布问界 m9,搭载华兴 AdS 3.0 高阶智驾系统,实现城市 NcA 领航功能,首月订单破 3 万。
2024 年:5G-A 全系列解决方案商用,携手全球运营商部署万兆光网。原生鸿蒙系统(harmonyoS NExt)发布,生态设备突破 10 亿台。mate70系列芯片 100% 国产化,标志供应链独立。
2024 年:全年销售收入超 8600 亿元人民币,重回美国制裁前水平(仅次于 2020 年的 8914 亿元),同比增速超 22%,利润819亿人民币。
2024年:累计交付汽车超43万辆,连续8个月蝉联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top1,覆盖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四大品牌。车bU业务首次实现全年盈利,扭转前两年合计亏损超 130 亿元的局面。
他提出“狼性文化”让团队在通信红海中厮杀突围,却把又99%股权分给员工。
他眼光超前,早在2001年就撰写《华兴的冬天》,要求全员备战危机。又早在2004年便成立了海思半导体,自研芯片。
要知道海思子公司一直以来都是亏损状态,华兴的内部员工包括部分领导都颇有怨言。(只要海思存在每一年,华兴整个公司的利润就会少上一些,所有内部员工的虚拟股票分红也会少一些。)
他每年都坚持投入15%的利润搞研发,从未间断。无论是专利数量还是专利质量在国内都是第一的存在。华兴公司后期还直接参与了5G标准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