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些话,蓝玉又岂敢问出口。
如今,陛下竟要越过太子(朱标),直接立皇太孙(朱雄英)?
蓝玉心中有些不是滋味,感觉憋着一股气,却又不敢在朱元璋面前流露分毫。
这细微的情绪波动,自然逃不过朱元璋的眼睛。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当然明白蓝玉心中在想什么。
他沉声开口道:“你急什么?”
“雄英那孩子当了太孙,还能少了你的好处不成?”
听到陛下这话,蓝玉心中猛地松了一口气。
胸口那股憋闷之感,顿时烟消云散。
说实话,蓝玉对于谁当储君,并不是很在意。
他此生最大的理想,从来都只是成为大明征北大将军,封狼居胥,为大明扫平北患。
可转念一想,若外甥孙朱雄英真成了皇太孙,那太子殿下(朱标)的地位便稳如泰山。
待将来太子登基,自己这国公、大将军的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
更何况,以雄英那小子的本事,若将来监国……
后方之事,根本无需自己操心。
再加上那些产量惊人的粮种,届时要粮草有粮草,要人有人!
自己便能真正放开手脚,北伐草原,直捣黄龙!
想到这里,蓝玉心中顿时充满了难以抑制的兴奋。
他立刻躬身对着朱元璋说道:“陛下英明!”
“雄英那孩子虽与臣有亲缘,但举贤不避亲。”
“臣斗胆直言,这段时间的接触下来,臣看得分明。”
“这孩子的才能,远胜其他皇子十倍百倍,绝非庸才!”
“咱们从认识这孩子到现在,所作所为,基本上都受到了这孩子的点拨和启发。”
“这还是在他不知晓咱们真实身份,甚至还想着‘造反’的情况下!”
“若是这孩子知晓了咱们的身份,不再束手束脚,臣相信,他定能展现出更多的惊世之才!”
“这实乃咱们大明江山社稷之福啊!”
朱元璋听到蓝玉这番话,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满意地点点头:
“你以为就你最聪明?”
“他是你的外甥孙,你还是咱的臣子呢!”
“咱还没老糊涂,岂能看不出这孩子是个能成大事的?”
“若非如此,咱能动了立他为皇太孙的心思?”
蓝玉听到陛下的话,这才明白,陛下心中比谁都有数。
他讪笑一声,不再多言。
而朱元璋此刻所想的,则更为深远。
朱雄英这段时间所展现出来的东西,无论是新式火器,
还是高产粮种,亦或是那些治国良策,几乎都是着眼于大明的长治久安。
比如蓝玉正在着手实施的丈量土地,就是为了大明的千秋基业。
一旦土地丈量成功,自己便可按照朱雄英的规划,推行“一条鞭法”。
届时,赋税透明,官员们想上下其手的空间将大大缩减。
再加上自己无孔不入的锦衣卫系统,足以保证新政的推行。
还有刚刚得知的解决藩王问题的办法,更是从万世基业的角度出发。
这个“万世”,可不是十代八代,而是真正着眼于千秋万代!
如此一来,若大明真的交到了朱雄英的手里……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咱都已经想好了。”
“等册立了朱雄英这孩子为皇太孙之后,咱就寻个由头,称病修养。”
“让这孩子去监国,放手让他去干!”
“趁着咱这把老骨头还能动弹,正好可以给雄英这孩子保驾护航。”
“有咱在后面盯着,想来也没有什么人敢把他怎么样!”
蓝玉听到朱元璋的话,不由得一愣。
怎么陛下跟自己想的竟完全一样?
自己也是想着,到时让雄英监国,然后自己就可以带兵去打仗了。
跟朝堂政务相比,显然还是金戈铁马、开疆拓土对自己更有吸引力。
朱元璋看到蓝玉愣神的模样,还以为他心中有所担忧。
便开口宽慰道:“你也无需担心。”
“雄英这孩子虽说在朝中根基尚浅,但朱允炆派系的那些人,已经被咱给清理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人,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再说了,这不是还有你吗?”
“只要有你这尊大将在,咱就不信,还有谁敢明目张胆地站出来反对不成?”
蓝玉闻言,重重地点了点头。
还是陛下考虑得周全,不像自己,脑子里除了打仗还是打仗。
就在这时,朱元璋忽然想起一事。
自己一直告诉朱雄英,自己在朝中有好友身居高位。
这话其实也算不上完全骗他。
毕竟,自己的“朋友”确实在朝廷中身居高位。
只不过,这个“位高”,高得有点离谱罢了。
嗯,不过就是当今陛下而已。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一阵忍不住的笑意。
要是让那小子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会是个什么样的表情?
肯定会惊得下巴都掉地上吧!
哼,这也是这小子咎由自取!
谁让他总是在咱面前装得一副什么都懂的样子,
搞得咱好像个刚进城的乡巴佬,什么都不明白似的!
想到朱雄英吃瘪的模样,朱元璋的嘴角就忍不住流露出一丝笑意。
旁边的蓝玉见到陛下这副表情,心里不由得有些忐忑。
陛下今天这是怎么了?
表现得这么……不寻常?
“陛下……”蓝玉小心翼翼地问道。
朱元璋看到蓝玉的表情,立刻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呵斥的话到了嘴边,却变成了:
“你说,雄英那小子要是知道了咱们的真实身份,会是个什么表情?”
说着,朱元璋脸上故作严肃,沉声道:
“到时侯,咱往他面前一站,告诉他:臭小子,你爷爷我就是当今皇帝!”
话音刚落,朱元璋再也忍不住,在空旷的宫殿里放声大笑起来。
蓝玉听到陛下的话,也顿时明白了陛下的“恶趣味”。
他心里不由得一阵好笑,同时也起了同样的玩心。
他也想看看自己那个“大逆不道”的外甥孙,到时候会是何等精彩的表情。
于是,蓝玉笑着附和道:“陛下说的是!”
“到时候等陛下把话说完,臣也站出来,指着那小子的鼻子尖说:小崽子,我就是当朝凉国公!”
“哈哈哈哈,您说说,雄英那孩子到时候会是个什么表情?”
朱元璋听了蓝玉的话,脑海里也不由得浮现出朱雄英目瞪口呆、气急败坏的样子。
他再也忍不住,又是一阵更加响亮的哈哈大笑。
整个大殿里,都回荡着君臣二人畅快淋漓的笑声。
旁边的太监总管听到朱元璋和蓝玉的笑声,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陛下有多久没有这么开怀地笑过了?
君臣两人笑了一会儿,终于收敛了笑意,开始讨论起正事。
朱元璋道:
“话虽如此,但这事儿也不能做得太过火了。”
“要是真把那孩子吓坏了,反而得不偿失。”
蓝玉闻言,也点了点头,说道:
“陛下说的是,那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安排?”
朱元璋沉吟了一下,对着侍立一旁的太监总管吩咐道:
“传旨,让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即刻进宫见咱。”
太监总管听到朱元璋的吩咐,立刻躬身领命:
“奴婢遵旨。”
随即,他快步走出殿外,对着一个小太监低声吩咐道:
“快去请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大人,进宫面圣!”
小太监闻言不敢怠慢,立刻小跑着出宫传旨去了。
此时的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正坐镇在皇宫旁的那家“商铺”里。
由于朱元璋的命令是“把这个铺子做得越像真的越好”。
于是,蒋瓛在盘下这个铺子之后,便尽心尽力地安排好了一切。
甚至,他自己亲自在这里当起了掌柜。
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炼,蒋瓛身上早已没了多少官宦的架子。
任谁来看,都像是个和气生财的普通商人。
只有他眼里偶尔流露出来的锐利精光,才会让人猛然想起,
眼前这个人,是执掌缇骑、深受陛下信任的特务头子。
当小太监前来传旨的时候,蒋瓛正在店里仔细地盘着账目。
听到小太监说陛下召见,他不由得一脸纳闷。
自从自己开始认真地在这里“当值”之后,陛下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召见自己了。
今日突然传召,所为何事?
心里虽然疑惑,但蒋瓛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慢。
毕竟是直属于皇帝陛下的机构头子,陛下要见,自己就必须第一时间出现在陛下面前。
蒋瓛立刻将手里的账簿交给店里同样装扮成伙计的锦衣卫。
然后自己便跟着传旨的小太监,急匆匆地一起进宫了。
穿过重重宫门,来到朱元璋所在的殿宇。
蒋瓛赶紧上前,躬身行礼,对着朱元璋和蓝玉说道:
“微臣蒋瓛,参见陛下,参见凉国公!”
“不知陛下急召微臣前来,有何要事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