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的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朱雄英,声音低沉而有力:
他忍不住开口问道:“雄英,你说的这种改良后的火器,叫什么名字?”
朱雄英微微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显得自信满满。
“我给它们起了名字,分别叫做燧发枪和佛朗机炮。”
他指了指远处的一排武器。
“前者,就像你们现在用的火铳,后者,就相当于火炮。”
朱雄英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
“不过,跟我的燧发枪和佛朗机炮比起来,现在那些火器,简直就是一堆垃圾!”
“因为我用的精钢韧性极好,完全不用担心炸膛!”
朱雄英的话,让朱元璋和蓝玉同时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惊讶。
要知道,现在大明的火器之所以没有大规模装备部队,除了钢铁产量不足这个原因外。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火器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炸膛事故。
而且,这种炸膛的发生,并非工匠偷工减料,也不是故意使坏。
完全是因为这个时代的技术限制,根本无法保证材料的质地完全一致。
那些质地不均匀的钢铁,受热后产生的形变也各不相同,再加上铸造时内部容易产生气泡,就更容易导致炸膛。
相对于火枪,火炮的炸膛问题更加严重。
毕竟,火枪炸膛最多炸伤使用者,再不济伤及周围一两个人。
但火炮一旦炸膛,很可能造成大面积伤亡。
那样一来,火炮就不是杀敌的利器,反而成了帮敌人杀伤自己人的凶器。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士兵宁愿拿着刀剑和敌人拼命,也不愿意在远处摆弄火器的原因。
敌人的刀剑,看得见,摸得着,身体还能做出反应去躲避。
而火器炸膛这种未知的恐惧,反而让士兵们更加害怕。
可现在,朱雄英居然说他制造的燧发枪和佛朗机炮,根本不用担心炸膛!
蓝玉自然是不相信的。
他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质疑:“雄英,你说的这些精钢,真有这么好的韧性?”
面对蓝玉的质疑,朱雄英并没有生气,也没有反驳。
他只是微微一笑,转头对朱元璋和蓝玉说道:“爷爷,舅公,请跟我来!”
说完,他便转身朝着一旁的军工厂走去。
军工厂内,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已经制造好的燧发枪和佛朗机炮。
朱雄英随手拿起一杆燧发枪,信步走向军工厂外的靶场。
朱元璋和蓝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好奇和期待,连忙跟了上去。
整个靶场占地极广,里面竖立着许多枪靶。
这些都是朱雄英之前试射燧发枪和佛朗机炮时留下的。
朱雄英走到靶场中央,停下脚步。
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熟练地将火药和枪丸装进枪筒,然后用通条压实。
接着,他举起燧发枪,瞄准了远处的靶子。
蓝玉刚想开口提醒朱雄英,这火枪还没点火绳呢。
“砰!”
一声巨响,打断了蓝玉的话。
只见朱雄英手中的燧发枪枪口腾起一阵青烟,远处的枪靶上爆出一团火星。
朱雄英已经完成了射击。
而正准备说话的蓝玉,彻底愣住了。
他完全没想到,朱雄英竟然已经把火枪给击发了。
可他是怎么做到的?自己明明没有看到任何点燃火绳的动作啊!
蓝玉的脸上写满了震惊,他忍不住大声问道:
“雄英,你这燧发枪,怎么没见你点火绳就打响了?”
朱雄英头也没回,一边熟练地再次装填着弹药,一边说道:
“火绳装置太落后了,早就被我淘汰了。”
“我这燧发枪,用的是燧石击发装置,根本用不着火绳!”
听到朱雄英的解释,朱元璋和蓝玉更是惊得目瞪口呆。
不用火绳?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现在的火枪,无一例外都是用火绳作为击发装置的。
使用时,先将火药和弹丸装入枪管,用通条压实。
最后点燃火绳,利用火绳点燃药室里的火药,进而引燃枪管里的火药,火枪才能击发。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火枪兵脸上都有火焰灼烧痕迹的原因。
因为药室里引燃用的火药,装多装少全凭经验,根本没有定数。
士兵脸上的灼伤痕迹越多,往往也说明这个士兵的经验越丰富。
如果真的不用火绳,那这些火枪兵脸上的伤,岂不是白挨了?
就在朱元璋和蓝玉还在震惊的时候。
“砰!”
第二声枪响,再次传来。
朱雄英已经完成了第二次射击。
这时,朱元璋和蓝玉才注意到,朱雄英两次射击之间的间隔,竟然如此之短!
而且,这射程,明显比现有的火绳枪要远得多!
要知道,现有的火绳枪,射击距离比传统的弓箭远不了多少。
但就是这一点点的距离,在战场上,往往就是生与死的差别。
这也是大明火器能够独步天下的原因。
可是,从朱雄英手中的这杆燧发枪来看,无论是射速还是射程,都不是火绳枪能比的。
朱元璋和蓝玉的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这个距离,即便是草原上蒙古骑兵的骑射距离,也远远达不到!
虽然朱元璋经过连年征战,已经将蒙古人赶回了草原,但这并不意味着天下太平。
否则,他也不必安排那么多手握重兵的塞王了。
这些蒙古人被赶回草原后,贼心不死,时不时就要带兵侵扰边境。
这已经和东南倭乱,并称为大明的两大外患。
可现在,有了这种神器,即便是在草原上,面对蒙古骑兵也能占据绝对优势。
试想一下,当铺天盖地的蒙古骑兵,还以为大明士兵拿着的是老旧的火绳枪。
他们固有的认知,会让这些蒙古骑兵进入火绳枪的射程边缘进行袭扰。
而大明军队,却拿他们没有什么好办法。
可现在,有了燧发枪,当这些蒙古骑兵还以为自己在安全范围之内的时候。
“砰砰砰!”
成百上千的燧发枪同时开火,这些蒙古骑兵猝不及防之下,必定会中枪身亡。
那会是怎样一种场景!
光是想想,朱元璋和蓝玉就忍不住激动起来。
他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的光芒。
朱元璋甚至开始幻想,大明军队装备了这种新式火枪之后,横扫天下的场景。
他的目光,变得炽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