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身上有些血迹,但他嘴角扬着笑,一脸轻松,“放心,非常顺利。这两天我会和药童轮流守着你二哥,你呢,就回去和你家人报个信,让他们安心,明日或者后日再来看他。”
周娇娇给他鞠了一躬。
兴奋之情掩饰不住。
“我先去看看二哥。”
周娇娇进了屋,周小耀还没醒,那原本已经长好的肩膀处,一条长长的被缝过的口子看着很吓人。
她想到周小耀受的双重的罪,心里便很难受。
“二哥……二哥……”
她带着哽咽喊了两声。
药童笑着在一旁收拾,说道,“他是个勇敢的人,别哭了,一切都很顺利,等他这一次彻底长好,以后便不会再有这种情况了。”
周娇娇朝他点头,“谢谢,谢谢你,这几日就麻烦你了。”
药童,“不必客气,这本就是我该做的。”
周娇娇悄悄塞给他五十文钱。
他要拒绝,但周娇娇坚持给。
他‘欲拒还迎’地收下了。
“你尽管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你二哥的。”
周娇娇离开的时候,周小耀还没醒。
大夫说他暂时不会醒,她便先去找小五了。
她还要问问学堂的事儿有没有消息。
“是周娘子啊,小五刚被打了,现在回家去了呢,你要找他得去他家里找了。”
周娇娇诧异,随即便问道,“小五犯了何错?”
据她所知,小五这人虽然表面大大咧咧,但为人谨慎,犯错的可能很小。
怎么会……
那人道,“小五说话不过嘴,居然敢议论上面的输赢,这不,大人才给他点教训。”
周娇娇哦了一声。
原来是这样啊。
她倒是知道小五家在哪儿。
但自己一个女子若贸然上门不太好……
她谢过那人后,先去找了陈发。
陈发今日来找原老板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店早就开门了,老板说他要是再不来,他就要另外招人了。
这不,今日一来就开始做事了。
“你是说让我陪你去找小五官差?”
陈发还在奋笔疾书。
周娇娇看了一眼他写的字。
别说,虽然他的才华不及上官倾城,但那一手好字还真的不差上官倾城。
难怪会让他抄书。
“是啊,你可有时间?”
陈发想了想,便转头和老板请假去了。
老板此时原本在屋内喝茶。
听了陈发的话,出来看了眼周娇娇。
将她上下打量一番。
然后转头对陈发说道,“早去早回。”
陈发感激地说了一声好。
周娇娇也道谢,然后才和陈发一起出门。
出门后,周娇娇便道,“你们老板人还挺好的,还怕我是坏人,帮你长眼呢。”
陈发忙道,“不好意思哈娇娇,他没有怀疑你的意思。”
周娇娇,“我明白的,你是个老实人,他是拿你当朋友才关心你,怕你上当。”
“你不生气就好,今天我也不回去了,老板说我可以在这儿住着。”
周娇娇点头。
能有事儿做就好。
陈发又说以后孩子们的纸砚他都包了,若他什么都不贡献,心里过意不去。
周娇娇想了想也没和他争。
“对了,小耀怎么样啊?他应该也不能回去吧?”
周娇娇跟他说了周小耀的情况。
“你放心的回去,明日也不必过来,我店里关了门就过去那边陪他照顾他。”
“我要是不出来,只怕爹娘会担心的。晚上有药童在那边照顾二哥,你安心。”
陈发点头,“好吧。”
看来他想做点什么还真是难啊。
小五家。
此时,小五的堂叔正在照顾他。
见小五有朋友来,知道肯定是有什么事儿的,便找了个借口要出去。
周娇娇把买的肉给堂叔,堂叔愣了一下,笑着接过拿去厨房后才出去。
周娇娇本来是想买水果的。
但是现在这个时候,买什么都没有买米买肉来得珍贵。
“周娘子啊,你们坐……我真是失礼了哈。”
他屁股痛着呢,就不跟他们讲礼了。
动一下都痛。
周娇娇和陈发坐在一边的凳子上。
周娇娇先是问候了小五几句,然后说起了学堂的事儿。
小五这才笑着说道,“这学堂的事儿啊我也是多方比较,才决定和你说一个很好的书院,他们对这个书院……好坏参半,但是我却觉得很好,不如你们自己拿主意。”
周娇娇,“好啊,你说。”
小五说,“就是青衫书院,不在越阳镇,在忠诚县,我之所以说它好坏参半,是因为对于肯吃苦的孩子,这个书院便是个很好。
对于家里有钱不肯吃苦的孩子,就不是个好书院。因为这个书院的夫子太严格,孩子们会很累。
这书院的院长,是三十年前的进士,十五年前从朝廷退下来,回老家开了这个书院。
这些年,培养了许多的有才人士。不过这书院唯一的不好便是院长只收有条件入学的孩子。”
说到这里,他也表示无能为力。
毕竟对于这一条,他虽然不理解,但又觉得没错。
院长的解释是:束修费少了,书院干不下去,束修费多了,穷人家上不起。那种家里不吃不喝都要送孩子来读书的,他觉得没有必要,不管好书院还是差书院,教的书本是一样的。
只要有时间,他也会给没有在书院读书的孩子解答学问上的疑惑。
所以他的书院,只收家庭能供得起的,还愿意努力读书的孩子。
“这个书院的束修很贵吗?”陈发问。
如果不是很贵的话,他也想送陈默去这个书院。
毕竟,有见识有人脉的官差打听出来的好书院,肯定是很好的。
小五小心翼翼地看了眼周娇娇,然后比了个数字:3.
周娇娇,“半年?一季度?”
小五却道,“一个月。”
周娇娇顿了顿。
一个月三两银子?
果然是给有钱人家准备的书院。
“束修费确实很贵……那要怎么才能证明自己家里是有这个实力送孩子去读书的呢?”
她之前没记起这个书院。
但是刚刚小五提到的时候,她脑子里突然浮现一些记忆。
那是穿来的两年前。
原身为了给张希找个好书院,前前后后打听了半年,最后才知道青衫书院是附近几个县城里最好的。
为了把张希送进这个书院,原身前前后后磕了好多头,找遍了书院的夫子,甚至在院长的家门口跪了一整天。
只是院长始终不肯收张希,为此原身把院长骂了个狗血淋头。
从此她和这个院长,算是结下了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