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的夜晚,月光如水,洒在孙建新的书桌上,和方四相比,他度过的不一样的夜晚。他坐在桌前,面前摊开着一本厚厚的数学习题集,手中的笔在草稿纸上不停地演算着,眉头紧锁,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这道题……怎么会这么难?”孙建新低声喃喃,手中的笔停了下来。他盯着题目,脑海中一片混乱,仿佛所有的公式和定理都在这一刻失去了意义。
“建新,吃点东西吧。”妈妈轻轻推开房门,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走了进来。她的声音温柔,却带着一丝担忧。
孙建新抬起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妈,我不饿,你们先吃吧。”
妈妈叹了口气,将面条放在桌上:“你已经看了一晚上了,再这样下去身体会吃不消的。明天还要考试呢,别太紧张了。”
孙建新摇了摇头,目光重新回到习题集上:“妈,我真的吃不下。这次考试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不能有任何闪失。”
妈妈无奈地看了他一眼,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好吧,别太累了,早点休息。”
妈妈离开后,孙建新深吸了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自己别的科目偏科严重,只有数学是他唯一能证明自己的机会。如果这次考试失利,他将失去进入省赛甚至全国赛的资格。
与此同时,李爱强正坐在自家的阳台上,手里捧着一本小说,悠闲地翻看着。月光洒在他的脸上,映出他平静的神色。他的书桌上也摆着一本数学习题集,但显然已经被他翻得有些旧了。
“爱强,明天考试了,你不复习一下吗?”奶奶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牛奶。
李爱强笑了笑,接过牛奶:“奶奶,我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放松心态。”
奶奶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欣慰:“你总是这么自信,奶奶相信你一定能考好。”
李爱强喝了一口牛奶,目光投向远处的月亮:“奶奶,其实考试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考试中保持冷静。只要心态平和,题目再难也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八月十六,数学竞赛考试当天。
考场内,气氛紧张而肃穆。方建山老师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每一位学生,最后停留在孙建新和李爱强的身上。他微微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考试开始。”方建山老师宣布道,随即分发试卷。
孙建新接过试卷,心跳加速,手心微微出汗。他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审题。然而,第一道题目就让他感到一阵无力感。题目复杂,条件繁多,仿佛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
“不能慌……不能慌……”孙建新低声自语,手中的笔在草稿纸上飞快地演算着。他的额头渐渐渗出了汗珠,但眼神却越发坚定。
另一边,李爱强拿到试卷后,只是简单地浏览了一遍,随即开始答题。他的表情依旧平静,手中的笔在试卷上流畅地书写着,仿佛这些题目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难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考场内的气氛越发紧张。不少学生已经开始抓耳挠腮,甚至有人放弃了答题,呆呆地望着试卷。方建山老师站在讲台上,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孙建新和李爱强。他看着两人专注的神情,心中暗自点头。
考试结束后,孙建新和李爱强走出考场,两人的表情截然不同。孙建新显得有些疲惫,但眼中却带着一丝释然;李爱强则依旧轻松自如,仿佛刚刚结束的只是一场普通的练习。
“建新,爱强,考得怎么样?”方建山老师走过来,微笑着问道。
孙建新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老师,题目太难了,我……我尽力了。”
李爱强则笑了笑:“老师,题目确实有难度,但我觉得自己发挥得还不错。”
方建山老师点了点头,拍了拍两人的肩膀:“你们的表现我都看在眼里。考试不仅仅是比拼知识,更是比拼心态和毅力。你们能在这么难的题目下坚持到最后,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孙建新和李爱强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讶和欣喜。
“老师,您的意思是……”孙建新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方建山老师笑了笑:“看你们的状态就知道了。你们的表现让我很满意。考试成绩会在几天后公布,如果选上了,你们可以去参加省里的比赛,甚至全国赛。”
两人听了,心中顿时充满了信心。孙建新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老师,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
李爱强则微微一笑:“老师,我会继续保持平常心,争取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