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静之下的暗流
那拉氏的倒台让紫禁城暂时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但魏璎珞却敏锐地察觉到,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她发现,尽管乾隆对她的信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朝中仍有一些大臣对她心存芥蒂,甚至暗中联合起来抵制她的建议。
“娘娘,最近朝堂上似乎有些不对劲。”柳如烟低声汇报,“几位老臣频繁聚会,讨论的内容虽然隐秘,但我隐约听到他们提到‘后宫干政’四个字。”
魏璎珞眉头微蹙:“看来,这些人还是不甘心啊。他们表面上不敢违抗皇上的旨意,却试图通过舆论施压,削弱我的影响力。”
柳如烟担忧地问道:“娘娘,我们要不要采取行动?如果放任不管,恐怕会对您不利。”
魏璎珞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刚经历了一场风波,不宜轻举妄动。先观察一段时间,看看他们的真正意图再说。”
#### 乾隆的试探
与此同时,乾隆也开始注意到朝臣之间的微妙变化。他召见魏璎珞,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璎珞,朕听说有人对你参与朝政颇有微词,你怎么看?”
魏璎珞早有准备,从容答道:“皇上,臣妾深知自己身份特殊,因此从未逾越本分。所有建议都是为了辅佐皇上治理天下,并无半点私心。若有人对此不满,臣妾愿意退出朝政,专心料理后宫事务。”
乾隆闻言,立刻摆手:“不必如此。朕需要你的智慧和见识,那些闲言碎语不足为虑。不过……”他顿了顿,目光深邃,“你也要注意分寸,不要给人留下把柄。”
魏璎珞点头:“是,皇上,臣妾明白。”
#### 新敌登场:苏培盛的野心
就在魏璎珞全力应对朝臣压力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对手悄然浮出水面——太监总管苏培盛。此人虽出身卑微,却凭借圆滑的手段在宫中站稳脚跟,深得乾隆信赖。然而,随着魏璎珞地位的提升,他逐渐感到威胁。
“魏贵妃如今风头正盛,连皇上都对她言听计从。长此以往,岂不是要骑到咱们头上?”苏培盛在密室中对亲信说道,“必须想办法遏制她的势头!”
他的亲信提醒道:“可是娘娘圣眷正浓,贸然出手恐怕会适得其反。”
苏培盛冷笑一声:“哼,越是受宠的人,越容易犯错。只要我们耐心等待,总会找到机会。”
#### 意外的盟友
正当魏璎珞思索如何破解困境时,一个意外的盟友出现了——娴妃高宁馨。自从那拉氏失势后,高宁馨一直保持低调,但她并未放弃争夺权力的念头。这次,她主动找到魏璎珞,提出合作。
“娘娘,我知道我们过去有过矛盾,但现在的情况对我们都不利。”高宁馨开门见山地说道,“那些老臣之所以针对您,是因为害怕失去既得利益。而我作为后宫的一员,也深受其害。不如我们联手,共同对抗这些顽固派。”
魏璎珞审视着对方,片刻后缓缓开口:“你能主动来找我,说明你已经想清楚了利害关系。不过,合作的前提是互相信任。如果你真心诚意,我可以考虑。”
高宁馨连忙保证:“娘娘放心,我绝不会耍任何花招。毕竟,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 布局反击
经过一番商议,魏璎珞与高宁馨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一方面,她们利用各自的关系网收集朝臣私下串联的证据;另一方面,通过娴妃的身份,在后宫制造舆论,转移注意力。
“娘娘,这是从几位大臣府邸偷拍到的书信副本。”柳如烟将一叠文件递交给魏璎珞,“内容显示,他们正在密谋弹劾您,理由是‘后宫干政扰乱朝纲’。”
魏璎珞翻阅着书信,嘴角浮现一抹冷笑:“果然不出所料。既然他们这么急着送上门,那就陪他们玩玩吧。”
她随即命令柳如烟将部分证据泄露给乾隆,同时安排高宁馨在后宫散布消息,称某些大臣企图借机架空皇权。这一系列操作成功引起了乾隆的警惕。
#### 乾隆的雷霆手段
当乾隆得知朝臣密谋的消息后,震怒不已。他当即召集文武百官,当众宣布:“朕赋予魏贵妃参与朝政的权力,是出于对她的信任和倚重。任何人胆敢质疑朕的决定,便是对朕权威的挑战!”
随后,他下令彻查此事,并严惩涉事官员。短短数日之内,多名大臣被革职查办,朝堂风气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