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堂震荡
李承泽和柳如烟的罪行被公之于众后,整个朝廷陷入了一片哗然。作为刑部尚书,李承泽本是皇帝最信任的大臣之一,他的背叛不仅让皇帝震怒,更引发了朝野上下的广泛议论。
“此事非同小可,朕竟然被蒙蔽多年!”御书房内,皇帝拍案而起,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前的乌云。“魏璎珞,你可知还有没有其他同党?”
魏璎珞恭敬地跪在殿中,低声道:“回禀陛下,臣妾已命锦衣卫彻查此案,目前尚未发现更多牵连之人。但据李承泽供认,他与江南盐商勾结已久,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们谋取利益,同时暗中资助反贼。这些线索还需进一步追查。”
皇帝闻言,眉头紧锁,显然对局势感到不满。“传旨下去,即刻查封所有涉案官员的家产,并严审相关人员!若再有隐瞒者,一律严惩不贷!”
“遵旨。”魏璎珞领命退下,心中却隐隐担忧。她明白,这桩案件虽然告一段落,但其背后隐藏的势力绝不会轻易罢休。尤其是那些盘根错节的权贵家族,一旦受到威胁,必定会采取反击。
---
#### 江南盐商的秘密
与此同时,魏璎珞秘密派遣心腹前往江南调查盐商的情况。几日后,一封密信送到了她的手中。
“娘娘,”一名侍卫低声禀报道,“江南那边传来消息,当地最大的几家盐商家族确实存在异常资金流动,而且他们与北方边境的一些叛军头目有过接触。”
魏璎珞接过密信仔细阅读,眉头越皱越深。“看来,李承泽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幕后黑手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庞大。”
她沉思片刻,随即下令道:“立刻召集锦衣卫精锐,准备南下彻查此事。另外,通知沿途州府加强戒备,以防有人通风报信。”
然而,就在她部署行动之际,一个意外的消息打破了她的计划。
---
#### 新的危机
当天傍晚,魏璎珞刚回到长春宫,便接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只有短短一句话:
“小心身边人,祸起萧墙之内。”
短短十个字,却让她心头一凛。她迅速将信纸烧毁,随后屏退左右,独自坐在灯下思索。
“身边人……是谁?”魏璎珞喃喃自语,脑海中浮现出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皇后、贵妃、甚至皇帝本人。每个人都有可能是潜在的敌人,但谁才是真正的威胁?
正当她陷入沉思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贴身宫女明玉慌张地跑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娘娘,不好了!皇上突然召见您,说是有要事相商!”
魏璎珞顿时警觉起来。皇帝素来冷静自持,很少因小事召见臣子,更何况是在深夜。她整理好衣衫,随明玉匆匆赶往乾清宫。
---
#### 帝王的试探
乾清宫内烛火通明,皇帝正端坐于龙椅之上,神情复杂地看着跪拜在地的魏璎珞。
“贤妃,朕有一事不明,想问问你的看法。”皇帝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情绪。
“请陛下明示。”魏璎珞抬起头,目光坦然。
“李承泽之事虽已查明,但朕总觉得其中另有隐情。你认为,为何他会选择背叛?难道仅仅是为了自保吗?”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魏璎珞稍作思索,答道:“回禀陛下,李承泽之所以走上歧途,恐怕不止是因为贪图权力,而是因为有人许诺给他更大的利益。或许,他背后还另有主使者。”
皇帝点了点头,似乎对她的回答颇为满意。但他并未就此打住,而是继续追问:“那么,依你之见,这个人会是谁?”
魏璎珞心中一凛,意识到这是皇帝在试探她的立场。如果回答不当,很可能会引起猜忌。
“臣妾不敢妄加揣测,”她谨慎地说道,“但无论此人是谁,只要危害国家社稷,都应依法严惩。臣妾愿为陛下分忧,协助彻查此案。”
皇帝凝视着她,良久才缓缓开口:“很好,朕果然没看错你。不过,贤妃啊,记住一点——在这深宫之中,信任是最奢侈的东西。你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让任何人有机可乘。”
“臣妾谨记陛下教诲。”魏璎珞俯身叩首,心中却升起一股寒意。她隐约感觉到,皇帝已经开始怀疑某些人的忠诚,而这种怀疑或许会成为新的导火索。
---
#### 隐藏的敌人
离开乾清宫后,魏璎珞径直返回长春宫,一路上思绪万千。皇帝的话无疑是一种警告,同时也提醒她,真正的敌人可能就潜伏在自己身边。
回到寝殿后,她唤来了明玉,低声吩咐道:“从今日起,密切留意宫中的风吹草动。特别是那些与江南盐商有关联的人,务必盯紧。”
明玉点头应允,却又忍不住问道:“娘娘,您觉得这次的事情会不会牵扯到……皇后?”
魏璎珞摇了摇头,语气坚定:“现在还不好说。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接下来的日子,只会更加艰难。”
---
#### 南下的决心
翌日清晨,魏璎珞再次向皇帝请命,请求亲自前往江南调查盐商案。皇帝起初犹豫不决,但在她的一再坚持下,最终同意了。
临行前,皇帝特意召见了她,语重心长地说道:“贤妃,此去江南,务必小心行事。朕知道你能力出众,但也别忘了,那里可是龙潭虎穴。若有任何危险,随时派人回京报信。”
魏璎珞郑重地点头:“臣妾定不负陛下厚望,誓将真相带回京城。”
带着皇帝的嘱托和满腔的信念,魏璎珞率领一支精锐队伍踏上了南下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