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常在的突然失踪让整个后宫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氛围。虽然她的身份并不显赫,但作为近期频繁与魏璎珞接触的人,她的消失无疑引起了长春宫上下的高度警惕。魏璎珞坐在暖阁中,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中透出一丝深思。
“娘娘,要不要派人去景仁宫搜查一番?”明玉试探性地问道。
魏璎珞摇了摇头:“不必了。如果宁常在真的出了什么事,现在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况且,景仁宫那边恐怕早已被人清理干净。”
明玉闻言,不禁有些焦急:“可是娘娘,万一宁常在真的掌握了什么重要线索呢?她若遭遇不测,岂不是对我们极为不利?”
魏璎珞微微一笑,语气却冷冽如霜:“你放心,她不会轻易死的。能在这个节骨眼上被盯上,说明她手里一定有别人想要的东西。而只要她还活着,我们就还有机会。”
---
#### 暗流涌动
与此同时,张廷玉的车队已经抵达了边疆重镇——凉州府。这里是此次雪灾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百姓们饥寒交迫,街道上随处可见冻饿而亡的尸体。然而,当张廷玉一行人进入城内时,迎接他们的却是当地官员的笑脸相迎和丰盛的宴席。
“张大人一路辛苦了,请务必赏脸用膳。”凉州知府满脸堆笑,亲自为张廷玉斟酒,“下官已备好所有赈灾物资清单,待大人审阅之后即可发放。”
张廷玉端起酒杯,淡淡一笑:“知府大人果然办事得力,本官定会如实禀报皇上,为你请功。”
两人相视一笑,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然而,他们并未注意到,在不远处的一间破旧茶馆里,一个身披斗篷的身影正悄然注视着这一切。
---
#### 海兰察的秘密任务
原来,早在张廷玉出发之前,魏璎珞便秘密派遣海兰察随行保护赈灾物资的安全。为了掩人耳目,海兰察化名为一名普通的押运士兵,混迹于队伍之中。他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很快发现了一些异常之处。
“这些地方官员表面上唯命是从,实际上却暗中克扣赈灾银两。”海兰察在给魏璎珞的密信中写道,“更令人担忧的是,张廷玉对此竟毫无察觉,甚至有意包庇。”
收到这封密信后,魏璎珞的脸色变得更加凝重。她意识到,事情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加复杂。不仅张廷玉可能存在问题,就连那些地方官员背后也可能隐藏着更大的势力。
“看来,这次的对手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狡猾。”魏璎珞喃喃自语道。
---
#### 宁常在的踪迹
就在魏璎珞苦思对策之际,一个意外的消息传到了长春宫——有人在京城外的一座废弃寺庙中发现了宁常在的踪迹。
“娘娘,据探子回报,宁常在确实藏身于那座寺庙,但她身边还有几个陌生男子看守,看起来像是被软禁了。”明玉急匆匆地跑进来汇报。
魏璎珞听罢,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立刻召集侍卫,准备前往救援。不过记住,此事必须绝对保密,绝不能走漏半点风声。”
夜幕降临,魏璎珞带领一队精锐侍卫悄悄离开了紫禁城。一路上,她始终保持高度警觉,生怕落入敌人的圈套。然而,当他们赶到那座寺庙时,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只有几件凌乱的衣物散落在地上。
“娘娘,这里显然刚刚发生过一场争斗。”一名侍卫指着墙角处的血迹说道。
魏璎珞蹲下身子仔细查看,眉头越皱越紧:“这些血迹尚未完全干涸,说明他们离开的时间不会太久。而且……”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四周,“从脚印来看,带走宁常在的人至少有七八个,而且训练有素。”
明玉忍不住问道:“娘娘,会不会是张廷玉派来的?”
魏璎珞摇了摇头:“未必。张廷玉的目标是赈灾物资,他没必要冒险绑架宁常在。除非……”她忽然想到了什么,脸色骤变,“除非宁常在知道的事情,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
---
#### 隐藏的棋子
回到长春宫后,魏璎珞立即召见了海兰察,并将最新的情况告知于他。
“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我怀疑宁常在可能是某位权臣安插在后宫中的棋子。”魏璎珞沉声道,“她或许早就料到自己会被利用,所以才会选择主动投靠我们。而现在,她的失踪很可能意味着对方已经开始收网。”
海兰察点了点头:“娘娘分析得有道理。不过,既然宁常在已经暴露,对方为何还要费尽心思将她救走?难道她手中还有什么关键证据?”
魏璎珞沉吟片刻,缓缓说道:“也许,她掌握的不仅仅是关于张廷玉的事情,而是整个朝堂上的某些秘密。而这个秘密,足以撼动某些人的根基。”
---
#### 新的盟友
就在魏璎珞思索下一步计划时,一封匿名信送到了长春宫。信中只有一句话:“若想知道真相,请于明日午时前往天坛祈年殿。”
魏璎珞盯着那封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终于按捺不住了吗?”
翌日清晨,魏璎珞换上一身素雅的衣裙,独自一人前往天坛。祈年殿前,一个熟悉的身影正背对着她伫立。听到脚步声,那人缓缓转过身来,竟是皇后!
“娘娘怎么来了?”魏璎珞故作惊讶地问道。
皇后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威严:“璎珞,有些事情,是时候告诉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