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冬日愈发寒冷,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刺骨的肃杀之气。魏璎珞站在长春宫的大殿内,手中握着一封密信,眉头微蹙。这封信来自宫外的一位线人,内容虽简短,却足以令她警觉——宫中似乎有人与朝堂上的某些势力勾结,意图动摇皇权。
“娘娘,”小全子低声提醒,“这件事是否需要立即禀报皇上?”
魏璎珞摇了摇头,语气沉稳:“不急。眼下尚无确凿证据,贸然上报只会打草惊蛇。况且,若真有朝臣插手后宫之事,那背后必定另有隐情。”
她顿了顿,目光如炬地看向窗外飘落的雪花:“我们先静观其变,同时加强探查力度。记住,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能放过。”
---
#### 新的威胁浮现
与此同时,储秀宫内的慎贵人虽然已被幽禁,但她的余党并未完全消失。其中,一位名叫柳如烟的侍女尤为活跃。此人曾是慎贵人的贴身心腹,深谙宫廷斗争之道。如今,她秘密联络了几位失势妃嫔的旧部,并试图通过她们重新掀起波澜。
一天深夜,柳如烟悄悄潜入御膳房,将一份掺杂了特殊药物的茶点送到了某位妃嫔的住处。这种药物并不会致命,但却能让人短时间内精神恍惚、言行失控。一旦服用者在皇上面前表现异常,便极有可能被怀疑心怀不轨。
柳如烟冷笑着自语道:“魏璎珞,你以为铲除了慎贵人就能高枕无忧?这场游戏,还远未结束!”
---
#### 魏璎珞的布局
然而,柳如烟的一举一动早已落入魏璎珞的眼线之中。事实上,从慎贵人覆灭的那一刻起,魏璎珞便开始密切关注那些残存的势力。她知道,这些人绝不会轻易认输,而柳如烟正是他们当中最危险的一个。
“明玉,”魏璎珞轻声吩咐,“你去安排一下,让御膳房的人‘无意间’发现那份茶点有问题。然后,再把消息传到皇上耳中。”
明玉闻言,立刻明白了主子的用意:“娘娘的意思是,借刀杀人?”
魏璎珞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没错。既然他们喜欢玩弄阴谋,那就让他们自己尝尝苦果。”
---
#### 皇上的震怒
翌日清晨,乾隆帝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忽然听到太监来报,说御膳房查获了一份可疑的茶点。经太医检验,其中竟含有致幻成分!
乾隆帝顿时勃然大怒:“是谁胆敢在朕的后宫中下药?!”
他立即召见魏璎珞,询问此事的来龙去脉。魏璎珞神色平静,语气却透着几分忧虑:“回禀皇上,据奴婢调查,这份茶点原本是要送给某位妃嫔的。若是那位妃嫔服用了,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乾隆帝脸色阴沉,冷冷问道:“你知道是谁干的吗?”
魏璎珞略作迟疑,随后缓缓说道:“目前尚未查明具体幕后主使,但据奴婢推测,此事可能与慎贵人的余党有关。毕竟,慎贵人刚被幽禁不久,这些人或许心存不满,企图报复。”
乾隆帝听罢,当即下令彻查慎贵人的旧部,并严惩相关人员。
---
#### 柳如烟的末路
随着调查的深入,柳如烟很快被揪了出来。面对铁证如山,她再也无法抵赖,只得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然而,当审讯官问及幕后主使时,她却一口咬定是独自行动,拒绝透露更多细节。
最终,乾隆帝下令将柳如烟杖毙于宫门外,并将其同伙全部革职查办,逐出宫廷。一场潜在的危机就此平息。
---
#### 魏璎珞的反思
事情结束后,魏璎珞独自坐在长春宫的大殿内,凝视着案几上的烛火,神情复杂。她知道,这次事件虽然解决了表面的问题,但真正的隐患依然存在。尤其是那封密信中提到的朝堂势力,始终像一片乌云般笼罩在她的头顶。
“娘娘,”明玉轻声唤道,“您看起来有些疲惫,要不要休息片刻?”
魏璎珞回过神来,微微一笑:“无妨。只是觉得,紫禁城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冷了些。”
明玉不解地问道:“娘娘为何这样说?”
魏璎珞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抬头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喃喃道:“因为有些风暴,还未真正到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