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紫禁城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汹涌的暗潮。魏璎珞坐在长春宫内,面前摊开着一张详细的计划图。她的手指轻轻划过纸上的每一个关键节点,脑海中反复推演着接下来的每一步行动。
“娘娘,李大人送来的新消息。”明玉匆匆走进来,将一封密封的信函递到魏璎珞手中。
魏璎珞接过信函,拆开细看,眉头逐渐皱起。“果然如此……”她低声喃喃道,“裕亲王已经开始怀疑宁常在的死因,并派人秘密调查她的家人和旧部。”
明玉闻言大惊:“那岂不是说,李大人可能会有危险?”
魏璎珞摇了摇头,语气沉稳:“暂时不会。我早已叮嘱他低调行事,同时安排了几名可靠的人手暗中保护。不过,这也提醒我们,时间紧迫。一旦裕亲王察觉我们的意图,后果不堪设想。”
---
#### 皇上的试探
翌日清晨,皇上召见皇后与魏璎珞前往乾清宫议事。一进门,便见张廷玉站在御座旁,神情严肃地呈上一份奏折。
“启禀皇上,这是户部最新呈报的赈灾物资调拨记录。”张廷玉声音洪亮,目光却若有若无地扫向魏璎珞。
皇上翻开奏折,略作浏览后,微微蹙眉:“朕记得,前些日子有人提到赈灾物资可能存在纰漏。此事究竟如何?”
魏璎珞心中一凛,明白这是皇上在试探自己。她上前一步,恭敬答道:“回禀皇上,臣妾近日确实在协助皇后娘娘核查相关账目。但因涉及范围较广,尚未得出最终结论。不过,据初步统计,确实发现了一些异常之处,例如部分粮草未能按时送达指定地点,而另一些则去向不明。”
皇上闻言,目光锐利地看向张廷玉:“爱卿可有解释?”
张廷玉神色不变,从容答道:“回皇上,赈灾物资数量庞大,运输途中难免出现延误或损耗。至于具体细节,还需进一步核实。”
魏璎珞听罢,嘴角微扬,随即补充道:“皇上英明。臣妾以为,既然赈灾物资关乎百姓生死,理应彻查到底。否则,不仅损害朝廷威信,更会让奸佞之徒有机可乘。”
此言一出,张廷玉的脸色明显变得难看起来。他虽极力掩饰,但仍被皇上捕捉到了一丝异样。
“好,此事就交由皇后全权负责,务必查个水落石出。”皇上挥了挥手,语气坚定。
退朝后,皇后忍不住对魏璎珞赞许道:“你今日表现得当,既点出了问题,又未让张廷玉抓住把柄。看来,裕亲王的日子不会太好过了。”
魏璎珞微微一笑,眼中却透着冷意:“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
---
#### 裕亲王的反击
与此同时,裕亲王府内灯火通明。裕亲王端坐于主位,面色阴沉地听着心腹幕僚的汇报。
“王爷,属下已查明,那晚潜入演习现场的人极有可能是长春宫的人。”一名黑衣男子跪在地上,声音低沉。
裕亲王眯起眼睛,寒声道:“长春宫?哼,果然是那个魏璎珞!本王早该料到,她绝不会善罢甘休。”
男子继续说道:“不仅如此,最近还有风声传出,说宁常在的家人正在秘密搜集您的罪证。如果属实,恐怕会对您造成极大威胁。”
裕亲王猛地拍案而起,怒喝道:“一群蝼蚁,竟敢挑战本王的权威!传令下去,立刻封锁所有通往京城的道路,严查任何可疑人员。另外,派人盯紧长春宫的一举一动,绝不允许他们再耍花样!”
男子领命而去,裕亲王则缓缓坐回椅子上,眼神中闪过一抹狠厉。他知道,这场博弈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谁先露出破绽,谁就会满盘皆输。
---
#### 魏璎珞的布局
回到长春宫后,魏璎珞立即召集明玉、海兰察以及几位核心侍卫商议对策。
“裕亲王已经开始行动了。”魏璎珞沉声道,“我们必须加快步伐,争取在他全面反扑之前完成最后的部署。”
明玉担忧地问道:“娘娘,我们现在掌握的证据虽然不少,但是否足够扳倒裕亲王?万一他狗急跳墙,甚至发动政变怎么办?”
魏璎珞目光炯炯,语气坚定:“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搜集证据,更要设法瓦解他的势力。从现在开始,分头行动——明玉负责联络李大人,确保他的安全;海兰察则潜入裕亲王的府邸,寻找更多核心机密;至于我,会设法通过皇上的信任,将裕亲王孤立起来。”
众人齐声应诺,各自领命而去。
---
#### 暗夜中的交易
深夜,海兰察乔装成一名普通商人,悄悄潜入裕亲王府附近的集市。他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和地点,与一名神秘人物接头。
“东西带来了吗?”对方压低声音问道。
海兰察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个包裹递过去。对方迅速检查了一番,满意地说道:“很好。这是你要的东西,拿回去交给魏姑娘吧。”
海兰察接过另一份包裹,确认无误后转身离去。他不知道的是,这一场交易背后,其实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