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您尽管吩咐吧,要杀谁?”
牛继宗直接站起身拍着胸脯对赵镇问道。
他这是着急表现自己,随着显圣军内的高级将领获得爵位,他们也感受到了危机感。
而且如今赵镇与他们的利益挂钩,所以就算是得罪天下门阀,牛继宗等人都不带犹豫的。
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那些传承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门阀,本来就看不起他们这帮泥腿子出身的勋贵。
所以对付那些家伙,牛继宗等人是毫无心理负担的。
其他人反应过来也是纷纷请战,毕竟这也算是一次立功的好机会不是。
赵镇点头,而后直接对着众人道。
“世家门阀居然枉顾国法,甚至公然与当地的官员合谋,抢夺百姓手中开垦的荒田。”
“孤要让他们全部付出代价,尔等不日将率领本部兵马奔赴各地,弹压那些公然反抗的世家门阀。”
听着赵镇的话众人都是狂喜,虽然功劳不大但好歹也算是军功不是,在赵镇登基称帝之前,他们巴不得多立下一些军功,如此一来的话随着新帝登基之后,他们就可以获得重用。
随后的几日,朝中风云变化。
各种军事调令从东宫发出,今天是数千兵马从京营离开,明天又是数千兵马从九边召回。
总而言之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这是赵镇要对世家门阀出手了。
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加上这朝中不知道有多少官员本身就是世家门阀出身,所以这才几日的功夫,朝中的动作就已经被那些顶级世家给知晓。
这下天下哗然,世家通过强硬手段逼迫朝廷退让的次数多了,还以为这一次也可以让朝廷让步。
谁知朝廷的反应居然这般激烈,甚至没有任何警告就是直接派兵镇压。
果然随着几个闹得欢的世家门阀被大军踏平,族中参与者全部都被下狱,这些世家门阀顿时意识到,这一次朝廷是认真的了。
这下子他们是真的慌了,但让他们服软是不可能的。
因为他们趾高气昂习惯了,甚至将自己立于皇权之上,自然而然的不愿意对朝廷低头。
所以在以太原王氏为首的顶级门阀组织下,大周天下各地的世家门阀进行了一次会晤。
这么大的动静,甚至已经不单单是大周自己的事情了,哪怕是其他国家都有所关注。
他国自然是开心的,鬼知道农圣神谷出世的时候他们有多紧张。
可如果世家门阀可以将大周弄的群雄并起,甚至重新进入乱世时期,那他们也将会获得马踏中原的机会不是?
所以本次世家门阀的会晤,背后居然有他国的影子。
最终在绣衣卫的探查下得知,太原王氏为首的世家门阀决定发动兵变。
喊出的口号是赵镇乃妖魔降世,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们要清君侧。
当然什么借口都是狗屎,总结下来就一句话,他们要造反!
那些巴不得大周内乱的国家,自然是对其又是兵器又是物资的提供。
而本身这些千年世家的底蕴就十分恐怖,这么多世家门阀加起来更为强大。
虽然各自为政,可一时之间的声势倒是很大。
也就是现在的百姓们都忠诚于朝廷,让他们招兵上会很麻烦,只能通过强征壮丁来增加兵马。
否则的话这一次浩浩荡荡的造反,估计会超过当初水溶弄出来的那一次。
不过就算如此,对于大周的影响依然很大。
毕竟大周已经连续两年遭受战争了,万幸的是现在大周有赵镇弄出来的农圣神谷,百姓们不会因为兵乱从而导致吃不饱穿不暖。
且在大周朝廷的宣扬下,世家门阀联军是为了让百姓们重回吃不饱饭的日子才发动的造反,顿时激起了百姓们的愤怒。
因此大周这边可谓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这些世家门阀并无胜算,因为造反最重要的民心他们没有。
实际上这些世家门阀也并非真的蠢笨,他们中的嫡系成员已经暗中去到了金国,辽国,夏国等等国家。
可造反的动作并未停下,因为他们就算是要离开,也要将大周弄的千疮百孔。
要说最开心的人自然是夏国的水溶了。
他虽然离开大周在西北建立夏国的时候,带走了元景勋贵以及很多江南世家。
可只是很小一部分,如今因为这件事,大周天下九成的世家门阀已经暗中将底蕴转移到他的夏国来。
这必然可以让夏国短时间内国力暴增,甚至可以与辽国金国抗衡。
这让水溶十分兴奋,甚至还巴不得赵镇弄出来的动静更大。
但殊不知在赵镇的眼中,世家门阀就是顽疾,固然可以凭借他们的底蕴以及支持获得一时的强大。
但注定那样的皇权会被世家门阀给限制,甚至最后整个夏国都会成为世家门阀的夏国,而并非是水溶的夏国。
水溶或许知道这一点,可历朝历代不都是如此的吗?
皇帝并没有想象中的一言九鼎,所以水溶并非不能接受这一点。
.....
天策府内,赵镇开始调遣各路大军平叛。
虽然这场战争波及面很广,但本质上世家门阀已经逃出大周。
这留下来的烂摊子也只是给大周增加麻烦,限制一下大周的发展速度。
所以平叛并非难事,甚至对于武将以及勋贵子弟来说,这还是立功的好机会。
当然危险还是有的,毕竟赵镇得到兵权之后,对军中制度也是做出了改革。
那些想镀金混军功的人,绝对不可能存在于现在的大周军中。
所以就算是想趁着这个机会立功升官,那也是要亲自上战场冒险,一个不小心马革裹尸也是正常的。
可就算是如此,各家勋贵还是都竭尽全力。
因为大家知道,现在立功是最好的时候。
年轻一代的勋贵子弟未来是否会成为赵镇的心腹,就看这一次天下平叛了。
因此如开国勋贵各家,都派出了嫡子庶子,还有家中的族中子弟参军,只为了立下功劳成为太子心腹。
哪怕最终这些人活下来的十不存一,那也可以让自家重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