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二人抵达了遗迹附近。方元深吸一口气,双手缓缓抬起,口中念念有词。刹那间,一股强大的能量波动以他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开来。随着他手中法诀不断变换,原本平静的虚空竟开始剧烈扭曲起来。
紧接着,令人震撼的一幕出现了。只见那虚空宛如一部正在倒放的电影,画面飞速倒退。眨眼之间,时光便倒流至方元初次踏足此地的那一刻。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陌生而又熟悉,仿佛历史在这一刻重新上演。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通天教主猛地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怒喝:
“就是现在,快点在时光长河捞人!”
他那威严的声音仿佛能穿透层层时空,直达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
“好!”
方元毫不犹豫地回应道,语气沉稳而坚定。只见他迅速地一挥手臂,刹那间,一股浩瀚无垠的浑源之力如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喷涌而出,径直向着小逸席卷而去。
这股强大的力量犹如一条巨龙,张牙舞爪地伸展着身躯,紧紧地缠绕住小逸,试图将她从那深不见底的时光长河中拖拽出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方元逐渐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阻力。
无尽的斥力如同排山倒海般向他压来,让他倍感吃力。尽管如此,方元依然咬紧牙关苦苦支撑,但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滚落下,浸湿了他的衣衫。
“不行啊前辈!我感觉她的意识似乎并不在此处,而是存在于其他的浑源宇宙之中。如果我们强行拉扯,最终只会引发两个宇宙之间激烈的对抗!”
方元满脸凝重地说道,随后无奈地松开了紧握着小逸的双手。
听到这番话,通天教主不禁长叹一口气,缓缓说道:
“既然如此,看来就只能跟我好好学习一下命运之道了,看看能不能循着一点命数灵光寻到几人投生的宇宙……”
他的目光深邃而悠远,仿佛已经洞悉了整个宇宙的奥秘。
二人只能无奈返回青龙超级宇宙,建木神殿,方元拿着手中的记忆符文气泡,毫不犹豫向额头按去:
命运之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若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虚谷的神妙,虚谷的妙用是深深不移的。“牝”是母性,谷神是生生不已的,所以加一个玄字。一般的母性,生一个就很累了,而谷神绵延不绝,不同于一般的母体,因此叫作玄牝。
“玄牝之门”就是第一章讲的“众妙之门”。它是万物生化的一个门,不是一般的生门,是天地万物生化发展的根本源头。
它是绵延不绝、永远存在的。“勤”是穷尽的意思,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能够长长远远来孕育万物,做到生生不息。宇宙空间是天地万物的根源,而创造繁衍的运动有着不勤不惰,稳定一贯,永恒持久,延绵不绝的属性。
绵绵若存指天地相接,缠缠绵绵……”
通天教主一脸肃穆地看着眼前的方元,他轻轻挥动衣袖,一本古朴厚重的书籍缓缓飘至方元面前。此书名为《得道真经》,乃是修炼之基础法门,蕴含着无数先辈们的智慧与心得。
通天教主缓声说道:
“此经乃我道门之瑰宝,其中玄妙无穷,需用心参悟方能有所得。”
说罢,他便示意方元接过经书开始研读。
方元恭敬地双手捧过《得道真经》,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活了过来,一个个跳入他的眼帘,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脑海之中。
待方元对《得道真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通天教主再次出手。这次,他从怀中取出一个散发着诡异光芒的血色光团,郑重其事地递给方元,并叮嘱道:
“此光团乃是老道赐予你的一件宝物,其中蕴含着强大的力量,但亦需要你小心驾驭。”
方元满心欢喜地接过这神秘的血色光团,当他将其收入体内的瞬间,一股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紧接着,他惊讶地发现自己识海中那原本由无尽信仰之力凝聚而成的血红色丝线,竟像是受到了某种召唤一般,纷纷自动朝着这个刚刚进入体内的光团靠近。
那些血红色的丝线宛如闻到了血腥味的凶猛食肉动物,迫不及待地扑向光团。它们与光团甫一接触,便迅速融合在一起,彼此交织缠绕。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血色丝线融入到光团之中,而方元的识海也逐渐变得空荡起来。
终于,当最后一丝血色丝线被吸入光团后,整个识海只剩下了一道身影——一个浑身散发着浓郁血气的人形轮廓。待到仔细看去,方元不由得大吃一惊,因为这人形竟然和他本人长得一模一样!
通天教主在一旁的时间线下,
“这一团鸿蒙灵气自被我从那无尽混沌之中艰难地抽离而出身体后,便一直静静地悬浮于眼前,宛如一颗散发着神秘光芒的明珠。然而,令人感到诧异的是,除了最初发现它时所带来的震撼与期待之外,这团鸿蒙灵气似乎并未展现出更多实质性的用途。
曾有传闻说,鸿蒙灵气乃是成就大道之无上至宝,无数强者都对其梦寐以求。可如今,即便这珍贵无比的鸿蒙灵气已落入我的手中,却依然让我有些茫然无措。
不过,关于鸿蒙灵气还有另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据说它不仅是成道的关键之物,更是修炼命运之道的超级至宝。这个说法一直在修行者之间流传,但因其过于玄奥,始终难以得到确凿的验证。没有想到,竟然在这里证实……”
此刻,望着手中的鸿蒙灵气,通天教主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
“果不其然啊,老师所言非虚!这鸿蒙灵气的确蕴含着无穷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