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的声音像一缕清风,拂过萧寒影烦躁的心田。
他回头,看到叶澜那双清澈的眸子,仿佛能洞察一切。
“战略调整的事,不太顺利?”叶澜走到他身边,语气温柔。
萧寒影叹了口气,将事情简单地跟她说了。
叶澜听完,柳眉微蹙,沉吟片刻,道:“我听说最近有个民间军事爱好者的聚会,里面有不少人对军事战略颇有研究,或许我们可以去听听,集思广益。”
萧寒影一愣,民间军事爱好者?
这靠谱吗?
不过,他也知道叶澜是为了他好,便点了点头,“好,听你的。”
第二天,阳光明媚。
萧寒影穿着一身便装,跟在叶澜身后,走进了聚会的地点——一家略显破旧的茶馆。
茶馆里人声鼎沸,烟雾缭绕,各种军事装备的模型摆满了桌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军迷”味儿。
萧寒影眉头微皱,他向来喜欢干净利落的环境,这种地方让他觉得有些不适。
叶澜似乎看出了他的不适,轻轻握住他的手,给他一个安心的眼神。
两人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很快就有人端来了茶水。
“各位,安静一下!”一个穿着迷彩服,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走上台,清了清嗓子,“今天我们请来了资深的军事爱好者——张先生,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他对当前国际军事形势的看法!”
台下响起一阵稀稀拉拉的掌声。
张先生推了推眼镜,神情略显激动,“大家好,我叫张xx,是一名普通的军事爱好者。我对当前的国际军事形势,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和大家交流交流。”
接下来,张先生开始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他的观点有些理想化,甚至有些“天真”,比如他认为可以利用一些非传统的军事手段,比如心理战、舆论战等来应对敌军。
萧寒影一开始并没有太在意,但听着听着,他却觉得有些意思。
这张先生的观点,虽然有些不切实际,但却给了他一些新的思路。
比如,张先生提到,可以利用敌军内部的矛盾,进行分化瓦解。
这与萧寒影一直以来强调的“攻心为上”的战略不谋而合。
“张先生,您刚才提到的利用敌军内部矛盾,进行分化瓦解,具体有什么好的方法吗?”萧寒影忍不住问道。
张先生没想到萧寒影会对他的观点感兴趣,顿时来了精神,“这位先生,您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认为,我们可以……”
接下来,萧寒影和张先生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张先生热情地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且表示愿意为萧寒影提供更多的支持。
叶澜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看到萧寒影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就知道这次聚会起到了作用。
聚会结束后,两人走在回家的路上。
“怎么样,寒影?有什么启发吗?”叶澜问道。
萧寒影点了点头,“确实有一些启发。那个张先生,虽然有些理想化,但他的有些观点,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那就好。”叶澜笑着说,“回去后,把这些新的思路融入到战略调整中,说不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嗯。”萧寒影握紧了叶澜的手,“谢谢你,叶澜。”
“傻瓜,跟我还客气什么。”叶澜依偎在萧寒影的肩膀上,心中充满了甜蜜。
回到军区大院,萧寒影破天荒地没有直接回办公室,而是站在家属楼下,仰头看着五楼的窗户,那里亮着温暖的灯光。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喂,老刘吗?帮我把上次战略方案的初稿发我一份……”
萧寒影挂断电话,一股久违的热血涌上心头,仿佛回到了当年那个初出茅庐、意气风发的少年。
他大步流星地冲上楼,推开房门,屋内的灯光瞬间将他笼罩。
他顾不上和叶澜腻歪,直接冲到书桌前,打开电脑,开始逐字逐句地审视起之前的战略方案。
屏幕上的文字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在他的脑海中奏响着激昂的乐章。
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嘴角上扬,仿佛在与一位看不见的对手进行着激烈的交锋。
“怎么样,这么快就进入状态了?”叶澜端着一杯热牛奶走了过来,关切地问道。
萧寒影头也不抬,目光依旧紧盯着屏幕,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那个张先生的‘歪理邪说’,还真有点意思。我准备把他的那些想法,融入到我的方案里,没准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叶澜将牛奶放在他手边,笑着说:“那就祝你马到成功!不过,也要注意身体,别太拼了。”
萧寒影这才抬起头,冲她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放心吧,为了你,为了咱们的未来,我一定会成功的!”
接下来的几天,萧寒影简直像着了魔一样,废寝忘食地投入到战略方案的修改中。
他白天泡在办公室里,与参谋们激烈地讨论,晚上回到家,还要继续熬夜加班。
他像一个辛勤的工匠,一点一点地打磨着自己的作品。
他将张先生的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与自己的实战经验相结合,不断地推演、验证,力求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终于,在无数个不眠之夜后,一份全新的战略方案,在他的手中诞生了。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疲惫而又满足的笑容。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眺望着远方。
天空中,一轮明月高悬,将大地染上了一层银色的光辉。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陌生的号码:“喂,你好,是军区战略研究室吗?我是萧寒影,我想和你们谈谈我的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