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场的张良也略微惊讶。
他虽然当初也是讨伐暴秦第一人,他当初也希望天下能够恢复原本的样子。
可连年征战,他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这天下,只能有一个王!
否则,战争会连绵不休。
但他没有说出来。
武涉此刻,也是愣在了原地。
不过片刻,他又开口道:“恕在下直言,就算您所言不错,但汉王,也不会成为第二个始皇帝。
他已经不知道多少次,成了项王的瓮中之鳖,消灭他,对于项王来说,易如反掌,可是项王,每一次都没把事情做绝,而是放了他一条生路。
可刘邦呢?他非但不报答,反而回过头来一而再再而三的带兵攻打项王!
此等言而无信,反复无常的小人,如何坐的了天下?”
赵匡胤深吸一口气,没有说话。
这个武涉,口才也不怎么样嘛。
这么两句话,就想说服自己?
虽然自己对刘邦的确没什么好感,但刘邦的做法,是对的。
世人总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可现实中呢?
现实中的君王,有哪一个说话算话的?
项羽就是因为太过在意名节,才无法成为最后的胜利者的。
作为一个当过皇帝的人,当过一次开国皇帝的人,赵匡胤非常清楚一个能当皇帝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刘邦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可以失败很多次,他也可以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但他一定得有雄心壮志,做事也一定不能心慈手软!
或许史书上会记录自己是一个心慈手软的好皇帝,但那是史书上的而已。
当初自己陈桥兵变的时候,也不是主动披上黄袍的,这些都是要演给外面的人看的。
可项羽呢?
他杀楚怀王,演都不演一下。
指望他?
就算他有一统天下的决心,他也没有一统天下的本事!
就算他靠着蛮力,统一了天下,而等他年老力衰时,天下也会大乱!
世人怕的是他项羽。
没错,世人只是害怕项羽,并不会臣服项羽。
赵匡胤就算自己不当皇帝,他也不可能给项羽效力。
他摇了摇头,缓缓开口道:“我们,都是各为其主啊!”
武涉开口道:“不错,将军今日,的确受到了汉王重用,但那是因为,只有您能为他攻城略地,将军可曾想过自己的结局?
给汉王效力,恐怕,最后…汉王不会让您活着。”
这话说的的确有些直白,但赵匡胤也并不在乎。
更重要的是,他说的对。
历史上,韩信最终还是会被刘邦弄死。
因为,他是兵仙,他不该活在这人间。
刘邦怕他,毕竟韩信一生从无败绩,基本上,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军事这方面,韩信真的是一个特别奇特又恐怖的存在。
他要是想反,整个大汉,没人拦得住他。
但此刻的赵匡胤不能表现出来。
这里不是五代十国的乱世,楚汉相争时期,规矩还是很多的。
很多事都讲究名正言顺,就连刘邦那个不守规矩的家伙,都要等到项羽犯错,杀了楚怀王这个义帝后,才肯出兵。
那自己就更不应该现在就举起谋反的大旗了。
就算自己兵强马壮,就算项羽没了,自己短时间内也不能谋反。
他需要一个机会,他要耐心的等待,等待刘邦年老,吕雉干政时期,自己才有充足的理由。
这个时代,做任何事,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他需要师出有名。
所以,在刘邦年迈之前,自己决不能表现出任何反意,他要在史书上,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忠臣!
造反,是逼不得已!
否则,一旦有人开了这个先例,那么天下,又会陷入晚唐五代的惨剧。
“哈哈哈哈哈!”
赵匡胤忽然大笑起来,他一边笑着,一边缓步朝着武涉走去。
“你是说,我韩信最终,会被汉王杀死?
我韩信这般结局,都能被你武涉给算到?”
武涉一脸严肃道:“齐王,恕我说一句真话,大王之所以能够活到今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项羽还在。
有项王在,汉王才不敢杀你。”
赵匡胤饶有兴趣的看着武涉。
韩信的结局,许多人都没料到。
但武涉料到了。
或者说,许多人料到了,但也不会说出来,可武涉说出来了。
他很好奇,他想听听,武涉还猜出什么了。
于是他开口问道:“什么意思?”
“将军,现在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在刘项之间,亲谁疏谁的主动权,掌握在将军您的手中。
您亲谁,谁则胜,你疏谁,谁则亡。”
赵匡胤开口道:“如果我赵…不,如果我韩信,谁都不亲呢?”
“那么,不论刘项最终,谁会获胜,下一个被消灭的人,必然是您。”
赵匡胤指了指武涉道:“想要我韩信人头的,是项羽吧?”
“将军错了。”
武涉连忙摇头道:“大王与项王,曾经有过交往,算是故人,现在,何不离开汉王,与项王和好呢?还望齐王三思啊!”
“武涉,你的意思,我是听明白了。”
赵匡胤站在武涉面前,严肃道:“这样吧,我派人先送你回去。”
武涉内心一震。
他知道,自己的此次交涉,多半失败了。
如果韩信考虑,那他会暂时留下自己,现在直接派人送自己走,意思很明显了。
他只能拱手道:“还望齐王,三思!”
“那,外臣,便先告辞了。”
言罢,武涉缓缓离开大殿。
等武涉离开后,赵匡胤饶有兴趣的盯着武涉的背影。
这个武涉,还算有点小聪明,但,不多。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让自己背叛汉王,实在是不明智的决定。
就算自己真的有心现在就背叛汉王,也不可能在这么多人面前答应他。
这时,张良上前一步道:“齐王,刚刚…您在考虑吗?”
赵匡胤看了看张良,他知道,自己的心思是骗不过张良的,于是也没有隐瞒。
他点了点头,开口道:“的确有考虑过,毕竟……他有一点说的不错,汉王将一统天下,到那时,我必死。”
“不仅我会死,所有他封的异姓王,都会死。”
言罢,赵匡胤转过身,看向张良道:“汉王志在天下,只有一个说了算,这天下才不会乱,我能理解汉王。”